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读后感#读书#)

80酷酷网    80kuku.com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读后感#读书#)

一、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1929年4月出生于捷克布尔诺市一个艺术家庭。其父是捷克著名钢琴家和音乐理论家,在家庭影响教育下,昆德拉自幼年起,便开始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一步步走进音乐的世界,并且还在父亲影响下,阅读了包括捷克在内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这些幼年的经历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昆德拉日后的创作。然而在昆德拉静心学习古典音乐、品读艺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而造成世界格局的巨变,却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昆德拉的人生轨迹。

1939年-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昆德拉,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二战占领国德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着对当时捷克文坛教条主义盛行、公式化诗歌到处泛滥等强烈的本土意识。一心寻求改变的昆德拉,于1947年加入捷克共产党。并于1948年,自己19岁时,考进了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年幼时喜好音乐、艺术的昆德拉,后转入布拉格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毕业留校当老师。迷恋音乐、艺术的昆德拉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出版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等多部诗歌,区别于当时捷克诸多本土意识,昆德拉的诗带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批判精神。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然而诗歌创作显然不是昆德拉的长远追求,更难表达其内心宏大的精神思想。将近30岁时,昆德拉出版了自己第一部短篇小说《小说的艺术》,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但随着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该书被列为禁书,昆德拉也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文学创作难以进行,生活成本举步维艰,1975年昆德拉决定举家前往法国。流亡之初,通过电视、采访、谈话、文章等多种方式,向人们讲述苏联入侵自己祖国的情形,昆德拉俨然成为了一名公众人物。1978年,米兰·昆德拉与妻子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84年,昆德拉以苏联入侵自己祖国为背景,创作了他一生中最为知名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用全新的视角向世人解读这场入侵。

1985年,米兰.昆德拉及其作品,同《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 马尔克斯一起被介绍进中国,此后数年成为对中国读者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1995年秋天,捷克政府授予米兰.昆德拉国家最高奖项———功勋奖。2011年,米兰·昆德拉入选七星文库,成唯一在世入选作家。

多年以来,米兰.昆德拉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然而他却同卡夫卡、博尔赫斯等伟大作家一样,纵使没有获得诺奖,注定也要在20世纪的文学史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昆德拉创造了一种卡片式写作的文体,每两三页甚至一页,就会出现一个标记好的小部分。昆德拉通过这些短小精悍的卡片文体,将我们熟悉的“爱、死、喜、悲”等常见的主题,在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中同步进行,给人构成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卡片文体,既可随意拆开,也可任意拼装,形成一部诗意的“复调式”小说,将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二、内容概述

出版于1984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为背景,通过独特的卡片式文体,昆德拉向读者揭示了民主改革的气息如何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小说包括四个主要人物,即外科医生托马斯、托马斯的妻子特蕾莎、托马斯的情人萨比娜以及萨比娜的另外一个情人弗朗茨。众所周知,古典音乐有一个“四重奏”体裁,喜好音乐的昆德拉将书中主要人物设置为四个,宛若一个古典音乐四重奏的组合。按照不同乐曲的不同转换,有高音,有低音,有声部,有音部,四人宛若分饰乐队中四个不同角色,恰若四种不同的人生历程。

小说主人公托马斯是一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表面风光无限的他,私下生活却异常混乱风流,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对于托马斯而言,爱情与婚姻是沉重的,他无法想象让自己每天早晨醒来后,身边躺着同一个人。直到有一天当托马斯来到一家餐厅吃饭,无意之中发现这里的女招待特蕾莎。仅有一面之缘的托马斯,发现特蕾莎厌恶自己生长的庸俗环境,渴望一种有尊严的文化生活,特蕾莎对于托马斯仿佛就是《圣经》中顺河漂流而来的婴儿,让托马斯不得不伸手去接受。于是托马斯为了特蕾莎,违背自己最初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论断,毅然娶她为妻。但是婚后的托马斯,依然坚持和自己以前的情妇保持联系,依然坚定认为所谓爱情与性完全是两件事。托马斯矛盾的心理,不仅让特蕾莎陷入一种痛苦境地,也让托马斯自己感受到一种内心内疚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托马斯为了弥补对特蕾莎的亏欠,内疚之心决定不再去见情妇,然而仅过一天,托马斯就急于打电话与情妇约会。一次托马斯因在床上着急看手表的举动,让情妇萨比娜明白托马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的心态。不同于托马斯其他情妇,萨比娜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她与托马斯一样,从不为家庭所苦,在人生态度上,也从来没有什么形而上学的苦恼。体会不到任何痛苦的萨比娜,在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上,有着与托马斯相近的观点,甚至表现得更为洒脱自然。托马斯曾要求萨比娜帮助特蕾莎找一份工作,萨比娜迅速帮助特蕾莎找到一份摄影师的工作。正是这份工作,在苏联入侵之时,帮助特蕾莎、托马斯逃离自己的祖国,来到瑞士。

萨比娜将摄影师工作介绍给特蕾莎,从起初的不适应,到后来可以随心所欲用相机抒发自己内心感怀,特蕾莎渐渐适应了摄影师工作。小说背景设置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关于这件历史事件,作者虽无正面描写,却通过人物、环境等间接描写,反应了这场入侵事件。如苏联入侵后,满街都会遇到苏联士兵的搜查,墙上随处可见民众挖苦苏联人的大字报,小伙骑着摩托车挥舞着自己国家的旗帜,姑娘们则穿着性感衣服与路人接吻来刺激苏联大兵的性欲。身处如此变幻的环境,特蕾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魇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苏联入侵为摄影师特蕾莎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她拍下了数百卷胶卷的照片,刊登在国内外各类报纸上,让众人知道了特蕾莎的才华。

