上海:本地人就业遭遇外来劳力挑战

80酷酷网    80kuku.com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上海本地人就业正在遭遇外来劳力挑战。今年上海“两会”扩大就业,尤其是本地人就业成为工商联、有关民主党派和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据悉,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上海,对于就业问题还是十分重视的。近十年来,市政府每年把新增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作为政府十大实事之一来抓。工商联和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十年间,新增就业岗位逾500万个。但实际情况是,每三个就业岗位就有两个贡献给了外来劳动力。因此,十年下来上海本地人就业仍是突出矛盾。上海市工商联向会议提交的题为《关于鼓励企业录用本市劳动力,提高本市就业率的若干建议》指出,上海劳动者尤其是40、50人员,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状况,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行业人才缺乏,但上海一般劳动者干不了,而环卫、保洁、家政服务、建筑、运输等重活、累活、脏活他们又不愿意干”。另外,市场上劳动力单价不平等,成为上海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巨大障碍。同一岗位,企业招一个外地人,按750元最低工资加200元综合保险,只需950元/月,而招一名本地青年最低收入加四金约为1450元/月,企业自然选择外来人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的大会发言认为,大量较高素质新上海人的流入,使一部分上海人在市场化过程中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上海本地人就业困难原因已不是数量性和结构性失业,而是“能力性”失业,上海本地人“体面就业”的求职取向,

  加剧了“中端”就业市场的拥挤。市人大代表冯丽在1月29日召开的扩大就业和提高职工收入专题审议会上表示,要认真研究国企改革的方式,不能一谈到国企改革就是职工买断工龄,把大批职工推向社会,推给政府,造成新的失业大军,然后再由政府花钱买岗位,提供就业。长此以往,政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此外,政府不仅要控制岗位流失,增加就业数量,而且要提高就业质量,保证就业的相对稳定性。叶小英代表说,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带来了就业的不稳定性,促进就业工作的考核要建立就业质量的评估体系。提高就业质量需要加强培训,原来初、中、高三级培训都有政府补贴,现在初级没有补贴,初级培训少了,中、高级培训也少了,使得就业质量下降了。严伟娟代表建议,政府扶持就业的政策要再宽一点,活一点。如享受政府“两个50%补贴的,他们就业只能在本街道辖区,跨出辖区就不能享受这块补贴。建议只要用人单位需要,跨区也能享受政府补贴。”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