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文艺界篇疑案第5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谁是《呼啸山庄》的作者?


谁是《呼啸山庄》的作者?
 
  在文学界,大多数人都认为,《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年)。然而,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呼啸山庄》一书的初版是在1847年12月问世的,作者当时的署名是“艾莉斯。勃哀尔”,出版商是托马斯。科特雷。牛比。这部小说描写了18世纪末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地区弃儿出身的希斯克利夫被恩肖家收养后的辛酸经历。他热爱恩肖的女儿凯瑟琳,但遭到恩肖一家的强烈反对和歧视。当凯瑟琳嫁给了富商林顿之后,希斯克利夫蓄意对这两个家庭进行报复,并一直延续到他们的第二代。

  这部小说结构非同一般,富有奇特的想象和戏剧性的构思安排,笔法流畅而细腻,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青睐。

  当艾米莉谢世之后的1850年10月,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主持再版《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时,出版商牛比已经把原稿不慎丢失了。当小说刚开始发行时,就有人对交口称誉的《呼啸山庄》一书的真正作者产生怀疑了;当小说原稿不复存在之后,《呼啸山庄》一书的著作归属问题就更是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有人主张《呼啸山庄》的真正作者不是艾米莉。勃朗特,而是她的同胞哥哥布兰韦尔。勃朗特。当时,已故布兰韦尔的一位名叫威廉。迪尔顿的旧友,在英国《哈利法克斯报》上撰文,肯定《呼啸山庄》是布兰韦尔写作的一部成功之作,称艾米莉是《呼啸山庄》作者的说法是失实的。在当时,有一位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在写作《夏洛蒂。勃朗特传》一书中提到《呼啸山庄》系妹妹艾米莉所著,为此,迪尔顿还专门为此书的作者问题公开责难盖斯凯尔夫人。迪尔顿回忆说:他曾和布兰韦尔决定各写一出戏或一首诗来比试各人的水平高低,他们还约定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找了另外一位朋友来当仲裁人。那天布兰韦尔到会之后,说是要当场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名叫《死神》的长诗,但当他伸手去找随身带来的诗稿时,发现自己错拿了自己正在写作的一部小说的原稿。迪尔顿在文章中十分肯定地说:“布兰韦尔这部小说开始部分的人物和背景与《呼啸山庄》中描写的人物和背景是一模一样的”。

  1879年,布兰韦尔。勃朗特的另一位朋友弗朗西斯。格兰特也在报章上发表文章,宣称布兰韦尔当年曾亲口告诉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当我拿到《呼啸山庄》一开始读这部小说时,就已经预知故事中所有的人物情节了,因为布兰韦尔曾经在我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念过这部小说的手稿了。所以,《呼啸山庄》的著作权应归布兰韦尔名下。

  对此,勃朗特一家的观点则是一致肯定《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创作的,她在此书最初出版时署名“艾莉斯。勃哀尔”正是她本人姓名的笔首英文字母,同时也承认了此书的著作权归她所有。老勃朗特先生说过,他的儿子完全不可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布兰韦尔既没有写过《呼啸山庄》的任何文字,也未插手过该书的构思编排。布兰韦尔的文风与艾米莉迥然不同,如果人们了解到布兰韦尔的生平思想和写作风格,就不会枉费心机地把他和《呼啸山庄》的作者等量齐观了。只要熟读了艾米莉创作的其他大量文学作品,也就不难看出《呼啸山庄》的真正作者非她莫属。

  艾米莉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在《呼啸山庄》第二版序言中指出:《呼啸山庄》的主题构思与情节安排在勃朗特一家人中间,只有艾米莉是最熟悉最有体验的。艾米莉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位偏僻乡村的穷牧师,她在童年时代曾在专门为穷苦牧师的子女寄读的学校上过学,也曾与姐姐夏洛蒂一同远赴比利时异国他乡学习法语和德语,准备将来自己开办学校,但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为生活所迫,文米莉还担任过待遇菲薄的家庭教师。艾米莉性格倔强,文风简洁明快,是一个不信教,罕言寡语而具有强烈自我感的人,她的几位哥哥姐姐在性格上都比她怯弱得多,这正是艾米莉能够创作出这部撼世之作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同时艾米莉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一生中写下了大量清丽而深刻的隽永诗文。《呼啸山庄》既是一部感人心腑的不朽小说,也是一首完美动人的叙事诗。

