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没错!错就错在你不懂怎么考察。考察行动不到位,就算你想上三天三夜,该赔还得赔!
1考察样品
案例
不看样品赔钱没商量
可算找到发财的道儿了!王英心急火燎地汇出了5000元,买了一大堆产品。可打开一看,她呆了!
什么沐足液?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洗脚水!包装就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纸箱,名称、厂家、商标,啥都没有,简直就是“三无产品”。血汗钱哪,总不能全砸手里,硬着头皮卖吧!结果可想而知,一瓶没卖出去,白眼儿却没少遭。王英狼狈透了,不看样品就进货,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自己打拼商场多年,竟然让别人给骗了!福州某贸易发展公司的林经理怎么也想不到。
2003年,在一家品牌杂志上,看到了科技新品——新型报警自动锁,林经理敏锐地意识到巨大商机。他马上细致地调查市场,结果和预想的一样。他直接打电话给厂家,询问做区域经销商的相关事宜。就因为相信品牌媒体,这一次,他竟然没有验证厂家及产品质量,就按照厂家的要求,寄去了近千元的货款。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收到产品。打电话一问,对方诚恳地说:“请再等等。现在,全国各地要求做代理、要样品的太多,我们断货了。我们尽量让你先排上。”
都断货了?这是好事啊!说明产品好销啊。可是,3个月过去了,始终不见样品。这一下,林经理可着急了!不是怕投资打水漂,是担心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一再打电话,厂家只好让乌鲁木齐的代理商先给林经理发两个样品,林经理只好同意。
半个月后,他果然收到了样品。仔细一看,并不是厂家生产的。一用,更气人——不但不自动报警,报警器一旦自动打开,无论怎样按动“停止键”都无法自动关闭。林经理立即委托朋友,到这家企业去看个究竟。结果,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根本没有这个厂。林经理这个悔啊!如果当初,他能让朋友替自己实地考察,先寄一两个样品……哪能上当啊!
注意:考察时,最先看什么?样品,样品,还是样品!我们一再重申:项目不论大小,都要先买个样品看看。不能听对方的一面之词。好不好,值不值,自己判断!
样品怎么看?由里到外:外观、功效、价格、质量……凡是广告中宣传的要点,都要一一核对,切忌主观空洞地判断好与坏。
2考察当地市场的同类产品
案例
知己不知彼高价买回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看着眼前的货,李猛心里这个美呀!万里挑一,就看上这种洗车新产品了。样品看了,效果好,没说的。李猛迅速签了市级代理。“产品好,没有不赚钱的道理!”他捧着这些宝贝乐颠颠地去推销,整整2万元买回来的呀,就指望着它下金蛋了。
“啥?200?你抢钱算了!几十块钱的洗车剂有的是,不比你的差!”一句话,把李猛说个透心儿凉。当初,咋就忘了比比本地的同类产品呢?
注意: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底细。样品再好不算好,还要禁得住同类产品的较量。
比什么——功能是否突出,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有优势。
认真调查本地市场,弄清需求量,特别是有无对手、对手的实际情况,最终判断所选项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做大。
3考察样板店
案例
别被样板店迷住眼睛
加盟已经一年多了,可生意就是不见起色。向厂家请教,答复还是那句话:“看看样板店的成功吧,适应期过去就好了。”入不敷出,老本赔得精光,刘老板一脸晦气。为啥人家样板店就那么红火,自己经营起来就半死不活的呢?
注意:样板是商家花大价钱包装出来的,为的就是让你心动。商家力推的样板店,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之后,才出现的盈利局面,并不具备可复制性。
暗中考察、多跑几家是不错的方法。当一个普通顾客,和店主、员工聊聊天,暗中估算日营业额、经营成本等,分析客户群、消费时段等等。多呆几天,盈利状况可见分晓。
有目的性地提问,看对方能否合理解答关键疑点,也是好办法。
可算找到发财的道儿了!王英心急火燎地汇出了5000元,买了一大堆产品。可打开一看,她呆了!