与此同时,作为外科医生的托马斯却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工作。正当托马斯思索未来何去何从之际,瑞士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的呼唤下,托马斯与特蕾莎决定去离开家乡,去瑞士生活。来到苏黎世后,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的现状,特蕾莎决定离开瑞士,返回祖国。分开之后的托马斯,最初体会到短暂的美好而温馨,然而随着时间的深入,却逐渐意识到他与特蕾莎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相伴的快乐,彼此更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于是命运与抉择驱使托马斯再次返回布拉格找寻特蕾莎。重逢后他根本体会不到什么重逢的喜悦,他给自己戴上了责任的枷锁,同情心也消失了,感受到的只有胃疼和绝望,这期间他们共同抚养一条名叫“卡列宁”的狗,一起陪伴卡列宁快活成长,直至终老,仿佛生命卸下了厚重的枷锁。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因一场车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作为画家的萨比娜,最初作为托马斯情妇,也是特蕾莎妒忌的对象。不同于特蕾莎对于爱情一生的忠诚,萨比娜一生却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追随托马斯来到苏黎世后,萨比娜很快将自己的视角瞄准了一位事业有成的学者———弗朗茨。不同于其他学院派学者,弗朗茨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他更渴求外面精彩的世界,而萨比娜恰恰满足弗朗茨自己躁动的内心。

弗朗茨因为萨比娜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由于萨比娜的背弃,让弗朗茨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比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弗朗茨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朗茨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地死于病榻之上。

在作者创造的这个四重奏组合里,最终活下来的只有萨比娜。从布拉格到苏黎世,又从苏黎世到日内瓦,再从日内瓦到巴黎,萨比娜陷入了无尽的漂泊,最后她选择停留在美国。这也是当时那个年代,东欧知识分子最佳流亡处所。整本书分成七章,宛若对应四重奏的七个乐章。七个乐章既可以合成一篇,又可以单独欣赏。作者笔下的四个主人公,共同谱写出生命蕴意之下的不同乐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三、读后感悟

关于生命的论断,两千多前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又何为生命之轻,何为生命之重?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昆德拉尽管将故事叙事背景放在苏联入侵,但却通过对四个主人公音乐艺术般的描写,向读者揭示出所谓生命之轻关键在于“媚俗”。宛若四重奏旋律的描写,在生命灵与肉、轻与重、爱与恨之间,作者告诉读者,生命的媚俗的特征是平庸,并且是动辄诉诸于感情。昆德拉谴责媚俗,是思维的懒惰,而思维的懒惰就会去寻找那些确定无疑的意义,好给自己的人生增加重量。

媚俗对于四个主人公,恰若带上了一副全新美丽的面具,达到一种自我催眠的脱离境界。在昆德拉看来,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得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陷入一种无限的虚无缥缈之中。正因这种无休止的媚俗,让人们带上一种自我不得知的面具。昆德拉通过四个主人公艺术般的描写,在灵与肉、轻与重、爱与恨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关于生命的深层思考,独立成章的文字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进而引发出哲学层面的瞎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在一个嘲讽、毁灭、鄙夷等形成的媚俗世界中,随着寂静与遗忘的远去,激起的不仅是热情,更多是一种对弱小的和必定要死去的东西的慈悲和仁善。当媚俗般面具渐渐割礼,仿佛让人们带着一种虚无缥缈般沉沦。枷锁释放出无限孤独,也让人们有了些许解脱轮回的蕴意。这并非是一种终身都可以继续地征服,而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堕落至最底层,并引发一种逃离孤独的牧野之歌。作为书中四重奏之一的托马斯,不断在特蕾莎与萨比娜之间游走,而每一次看似无休止的重走,却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托马斯每一次的选择,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分量,更意味着生命中的顺利与荆棘、幸福与苦难。同时那些看似稍纵即逝的选择,在生命轻与重、灵与肉、爱与恨之间,承担出更多令人无法忘却的虚无缥缈的解脱之欲。

昆德拉笔下的媚俗,既是一种遮蔽世俗的遗忘孤独的虚无缥缈之感,更是一种逃离空虚之境的超越思维之局。昆德拉谱写出四重奏般的牧野之歌,并不是被侵犯、遗忘、鄙视、遗弃的东西所左右,而是一种随着生命的延续、脆弱的颠覆所形成的“生命的遗忘”。伴着四重奏的鸣奏,随意苏联入侵的深入,媚俗的面具仿佛让永恒轮回不断重复。在轻与重、灵与肉、爱与恨之间,有人选择循规蹈矩,有人选择按部就班,有人选择推陈出新,有人选择颠覆传统。

作为“被遗弃的世界的怜悯”,这也是透过或进入遮蔽生命的幻景、意义和言说,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显然时的炫目。在媚俗的面具逐渐褪去,牧野之歌逐渐鸣唱和弦,裹挟着温柔和平静的微笑,生命也显露出困苦及脆弱的一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自1984年出版以来,引发了众人的思考与遐想。阅读多次的这本书,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探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向内求,反求诸己,探求自我得失,抛弃自我内心杂念,始终保持自己心中的净土;

三、探寻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跳出画面看画,跳出舒适区;

四、不断思考,不断复盘,不断讨论,让自我保持清醒;

五、从阅读与音乐艺术中探讨生命的本质,避免刻意追求人生的轻灵,却又会无可避免地陷入空虚,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四、延伸内容

书籍:

《追忆似水年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百年孤独》、《笑忘歌》、《玩笑》、《告别圆舞曲》、《面具之道》、《身份的焦虑》

其他内容:

电影:《布拉格之恋》

音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读书#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