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民族篇疑案第2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古埃及人属何种族?


古埃及人属何种族?
 
  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人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猜测和想象:6000多年前已达到相当水平的制陶、织布、缝衣、编篮等技术;5500年前的城市建筑、象形文字和冶铁术;5000多年前出现的古代國家;4000多年前建成的内部结构复杂、外观巍峨雄伟、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冠的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群;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墓碑咒语和木乃伊及气势雄伟、技艺精湛的发雍“迷宫”;把尼罗河的泛滥与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在地平线上升起联系起来而创立的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天文学……,以至于有人把古代埃及人的神奇智慧归之为“太空来客”。

  神秘的埃及早就引起古希腊人的注意。希罗多德的《历史》使希腊人对埃及人的观察留传至今。托勒密诸王对埃及文化的独创性也大为惊奇,曾于公元前3世纪下令就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编写一部法老埃及史。

  一个埃及出生的人——曼涅托,受命主持撰写,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因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而不幸失传,唯有为别的书所引用的部分段落保存了下来、从而使埃及的历史保存了一个可信的轮郭。公元6 世纪,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最后一批埃及神庙被封;种种法老文字通通被排斥,只有口语在科普特语中得以留存,书面语却逐渐失传了。直到1822年让。弗郎索瓦。商博良(1790—1852)译解了这种文字,人们才再一次得以理解由埃及人自己写下的种种古文件,从而使埃及相对成为整个非洲最富有史料的地区。但是,这些史料是那样残缺不全,对了解埃及历史仍然是沧海一栗;尽管有考古提供的资料作为补充,但阵阵迷云仍然掩盖着古埃及人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使人无法看清而无法推测。其中最为扑朔迷离者之一,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居民问题。

  “埃及”一词系由古希腊语aigyptos演变而来,起源于古埃及孟斐斯城,的埃及语名hikuptah(意为普塔神灵之宫)。在埃及至今尚未发现早期人类化石,但在尼罗河谷地和利比亚高原等地却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六七十万年前,甚至100 万年前。一般认为,尼罗河流域出现居民大约是在一二万前。古埃及人来自何方?属何种族?这是长期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关于埃及早期居民是“白种人”或“黑种人”的辩论开始于1874年。一个世纪后,就此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罗主办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埃及的最早居民是“黑人”。他们提出的人类发源于非洲的“一祖论”认为,最初的人类必然属于同一人种——尼格罗人。人类的出现首先是在非洲尼罗河发源处地区。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满布着草丛和森林,各种动物隐没其间,当时的居民以鱼猎采集为生。按格洛吉尔氏定律,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进化而来的热血动物会分泌出一种黑色色索(真黑色素),人类也不例外,因此,地球上最初的人类在种族上是同一的。人类从这一原始地区扩散到世界其它地区,唯有两条道路:尼罗河流域和撒哈拉。在尼罗河流域,这一扩散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原始历史时期之间,是沿着自南而北的方向逐步进行的。该派列举的证据有:在马里埃塔发掘的木乃伊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发现相当数量的黑色素;希腊和拉丁学者都把埃及人描写为尼格罗人,其中有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卢西安、阿波罗佐鲁夫、埃斯奇里斯、阿基里斯。塔蒂乌斯、斯特拉波、狄奥多勒斯。西库卢斯、迪奥吉尼斯。拉尔蒂阿斯、安米亚努斯。马塞利努斯等人;《圣经》中的传说也认为埃及人是“含”的后代(“含”是“哈姆”的同义异译);古埃及人自称kmt[其后常用的hamite(含米特人)一词即源于此词,此词亦以“ham ”形式见于(圣经)] ,这是“法老语言中用以指黑色的最有力的一个词”;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国土为kmt ,意为“黑土”,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红土”(即沙漠)。古埃及“从其新石器时期的幼年直到本地人建立的王朝的终结”。居民一直是黑种非洲人。

  另一派认为,早在王朝前时期,生活在古埃及的人是“白种人”;尽管他们的色素为暗色,甚或是黑色。尼格罗人是从第十八王朝以后才出现的;也有人认为从王朝初期以后,居民一直未变。

  还有一派认为,古埃及居民是混合种族。人类进入一个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河谷,决非一蹴而就,他们在那里逐步拓地而居,经历了几千年。在此期间,无论是人类集团的密度或气候的变异都迫使他们寻求更多的资源或较大的安全。由于整个尼罗河谷,尤其是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角,它不可避免要成为不仅来自非洲别处、也来自中东的人们长途迁徙的终点。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得知,在尼罗河谷发现了几具非常古老的居民骨骼,已辨认出他们属于克鲁马浓人、亚美种人、尼格罗种人、卢科德姆人等。混和种族的

  基本成份随时间和空间而异。尼罗河流域居民不可能从最初起直到波斯人入侵为止纯属单一种族。另外,根据留传下来的埃及艺术品中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肖像总体来看,古代埃及居民也绝非同一种族。那些肖像有的颧骨高耸;有的肥胖、卷唇;有的鼻子略呈弓形;最常见的却是鼻大而直;在南方特别常见的是扁平的鼻子和较厚的嘴唇。根据人类学家的最近研究成果可知,从体质角度、按照头发的性质和皮肤的颜色来判别极古老的、例如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属于什么种族是靠不住的。

  与会者还就古埃及居民大规模移入的方向、时间展开了讨论。

  关于古埃及居民的种族问题的争论,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罗主办的学术讨论会并没有匆匆得出结论,由于史料的局限,看来也不会很快偃旗息鼓,它仍将是困扰史家们的一个难解之谜。

no.2 班图人起源于何处?


班图人起源于何处?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人种集团,几乎占全非人口的1/3 ,分布在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班图人从公元1 世纪开始一直到15世纪漫长时间内,从赤道附近向南部非洲扩展的过程被称之为“班图人迁徒”。迁徙大致分为东、南、西三路,足迹遍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影响十分深远。迁徒造成了非洲民族的极端复杂格局;班图人本身人口增值;农业扩散到其它地区,畜牧业成为重要生计;原始氏族日趋瓦解,大部落联盟建立,一些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國家组织。毫不夸张地讲,班图人迁徒是黑非洲古代史的中心课题。但班图人来自何处却是近150 年来非洲学术界悬而未决、众说不一的重大历史疑案,对班图人起源于何处的探讨,根据前苏联学者m.波斯南斯基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编的《非洲通史》评价,大致可分为如下几派观点:1 、尼日利亚一喀麦隆交界处。远在1889年,迈因霍夫就辨认出班图语和西非诸语有联系。各种班图语之间的差异远远不及西非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那样大。h.格林伯格把非洲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他从800 种语言中取得了词汇上和文法上的证据。从中他识别出206 个词素或称核心单词,如简单数字、人体名称、日常生活动作,外部世界基本成份如大地、水和火等。在使用这类核心单词时,他发现班图语接近西非语的程度,大于英语接近原始日尔曼语的程度。他计算出班图语词汇中42%在今天仍然存在于最接近的西非中。他得出结论:“班图语甚至不能算作一个单独的原始语族……