什么沐足液?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洗脚水!包装就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纸箱,名称、厂家、商标,啥都没有,简直就是“三无产品”。血汗钱哪,总不能全砸手里,硬着头皮卖吧!结果可想而知,一瓶没卖出去,白眼儿却没少遭。王英狼狈透了,不看样品就进货,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自己打拼商场多年,竟然让别人给骗了!福州某贸易发展公司的林经理怎么也想不到。
2003年,在一家品牌杂志上,看到了科技新品——新型报警自动锁,林经理敏锐地意识到巨大商机。他马上细致地调查市场,结果和预想的一样。他直接打电话给厂家,询问做区域经销商的相关事宜。就因为相信品牌媒体,这一次,他竟然没有验证厂家及产品质量,就按照厂家的要求,寄去了近千元的货款。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收到产品。打电话一问,对方诚恳地说:“请再等等。现在,全国各地要求做代理、要样品的太多,我们断货了。我们尽量让你先排上。”
都断货了?这是好事啊!说明产品好销啊。可是,3个月过去了,始终不见样品。这一下,林经理可着急了!不是怕投资打水漂,是担心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一再打电话,厂家只好让乌鲁木齐的代理商先给林经理发两个样品,林经理只好同意。
半个月后,他果然收到了样品。仔细一看,并不是厂家生产的。一用,更气人——不但不自动报警,报警器一旦自动打开,无论怎样按动“停止键”都无法自动关闭。林经理立即委托朋友,到这家企业去看个究竟。结果,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根本没有这个厂。林经理这个悔啊!如果当初,他能让朋友替自己实地考察,先寄一两个样品……哪能上当啊!
注意:考察时,最先看什么?样品,样品,还是样品!我们一再重申:项目不论大小,都要先买个样品看看。不能听对方的一面之词。好不好,值不值,自己判断!
样品怎么看?由里到外:外观、功效、价格、质量……凡是广告中宣传的要点,都要一一核对,切忌主观空洞地判断好与坏。
4考察厂家的信用
案例
加盟3个月,总部破产,到头来血本无归
胡老板的嘴乐得都合不上。加盟北京一家饰品公司以后,才一个月,两万多的投资就收回了一半。
可转眼没几天,醒目的“店面转让”就贴上了玻璃窗。干不下去了!原来该公司根本就没什么信用,发货根本不及时,十天半月上不了架,卖啥?开张两个月的小店就这么断奶了,胡老板顿时傻眼了。
注意:总部没信用,加盟商的后续经营很难保障。亲自到厂家走一趟是最有效的试金石。考察证件、厂房、设备、公司制度、工作流程等,从侧面打听该公司的口碑和信用情况……
看厂家的经营现状,经济实力,与客户间的诚信度以及产品功能等,是否和宣传的一样。同时,要认真验证企业的“三证”的真伪,验看“三证”的原件。
首先,要查《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项目再好也不能合作。看经营范围,看是否超范围经营,看颁发时间以及年审记录,这关系到执照是否有效。
其次,要查《代码证》。代码证即企业的“身份证”,是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登记备案的法律证明。
再者,要查《税务登记证》。有税务登记证,才能证明对方正规合法经营。
“三证”缺一不可。否则,可能是“皮包公司”,出了问题,无处可寻。
另外,还必须查看企业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与营业执照的法人代表是否一致,避免承包人或者借证经营者猛捞一把后,公司消失。如果还担心,投资者还可到当地的工商部门、技术部门咨询企业情况。
如果涉及到专利产品,还要验证专利的真伪。不能轻信复印件。可登陆国家知识产权网站,如果能查到的,就是真实的,否则不是。查看企业究竟是不是该项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专利属性一定要与产品匹配。专利申请号没有参考价值。如果专利有批量的产品作保证,经营风险会大大降低。
5考察合同条款
案例
口头承诺不兑现只因合同没落实
“放心吧,保您一年净赚二十万!”、“加盟我们品牌的,就没有失败的!”、“营销指南、全程辅导,保你轻松盈利!”……真好听啊!老田现在都能背出厂家的花言巧语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口头承诺和实际行动差远了。收了加盟费,就任由老田自生自灭,偶尔的指导也是走走形式,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本来就不懂,这下两眼一抹黑,能不赔吗?!
注意:千万别信口头承诺!说得天花乱坠,不如白纸黑字。签字之前,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合同上的加盟保障条款全不全、合不合理:开业指导、后续服务、退换货条件、纠纷处理、退出加盟条件等。如果投资额过大,不妨请律师给合同把关。
一夜暴富的广告惹得投资者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其实啊,高回报是诱饵,骗的就是发财心切的人!骗得侥幸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
6考察当地的市场需求
案例
考察时把需求晾在一边产品卖给谁?
