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对国内的MBA教育来说,可谓是戏剧性的一年:年初,清华大学率先开出26万元的高价,大大超出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价,之后,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也纷纷涨价,MBA教育市场“牛气”冲天。而临近年末,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003年MBA报考人数较去年下降11%;而从2004年的报考情况看,几所名牌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均反映“估计得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打个7折。” 1991年我国开办MBA教育时,只有15所院校的规模,而到2003年增至87所,全国MBA累计招生超过8.2万余人。MBA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其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几万名工商管理硕士,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为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然而,正当中国MBA教育如日中天之时,MBA的金色光环却开始褪色! 与此同时,中国MBA教育几百亿的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商学院进军中国市场。在刚刚结束的2003全球MBA巡展上,全球90所知名商学院蜂拥而至。 在内忧外患之下,中国的MBA教育将如何“变脸”?
你看,你看,MBA的“脸”
全球化:“跨国”行动 烽火正起
据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EMBA最新排行榜,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列第34位,而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跻身全球百强的商学院。对此,“中欧”执行院长刘吉教授自豪地说:“虽然只有短短8年的历史,但我们已具备了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品质。”据了解,如今的“中欧”,在师资、课程、生源等方面都已向国际化水准看齐,例如,要求所有申请者提供GMAT成绩;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国际交流项目;国际学生的比例已达到11%。《金融时报》的排名公布后,“中欧”更是“野心”勃勃———今年将首次面向全球公开招生,力争使国际学生比例达到15%~20%。
其实,全球化并非是“中欧”的专利,近年来,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名牌大学都开始注重自身的国际化程度和海外影响力,纷纷通过海外招生来实现其全球化战略。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年度MBA招生咨询会上,周健副院长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扩大MBA国际学生的比例,希望招收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是亚洲地区和华裔学生。这样做,不仅可扩大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有助于提高学院的办学质量。”
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内容。由于专业MBA具有“度身定制”的优势,因此许多单位闻讯而来,委托交大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如今,专业MBA的规模正不断壮大,包括财务MBA、市场营销MBA、金融MBA、电信MBA、体育MBA等,今年3月,清华大学更是推出了农业MBA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曹明元介绍说:“最土的农业项目,同样需要开阔的国际视野。与一般的MBA课程相比,我们的特色是所有的课程都专门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问题,如农业会计学、农业期货选择供应和价值链管理、国际农业商务等。因此,更能对症下药,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专家观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负责人汪海粟教授:
出路所在,但流于形式
汪海粟介绍说,经济全球化正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对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MBA专业化,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以美国为例,哈佛商学院以战略管理见长,沃顿商学院以金融和财务见长,斯隆管理学院则以技术管理见长。
汪海粟提出,对中国的MBA教育来说,更有必要引导一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招考科目一样、分数线统一划定的联考制度,使院校难以因校制宜地进行招生和培养;在核心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统一”,使各院校的MBA课程千篇一律,很难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与特长。随着中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也不精通的MBA“杂家”,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提倡差异化和专业化,是国内MBA教育的一条出路。
汪海粟教授认为,虽然如今国内院校在MBA专业化上已有所行动,但还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明显的一点是,一些院校虽打出了专业化的牌子,但没有教师特长、学科特色和体制特区的保证,其专业化就成了“水中阁楼”,既不能造福于学生,又不能取信于市场。因此,MBA教育的专业化,还必须从内部入手,优化配置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不同类型、不同种类、不同特色、不同个性的MBA教育项目,从而真正使国内的MBA教育市场“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