  而是属于诸语族中的一支……即贝努埃混合语或半班图语。“因此,他作出了班图语的发源地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交界处的推论。另一著名学者c.埃雷特在总的方面是支持h.格林伯格的。他认为从语言学角度看来,语言上最纷繁的地区很可能就是最初的聚居地。

  2.扎伊尔森林以南大草原地区。m.格斯里多年潜心研究班图语,他长于班图语的比较研究,从微观方法入手,分析了350 种班图语和方言。他至少把三种互不相同的语言中意思相同的同源词汇的词根分离出来。从分离出来的2400组词根中,他发现其中23%是“通用的”,这些词根分布在整个班图语区。另有61%则只是在“特定”的比较狭窄的地区才使用。他用这些通用词根,制成常用班图语索引,标明各种班图语中通用词的百分比。这样划出的等语线(即连接相等的班图语指标线)表示出班图语保持率超过50%的核心地区,是位于赞比亚和扎伊尔二河之间的分水岭地带的扎伊尔森林以南大草原上的一个地区。他认为原始班图语最初就是从这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

  并由此向外扩散的。他还研究出两种原始班图方言,即东班图语和西班图语,这两种班图语中含有他指出的那些同源词的60%以上。他利用考察词语试图说明班图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他发现这些原始班图语中有许多关于本地动物区系的词,但是没有西非萨瓦纳热带草原的一些动物名词,如狮子、斑马、犀牛以及驼鸟。关于植物区系的词很少,但有两个名词即棕榈树和无花果树值得注意。它们都生长在森林或其边缘地带。这两种植物在未开发的森林中是不生长的。栽培作物词汇中有豆类、蘑菇、油料作物、蔬菜以及某些品种的薯蓣、令人惊奇的还有香蕉。与这些词并存且相关连的还有“菜园”“栽培”“和”“除草”等词。在这些词中没有西非萨瓦纳草原常见谷类作物的词。另外,还有“钓鱼”、“独木舟”、“桨”等渔业方面的词汇。上述的发现都表明操这些语言的班图人居住的地区其地理环境是处于森林或其边缘地带。那里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格里斯判断:原始班图人生活在森林的南边。根据他的见解,西北班图语(即格林伯格所认为的班图人发源地区)

  在他的班图语索引上只占11—18%,因此,这种语言只是原始班图语的遥远后代,而不是它的祖先。

  3.发源于大湖附近地区。海利格曼即持此种观点。他在名著《非洲的种族》一书中认为班图人“源出大湖地区”。时间早在新石期末期,他勉强对班图早期的居住地划了一条界线,这条线西起(把南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分开的)里奥德尔雷河口的海岸,沿边界向东北,转而向南和向东,曲曲折折地到达喀麦隆的东南角。它从这里向东穿过法属刚果和比属刚果以及韦累河以南到达阿伯特湖的源头。它跨过基奥加湖,经过埃尔冈山南部,沿维多利亚湖的东部内地,到达它的东南角。它从这里弯弯曲曲地穿过坦噶尼喀领地向北到达蒙巴萨内地,那里有一道狭长地带往西北到肯尼亚山。它又跨过塔纳河,向北直到朱巴河口,只把这两条河之间的一条狭窄的沿海地带包括在内。

  4.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根据我国非洲史留学生李安山对国外非洲学关于这一疑案的研究介绍,h.格林伯格的学说在1968年芝加哥召开的“班图人扩张”讨论会上获得了胜利。但1973年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如计算机分析语法数据)运用到研究之中,h.格林伯格的理论受到极大挑战。近年来研究新动向和成果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班图母语应是一群而不是一个村社共同体语言。而这些共同体的文化特征可能相异(有渔民也有牧人),社会组织亦不尽相同。第二,班图母语的存在时期尚未确定,约为谷牧物农业出现(公元前1500年)和铁器文化出现(公元前500 年)之间。第三,班图母语的起源地也不确切,几种语言和村社散布在贝努埃河、克罗斯河和萨纳加河之间。第四,班图人的扩张(有人主张用迁徒、流动、扩散等)首先是在森林带的西北部,然后扩展到东北部和西南部。这些观点或许已更逼近了历史真实,但要解决这一已争论150 余年之久的重大历史悬案,还要人们不懈地研究下去。

  (李继东)
  马达加斯加最早的移民是谁?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岛,它的古代居民来自何处,一直是学者们探索的一个难题,众说纷纭。法国学者h.德尚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谜。目前,有关马达加斯加人起源的各种理论,大致可分为如下七说:一曰马达加斯加人的祖先是非洲班图人;二曰是印度尼西亚人的后代;三曰班图人与印度尼西亚移民共同创造说;四曰与腓尼基人有关;五曰希伯来人是其祖先;六曰来自佛教僧侣教徒。拉扎芬查拉马通过对几千个词的词源作分析后,即持此种观点;七曰俾格米人为其祖先。随着有关研究这一历史之谜的比较语言学、人种学、音乐学、体质人类学、特别是考古学的进展,前三说占据了主导地位。