  《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星座,尽管其中的人物情节已经为成千上万的读者所熟悉,长久地留在人们永恒的记忆之中。但是,

  这部不朽之作的作者是谁?读者们在掩卷之余不妨再费揣度。

no.2 《约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


《约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不朽的传世之作,写于1904年至1912年,1915年作者曾因此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叙述了德国天才作曲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不屈不挠、奋斗成名的一生。小说前三卷《黎明》、《清晨》、《少年》写了这位少年琴师性格刚烈,公然反抗贵族对贫穷艺人的控制和奴役,当他与富商的儿子第一次友爱被隐没,和参议员女儿弥娜两人无猜的恋情被金钱和门第的鸿沟阻隔后,他带着深深的创痕回到了故乡。对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反感和对暴发户和靡靡之音的厌恶,被逼到绝境的他不得不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越境亡命法国。作者认为这是描写这位音乐家感官和感情的觉醒,知道英勇的受难与战斗便是他的命运。四、五两卷《反抗》和《市场》写了他在巴黎为糊口而东奔西跑、到处碰壁的经历,这使他阅尽了世态炎凉,对当时文艺界的庸俗、腐化与颓废的现实有了特别敏感的认识。六、七、八三卷《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写了这位音乐家对那些为了谋生,为了做一辈子正直诚实的公民、埋头苦干的人寄予的深切的同情,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人才的摧残。九、十两卷《燃烧的荆棘》、《复旦》写了他凭着人道主义的善良愿望、作出一系列的努力,要求自己逐步接近劳苦大众,并通过他与阿娜的遭遇重复着“爱情”、“友谊”的少年时期的人生,以追求最伟大、最单纯、最美好的一切。这部小说中文经典译本的译家傅雷在《译者献辞》中这样写道: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首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据马宗融在1926年《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罗曼。罗兰传略》,该书在法国已重印到120 版,先后有英、德、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丹麦、波兰、俄、瑞典等多种译本。谈到该书的中译本,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傅雷。

  他的中文经典译本自1950年9 月三联书店出版起,先后有平明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参与重印,加上编入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傅雷译文集》,至1986年已印有59.63 万多册。以致不少学者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刊载于1936年《小说月报》部分该书译文及1937年1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编入“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的第一册三卷《约翰。克利斯朵关》是最早的节译文和节译本。这一译本1941年相继问世了第二、三、四册,1945年12月至1948年上海骆驼书店又重版此书。它给处在日本侵略者蹂躏岁月里的中国青年,使处在戒严、封锁、屈辱、思想的压迫和精神的钳制中的年轻学子以巨大的鼓舞,他们在主人公艰苦奋斗的经历中,以及在不幸境遇中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里汲取了力量。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在1941年读到此书后写道:“在我眼前展开了一个清明温暖的世界,我跟随克利斯朵夫去经历壮阔的战斗,同他一起去翻越崎岖的、艰苦的人生的山脉,我把他当做象普洛米修士从天上窃取了善良的火来照耀这个黑暗的世间一样的神明”。

  叶灵风先生在《晚晴杂记》中指出,最早译述此书的是从小在天主教修道院里长大的四川人敬隐渔。可惜仅译出了第一部《黎明》一卷,以《若望。克

  利司朵夫》为题刊载于《小说月报》1926年十七卷第1 号《罗曼罗兰专号》上。敬译文的序言是罗曼。罗兰写的一封题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致中国弟兄们的话》的中文译本,他指出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勇毅地趋向光明的人们——一切光明:学问、美,人类底爱,公共的进化”。敬隐渔也许是专门拜访过罗曼。罗兰最早的中国人之一,在《蕾芒湖畔》一文中他描述了自己1925年见到这位“伛偻、清瘦、劲道的诗翁”时的激动。

