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求真(伤寒六经求真在线阅读)
? 绵延数千年的中医历史上,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与医书为友,与医书为伴,在好医书中行走,让我们和“中医家”一起感受千年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先贤医案的精妙入微,聆听当代明师的谆谆教诲,为万千中医人和中医爱好者开启一扇善读之门,此谓之“每周一缕书香”之 初衷:立命守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寄望百载,中医中兴。
? 沏上一壶清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医书,纵横开阖,品味着理法方药,品读每一个医案。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书香悠悠,茶香缭绕,这种温馨的感觉,可好?
(本栏目在中医家APP内每周周一首发,周二中医家公众账号可见,再次日各大平台可见,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医家”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医家)
导 语
仲景著伤寒立六经以为临床辨证治疗的法则,使学者见病知源,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其辨证的缜密、立法的精妙、方药之准确,已被实践所证明,为后世医家所师法。但伤寒六经的本质是什么,数百年来历代医家各出机杼,有热病论六经之说、经络六经之说、气运六经之说等等,迄今亦无全面统一之定论。
本期中医家《每周一缕书香》栏目推荐的书目是《伤寒六经求真》,其中要讲述的就是对六经本质的认识,希望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思路。
作者郭生白老先生是“大医传承”行动发起人与创始人,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要了解伤寒六经的本质,必须从伤寒六经本身的矛盾性中去认识它所独具的特性,伤寒六经不是别的东西,它只是它自己,是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性和病位而分化的六个不同的病理阶段。
郭老以表里气机三个病位、阴阳两个病性说明三阴三阳六经,认为六经是来自于生命升降出入本能的方法系统,生命本来就有一套完美的排异系统,治病就是顺势利导完成排异过程,自主调节恢复和谐生态,正如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所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只是帮助本能的”,在对生命本能的认识上,中西医原是一致的!
(关于本书,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当时郭老被打为右派,书稿是在狱中写就,在得到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题写书名、签署出版等支持下才得以公开出版。后来郭老联合诸位国医名老发起“大医传承”项目,真正做到为了中医复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简介
郭生白(1927—2011),名春霖,字润物,河北武强县人,为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
幼年过庭之训以《伤寒杂病论》为重;稍长,涉猎群书。于北平受业于李荩卿先生学习古文学,受业于范湘谷先生学英文、物理、化学,相继开始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研读,二十岁开始临床。
先生临床六十余年,通读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所长,勤求古训,潜心著述,主要著述有《伤寒六经求真》、《阴阳五行新解》、《本能论》、《思考治未病》、《论中医复兴》《中医复兴的社会伦理学意义》、《论系统医学与系统思维》、《论中医的系统效应》等。
先生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做推广中医的演讲,为中医的复兴摇旗呐喊。2008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中医师承拜师大典”上发言并招收弟子。在临床之余,坚持每周在郭生白中医研究院举行中医公益讲座,为广大中医爱好者说白《伤寒论》。
先生年过八旬,仍为中医复兴事业孜孜以求,逝世前两天还在为“大医传承”的面授班学生讲课,郭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医传承”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语 录
“中医的核心是顺势利导,生命本能法则,生命本能利导方法在《伤寒论》。”
“什么是病?排异反应是病,障碍是病!什么是治病?就是顺势利导完成排异过程,自主调节恢复和谐生态。以这样的观念来读《伤寒论》,我想,我们的思想都会进入《伤寒杂病论》的思想体系当中,才能与先师对话,才能领悟先师的奥妙意旨和深邃道理,才能掌握先师的圆机活法,这是进入仲景思想的一张入境证。”
初版序
《伤寒论》一书,乃东汉张仲景所著,是祖国医学的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将其奉为辨证论治的圭臬,医方之鼻祖,尊仲景为“医中之圣”。故凡尊崇和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学家,称为“伤寒学派”。其形成始自晋王叔和首先整理和撰次了《伤寒论》,使之流传于世。宋成无己著有《注解伤寒论》,大大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明方有执著《伤寒论条辩》,使伤寒病进入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鼎盛时期。明清以来,有很多医家围绕三纲鼎立常说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伤寒学派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郭生白先生,多年来从事《伤寒论》的研究,博览古今医著,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过艰苦详实的探讨,编著了《伤寒六经求真》一书。吾通览全书,认为该著尊古而不泥古,能以指出前代医家的主观论断和“外因论”的错误,提出从伤寒六经本身的矛盾中认识伤寒六经这种新的见解。对伤寒六经辨证提出“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整体观念”,确定了病理界说,并对伤寒六经病的相互区分、相互联合、相互转化的性质,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条分缕析,融会贯通,详予阐述。以六经病理界说为据,对伤寒病理过程中的杂病作了区分整理,这就使一部伤寒论成为条理分明、秩序井然的辨证论治的医学系统,是学习、掌握和运用《伤寒论》的一条捷径。
作者敢于大胆创新,颇有独到见解,相信该书刊行之后,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推动伤寒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故为之作序。
河北省中医学理事长王立山
1983年11月11日
再版自序
《伤寒六经求真》写成二十余年,初次出版也有十余年了。当时自以为用表里气机三个病位,阴阳两个病性说明三阴三阳六经,已是得其真谛,二十年后重读《六经求真》,方恍然大悟,三个病位两个病性的六经理论,不过是六经的皮毛而已,远远不是六经的本质,站在六经以外看六经,怎么能了解六经的本质内涵呢?
