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非常企业”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成长的代价警示我们什么?!
    
    大量有关中国的事实报道特别值得我们警醒:

    ·中国水道总长11.4万公里,污染高达58.7%,其中更有25%被认为既不适合民用,也不适用工业用途。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供的数字,至少有9.8亿中国人的饮用水是部分受到污染的。
    ·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22%,而淡水和耕地的占有率却仅有7%,石油的占有率则只有2%。
    ·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的空气和水源环境破坏成本已占GDP的7%~8%。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去年死于职业疾病的中国工人人数超过38万。

    这里所传递的信息很简单。首先,中国过去几十年在经济上虽然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很大程度上是以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其次,一味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将其它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因素置于次要地位,最终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最后,这些问题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动员全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源和创造力,依靠通力合作,才能有望解决。

    显然,这当中我们做企业的负有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如何界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或者企业领导人主动参与自身角色的重新界定,今后如何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满足更广泛社会利益的需求,已是时代的呼唤。

    未来的企业领导该做什么?

    那么,中国未来的企业领导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对于这样一个较为宽泛的问题,答案应该是:在中国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并且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环境下,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一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你们,由你们自己选择想要生活的环境。但是,通过传统的商业实践和价值观是否还能实现你们的商业设想,这似乎已经很值得怀疑了。换言之,依靠我们所熟知的寻常企业,几乎不写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非常企业”。

    何为“非常企业”?

    那么,何为“非常企业”呢?

    “非常企业”必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它们必须相当重视对自然资本和人类资产的保护,还要与各种利益相关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我们所知的“三重底线”(即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绩效)。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发生这样的转变,但大多数都是迫于大型跨国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中有一些只是因为关注自己的声誉,而其它一些则是出于强大的责任感和信念。无论如何,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它们相信在当今世界,信息在一个心跳之间就能传遍全球,如此行事将有利于自己的长期商业利益。以此为基础和桥梁,就可以促成与社区、劳工组织、消费者团体以及政府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非常企业”必须开发更多的环保智能能化产品,并致力于为此类产品创造市场,还要对这些产品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置问题负起更多的责任。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它在中国投资了高效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项目。中国的公司也必须考虑如何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加强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使它们的产品不致很快就结束使命,葬身于城市的垃圾掩埋地。例如:从汽车到地毯到电脑,我们对所有产品都可以实施各种租凭安排,使产品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又回到制造商手中,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商们始终对产品保持责任感,就更有动力来设计耐用而易拆卸的产品,并且找到重复使用特料的创新性方法。

    “非常企业”必须平等地对待工人,并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去年,寻常企业中大约有38万名工人死于职业性疾病。公司必然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必须珍视员工,将他们视为真正重要的资产,而不是可替代的组件,还要负责支付他们各种行业的全部成本。

    “非常企业”在社会和环境问题上必须与政府合作而不是与之对抗。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1月1日生效)为采用环保高新技术的企业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非常企业”将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的适当监管,并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让市场为环境和社会服务,而不是与其为敌。

    “非常企业”会如此行事,是因为它们明了:这样做将有利于自己的长期经济利益;能帮助它们避开风险、丑闻和其它令人不快的尴尬;他们会吸引到最优秀的员工,并留住他们。更为根本的是,它们在各项交易中都会得到充分的信任。的确,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也能带来更多的眼前利益。例如:节约能源和减少处置费用带来的往往就是极为快速的回报。此外,如果具备了更加周密完善的会计体系,能恰当地分摊环境和社会现实的成本,公司就会意识到:许多对环保技术的投资选择实际上也是符合他们的短期经济利益的。

    必须强调的是,“非常企业,”与“学雷锋做好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企业是受利润驱动的,并且永远都将是如此。如果你期望有什么例外,那就实在太天真了。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寻常企业自食其果并导致经济衰退(甚至更糟的情况)的可能性,企业的领导者们应该接受政府所扮演的纠正市场失灵状况的合理角色。他们要学会倾听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在制定企业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期望,同时还要以战略性的眼光来思考社会和环境问题。如此看来,所谓“非常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实施那些有利于企业长期利益的行为。

    “非常企业”需要怎样的“非常协调”?
    
    尽管企业实际上也要负起道义上的责任,做良好的“法人市民”,而且社会也会期望一一实质上也会要求一一企业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但只有当企业的领导人真正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往往符合企业的利益,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以及对投资者提供长期性的回报时,企业才会真正完全承担起这些责任。如果政府的政策是与市场相辅相成而不是对抗压制市场,同时企业具备良好的治理机制,会计体系能恰当地分摊社会和环境成本,而且对利益相关者做出了有意义的承诺,那么这一切就完全可能应运发生。世界需要的是真正的进步,而不是一味追求GDP增长,而完全忽略了压力渐增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