  弗朗认为,马达加斯加最早移民来源于非洲的班图人。他将马达加斯加居民形成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可能存在过的班图语居民以前的时期,基督纪元前班图语居民居住时期;2 至4 世纪梅里纳人出现之前,印度尼西亚人从苏门答腊迁入时期,新来的移民征服了班图人,确立了自己的霸权统治;7 至11世纪阿拉伯人迁入时期;10世纪苏门答腊再度迁入时期。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马达加斯加最早的居民是印度尼西亚移民,并从多种学科的角度作了论证。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马达加斯加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同源语言演变史表明:马达加斯加语中94%的基本词汇具有明显的印度尼西亚语的影响,也受到印度语、阿拉伯语和非洲语的影响;体质人类学研究则显示:当地居民分为四类,每一类型所占百分比为:印度尼西亚——蒙古人种型37%,大洋洲尼格罗人种型52%,非洲尼格罗人类型2 %,欧洲人种型9 %。民俗学的调查也证实,马达加斯加文化带有许多亚洲东方色彩,包括:由壕沟保护的山坡住宅;四边形棚屋;种植水稻的水流梯田;巨石纪念碑;以及一些工艺技术等。马达加斯加崇拜祖先的宗教仪式,如竖立的石碑同印度尼西亚极为相似。它的母系继承传统,以及中央高原地区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印度尼西亚也非常相似。伊梅纳里人称之为“福科”(foko)的家族单位与人们在帝纹岛发现的一种称作为“芬肯”(fukum )的社会组织形式属同一类型。马达加斯加语中表示神的词(zana-hary )与马来语系的占语中相应的词类似。学者们特别是g.墨尔达克还研究了马达加斯加的作物史,提出马达加斯加引进了“马来西亚植物群”。这一植物群最早是从东南亚引进的作物。包括:水稻、波利尼西亚竹芋、芋头、薯蓣、香蕉、面包树、椰子树、甘蔗等等。他认为这些植物是由印度尼西亚移民在公元前10世纪中带到马达加斯加的。这些植物的传播先到达南亚沿海,后来才到达东非海岸。对确立印度尼西亚人移民马达加斯加岛的时间分歧较大。一般认为是在公元5 至8 世纪,最迟不超过9 世纪。一些学者如费朗和达尔指出:即便马达加斯加语中有许多梵文词汇,那也远比与马达加斯加语有亲缘关系的其它语言(如马来语、曼詹语)中的梵文词汇的数量少得多。由此可推断,向马达加斯加移民大体应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地区开始梵语化的时候。这一年代应在公元4 世纪前后。对这些移民是怎样航海远涉重洋至马达加斯加的疑问,这些学者们也提出了种种看法。他们认为这种移民完全是可能的。当时在西印度洋已经有了“缝合船”(mtepe )。阿拉伯古老的单桅小帆船就是在这种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东印度洋,当时已出现能够到大海远航的船只。8 世纪婆罗浮屠中即有这种船只的浮雕像,船上装有一个桨叉托架,双桅杆和帆。对于这些移民的航行路线,一些学者认为,第一条是赤道以南的航线,由爪哇至马达加斯加。尤其是每年八九月间,从爪哇南部海岸到昂布尔角附近地区强大的南赤道海流很适于航行。过去喀拉托火山爆发出来的浮石就是沿着这条路线漂流到达马达加斯加沿海的。但这条航线长达近四千海里,中途是一片汪洋,没有任何停泊船只的地方。因此,另一条经印度南部和锡兰作为中继站再南下的航线也是可能的。从印度南部至马达加斯加的航线已为人们所熟悉。经西亚南部海岸的那条航线从公元1 世纪就已为人们所了解。1930年一些渔民从拉克代夫群岛直接到达马达加斯加,正是走的这条航线。印度尼西亚人远航到非洲海岸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2世纪。当时阿拉伯人伊德里西的一段叙述证实了这点:“僧祗人根本就没有可供航海的船只,但是一些从阿曼或其它地方来的船在他们那里靠岸。这些大船是驶往属于印度的扎巴季岛(即扎贝季岛,也就是苏门答腊岛)的。这些外国人出售自己的商品,买进当地的产品。扎贝季岛上的居民乘大小船只前往僧祗人居住的地区做生意,因为他们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语言”。他还写道:“科姆尔人以及马哈拉贾(即贾维加)地区的商人到达后,受到僧祗人的良好接待,并且同他们交换商品”。这里的科姆尔即是当时阿拉伯人对马达加斯加的称呼。

  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非洲班图人与印度尼西亚人都是马达加斯加岛的最早移民。p.韦兰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后即认为;马达加斯加人是印度尼西亚人和非洲人的后裔。尽管印度尼西亚人的影响在语言方面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洲人在对马达加斯加拓居的过程中没有重要作用。毗邻的辽阔非洲大陆对大多数马达加斯加人的体质特征有影响,也对其文化和社会政治组织的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他特别从语言学角度着重阐明此点,他认为虽然印度尼西亚语在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也应看到班图语对马达加斯加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语汇和词的结构这两个方面。马达加斯加岛上所有的方言都含有班图词汇,最明显的是家禽牲畜方面的词,如omby(牛)、onotry(绵羊)、akanga(几内亚鸡)、akoko (母鸡)等。

  马达加斯加岛最早移民究竟来自何处,学者们仍在不断探索,以还历史真实。

 

no.3 印度欧罗巴人起源于何方?


印度欧罗巴人起源于何方?
 
  印度欧罗巴人(简称印欧人)是印欧语系诸民族的总称,现分布于欧、亚、非、澳之广阔地域。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语、日耳曼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凯尔特语、亚美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喜特语、吐火罗语等语族皆由此而分化出来的。他们在世界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今仍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然而,他们原住地究竟在哪里呢?

  178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召开的一次皇家亚细亚协会上,英国东方学者威廉。琼斯在发言中提出一个问题:古代印度梵文同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来自于一种共同的语系,而这一语系被称之为印度欧罗巴语系。尔后,西欧语言学者拉斯马斯。拉斯克和佛朗兹。博普对此继续进行研究,创立了印欧比较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者对印欧语系中各个语族作分析、比较和复原之后,发现他们在其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曾使用过一种共同语言,即共通基语,这种共通基语是印欧人在特定地区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尔后随着他们语言范围不断扩大,内部分化为若干不同语族,而这种共通基语仍以不同形式保留在各语族之中。学者就是通过对这共通基语的研究去寻找印欧人的最初足迹的。

  例如,雪和狼这两个单词在印欧人各语族中分布甚广。

  然而在印欧诸语的基语中,从未发现“海”这个词。希腊语、拉丁语、希特语、德意志语……相应的词,其原义不是“海”而是“湖”。此外,这一共通基语亦未发现“狮子”一词,从亚述人狩猎浮雕判断,公元前2000年代狮子栖息于伊朗高原。

  由此推知,印欧人的原住地应是看不见海,风雪交加,豺狼栖息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具备这样条件的场所最可能是在中亚和伊朗高原以北的广阔地域。另据西土耳其斯坦出土的化石表明,中亚早就生长春骆驼,而印欧人的基语中没有“骆驼”词汇,所以中亚不可能是他们的原住地。奇怪的是在他们基语中也没有“山”这个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他们原住地是在那见不到大山的平原地区。

  从古典时代迄今,葡萄、葡萄酒、橄榄、撖榄油一直是希腊人、罗马人(现在的意大利)不可缺少的食物和饮料,然而,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葡荡”、“葡萄酒”、“橄榄”、“橄榄油”等词汇都借用于当地原来的语言,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说明,这支民族的原来住地不会在盛产橄榄和葡萄的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这样一来,他们的原住地只能在山北了。

  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印欧人的原住地问题上,又出现了“山毛榉”和“鲑鱼”的两场争论。拉丁语“山毛榉”一词,在希腊语派和日耳曼语派中都能找到。现在,山毛榉是生长在从加里宁格勒到克里木半岛一线以西的高加索地区。于是有人便认为,印欧人的原住地不可能在这条线以东。但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冰河后期(印欧人出现的时期)的气候与今不同,与此相应的标相位置也会不断移动。不久前对生长山毛榉地带进行花粉分析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鲑鱼”问题,是指与德语“鲑鱼”相应的词,也存在于斯拉夫语系和波罗的语系之中。所以鲑鱼的出产地便成为印欧人原住地争论的焦点。