我们一同走进六经看一看。六经是用来干什么的?治病的,是治病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太阳经一是解肌法。十五个桂枝汤加减方剂。二是发汗法,四个发汗方剂。阳明经是吐法、清法、下法,五个下法方剂,十余个清法方剂。少阳经是和解法……以上是三阳经,也就是阳性病。还有三个阴性病,即阴经。在阴经中,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等,这个六经是什么?是一个方法系统。什么方法系统?发汗、涌吐、排便、利尿……这是什么方法?这些方法完全是人体本能活动。为什么本能活动成了治病的方法?而且把这些本能活动整合成系统,又要求用极严格极灵活的法则去掌握。这就是伤寒六经的方法系统。对伤寒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认识,并不是伤寒六经的内涵。伤寒六经的核心内涵是这个本能方法系统根据什么而产生的。
伤寒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根据是什么?记得有位现代哲学家说:“生命就是自己不断克服外界不断产生的与自身的矛盾,并不断调节自身内部不断产生的矛盾的过程。”这个话说得非常好。我们换个说法:人的生命过程,是不断地克服外界对自己的伤害,一方面又不断地调节自己身体内部出现的功能性障碍的过程。伤寒六经的本能方法系统正好说明这位哲学家的命题。而这位哲学家的论断,也正好说明六经本能方法系统。
六经中的阳性病正好是外界致病生物病原体与非生物致病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而人体自己用本能活动把致病物排出了体外而病愈,保护了自己。六经的阴性病正好是人体内部发生的功能性障碍,也是人体自身的本能活动调节自己恢复了和谐的生命状态。这还不是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根据。但是,现代哲学家的思维智慧与一千八百年前的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大智大慧又是多么相同!真是令人惊叹。一个是说,一个是做;但能说的未必会做,做出来的却没有说。外界物质对人的矛盾,当然是外源性疾病了。人自己内部产生的矛盾,当然是器官组织的功能性疾病,属于内源性疾病了。对于外界与自身产生的矛盾,人体生命自己去克服,保持和谐,这个“自己”当然是生命本能了。对于现代哲学家,我们只能说他的生命观是真实、正确的,我们的先师,在两千年前已经在医学中实现。这当然还不是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根据,只不过是提示了一点古今对生命本能与疾病的一致性认识而已,而中医的这个本能方法系统的科学性是大大超过了现代的。
六经本能方法系统的根据,我们在中华文化的根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根是什么呢?“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人、地、天都在同一个道中,同一个大自然中,这不是合而为一了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也是你。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一切生命,都合而为一了。为什么合一,怎么合一呢?因一切生命都是相互依赖而生存的,任何一个生命物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大群体而生存,所以便产生了万物的合一性。合一性只是万物的一个生存条件。在万物生存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亡,都将引起万物灾难。比如:绿色植物草木的枯荣,对食草动物的盛衰发生着制约。而食草动物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食肉动物的生存。反过来说,食肉动物又制约着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又制约着草木的盛衰。在生物中,这种依赖与制约关系,各个物种之间的均势平衡关系,自然形成一种升降出入的调节关系。这个升降出入调节系统使万物在相互依赖、制约中出现和谐性。
在宇宙万物的生存史中,宇宙万物中一切生命体,自然形成的合一性与和谐性,正是生命的本真性质。因为有了合一性,才有了生命;因为有了和谐性,生命才得以存在。所以,合一性是生命体的命,和谐性是生命体的性。也就是说“和谐性”是生命生存的本能。我想具体地说一下我对合一性与和谐性的理解,以就正于海内外贤者。
“合一性”是宇宙的本性。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宇宙万物,是两种物质合一而成的。一个阳性物质,一个阴性物质,两者的合一,合成了一个生命。阳物质的属性是动能,阴物质的属性是物质,两种属性合一,阴物质涵入阳物质的动能,阳物质的动能附进阴物质,便发生了生命。正如精子进入卵子,阴涵阳附,生命开始。任何一个生命无不如此。如果阴阳两种物质分离开,便是生命的死亡。这便是“阴阳离合而生杀”的自然运动法则。宇宙万物的合一性是从哪里来的?从阴阳两种属性的互相吸引合一中来。不是同一个属性不会互相吸引,也便没有合一的运动。这就是各类相同的生物可以繁殖后代,不是同一种类的生物不能合一繁衍的。这是万物的守个性。
