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方协会(三个小故事)

80酷酷网    80kuku.com

普方协会(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

今天我想讲3个小故事,准确的说是转述,都非我的亲身经历,但都是抑制不住想讲给朋友听的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韩国农村,一穷二白的青年小许,不自量力的喜欢上了貌美如花的玉兰姑娘。据说玉兰是村里有头有脸的混混小勇哥的马子,你个穷小子活腻了?

但在爱情的魔力下,凭着一根筋的劲头,小许愣是靠卖了三大瓶子血,换了一碗白面条,一杯咖啡和一小瓶香水征服了玉兰。他竟然还说服了玉兰爹,得到了未来的老丈人的认可,夫妻双双把家还,日子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年轻火力壮的小许也像蜜蜂见了花儿一样,没玩没了的劲头,让美貌的玉兰一口气生了大乐、二乐、三乐三个大胖小子。

大乐越长大,怎么越像小勇哥的模样?

三个小故事

一脉相承的父子关系始终是韩国传统家庭中的主脉,不仅撑起了亲情,还撑起了一个男人的精气神。已经变成老许同志的小许,是当仁不让的一家之主,父权的所有者。亚裔国家的中国,同样如此。

大乐是前男友的儿子,让父子关系瞬间崩塌,家庭的主脉崩坏。父权遭遇挫折之后会发生什么离奇的血案?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手撕大乐?仇杀小勇哥?还是报复性出轨?

都没有,这个故事的名字是《许三观》,余华笔下《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版。在小许的人生里,他被生活裹挟着,一次次为了家人,为了大乐卖血,苍白羸弱,命在旦夕……

余华写了很多故事,我都喜欢。每一个字都像是野草一样的疯长出来,根本看不出写的痕迹。并且,里面散发着浓浓的土腥味,野蛮,有力,生命力。看起来余华写的是农民,不如说余华写的是人性。

三个小故事

人性这东西可不分你是七零后还是九零后,都会被他击中,眩晕。前一阵子,我和媳妇去参加葬礼,爸爸的葬礼。她看着在殡仪馆中的父亲,有些恍惚的和我说:“这一切,都是假的吧,怎么看都是假的,因为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悲伤。”

我想起来一位2年前父亲去世的朋友说过,生离死别的痛苦,都是后反劲儿!

忙碌的葬礼过去了,人散了。之后的一段时间,媳妇该笑笑该吃吃,和平时没啥区别。但,她会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会突然不知所措,会瞬间哭的很伤心。我心疼,但我不知道怎么帮她。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端,也是作为人情感的极端。

失去爸爸的痛苦会随着时间而更加痛苦。因为失去的时间越长,失去的事实就越来越真实,越来越逼真,咄咄逼人。一切和他有关的事都戛然而止,来日方长的生活,想要他来见证的经历,他却不在了。

但,生活又是那么强大,时不时的在悲伤里剪辑出快乐。所以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生活中的成长,余华写他在文革时期的成长经历。

三个小故事

“在那个压抑并且摧残人性的时代里,我目睹了很多不幸,经常有同学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被打倒了,有的被关押起来,有的被批斗游街,这些同学背着书包来到学校时都是低头不语的模样,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忘记了发生在昨天的父母的不幸,汇入操场上我们的嬉闹之中。”

“有一个同学的遭遇我至今历历在目,我忘记了他父亲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打倒的,在经历了日复一日的批斗游街和羞辱殴打之后,这位父亲决定离开人世。我在他临死那天的黄昏见到了他,他从街上走过来,右手搂着他的儿子,脸上留下被殴打过的瘀青,他微笑着和儿子说话,他儿子正在吃着什么,显然是父亲刚刚给他买的,他们与我迎面而过,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同学正沉浸在自己的美味里,没有看见我。”