  众所周知,注入黑海的各条河流,均未发现鲑鱼回游,鲑鱼只生活于经德国和波兰流入大西洋和波罗的海各条河流之中。于是有人便认为与德语鲑鱼相应的托卡拉语laks,只意味着“鱼”,不是鲑鱼。同样,日语耳曼中的“狮子”一词,本来不是兽,而指猎兽,后来又代表猪,有时指鹿。因此,把鲑鱼的产地同印欧人的原住地硬联系在一起,显然理由不够充分。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和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学者们结合比较语言学已取得的成就,认为印欧人的原住地应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海以北、里海以西的地区,因为那里离海远并有大平原,便于他们从事各种活动。

  但涉及印欧人原住地的具体位置时,学者们又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的有:1.苏黎世大学的尼恩斯特。迈耶认为其原住地是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圈之内,这三大文化圈是带纹陶器文化、绳文陶器文化和北欧的新石器文化。

  2.丹麦考古学者约翰尼斯。布朗斯提认为,印欧人的形成地在俄罗斯南部到土耳其斯坦南部这一狭长地带。这里气候干燥,适于人类居住。

  3.德国语言学者保罗。蒂姆认为,印欧人原住地是在斯维瓦河和奥得河流域之间。

  4.挪威学者卡尔。马斯特兰德推定,印欧人的原住地是在里海和阿富汗山脉之间的草原地带。

  5.墨西哥考古学者彼得罗。博希。金普拉认为,讲印欧语的各个民族并非单一起源,约于公元前2000年代由南斯拉夫、蓬得(黑海沿岸)和高加索三个地区的民族联合而成。6.意大利学者德沃托主张,印欧人的原住地在欧洲中部新石器文化的带纹陶文化圈内,尤其可能出现在现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后来向德国中部移动。

  7.保加利亚语言学者弗拉基米尔。戈尔吉也夫认为,印欧人原住地在喀尔巴阡山以南到巴尔干半岛地带。

  看来印欧人原住地在哪里?还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朝一日会真相大白!

no.4 塞姆人的故乡是在阿拉伯半岛吗?


塞姆人的故乡是在阿拉伯半岛吗?
 
  塞姆这个名称来于《旧约全书》。据说,在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发过一次特大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这是因为亚当与夏娃的子孙们不敬神祗,上帝发了怒而降下的。但是有一个叫诺亚的人,由于平时时神虔诚,得到神的特别眷顾,事先获得通知,造了一条大船(方舟),将全家及各种走兽畜牲等载入,人类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诺亚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闪、含、雅弗,塞姆人就是其长子闪(塞姆)的后裔,因而所有的塞姆人都是同源的。

  其实,塞姆人是指具有共同语源、属于一个语系的许多民族的总称。在公元19世纪,人们经过长期努力终于释读成功了古代通用于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接着又把亚述一巴比伦语、希伯来语、阿拉米亚语、阿拉伯语和埃塞俄比亚语加以比较研究,才得知这些语言有着显著的类似之点,因此是同源的语言。于是,就将这些同源的语言归并为一个语系,用《旧的全书》上的名称闪(塞姆)命名它,而属于这个语系的古今各个民族统称之为闪(塞姆)族。

  塞姆人不仅在语言上同源,而且在外貌上,在心理素质上,乃至宗教信仰方面,都有极相似之处,因此人们认为属于塞姆语系的古今民族,如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阿摩利人、阿拉米亚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拉伯人、埃塞俄比亚人等,他们的祖先在演变成不同的民族之前,在某个时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构成一个古民族——塞姆族。

  这个古民族的起源地在哪里呢?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假设,认为塞姆人的第一个故乡在阿拉伯半岛。这个假设是由温克莱和凯坦尼两位学者首倡的,所以被称为温克莱一凯坦尼学说。按照他们的说法、阿拉伯半岛的土地原来十分肥沃,曾经是塞姆人的最早居住地。若干万年以来,由于雨量不断减少,气候日益干燥,河道干涸。

  大片大片的可耕土地变成了辽阔的沙漠。半岛生产力逐渐下降,而人口仍持续增长,这就导致一次又一次的人口过剩的危机,结果造成了半岛上的塞姆人向邻近地区进行周期性的侵略和迁徙。这样,叙利亚人、阿拉米亚人、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最后是阿拉伯人,都陆续由阿拉伯半岛迁入到肥沃的新月地带(今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地)。

  因此,历史上的早期阿拉伯民族,也许就是古代史中经过这些大迁徙之后的半岛上所剩人口的总称。上述假设在考古学和文字学方面也可找到一些佐证。半岛上已经发现一些迹象,显示出原来有充盈水量但后来干涸了的河道,以及过去一度肥沃的土地。在文字学方面,阿拉伯文作为文化工具来说,虽然是塞姆族文字中的一个支系,但在文法结构方面却是最古老的一个支系,所以它是最接近于塞姆族的原始语言的。

  温克莱一凯坦尼学说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美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希提在其颇负威名的著作《阿拉伯通史》中,完全支持这一假设。

  他说,阿拉伯半岛的地面多半是沙漠,半岛的周围仅有狭隘的边缘地带适于居住。这些边缘地带都是被海水环绕着的。当人口增加到土地不能容纳之时,必须寻找活动的范围。这些多余的人口,不能向岛内扩张,因为内部全是沙漠,更不能向岛外发展,因为在那个时代海洋几乎是不能通过的障碍。过剩的人口,只能在半岛的西岸找出路,经西奈半岛的叉路而移入肥沃的尼罗河流域,他们与埃及原有的哈姆(含)族居民相混合,产生了历史上的埃及人;或者取道于半岛的东岸,向北发展,移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等。因此,他强调说,阿拉伯半岛是“闪族的摇篮”,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并认定这种观点“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所以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要素,以及后来发展成为闪族性格的各种特证,必须在这个半岛的沙土中寻求其根源”。

  对于温克莱一凯坦尼学说的这一假设,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意大利学者伊格纳齐奥。桂迪提出了另一种假设,认为塞姆人的故乡是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在今伊拉克)。他指出,塞姆人的各种语言对“河”与“海”都有共同的词汇,而对“山”或“丘”却无共同的词汇。这表明,塞姆人的故乡是在有着河道和靠近海洋的平原地区,而不可能是山地与沙漠地带。

  有些学者注意到塞姆族与哈姆族之间人种上的一般关系,认为塞姆族和哈姆族曾在东非的某一地方构成一个古民族,后来,有一个支族从东非渡海(可能是曼德海峡)到阿拉伯半岛,就成为以后的塞姆族。所以,东非洲应是塞姆族的第一故乡。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塞姆人的故乡是在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地区。

 
 

no.5 “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源于何处?


“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源于何处?
 
  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起,在南起埃及、北至希腊半岛、东抵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西达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的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出现了许多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以至灭亡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众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过不少的发掘和探索,提出了种种推测和许多假说。有些学者把这一现象归因于“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的入侵。那么,腓力斯丁人究竟何许人也?他们来自何方?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威力?