站在喧闹的街头,再看看自己冷清的店铺,韩明糊涂了。成都小吃闻名天下,麻辣够劲,吃得过瘾,众所周知啊!可在这儿咋就卖不动呢?太原人咋就是不认呢?当初样板店可没少看,人家的生意满堂红,凭啥轮到自己就不行了呢?
“太麻了,舌头都木了!”顾客的话点醒了他。原来,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身上。成都小吃太麻了,太原人不习惯。唉,都怪当初没考虑到本地区的消费习惯!
注意:产品拿过来,能不能赚钱,当地的市场环境是关键: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潜力、消费人群、需求状况等。不考虑本地的具体情况,再好的项目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
7提前选址
案例
走一步是一步缺乏长远眼光必受害
“店址不好,生意能火吗?”小赵一脸晦气。考察了很多加盟商,生意都不错,对总部的评价也都很好。“看来靠得住!”小赵交了加盟费,带着指导人员回来选址。可选来选去,始终没有一个满意的地方,等不及的小赵就在一条小马路边上凑合开张了。结果,孤零零的小店就是不聚人气。注意项目选好了,别急着交钱,先考虑考虑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落户。
选址有一套科学的测量标准:选好地段,测量客流:每隔两三个小时到主要的流通路口实地检测人流量,根据人们右侧通行的习惯,只测量单行右侧的进入人流,即可推断出整体流量。
利用“店多隆市”效应,同类商店越密集,如专业街等,生意必定比单枪匹马更容易做;根据营业内容及客户群选址,黄金地段并不就是唯一的选择,有的店铺开在闹市区还不如开在偏僻区,例如卖油盐酱醋的小店,开在居民区肯定要比开在闹市区好。
最后,可以考察同一地段同类商店的经营业绩,初步测算自己以后的营业额。
8投资项目的环保性
案例
环保不过关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范老板的工厂,过路人都知道!为啥?制鞋机轰鸣,声大、味大,方圆1公里都能听得见、闻得着。自从这个制鞋厂进驻开发区后,附近的居民没少受牵连。不分昼夜地冒着刺鼻的气味,工业垃圾四处飞扬,范老板的钱包是鼓了,可居民们受不了了。投诉太多,无奈,被开发区“清”了出去。项目没过环保关,如今,落户成了大难题。
注意:烟熏火燎的烧烤摊被清理出繁华路段;上万元加盟的项目,卡在了环保关上……环境受重视了,考察项目就要注意环保问题了。
绿色、环保、天然……这些都是发展方向,是否符合这些趋势决定了项目的发展前景。否则,就算眼下盈利,也风光不了多久,必遭淘汰。
内因:
准确自我评估
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赚钱道
9自我能力评估
案例
掂量自己的能力
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
小田赔的太惨了!可没人同情他。20岁出头,借的5万元全赔了。怪谁?谁也不怪,就怪他自己。样品看了,认可了;第一批1万元的货到了,也卖了。可4万元的货到了,才发现:卖不动了。年轻没经验,根本不懂经营之道,以为卖出去一个,就能卖出十个。少卖靠运气,多卖靠经营。
注意:能不能赚钱,产品占二分,八分看你自身的能力。
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年龄、性格、专业、经验、资金、人际关系等。如,木讷的中年男人就不太适合卖时尚的个性饰品。
在自身的因素中,尤其要考虑销售渠道问题。王先生代理过不少品牌,哪行儿都有,可就是一样也没做火。今年,才两个月,新代理的儿童益智产品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为什么?现成的渠道帮了他大忙。代理失败的次数多了之后,王先生开始摆地摊、倒卖服装,很快有了一个小门面,专卖儿童服装。结识了很多经营儿童用品的商人,也常有经济往来。代理儿童益智产品后,往哪卖?王先生自然想到了这些关系网,顺理成章地利用上了原来的渠道,事半功倍。产品打市场,现成的渠道让他省了不少劲儿。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利用原有的人际关系、渠道、销售经验等,必能事半功倍。
任何项目都有机会、都有风险。投资前,务必调查仔细内因、外因。同时,对未来的经营之道,要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