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是哪个国家(i系是哪个国家的)

80酷酷网    80kuku.com

随着目前直营服0.10.1版本封闭测试的进行,I系战列舰也即将在近期加入游戏,尽管我们常常乐于讨论意大利陆军在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但是这不能将意大利海军也一概而论。这支并不算十分强大的海军在二战中饱受糟糕的组织协调,落后的技术和战术理念的困扰,但他们依然顽强的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作为1848革命之后众多意大利统一主义者的共同努力,到1861年时,一个年轻且统一的意大利屹立在了亚平宁半岛之上。这个国家继承了诸多昔日强大的海上共和国的海军力量,并传承和发扬了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城市共和国原有的海军传统与造船技术。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意大利海军的传统传承自中世纪在亚平宁半岛崛起的四大海上共和国,这一点在意大利海军的徽章上也有所体现: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是圣马可狮——威尼斯,圣乔治白底十字旗——热那亚,蓝底白马耳他十字——阿马尔菲,珠宝装饰的红底白十字——比萨。

但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渊源,使得意大利海军一开始便存在问题。这些来自不同城市组成的意大利海军经常面临派系斗争,指挥方面经常出现问题。意大利以农业、轻工业和商业为主,其国力并不是很富裕,这使得意大利海军在作战中经常要在舰船落后并且指挥极其糟糕的情况下进行战斗。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1868年意大利第三次统一战争中,意大利海军在利萨海战中经受了第一次战火的洗礼

但是悠久的海上传统孕育了意大利海军技术人员敏锐的直觉,在这个诞生过达芬奇这样“万能天才”的土地上,也诞生了“全重炮”战舰理论的其中一位奠基人。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意大利海军工程师维托里奥·库尼贝蒂

1903年,意大利海军工程师维托里奥·库尼贝蒂向《简氏战舰》投稿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他认为应该建造一种装备多门大口径重炮的战舰作为一个国家海军的核心舰艇。这一理论提出后仅仅2年,英国便建造了划时代的无畏号。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库尼贝蒂设计的“全重炮”主力舰,装备12门305毫米主炮,这个方案在1903年前后由他向意大利政府提出,但是由于意大利政府认为这种战舰耗资巨大而拒绝建造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世界第一艘“全重炮”战舰,开启了大舰巨炮的统治海洋的时代

在英国下水无畏号后,引起了一股建造无畏舰的风潮,而其中也包括意大利的老对手,此时的中欧霸主奥匈帝国,因此此时还在建造前无畏舰的意大利政府终于下决心拨款建造战列舰。1909年,在当时意大利天才舰船设计师爱德华多·马斯达的牵头下,意大利人开始建造了第一艘自己的无畏舰:但丁·阿利吉耶里号。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爱德华多·马斯达

马斯达认为在一艘船各个地方都装上主炮,还采用双联装和单管炮混装十分不利于火控和弹药库防御,设计效率低下,于是马斯达决定使用中线布局4座3联装炮塔,既能与库尼贝蒂的“理想化”战舰拥有同样的火力,又能获得更加优良的船体防御,同时射击效率也更高。不过以当时的技术来说,安装如此大口径火炮的三联装炮塔,是个不小的技术挑战,于是马斯达亲自操刀,与特尔尼的工程师们共同完成了三联装火炮的设计。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与同时期采用双联装炮塔的英美战列舰不同,意大利人一开始便决定使用三联装炮塔,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丁的单次投射火力要同于同期采用10门305炮配置的英美战列舰。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早期战列舰在齐射时无法解决炮口暴风相互影响的问题,使得齐射精度变差。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同时期美国特拉华级战列舰,为了中线布置5座双联装305毫米火炮使得舰体颇为修长。而美国人直到1912年的怀俄明级,才通过再加一座炮塔的粗暴方式把火力提升到了12门305主炮。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同时期英国巨像级战列舰,同样采用5座双联装305毫米火炮,但是左右船舷布置的舯部炮塔使得齐射时必定有一座主炮无法射击,单次投射实际是8门305毫米主炮。

1909年6月,但丁在斯塔比亚海堡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913年入役,她的主要对手是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奥匈帝国与意大利针锋相对,也建造了三联装炮塔的战列舰,即联合力量级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但丁级开建的斯塔比亚海堡造船厂,是地中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造船厂,始于1783年那不勒斯王国时期

1914年,一战爆发,战争的前一年意大利因为与奥匈帝国长期的领土冲突并不想为了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利益与自己的传统盟友英国在内的协约国开战。到1915年,意大利终于下决心以协约国身份向奥地利开战时,但丁作为第一战列舰中队期间,驻扎在塔兰托军港。

直到1918年,在雷维尔海军上将的率领下,参与了对奥匈帝国境内都拉斯的军事行动,但是并没有开炮。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驻扎在塔兰托期间的但丁号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1918年意大利战列舰第一中队指挥官雷维尔海军上将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1918年都拉斯行动,目的在于歼灭奥匈帝国在都拉斯的海军力量,掌握亚得里亚海制海权

1923年,但丁号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但由于一战后意大利经济的萧条与财政紧缩,意大利对海军的开支一再缩减,1928年,但丁号退出现役,并在之后被拆解。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1923年改装后的但丁号,主要改装了新型火控,并在3号炮塔上方携带了水上飞机用于射击校准

但丁将作为《战舰世界》中I系4级战列舰登场,4座3联装305毫米火炮使其拥有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从这一级开始,I系海军特色就将显现,也许她同级防护并不亮眼,但是她拥有同级相对强大的投射火力,同时与I系重巡类似,她没有HE,但是有能对防护脆弱舰艇打出重伤的半穿甲弹SAP。更多消息请《战舰世界》公众号,我们将在之后继续介绍I系战列舰线的相关信息。

亚平宁的雄心—I系战列舰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