合一性,生成了万物,生成了宇宙本体。守个性区分着万物,形成了宇宙万物。和谐性是宇宙万物生存的凭据。
宇宙万物是一个复杂的内外开放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万物之间、万物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终始嗣续,离合生杀,这个纷繁复杂的五行运动,反应出一个均势的、平衡的、和谐的生命状态。这个和谐从五行运动升降出入的调节中来,这个和谐与合一都是天地之道,都不是有什么外力的主使,而是生命的性本能。就如同火的性本能是炎上,水的性本能是润下一样。生命的本能是合一性与和谐性,有合一性才有生命本体,有和谐性才有生命的存在。在宇宙万物中,合一性合成了万物,和谐性经营了万物的恒久生存。是阴阳属性相互吸引而发生了万物,是万物生命的五行运动经营了和谐生态。这个合一性与和谐性是宇宙万物的道,就是天,就是自然。
天地的升降出入是什么?或者说大自然的升降出入是什么?火山、海啸、地震、洪水、干旱,沧海桑田曾经几变,恐龙时代的结束,人类时代的开始,曾经多少次生命的升降出入?一切变化都是升降出入,都在经营着自己的和谐。没有运动,便没有和谐,便没有生命。大地的运动是大地的生命,人的运动是人的生命(这里说的运动不是指体育运动)。在人中同样有一个天。人中的天是什么?天地万物的合一性与和谐性在人体完全存在,完全是宇宙万物的复制。
人与宇宙万物一样,也是一个内外开放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也是一个五行运动的生命体,也同样是合一性与和谐性的复杂系统。
人体的合一性也是五行运动所产生的自然动向,和谐性也是内外开放系统升降出入调节的生态。人体内外的开放性是可以看得见的形体现象。比如人体眼耳口鼻、肛门、尿道、汗腺、阴孔、舌下腺,这些孔窍的外分泌腺都在把身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间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生的废物,以及体外侵入身体的生物病原体或非生物致病物排出体外的器官组织。这是外分泌腺的本能,外分泌腺体是怎样在器官、组织、细胞与体外世界构建通路的呢?我们知道,器官、组织、细胞都是生命体,都有阴阳互根运动。这些组织细胞需要营养,要新陈代谢。它们需要的营养物质要有一个输入的通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排出去,要有一个输出的通路。这个出入的通路在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把由肝脏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送到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并把器官、组织、细胞间的废物、病原物运出来,由外分泌腺分泌到体外。肠腺分泌到肠中,胃腺分泌到胃中,肾腺分泌到尿中。每一个孔窍,都有一个腺体,每个腺体都有分泌物排出来,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内外开放系统中的排异系统。这个排异本能系统受升降出入的调节。
升降出入生命调节本能对自身内部产生的废物与外界侵入的有害物都有排出体外的能力,我们称它为排异性本能系统。因为排异活动不是一个器官、一个组织,而是多器官、多组织的协调活动,是自主的、同一的、有序的协调活动,所以我们称它为本能系统为好。
升降出入生命本能系统是保护自身内部阴阳平衡稳定的一个最重要的系统,所谓的阴阳平衡稳定的意义就是人体的物质与功能的动态稳定平衡。在上面我们说的自身内部产生的与外界侵入的有害物质统统由排异本能系统排出体外,这是物质的稳定平衡内容,是阴性物质。另一方面,在阳性功能上的障碍,或说紊乱,这是属于人体自身内部矛盾问题了。升降出入本能系统自己来调节恢复常态。比如说,糖尿病、高脂肪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大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微血管病、脂肪肝、前列腺肥大、肾小球硬化、息肉、囊肿、腺瘤、肌瘤、冠心病、肝、肾等这些疾病本已是器质性病变了,这怎么说是功能性障碍呢?我想回答,初起是功能性障碍,长时间的功能性障碍导致了器质变化。但功能病变会导致器质变化。这些病在极限之内,仍可以在升降出入的调节中,功能活动复常,器质又可以发生复常的变化。这是生命的本能,也可说是生命的神奇。与不懂生命只迷信自己的人来说,我不知道他怎样评价生命本能的存在意义。
