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似乎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人事档案的作用如今渐渐被淡化,遗弃档案的人越来越多。
近日,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表明,其所代理的5万余档案就有1.5万份被遗弃。根据记者对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以及四川、贵州等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 仅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档案中,就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人要的“死档”,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5年,四川省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的人才“死档”已超过20万份。
几十万弃档族,遗弃档案到底为哪般?可有可无、调档难、有人管着、自揣方便是最主要原因。
可有可无无所谓
邹云是四川大学九四届毕业生,毕业后把档案放在了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在四川华联酒店呆了半年,然后去了深圳,成了自由职业者,现在在深圳一家酒店做部门经理,邹云对自己的档案交了一年的代理费后就一直没有理会过。
北京市人才流动登记表
他向记者讲述了弃档的经过。“毕业那会儿,刚实行大中专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城市只要找到接收单位,不论事业单位、国营还是私营企业,便可落下户口,那时候户口在人们心目中还看得很重。于是先落下户口,放好档案。”邹云说,“但后来逐渐觉得档案对自己没什么用,商业社会谁看你的档案,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只要你有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谁管你档案里得多少分,是优是良。”
在深圳,像邹云这样认为档案没什么用而遗弃档案者还不是少数。据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700万深圳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579万人。这些非户籍人口是被深圳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巨大张力吸引过来的。他们并没有发生户口迁移,因此记录着他们从中学开始的不同时期工作轨迹的档案也被尘封在内地的某个角落,并不被人记起。
张碧在北京中关村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他和许多漂一族的年轻人一样,对档案很漠然,认为无所谓。“有什么用呀?理它,除了交钱没有任何用处。在外谋职只需带上毕业证及相关证书足矣。”
记者了解到,仅北京中关村至少有10万没有户口的大学生在各家公司工作,像张碧一样,由于受到指标限制,他们只能把户口和档案留在原籍,同时因为时间、经济等原因放弃了档案。在他们眼里,档案已成可有可无的东西。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社会管理中心主任邓丹宇认为,被遗弃档案的增加与档案的作用越来越弱化有关。在过去,档案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工具,现在,档案的内容不足以成为用人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依据,更多的作用转变为提供相关的人事服务,如出国政审、婚育证明、职称评定、办理社会保险等,而这些人事服务也有弱化的趋势。
在广州,因私出境已经开始不用政审了,持户口本和身份证就能办理。再如职称,目前社会化的资格考试越来越多,职称已不成为证明人才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北京人才存档的6万多专业技术人才中,申报职称评审的人数逐年在减少,每年只有不到1%要求评职称。此外,今后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险以及婚育证明等社会管理职能的分离都将成为趋势,这的确弱化了人事档案的作用。
调档麻烦折腾人
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附近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雷先生1997年从广西来北京,原来在贵阳市某公司从事宣传工作,这些年每年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企图把档案调到北京,但却始终没能如愿。
武汉出现上万“弃档族”
提起调档,雷先生摆了摆手,一脸的无奈。“异地调档,手续繁杂。各地区规矩不一,工作人员常常是带搭不理,事先电话咨询不给说全面,到时候说你差这个,缺那个,这个对不上号,那个不合格。”雷先生说他有一次在贵阳跑了四天,最终无功而返,你着急别人不着急,“况且,在外工作的比在当地工作的每月要多交15~20元档案代理费,要调走档案还需一次性缴纳400~600元手续费。”
现在北京某出国留学咨询服务公司工作的张女士已是弃档一族,对自己的调档过程,张女士更是感触颇深。“为调档没少花精力,被折腾来折腾去,也许工作人员确实是工作认真,但我们远离故土生活工作已经是疲于奔命,那有那么多时间去弄档案呀。”
在北京一家印刷厂工作多年的张先生说,传统的一些办事规则早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希望有一天档案也能以一种更适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形式出现。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及企事业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用人单位拥有了用人自主权;但由于一些企业的改制,人员加剧流动,以及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造成了部分档案的流失,也造成了效率低,办事难的情况。
江苏省南通市一所高校在招聘人才时曾宣称“可以重建档案”的消息一度引起轰动。虽然有关部门强调档案不是想重建就可以重建的,但这一消息所引起的广泛关注,起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希望档案给自己带来多一些方便,少一些束缚的心声。
