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什么科(大熊猫的介绍)
大熊猫
食肉目熊科动物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别名:猫熊、竹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有二个亚种。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大熊猫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大熊猫 |
目 | 食肉目 |
别名 | 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 |
拉丁学名 | Ailuropoda melanoleuca |
拼音 | dà xióng māo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 哺乳纲 |
亚纲 | 真兽亚纲 |
外文名 | 法文 Panda géant 西班牙文 Panda Gigante 德文 Bambusb?r, Gro?er Panda, Riesenpanda |
科 | 熊科 |
亚科 | 大熊猫亚科 |
属 | 大熊猫属 |
种 | 大熊猫 |
亚种 | 大熊猫指名亚种 大熊猫秦岭亚种 |
命名者及年代 | David, 1869 |
分布区域 | 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
保护级别 | 易危(VU) IUCN标准 |
同义学名 | Ursus melanoleucus David, 1869 |
小熊猫
食肉目小熊猫科动物
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F.Cuvier,1825),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头骨高而圆;听泡相对扁平;眶后突不完全发育或缺失;矢状嵴低;具翼碟骨;上腭高耸拱形,中间凹陷;中翼骨腭缢缩;冠突明显呈钩状。
小熊猫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小熊猫 |
目 | 食肉目 |
别名 | 红熊猫 红猫熊 九节狼 金狗 |
拉丁学名 | Ailurus fulgens(F. Cuvier,1825) |
拼音 | xiǎo xióng māo |
界 | 动物界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 哺乳纲 |
亚纲 | 真兽亚纲 |
外文名 | Red panda,Lesser panda |
亚目 | 裂脚亚目 |
科 | 小熊猫科 |
属 | 小熊猫属 |
种 | 小熊猫 |
亚种 | 2亚种 |
分布区域 | 不丹、 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 |
保护级别 | 濒危(EN) IUCN标准 |
门 | 脊索动物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