升降出入本能系统在内外开放的复杂大系统中自主地调节着体内物质与功能的和谐生命状态。在物质领域,异物排出本能主要是外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组成的排异系统。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功能性活动稳定平衡的和谐关系,是由升降出入本能活动所调节的。比如说,胃肠的蠕动升高或降低,制约着肠腺分泌量的多少。一切内分泌腺体的分泌,也都是由升降出入本能活动所调节。心脏博动的快慢,肺的开合活动,各器官组织活动的升降,制约着体内生存环境的平衡稳定。
我们知道,五脏六腑各有自己的功能,这些功能既有各自的特性,而且相互之间又要协调一致,这是一个升降出入所能控制的吗?生命是神奇的。不仅是人,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神奇的。你知道变色龙吗?蜘蛛、蜜蜂、蚂蚁……哪个生命不神奇呢?这不是神奇,这是大自然生成的本能。怎么生成的?一个生命在不知多少万代与生存环境磨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能力。生而有之的能力,我们称为本能。
人体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本能系统,不是一个器官、组织,是没有形态、只有能力的一个系统。
是谁最先发现这个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系统的呢?我没考察,但我可以提出两部书中提到过。东汉建安年代《伤寒杂病论》中,所分阳病与阴病,正好是本能系统升降出入内外调节中内外疾病两个方面。阳性病正是外界物质对人的伤害造成的本能排异反应。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不过是三个不同的排异方法系统。阴性病正好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间的功能性障碍。太阴、少阴、厥阴不过是自主性调节的三种方法。我们进一步看“伤寒六经”自主性排异法与自主性调节法。
太阳病系统:(1)发汗法。麻黄汤系统共四个方剂,以发汗为共性,在共性中各具个性。方剂如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解肌法。桂枝汤系统共十五个方剂,以桂枝解肌为共性,其他各具个性。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等十五个方剂。
阳明病系统:吐法、清法、下法。吐法以瓜蒂散为主要方剂。清法,以白虎汤为主。下法,有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轻重三个等级,以吐下为排异方法。少阳病系统是和解法,以柴胡汤为主要方剂的调节方法。这是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的排异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解肌法、发汗法、吐法、清法、下法、利尿法、逐饮法、泻心法、破血法等等,组成一个排异本能方法系统。
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三个阴性病同属内源性疾病,都是体内器官、组织的功能性障碍,所以都属于自主性调节系统,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方法。如助阳温表法、助阳温里法、通阳化水法、回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等自主调节方法系统。
张仲景先师《伤寒杂病论》的命名,证明他已经知道了外源性疾病与内源性疾病两大系统。他用伤寒这个外界因素来命名伤寒、中风,用杂病来命名内源性疾病;以阳性来统属排异方法系统,以阴性来统属自主调节方法系统。张仲景先师对生命本能的理解与运用,确确实实是中华文化体系的一个最伟大的医学发明。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超前的科学体系。但张仲景对生命本能的认识来自哪儿,我们却无从知道。我想,与《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中“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应该有关系。
《本草纲目》增广本“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中说:“命门为相火之源,天地之始。”“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腑,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这个三焦理论出于何处,我们暂不去考证。对这个命门相火、命门元气、升降出入必须说明一下,因为这是人认识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后,对自己本身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对自己的性与命的认识。