有人保管不理会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国各级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存档量已经超过350万份,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管理的档案已超过13万份。而随着托管档案的增多,和档案主人长期失去联系的“死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死档”数量增加的原因,除了人们认为无所谓和麻烦外,一个重要的心理就是,用的时候再说,反正放在人才服务中心或原单位也没人敢毁掉。
“档案不能随便销毁、故意丢弃,所以清理‘死档’常常令存放档案的单位和中介机构都头疼不已,即便永远不来交费甚至死亡,都得保存好其档案,没办法。”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档案室的周先生13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也就是说,在人才机构,就算档案当事人不来办理相关手续,其档案还得妥善保管,人才机构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先保管,什么时候如果人找来了,补齐代管费用及相关手续后,再提供人事服务。”
有的险种叫档案
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也就自然懒得去理睬它了。“存档收费的前提是提供服务,我觉得现在用不着这些服务,我当然难有心思搭理档案的事情。”家住西三旗的霍先生胸有成竹地说,“一旦要使用到这些人事服务,我会马上去找自己档案。就像前两年北京买公房的时候,因为要计算工龄,很多人只好涌回到人才中心开证明,同时也补交了拖欠的存档费。”
方便省事自己揣
如今,档案已不再是困扰人才流动的问题,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用人时更多地注重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不是过多依据档案记录。
重实际能力不重档案记录,这一方面促进了人才流动,一方面也影响了个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由于档案转递手续繁杂而放弃档案。于是出现了有的人离开原来所在城市多年,工作地点换了好几次后,档案放在哪里自己都搞不清,还有的干脆自己保管,严重违反了档案管理制度。
许多人认为,无论档案放在哪里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反倒不如自己手里省心,有什么事情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完成了。
从黑龙江来北京工作已经五年的张守和女朋友安渊,这一阵正在北京大学报考专升本,在学校要求提供大专毕业成绩单时,从书包里拿出两个档案袋,取出成绩单复印后交给老师。“我们的档案从大学毕业一直在我们自己手里,基本没什么用,也没人过问,即便用上这不还挺方便。你看许多档案在外地的同学因无法尽快提供成绩单失去了机会。”张守得意地说,“到时候,本科毕业再把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也放进去,没什么不好。”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北京大兴清源小区的吴先生3年前从原单位跳槽后,就一直将档案“揣在自己身上”。原单位、新单位都无从查找,自己揣着,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同遗弃档案没什么两样。据各地人才服务中心的人士介绍,把档案揣在自己身上的人还不少。
“弃档一族”何时归 出国留学也需要档案
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弃档族”或“自揣族”,已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档案真的没什么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事部门有关人士一致认为一个人的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毕业生将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会用到档案。
“除了本人自动放弃档案,‘死档’的增加还与目前档案的管理不规范有关。”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的李先生认为,“按规定,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只能由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来管理,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在北京,可以存放档案的机构除了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还有劳动部门的职介中心、各行业成立的人才中心、外企人才服务机构等。 管理的权责问题不明,常常引发问题。”
近期,相关机构和人士开始探讨档案的出路。“目前,进入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少,档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了解和掌握一个人全部信息的要求,特别是缺少反映当事人综合能力、素质和有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资料。”北京市人才中心韩主任表示:“人事档案要与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信用体系联系起来。进入公共信用体系的档案,以凭证部分和职业生涯、职业能力和信用记录为主要内容。”
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要开发新手段,研制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探索建立电子档案的新途径,探索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业绩跟踪系统,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
也许,只有当档案真正有了价值之日,才是“弃档族”回归之时
60万人“潇洒弃档”为哪般?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