  1990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甘少苏著《宗岱和我》一书中讲道,梁宗岱这位著名的诗人、翻译家18岁在岭南大学附中上学时,就与司徒乔和草野心平在宿舍的顶楼一起读过《詹恩。克里斯多夫》的译本,该书这样写道:当读到“去死罢,你们应该死的!一个人并非为快乐而活着。他活着是为了完成我的律法。受苦死。但做你所应该做的——一个人”时,三人的声音都不约而同地悲怆起来,仿佛在倾听着共同的上帝的声音。罗曼。罗兰这部名著对宗岱影响极大,“做一个人。一个顶天立地一无依傍的好汉,一个要由毕生超人的奋斗和努力去征服他的苦痛,完成他的工作的人”——这成了宗岱终身的座右铭。如果粱宗岱夫人记载不误的话,由于梁宗岱出生于1903年,那么18岁那年应是1921年,就已有了比敬译本更早的译本,而且题为《詹恩。克里斯多夫》。笔者曾经在许多大图书馆查找,也查遍许多种书目,都未曾见有此书或者书目注录,因此应当有理由把《约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列为未曾解开的谜之例。

no.3 普希金的《一号日记》哪里去了?


普希金的《一号日记》哪里去了?
 
  俄国近代诗人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兴盛和发展的开拓者。1820年,普希金根据民间故事和传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被看作是近代俄国诗歌转变的奠基之作。诗人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学遗产,诗人生前的大量手稿现在基本上收藏在苏联的“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里。但令人费解的是,普希金的《一号日记》一直杳无下落,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普希金迷”们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诗人当年的《一号日记》的踪迹,试图揭开覆盖在《一号日记》上的神秘面纱,使普希金《一号日记》之谜早日大白于天下。

  有关诗人普希金《一号日记》之谜首先是由诗人的孙女叶莲娜。亚历山大德罗芙娜。普希金娜引起的。1920年,侨居国外的叶莲娜突然向外界公众宣布:“她祖父普希金生前留的一部分日记手稿现在正由她收藏着。”1837年,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不幸身亡之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诗人一部日记的扉页上注明编号为第二号。所以消息一出,研究专家们把叶莲娜收藏的诗人当年的日记称为普希金的《一号日记》。

  然而,诗人究竟有没有《一号日记》?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真相如何?

  国内外的普希金研究人士说法不一,孰是孰非,难以当断。

  有人断然否定诗人普希金《一号日记》存在的可能性。前苏联一位造诣颇深的普希金学专家莫扎列斯基曾经十分坚决地声称:“我愿用头颅作保,除了现有的日记之外,根本不存在普希金的其他任何日记手稿。”叶莲娜的外甥女纳。谢。梅泽卓娃亦赞同地说:“叶莲娜舅妈根本不可能有普希金的日记资料,因为诗人当年留下的全部文稿都保存在诗人的长子那里,但我多年来从未听说过诗人写的《一号日记》。”叶莲娜的兄长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则认为:“叶莲娜凭空臆造出关于普希金《一号日记》一事,其目的

  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

  但是,另有一些研究人士和学者专家认为肯定存在普希金的《一号日记》。著名普希金专家法因贝格在所撰的《失落的日记》一文中断言:普希金《一号日记》实有其事,而且认定目前正收藏在侨居国外的普希金后代手中。

  普希金《一号日记》这份手稿最早曾由诗人的长子亚历山大。普希金掌管,尔后几经辗转又到了他的女儿叶莲娜手里。前苏联另一位著名的普希金学家戈富曼在《再论诗人普希金之死》一文中写道:“诗人当年写作的《一号日记》将使人们全面了解导致普希金决意参加这场悲剧性生死决斗的所有事委真相,这些未公开的材料远比现在所掌握的史料更为丰富完臻。”1923年,叶莲娜在给友人信函中还特别申明自己手中还保存着爷爷当年没有发表过的一部分日记以及其他一些手稿,这些资料根据她父亲的嘱咐,在诗人遇害100 周年之前不得公开发表,公布于众,因为诗人在《一号日记》中提到及抨击的那些人至今还活在人世。为了使普希金留的珍贵文稿不致流散各地,苏联“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的工作人员千方百计竭力收找普希金的各种遗稿。但是,由于一直未能找到叶莲娜在国外的确切行踪,寻找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种种努力始终一无所获,每每空手而归。

  虽然,普希金《一号日记》的疑案没有令人信服的确切答案,但是时至今日,各界人士及其研究专家为此投下的热情仍有增无减,欲探踪索隐者还大有可为。覆盖在《一号日记》之上的神秘膝陇的面纱至今未能揭开。

 

no.4 梅尔维的《白鲸》影射什么


梅尔维的《白鲸》影射什么?
 