  古代希腊人称腓力斯丁人(philistine)的居住地为巴勒斯坦,意即腓力斯丁人的國家,这就是巴勒斯坦地名的由来。显而易见,腓力斯丁人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和希伯来文明密不可分。

  希伯来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令人因惑不解的问题。公元前14世纪,摩西率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进入西奈半岛。在征服巴勒斯坦即迦南地区的过程中,希伯来人遇上了一支新的和更加可怕的敌人——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进入巴勒斯坦的腓力斯丁人。腓力斯丁人比希伯来人更为强大有力,他们迅速扩充地盘,迫使希伯来人放弃许多已经到手的土地,并把加沙、阿什克伦、阿什杜德、以革伦和加特这座城市结成联盟,以便防守自己居住的地区。

  腓力斯丁人住在最富饶的地区,并拥有可观的财产,掌握了赫梯人炼铁和制造武器的秘方,他们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其士兵的装备也很精良,战斗力极强。他们还常对以色列人施加压力并强占其土地,以色列各部落被迫采取共同行动,因此,以色列组成为一个民族与其说是取决于内部的变革,不如说是由于外部的压力更确切一些,是由于腓力斯丁人的威胁,希伯来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御这一威胁。公元前1025年,希伯来君主国建立,首任新王扫罗首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反击腓力斯丁人的斗争。继任君王大卫则将腓力斯丁人赶出了巴勒斯坦地区,使腓力斯丁人的地盘缩小到南方狭窄的沿海地带。

  腓力斯丁人究竟源自何处?他们是哪些人组成的?他们与犹太人的历史发展有何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古代文化史中的难解之谜。现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认为,腓力斯丁人是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阿巴。埃班也认为,腓力斯丁人是爱琴海上的一个民族,入侵的北方部落把他们从家乡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区赶了出来,腓力斯丁人最初想在埃及找到立足之地,但没有成功,然后他们才进入巴勒斯坦的。

  前苏联著名的古代史专家阿甫基耶夫认为,腓力斯丁人是在公元前12世纪突然出现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他继而含混地说,“腓力斯丁人是属于爱琴部落集团的,在埃及铭文中这些部落被称为海上民族。”但对这一集团包括什么人这一问题,阿甫基耶夫却避而不谈。他认为,腓力斯丁人的强大无比在于他们广泛地使用铁,而铁在公元前13世纪时却是十分珍贵和稀少的。

  另一名前苏联古代史学家塞尔格耶夫提出了与阿甫基耶夫略微不同的假说。他认为,腓力斯丁人就是以希腊人为主而形成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

  古代希腊人自称达那俄斯人(danaos),又名亚该亚人,公元前13世纪至14世纪,亚该亚人联合其他部落——加里亚人、西里西亚人、条克里人等——由海上大肆入侵埃及,后来他们分散于地中海诸岛和沿岸方向。对此,埃及铭文曾有记载。

  有两位名叫阿列山德拉。尼比和南希。k.桑达斯的女学者分别撰写专著阐述各自的见解。阿列山德拉。尼比主要从词汇学、语言学方面寻求答案。

  她认为,要解决问题必须重新研究涉及载有“海上民族”的古埃及文献资料,纠正从埃及学发展早期流传下来的一些不正确概念,严格按照文献中所有词汇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她的结论是:进攻埃及的腓力斯丁人是被埃及文献称为“北部丘陵诸国”的西部亚洲人,只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他们的族源,也不知道他们的故乡所在,要想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有赖于西亚考古和闪米特语种研究工作的进展。

  南希。k.桑达斯着重从社会发展和古代社会部族的交融来考虑问题。她提到大约在公元前118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打退海上民族和其他来自北方的敌人的联合进攻。她认为,关于海上民族及其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中的作用,其图案是支离破碎和无限复杂的。她指出,古埃及文献中提到的海上民族是古代世界许多不同的部落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总称,每个部落集团的活动范围和规模都相当大,而在古埃及所见的腓力斯丁人则是他们活动的尾声。在总称为腓力斯丁人的各部落集团中,有些人可能来自西亚西北角的安那托利亚、塞浦路斯和叙利亚北部;另一些人则来自爱琴海的一些地区,诸如希腊半岛的美塞尼亚和克里特等等;还有一些则来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她还认为,如果过多地注意埃及文献中提到的一大堆名字,那将是一个错误。实质上,这是一个众多民族融合的过程,我们只看见他们活动的一部分,它只是数世纪中地中海东部已经存在的这一地区特有的海盗活动和小国间战争的继续。西西里人、撒丁人、腓利斯人和色雷斯人也曾是“海上民族”的一部分,而后来活跃于世界历史舞台上的雅典人、吕底亚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阿拉美亚人和罗马人等则是“海上民族”各部落集团因迁移而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部落集团。

  总之“海上民族”究竟源于何处?包括哪些人?他们去向何处等等问题,

  至今仍无一种成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定论。

no.6 多利亚人何时来到希腊?


多利亚人何时来到希腊?
 
  公元前12世纪,希腊迈锡尼文明世界的几个重要城市已毁于大火,一些城市被弃,仅有雅典、阿卡地亚的少数迈锡尼文明时代城镇得以幸存。迈锡尼文明基本毁灭。几个世纪后,多利亚人的國家纷纷兴起。随着寻求迈锡尼文明毁灭的原因,研究多利亚人國家之形成,产生了所谓“多利亚人入侵”问题。

  多利亚人是古希腊人的一支。在古典时代,多利亚人的國家斯巴达、克里特诸邦曾显赫一时。多利亚人不喜欢舞文弄墨或建城设防,却以全民为战,战斗中义无反顾著称。这似乎成了他们是入侵者的佐证。

  无论是古典作家还是现代作家,几乎都没有怀疑多利亚人的移民,或曰入侵,或曰赫拉克利斯子孙的返回。荷马史诗中也提到“赫拉克利斯子孙和许多人是从伊庇鲁斯出发南下的”。修昔的底斯甚至明确说,多利亚人同赫拉克利斯的子孙占据伯罗奔尼撒是在特洛耶战争以后80年发生的事。

  50多年来,人们一般认为多利亚人是第三批入侵到希腊的讲希腊语的人。他们毁了迈锡尼文明,将希腊拖回近乎野蛮的状态。n.g.l 哈蒙得等人指出,多利亚人在大约公元前1100—1000年从伊庇鲁斯和西南马其顿侵入希腊。为证实这点,哈蒙得亲自到有关地区访古考察。他认定,南下的多利亚人定居在埃利斯、拉格尼亚、阿哥斯、科林斯、希息翁、埃庇道鲁、麦加拉和爱吉那,并越海至克里特、米洛斯、德拉及小亚南岸。他们带来了铁剑,长别针和火葬习俗。他们结束了迈锡尼文明,使希腊进入黑暗时代。