命是什么?简单地说,阴阳合德而有生命。性是什么?性是生命体的本能。儒家说:“食色性也。”这是说饮食与色欲是人的性,性就是人的本能。为什么叫本能?是因为自然而有,有生命必然有本能,本来就有这个能力。本能并不只是饮食与性交,很多的能力是属于与生而来的本能。饮食、呼吸、大小便、出汗、咳痰、呕吐、流泪、鼻涕、唾液、耳屎……这些活动都是与生命同时而有的能力,不是学习而来的。这些本能是干什么用的呢?是保护生命、调节生命活动的和谐状态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这个本能,生命就失去了生存条件,生命便会终止。
上面我讲的这些本能,不是人体本能的全部,只是本能中常常可以见到的几个。我们没必要把人的本能全部列出来。
生命本能从哪儿来的?是从生命的本性而来的。生命的本性是什么?就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属性是什么?是“合一性”与“和谐性”。中医传统的说法对合一性的解释是“阴阳合德”。“阴阳合德”发生了生命,生命的表现是命门元气,这个元气的功用为“三焦”,是三焦把生命的元气分布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这个三焦主宰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升、降、出、入”。在大自然中天地万物的动力,升降出入,调节着天地万物关系的和谐。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在人体也是这个升降出入的元气,与宇宙万物之间一样,无处不有,无处不到地总领着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上下、内外、左右之气,在上主宰纳,在中主宰化,在下主宰出。从升降出入、上下、内外、左右看,人体是个内外开放的系统。不是内外开放怎么能升能降、能出能入呢?怎么能生存呢?
我们可以想见,“阴阳互根”是生命的本质属性。生命能把外界的物质纳入体内,把一部分变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又变化为生命能。生命能再去纳入外界物质,再变化身体与动能,并把异类物质排出去。这个往复过程就是“阴阳互根”的过程,就是我们饮食、呼吸、大小便等等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在内外开放系统中才能进行。人体是个复杂的内外开放系统,这是毫无可疑的了。在这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中,有一个生命原始的和谐性本能动力,“升、降、出、入”调节系统,就是上述所说的三焦。三焦分布命门原动力,一身器官、组织,无所不到,无所不有,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上下、内外、左右之动力。这是什么系统?升降出入调节系统,就是三焦功能系统。
我们看《伤寒杂病论》六经方法系统,汗、吐、下、和、温、清各个方法,哪一个方法不是升降出入而完成的?这个本能系统医学,我们可以说始于《伤寒杂病论》,而一千八百年来没有发展!为什么没有发展?我想第一个原因是“伤寒六经”的核心内涵没有被诠释出来。为什么没被诠释出来?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伤寒六经”的深邃内涵已是超现代水平,现代人还没有理解,我们的前人,又如何发展呢?
数千年以来,中医一统天下,唯我独尊。但近百年来,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在比较之下,中医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说理,纷繁芜杂,语句佶倔难懂,多以意度,少用证据,随意而为。这对于西方文化治学态度来说,实难接受。近百年中医所遭受的冷遇与打击、改造,是令人深省的。不用说一般西学归来的学子,即使梁启超、鲁迅这样的大家对中医也没理解。又加上中国百年以来所受西方的凌辱与战争的需要,中医走向衰落已是必然。但是作为伟大的民族文化的中医学,近百年来仍在冻土中吸收着营养,孕育着生机,静待着春雷的发动!终于等来一个惊天动地、摧心裂肺的声音从天而降:“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根!这是推动中医发展,破土而出的春雷。太阳出来之前,灯泡在炫耀它的光辉。太阳出来了,那灯泡不过是萤火之光。
共和国已过花甲之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进入太平盛世的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饱受了药源性、医源性疾病的苦恼,又在功能性疾病中忍受“终身服药”的煎熬,医疗成本高到一个肿瘤便家破人亡的程度。人民在呼唤一个安全、有效、简单、廉价的医疗体系。天地间万物都是应运而生!什么是“运”?太平盛世、社会和谐、人民需要,便是中医发展的运!
