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神农本草经:中药之源 王守富专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或《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所以称之为“中药之源”。因其主要总结了汉朝以前几千年的中医用药经验,最早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毒性、配伍、辨证用药原则等,后世的许多中药学著作中的内容都取材于《本草经》,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成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本草经》的作者与由来
《本草经》托名“神农”所作,大约成书于公元1至2世纪(东汉时期),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幸运的是,在宋朝印刷的《证类备急本草》一书中,较为完整地记载了《本草经》的内容。因此,明清以来的中外学者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多种书籍的综合考订、整理,将其辑复成了《神农本草经》。之所以将其冠以“神农”,是因为在西汉及其此前,“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始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对于该书而言,托名“神农”不仅仅是一种托辞,而是既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又有相关的史料为依据。
为什么叫《本草经》呢?在中医学中,“本草”是代表中药的意思。这是因为虽然中药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物,但其中以草类药方最多,古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就是以草类药治病为本的意思。因此,中药常以本草代称,《神农本草经》一书可以理解为是“神农中药经”。
司马迁将古人对炎帝与医药密切联系的认识作了总结,明确指出“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和药济人”(《史记·补三皇本纪》),之后,世人便毫无争议地将本草、将医药创始之功归之于神农。因而汉晋以后,人们将传载古代有关药物知识的专著托名神农,便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本草经》的主要内容
《本草经》共记载365种药物,每味药物下都有条文论述。其中,植物类占大多数,有252种,动物药有67种,矿物药有46种。365以应周天之数,和一年有365天相似,所以很好记忆。这些药物又被分成了上、中、下三品。
上品120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菖蒲、菊花、人参、甘草、地黄、白术等,轻身益气延年。以人参为例: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生山谷。简言之,人参的功能在于补气,补脏腑之气,能生津止渴,可安神益智。
中品120种。无毒或有小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鳖甲、干姜、龙眼、当归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葛根、麻黄、黄芩等。以麻黄为例: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瘕积聚。《神农本草经》记述麻黄有发表散寒、止咳除疟之功,麻黄主发散,既主解表散寒,又能止痛宣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是临床上治疗太阳伤寒的常用方剂。
下品125种。以有毒药物为主,能祛邪破积,如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以巴豆为例:巴豆,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神农本草经》将巴豆作用叙述得淋漓尽致。
《本草经》的学术影响
1.《本草经》开创了药物分类之先河。将传载的365味药物按其功用分为上、中、下三品,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药物三品分类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根据药物的功用进行分类,凡有“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功用者,归之于上品;凡有“遇病补虚羸”作用者,归于中品;凡有“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作用者,归于下品。可见,其分类依据明晰,为后世药物分类研究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首先记载了药物疗效与其产地、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的关系,尤其是炮制加工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本草经》中首次记载了药物生长环境,首次告诫人们药物的功用与其生长环境有关,如大黄生河西,甘遂出中山,款冬生山谷,柳华生川泽等。后世将某地区生长的药材质量最优者称之为“道地药材”,将能产生优质药材的地区作为“药出道地”。实践证明,中药的质量与产地的关系十分密切。
3.规定了药物的剂型。《本草经》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一方面,体现了2000年前中药剂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剂型工艺以及对哪些药宜用哪种剂型的研究经验,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用时要适宜于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4.强调辨证施药。《本草经·序录》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疡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此语不但突出了辨证施治用药的主旨,还提示在辨证施治用药的前提下,务必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寒、热)用药,辨别病因而审因论治(如“饮食不消”、“风湿”),辨别病情轻重并根据病情轻重而施以用药。
5.首次提出本草的药性理论。《本草经·序例》所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有毒无毒,斟酌其宜”,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些都是首次在历史上提出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毒性、配伍等理论,对后世的中药学理论的发展起着长远的影响。
《本草经》与《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虽不是中医四大经典,但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几乎妇孺皆知,为医者无不研读这部巨著,就连远在英国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也把《本草纲目》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加以推崇。李时珍也被后世尊为“药圣”。
《本草纲目》于1606年传入日本,1647年被波兰人译为拉丁文,此后又先后被译为法、德、英、俄等国文字,成为我国外文译本最多的医学著作。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初期,它的传出对当时欧洲大陆的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化学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中国以及世界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大约从1552年开始重新修订“本草”,从壮年至晚年,在1578年编写完成了《本草纲目》。1594年,即李时珍死后一年,这部医药学家呕心沥血之作才得以印行。
《本草纲目》共收载历代经验药方11095个,其中8160个是李时珍亲手搜集的,实用价值很高。全书16部为纲,60类为目,而就每一种药物来看,则以这种药的名称为纲,以其他8项解说为目。
《本草纲目》最主要的贡献是纠正了历代“本草”相沿的许多讹误,研究和补充300多种药物,汇集当时民间流传的有效药方800多个,绘制1000多幅药物图,系统整理和总结了当时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成就。
该书把全部收录的药物清楚地分为16个部分,纠正了过去“本草”书中“玉、石、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的情形,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瑞典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内,到1741年才提出类似的分类法,比李时珍晚了100多年。
《本草纲目》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天文和气象等方面均有较广泛的论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如,《本草纲目》收载了100多种矿物药材,对矿床分布、对药用矿物性形、颜色、成分和真伪鉴别方面都有相当记载,指出金子纯度因不同颜色有所差别,“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只有十成的纯金才是赤色的。李时珍还在书中记载了黑辰砂含汞较多,这一发现在世界上是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