  当然也有人说,多利亚人先到克里特,后至伯罗奔尼撒。

  许多人以为,多利亚移民确实发生过,而且其所到之处不限于巴尔干半岛,而是波及近东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时间当在公元前12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1世纪中叶。此时,迈锡尼文明已毁灭,多利亚人来到了近于废墟的广大地区,安居下来。

  k.j.白劳赫对多利亚人入侵问题提出疑议。他认为,多利亚人是在公元前2000年之初同其他希腊人一起来到巴尔干半岛的,而不是后来者。这就是说,虽然发生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人口流动的事,但并无所谓多利亚人移民南下。据他分析,关于多利亚人移民的故事出现在公元前8 至6 世纪,是为多利亚人称雄伯罗奔尼撒提供根据。这种分析获得不少人称道。j.柴德威克的见解更有独到之处。他指出,考古学上不能为多利亚人入侵提供证明。铁剑、长别针和火葬习俗,在希腊早已有之,且并不鲜见;甚而至于可以识别为属于多利亚人风格的陶器也未得见。原始几何陶和几何陶风格是在次迈锡尼陶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多利亚人入侵”无关。因此,柴德威克说,从考古学方面看,根本不存在多利亚人之入侵;但是,线形文字b 泥板文书却证明了多利亚人的实在性。他仔细研究了线形文字b 文献认定,在公元前1000年,希腊存在着一种古多利亚方言,或西希腊语方言。但迈锡尼、派罗斯、克诺索斯等地的语言从原来的以东部方言为主转变为西部方言占优势,决非少数多利亚显贵家族所能左右,必有相当数量的多利亚人移入该地区才有可能。一般认为多利亚人来自希腊西北部,可这些地区并没有出现人口减少的危机。而在考古材料中见不到多利亚人来到的任何特殊证据,正是因为他们早就遍布于希腊世界讲迈锡尼语言的地区之内。柴德威克这种大胆假设,用他自己的话说,连他自己都难以接受。通过对语言的精细分析研究,他提出,在迈锡尼时代,流行两种方言,少数贵族讲正统的迈锡尼语,大多数中下层阶级的人讲原始多利亚语。在今日希腊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官话、文话、白话并行,是当今希腊语言的一个特点。其实,许多國家都有这种情况。在迈锡尼时代的希腊各国,讲原始多利亚语的人正是当时的被统治者,他们分布在各地。官方文件中自然少见多利亚语的痕迹,而以迈锡尼语言为主。神话中赫拉克利斯为梯林斯国王服苦役,对多利亚人受治于迈锡尼人的事实作了补注。随着时光荏苒,讲多利亚语的人逐渐遍布几乎整个伯罗奔尼撒并向海外发展,占据了克里特全境、米洛斯、德拉及都得坎尼斯诸岛。柴德威克说,公元前15世纪中叶,大陆希腊人入侵克里特时,一定起用了大批下层阶级的人,许诺给他们土地。两代以后,这些讲多利亚语的人力量增强,轻而易举地推翻了原来的统治者。后来,当大陆希腊世界由于外来因素将战争加诸于已经危机四伏的迈锡尼文明各邦,迈锡尼世界陷于动乱之时,贵族们逃难了,被压迫的多利亚人以“赫拉克利斯的子孙返回”为动员令,乘机而起。所以,多利亚人并非入侵,而是入主伯罗奔尼撒等地。

  多利亚人究竟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驻足于希腊世界,还要花许多气力才能搞清。

no.7 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何处?


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何处?
 
  绚丽多姿的古罗马文明是意大利人对人类文化的一项伟大贡献,然而意大利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历史并不是源于古罗马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这片土地上就生活着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古代民族。历经几个世纪之久的繁荣发展后,他们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人们一般将这个民族称为埃特鲁斯坎人。

  埃特鲁斯坎人最初的活动区域在今天意大利北部,公元前8 世纪中叶,他们开始步入繁盛期,先后建立了12座初具规模的城市,并通过海上贸易与希腊、西亚和北非地区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 世纪时,发展处于峰巅时期的埃特鲁斯坎人积极地向亚平宁半岛的中部和西部扩张,并与希腊和北非的迦太基展开频繁的经济与文化交往。希腊文明的积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埃特鲁斯坎人的社会繁荣。

  仅仅保存在一些墓志铭的碑文中的埃特鲁斯坎文字,虽然至今无人能够释读,但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后人已经初步了解到,埃特鲁斯坎人具有可与古埃及、古希腊相媲美的文明成就。在保存在墓葬中的大量工艺品中,制作精良、造型奇特的彩色陶瓷令人称绝。它不仅反映出埃特鲁斯坎人在公元前5 至6 世纪时已在陶瓶绘制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且也多少展现出其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埃特鲁斯坎人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他们喜爱体育、音乐、舞蹈、习武、狩猎、盛宴和大规模的庆典集会,具备豪放、勇猛、热情的民族性格。

  他们尊重妇女,非常注重和保持男女间热烈诚挚的情感,在出土的人物雕塑中就有不少表现青年男女平等互爱的作品,充满着人情味和青春气息,这在古代其他民族的艺术题材中是少见的。埃特鲁斯坎人在城市建筑、工艺技术、政治管理、军事组织、宗教礼仪乃至服饰设计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虽然希腊文化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他们的发展主要是在本民族自我创造、自身进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种源于意大利半岛,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的埃特鲁斯坎文化,对以后在意大利产生的古罗马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但是多少世纪以来,令历史学家们困惑不已、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埃特鲁斯坎人究竟来自何处?最早试图解开疑问的是古希腊史学家、“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地区,亦即今天的土耳其阿纳托利亚地区。他认为,这些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居民因遭受饥荒而被迫外出谋生,形成大规模向外移民的活动,他们经地中海到达了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定居了下来。

  与希罗多德的观点截然相反,古希腊另一位历史学家狄奥尼斯奥斯认为,埃特鲁斯坎人并非由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方迁徙而来,他们是在意大利半岛的本土生长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埃特鲁斯坎人是意大利最早的土著居民。

  18世纪前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一些研究者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是从中欧地区向南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定居下来的。依据是当时在中欧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个使用铁器的民族,从各方面而言他们就是生活在意大利北部波洛尼亚地区的维拉诺瓦人。

  时至今日,上述有关埃特鲁斯坎人来源问题的三种观点,仍然相持不下,争论不休。比较而言,虽然较多的研究者倾向于支持希罗多德的传统阐释,即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小亚细亚地区,但是严格说来,这一见解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考古证据。

no.8 东斯拉夫人的故乡在哪里?


东斯拉夫人的故乡在哪里?
 