《伤寒六经求真》的核心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医的系统理论,这就是以“天人合一”的万物合一性、“五行运动”的均势、平衡及“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和谐性为核心的本能系统方法论。中医从此有了统一的系统理论,扫除了理论的随意性,再没有似是而非、不可实践证明的想象与意度。
五千年的中医,从经验医学发展到《伤寒杂病论》本能方法系统,这是一次伟大的发展。今天中医所面临的第二次发展,仍然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内涵的发展。今天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出现中医系统的理论体系;
(2)统一中医辨证法;
(3)中医的科学内涵被民间认识以后,必会发生巨大的影响,使人类走出健康危机。
《伤寒六经求真》是我四五十岁时对《伤寒论》的思考。八十岁后重读《伤寒论》,我产生了新的认识。伤寒六经是临床方法系统。什么方法?是治病的方法。什么是病?我对这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突然发生怀疑。
我想,张仲景先师所讲的病,是一个病。这个病“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发于阳和发于阴不一样,治法也不一样。发于阳的是一种治法,发于阴的另是一种治法。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法系统。阳病的方法系统中又分出了解肌法、发汗法、吐法、清法、下法、利尿法、逐饮法、破血法等等子系统。阴病的方法系统分出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等子系统。这是个临床方法系统,很清楚明白的方法系统。但我从这些个方法中,看到的不是治病,而是助人。为什么说是助人不是治病?您看:“流行性感冒,发烧体温40度,发热恶寒,身疼头痛、无汗而喘。”病人要排汗,而汗不出。这个“病”是什么?一方面是进入体内的病毒,一方面是人体要排汗,而汗不出。他类医学治病毒,是杀死或抑制病毒。仲景则用发汗法,顺势利导以帮助人,收到一汗而愈的效果。再说一例:“流感,七八日上至十余日,不大便,潮热,谵语,神昏,腹胀而疼,不能食,循衣摸床,烦躁不安。”这个病怎么治?仲景用下法,大承气汤,一服,大便通下燥屎而病愈。这同样是顺势利导的助人法。再讲一例:“盲肠炎。盲肠肿大,发烧,腹疼难忍”。怎么治?肿大的盲肠不消肿则必化脓。仲景则用下瘀血法,桃核承气汤一服两服肿消而愈。这是治病呢还是助人呢?仍然是顺势利导以助人。在《伤寒论》中,阳病系统都是人体本能的排异系统对体外进入的致病物发生的排异反应。仲景准确地对人体本能作出顺势利导的帮助,完美地保护了生命。我想,张仲景先师在彻底理解了人类的生命功能与物质的均势、平衡和谐关系中的本能系统以后,才有医学本能方法系统——《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伤寒杂病论》作出了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伟大发明。认识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本能是人类的大智大慧,而自己帮助自己的生命本能来保护生命,延长生命,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伤寒杂病论》正是这样一部著作,是可以与老庄、孔孟并列的三大文化体系。
我们学习《伤寒杂病论》,看到的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帮助自己;看到的是人的器官、组织在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系统中的本能活动,是如何对待身体中的异己物质,是如何自己调节自己内部发生的功能紊乱、恢复和谐的生态环境。
什么是病?排异反应是病,障碍是病。什么是治病?就是顺势利导完成排异过程,自主调节恢复和谐生态。以这样的观念来读《伤寒论》,我想,我们的思想都会进入“伤寒杂病论”的思想体系当中,才能与先师对话,才能领悟先师的微妙意旨和深邃道理,才能掌握先师的圆机活法,这是进入仲景思想的一张入境证。
郭生白于石景山公园三胡书斋
2009年9月10日凌晨3时
“读经典 作临床“,优秀中医书目征集活动
《每周一缕书香》栏目秉承“精选书目 助力临床”的初衷,迄今为止为大家推荐了46期优秀中医书籍,受到广大中医同道的热烈欢迎,在此感谢每一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推荐,感到浩如烟海的中医书库中确实有太多珍贵的值得学习的中医书目尚且静静地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了挖掘这笔宝贵的思想遗产,我们特别向大家发出这个优秀中医书目征集令。
如果您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优秀的中医书籍想向大家推荐,或者手里保存珍贵的中医孤本、古本书籍,欢迎大家在文章下留言“书目名称+推荐语”,或者附上文章推荐稿投稿至中医家编辑部邮箱bianjibu@zhongyijia.com.cn。
我们将从中挑选,作为《每周一缕书香》的推荐书目呈现给大家,并竭力选购该书籍作为福利赠送给咱们的中医同道。同时,对于您推荐的书目入选《每周一缕书香》,我们也将赠送一份精美的礼品作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