“第二天这个同学哭泣着来到了学校,我们才知道他父亲在深夜时分,趁着家人睡着时悄悄出门,投井自杀了。这一天他一直在哭泣,无声的哭泣。那时候女同学热衷玩跳绳,男同学热衷打乒乓球,不是在正式的乒乓球桌上打球,只是一个长桌子,中间用砖排成球网,男同学们在长桌子的两端排成长队,每人只能打一个球,输了的下去,赢了的继续打球。我们向着这个哭泣的同学喊叫,要他也来排队打球。他走了过来,排队时仍在哭泣,轮到他打球时不哭了,他赢下一球,又赢下一球后,我们听到了他的笑声。”

“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

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我被这句话所击中,有了下面这第三个故事。

三个小故事

2000年4月1号的深夜,来自苏北沭阳县的4个年轻人溜进了南京一个叫做金陵御花园的高档小区,打算行窃。没有经验的他们好不容易撬开门锁才发现,这家还没装修完入住,根本没有值得偷的东西。

他们决定再试一家。

闯入第二家的时候很快被一家四口发现,慌乱间4个年轻人将这四口全部杀害。两个小时后,凶手4人即被抓获。杀人后,他们自己也吓坏了。和警察说当时不知道那几个人都在说什么,听不懂,一慌,就杀了人。

被杀的是在南京工作的德国人普方和他的妻子、儿女。案发后,4名18岁-21岁的凶手被判处死刑。从德国赶来的普方亲友在法庭看到了凶手,与其说是凶手,更像是逃课的中学生。半大孩子,穿着土气,脸上满是没见过世面的窘迫和惹祸后的惶恐。

2012年,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普方的妈妈,回忆起12年前的庭审,她说,“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愤怒,但也夹杂着遗憾——这4个年轻人几乎没有受过好的教育,没有工作,其中一个做过很短时间的厨师学徒,另一个摆地摊配钥匙。”

当时的法庭上,谁也没有料到普方的亲友们会恳求法官不要判处凶手死刑。因为是他们的愚昧、短视和低下的社会化程度,导致了他们的错误。

三个小故事

凶手还是被依法处死。

此后,普方的亲友在中国成立了普方协会,长期资助苏北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地方教育部门听说有人愿意资助孩子们上学很高兴,表示要推选品学兼优的孩子,普方协会却说,他们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的孩子,希望他们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学习成绩并不重要。随着中国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他们把资助对象延伸到高中。高中生每年资助2000元,初中生每年资助1200元。按照普方协会的要求,孤儿、单亲家庭、父母患重病者和女孩被列为优先资助对象。

普方协会现任执行主席曾这样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不是说一个德国人被杀,我们就会给凶手的家乡提供奖学金。但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有未来、有机会,他就不会想去做坏事。这对他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无论人类被描写得有多么自私,”亚当·斯密写道,“其本性之中显然有某些原则,令其关注他人的命运,让他人的幸福成为对其来说不可缺少的东西,尽管除了眼见此种情景所获得的满足之外,他从中一无所得。”

三个小故事讲完了,就在我找资料的时候,在贴吧看到了一个问题:普方协会的事是真的吗?下面的留言说:好像是真的,德国圣母就是多。还有说:那去德国可以为所欲为了。

三个小故事


我想到一本书《艺术,让人成为人》,它的原版名称是《The Art of Being Human》。其中的Art不仅指绘画或音乐,而是泛指人类的人文和艺术。其中的Human也不是人这种生物,而是指有教育之后有修养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是人。

科学、人文、理性、真理、神话,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建筑、诗歌,宗教、道德、幸福、爱、生死观和自由。

诸如此类的人文通识教育, 不仅会带给人喜悦,还会带给我们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将自己心中所怀有的所有热情,传递给我们的朋友。我们更希望如科南特一样的态度对待教育:“尽可能摒除自己一时的教育偏见,忘记众多的陈词滥调,回归到教育本身的纯粹性上。”

注释:Arete (Greek: ?ρετ?), in its basic sense, means "excellence of any kind".

三个小故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