  东斯拉夫人的故乡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察斯拉夫人的起源和发展,因为东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从考古发掘的大量材料看,在公元前1000年,斯拉夫人各部落已散居在东欧、中欧平原上了。他们的出现虽比希腊、罗马人晚些,但并不晚于法兰西、日耳曼和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祖先。斯拉夫人高大健壮,能忍受寒暑和饥饿,战斗中灵活机巧,勇猛善战。以后斯拉夫人占据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北部,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因为斯拉夫人文字产生较晚,因此有关他们历史的最早记载见诸于罗马著作中。公元前1 世纪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中就已谈及斯拉夫人,但当时对斯拉夫人的称呼很不统一,公元1 至2 世纪的罗马著作称斯拉夫人为维涅达人。6 世纪的哥特历史学家约尔丹涅斯也称其为维涅达人,认为在喀尔巴阡山北部,维斯杜拉河上游地区,居住着维涅达人的部落。他还指出,维涅达人的一支向西迁移,定居在维斯瓦河、德涅斯特河和第聂伯地区。他称这一分支为安特人。6 世纪前的斯拉夫人各部落正处于氏族公社军事民主制时期,即“不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历来就过着民主生活”的阶段。斯拉夫人的经济也处于原始状态,6 世纪的阿拉伯作家笔下曾这样记载:“斯拉夫人的土地平坦而多林,他们没有葡萄园,也没有耕地,他们养猪象牧羊一样。”

  从公元6 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向东方、北方和南方扩展,并且在7 世纪初由于阿瓦勒人的西进,加速了这一过程。斯拉夫人的各部落在其移民过程中,逐渐分成了三大支系:西部支系一西斯拉夫人,南部支系一南斯拉夫人,东部支系一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广泛分布在第聂伯河流域,伏尔加河上游、德维纳河和伊尔门湖之间的广阔大地上。据1113年由僧侣涅斯托尔编著的《往年纪事》记载,东斯拉夫人共有30多个部落,其中有两大部落,南部和西部的波利安部落,定居在第聂伯河中游,中心为基辅。北部和东北部的斯洛文部落,居住在伊尔门湖沿岸,中心在诺夫哥罗德。公元862年,瓦良格人柳里克率兵攻占诺夫哥罗德,在此建立第一个罗斯国,其后代奥列格继续南征,占领基辅,又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罗斯國家一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后来发展为强大的俄罗斯國家,东西斯拉夫人后来发展为今天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及白俄罗斯人。

  那么东斯拉夫的故乡究竟源于何地呢?有关这个问题,意见很不统一。

  大致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斯拉夫人的故乡应该是斯拉夫人的故乡,即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带。中国学者朱衰在他主编的《世界中古史》中赞同上述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东斯拉夫的祖先应该是斯拉夫人的分支一安特人,因此,安特人居住生活的地区维斯瓦河,德涅斯特河地区就是东斯拉夫人的故乡。

  第三种观点认为,东斯拉夫人的故乡应该是7 世纪斯拉夫人各部落大迁徙后,向东迁移的东部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即西起第聂伯河、楚德湖和伊尔门湖,东到顿河、奥卡河上游和伏尔加河下游的广大地区。许多前苏联学者持上述观点,而且今天许多的俄罗斯人也习惯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认为这里是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

  粗略看来,上述三说所指地区极为相近,大体都在西起维斯瓦河,南起多瑙河下游、喀尔巴阡山北麓,东至顿河、伏尔加河的东欧中欧平原上。但如果将如此广大地区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发源地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发源地只能是一块地区,而不可能是一大片地区。

  但仔细分析又可以发现,上述三种说法所持标准不一,第一种说法强调斯拉夫人的诞生地即是东斯拉夫的发源地,第二种说法强调安特人的居住地才是东斯拉夫人的发源地,第三种说法则是强调7 世纪大迁徙的东部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就是东斯拉夫人的发源地,标准不同自然结论不一。又因为各民族的起源距今都甚久远,且缺少可靠材料作佐证,东斯拉夫人的故乡自然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弄清楚。

no.9 俄罗斯人和东斯拉夫人是什么关系?


俄罗斯人和东斯拉夫人是什么关系?
 
  俄罗斯人主要居住在东欧俄罗斯平原,分为大俄罗斯人、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它又被称为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一词既是一个民族概念,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古代,它还常常和“罗斯”一词通用。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俄罗斯”一词的由来以及俄罗斯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至今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历史之谜。

  一些学者认为:今日俄罗斯人是古罗斯人对东斯拉夫人征服并与之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古罗斯人是古维京人的一个分支。大约在罗马帝国时期,居住在波罗的海和丹麦的维京人受罗马帝国先进文明的影响,发展了造船术和航海术,他们越过北海西行,越过波罗的海沿俄罗斯诸河上游而进到现在俄罗斯的腹地。这些“俄罗斯”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维京人)夏天利用俄罗斯许多河道航行;他们利用水陆联运法把船从北流的河运送到向南流的河。他们以海盗袭击者和商人的面目出现在里海和黑海之间。阿拉伯人称

  他们为俄罗斯人,希腊人称他们为瓦兰吉亚人(意为商人),东斯拉夫人既称他们为罗斯人,又称他们为瓦兰吉亚人。大约在850 年,这些人中有一位叫留里克的,率领大批亲兵征服了诺夫哥罗德,在当地自立为王,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小公国。他的继承人奥列格沿着瓦兰吉亚人的“大水路”(从瓦兰吉亚人到希腊人之路),南下第聂伯河,征服斯摩棱斯克,于882 年据有基辅,建立留里克王朝的基辅公国,从而奠定了近代俄罗斯的基础。

  确信古罗斯人即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的一支的学者的唯一根据是俄罗斯的第一部编年史《往事纪年》的一段记载:“这些特殊的瓦兰吉亚人被称为罗斯人,正如有些瓦兰吉亚人被称为瑞典人,另外一些则被称为挪威人、盎格鲁和哥特人一样,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命名的”。至于为什么把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瓦兰吉亚人称为罗斯人,这一点俄国和外国学者都没有说明。据西方某些学者推测,一个可能是瓦兰吉亚人中有个部落或集团的名称叫“罗斯”,另一个可能是由于芬兰人对来自北方的民族的称呼,芬兰语ruots (罗茨)或rootsi(露茨)意为北方;ruotsalainen(罗萨拉宁)意为北方人,所以“罗斯人”可能是芬兰语北方人的音泽,就象norman(诺曼人)意为北方人一样。

  很长时期以来就居住在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被罗斯人征服以后,两者经过长期融合,逐渐也被称为罗斯人或俄罗斯人;所有被罗斯人征服的地方也被称为罗斯或俄罗斯。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古俄罗斯人本来就是斯拉夫人中的一支,今日之俄罗斯人是古俄罗斯人对北欧人征服和与其它民族长期混杂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古俄罗斯民族最早居住在喀尔巴歼山区域,后来逐渐向东推进到居民稀少之地,“经人迹罕至之森林,洁除空地,居为村落。随大河之流域,渐远离其故乡。有时与他族战而克之,亦有与他族相混杂者,吸收甚多芬兰人于北部,又与土耳其人同血统之部落混杂于南部。”它还曾接受斯堪的纳维亚人为君主。

  之所以知道古俄罗斯人是很早以来就居住在东欧平原上的斯拉夫人的一支,因为在海盗盛行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们还不知道“罗斯”这个词;直到13、14世纪,“罗斯”一词才进入斯堪的纳维亚语言。“罗斯”一词最早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出现的,最初指古代斯拉夫人所居住的地区。在北欧古代刻有文字的碑铭和文献资料上出现的罗斯一词,就意指古代东欧平原上出现的城市之国。882年,奥列格建立的基辅公国就曾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随着东斯拉夫人的不断对外扩张,罗斯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所指的地域也不断扩大。它大概由罗斯河及其支流罗萨瓦尔河一带的地方而扩及到第聂伯河中游一带地方,再进而扩大到从多瑙河流域到奥卡河和白湖一带,从涅瓦河到第琴伯河下游地区直至赤海湾一带;以至于自东方的乌拉尔山脉以迄于西方的喀尔巴阡山脉,自北方之北冰洋以迄于南方之黑海的广大地区。

  罗斯一词作为一个民族概念,就是指居住在罗斯地区的东斯拉夫人。

  18世纪末的俄国著名学者罗蒙诺索夫提出,留里克不是瓦兰吉亚人。来自北方的瓦兰吉亚人是一个远比本来就居住在东欧平原上的罗斯民族落后得多的民族,根本没有能力建立國家。古代罗斯國家的建立完全是东斯拉夫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俄国的古代历史由于缺乏详细的文献记载,因而,不仅罗斯人的故乡到底是在斯堪的纳维亚抑或在东欧平原?古罗斯人和古东斯拉夫人是什么关系?罗斯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罗斯一词先为地理名词抑或先为民族名词?

  以及罗斯与俄罗斯两词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这都是长期困惑学者的问题。

no.10 匈牙利人起源于中国吗?


匈牙利人起源于中国吗?
 
  战国时期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匈奴人,在西汉前期强盛一时之后,很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而在此后不久,即公元四世纪时,一支强悍的民族在欧洲东部崛起;到9 世纪时,已在多瑙河边形成了今天匈牙利人的祖先。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匈牙利人是匈奴迁徙欧洲的后裔的说法,许多中外学者也据此推测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

  早在中世纪时,不少西方作家记载了匈牙利人的活动,认为他们和匈奴人有根密切的联系。卢白鲁克在《东行记》一书中指出:“扎格克河(今乌拉尔河)发源于北方巴斯喀梯尔国,古代匈奴人即来自此国,后变为匈牙利人也。巴斯喀梯尔族语言与匈牙利人相同,其国因又名匈牙利也。”15世纪约翰德。杜兹洛撰写的历代匈牙利国王的历史著作和安东尼。本菲尼尤斯写的匈牙利史,认为匈牙利人是匈人的后裔;匈牙利人起源于匈人的见解在18世纪十分流行,许多研究者由此进而猜想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因此,在西方学者那里,凡持“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论者,一般都以“匈人即匈奴”的假说为基础。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匈人首领阿提拉建立的“匈奴王国”灭亡后,他的一个儿子在多瑙河平原上建立了匈牙利王国。因而有些西方学者据此认为,匈牙利人是匈人的后代,而匈人既是迁到欧洲的匈奴人,便可以推断出匈牙利人也是匈奴人的后裔。

  中国学者中最早探索匈牙利人与匈奴人关系的当推清末的章太炎,他在《匈奴始迁欧洲考》一文中指出:“今之匈牙利即匈奴意转。尚考匈奴西迁在后汉永元之世。……一出乌孙,一趣大秦,趣大秦者所谓匈牙利矣。”明确表示现在的匈牙利人就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30年代,何震亚撰写《匈奴与匈牙利》一文,全面论证了这一假说的合理性。他从语言、历史、民俗、传说、种族形貌等方面比较了匈奴人与匈牙利人,发现他们有许多十分相似之处。匈牙利(hungary )的匈(hun )为种族名,牙利(gary)为地,匈牙利即匈人之地;中国称匈奴始于公元前3 世纪,奴字是后加词,是中原人对边疆民族的贱称,故匈奴去奴字,匈牙利去牙利二字,二者名称完全相符。

  在风俗方面,匈奴皇帝每天朝拜太阳,晚拜月亮,匈牙利在帝国时期也曾有拜日、月的习俗;匈奴面向北坐为尊,以左为上,这与匈牙利相同;匈奴谢罪时要脱帽,也和匈牙利人脱帽致谢相同。在语言方面,据说匈奴人称父为阿爸,匈牙利人则称作apa ;匈奴人称母为唉起,匈牙利人则称作anga;匈奴称子为歌给,匈牙利人则唤作gyerk ;匈奴称女为吾希,匈牙利谓之no;等等。但是据林干认为,上述匈奴语言,在汉文文献中均无考。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种族形貌的相似,匈奴人的形貌在上古时表现为肤白、高鼻、多须,到中古时则变成低鼻宽额、头圆而肤呈黄色了,而这是匈奴人与汉族通婚造成混血的结果。匈牙利民族是匈奴后裔,但是其人形貌已不像匈奴人,这是因为上古时匈奴人与高加索人通婚最早,足证匈牙利的匈奴种族乃中古时与汉族混杂之华北匈奴,事实上已是与汉人有共同血缘亲戚关系的民族与西方学者的推测不同,持匈牙利人是匈奴后代之说的中国学者,都认为匈牙利人并非阿提拉率领的那批匈人后裔,而是原居住在中亚某地匈奴人住地再次迁徙到欧洲的那批匈奴人。其引以为据的史料出自《隋书。四夷传》中的记载:

  “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甚多,……拂林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伏温、昏等,近二万人”。认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铁勒部中的一支。至于究竟是铁勒部中哪一支成为匈牙利人的祖先,在中国学者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匈奴苗裔铁勒部中的“北褥”一支是匈牙利人的祖先,有的则认为铁勒部中的“昏”(与匈hun 音相近)建立了匈牙利王国。也有的学者还认为“恩屈”是原始的匈牙利人。

  尽管“匈牙利人是匈奴人后代”之说为许多学者所接受,但与此不同的见解也依然存在。据匈牙利和其它西方國家的有关史书叙述,现今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和基本居民是匈牙利人(hungarians),他们自称是马扎尔人,这占了全国人口的98%。语言属芬兰一乌戈尔语系乌戈尔语族,他们是在中世纪由古代斯拉夫各族与来自东欧的草原部落一马扎尔人、匈奴人、阿瓦尔人等长期结合而成的。此外,玛恩辰一法洛芬在《匈人的世界》一书中引用考古发掘状况说,匈奴是一个混合的民族,一位考古学家经过长期在匈牙利进行发掘后,没有发现过一个确定无疑的匈人头盖骨,这说明“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这一假说仍缺乏充分的证据。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