  《白鲸》或《莫比。迪克》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1819—1891年)的长篇小说,1851年第一次出版。此书是作家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的,但也涉及到鲸类动物学和其他捕鲸者的冒险行为。

  《白鲸》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写的。故事叙述者是伊斯梅尔,他有时很像作者本人。伊斯梅尔受雇于一艘破旧捕鲸船《皮库特号》上,船长是阿哈。

  阿哈计划捕捉在以前航行中咬掉其一条腿的白鲸,以报仇雪恨。他拖着用鲸鱼下颌骨作成的假腿蹒跚而行。他的身体瘦长,象遭到雷击的枯树一般,他满身的伤痕是如何造成的,他的船员谁也不知道。

  梅尔维写的这样一个故事究竟象征什么或寓意如何,长期以来却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争论的焦点。许多评论家称作品的主人公阿哈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为人类献出自己的生命,并企图揭示善与恶之间的矛盾和奥秘。但阿哈更象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佩斯或李尔王,拥有某种异乎寻常的意志和力量,但有时又十分脱离实际。他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然而他总是不屈不挠,一往直前。作为悲剧的英雄,他也毁灭了他的追随者。《白鲸》的戏剧性的净化作用不仅来自阿哈的英雄行为,而且也来自于最后时刻的自我意识。

  但是,还有的文学家认为,《白鲸》所拥有的意义,还要更加广阔和深刻。美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理查德。布罗黑德就是坚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人物。他认为,《白鲸》描述的人类的哲学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而不是爱情、野心或贪婪,更象是其他欲望——尤其是关于人类生存于大地的欲望,驾驭人类本身的欲望,不管当时的形势如何,人类坚持不懈地关心世界如何被约束和治理。阿哈是此种欲望的最明显的受害者。但阿哈的毛病是他不能把局部的经验延伸到宇宙的复杂环境中——未能看到基本力量,未能看到疯狂。

  因此,阿哈所感到的欲望是如此不适宜,以致强烈地表现在各种情况下。当然,这完全是由作者构想的。而这种欲望又贯穿于全书之中,由思想变为实践。文学的能量是如此与哲学真缔之能量结合起来而扩散,以致使本书提出了一种世界的模式。

  著名文学家莱昂。华德则另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可以根据作者梅尔维的生平事迹,并从心理学或哲学角度来解释主人公阿哈的思想立场。故事的叙述者伊斯梅尔是从哲学角度来解释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的,认为阿哈是在精神不正常情况下,是以居心叵测的思想对付鲸鱼的,并把鲸鱼作为实现其思想的目标。从书中和当时作者写的信件中都可以得到故事叙述者和作者具有相同思想的重要证据。梅尔维在书中有意识地采用寓言并得出如下结论:对象征性的普遍规律的信念只是精神错乱的表象。他的合理的判断显然与霍桑一致:白鲸是自然界的野兽,它的罪恶是从阿哈的心灵中产生的。但是,此时,梅尔维个人的哲学并非是切题的。梅尔维曾经说过:“所有人的悲剧式的壮观是如此通过病态而造成的。”重要之点是阿哈的病态,不管是清醒的意识,还是罪恶的情绪,都是其性格中的悲剧性的缺陷;而其性格指导他表现出具有破坏性的英雄行为。

  中国台湾学者叶晋庸在充分肯定《白鲸》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却提出了更为明确而又不同于菜昂。华德的见解。他认为,小说的作者梅尔维拥有丰富的航海和捕鲸经验,所以描写船只、航行、水手的生活和性格,鲸鱼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惯,捕鲸的过程和危险,各地的风土人情等,样样都绘景传神,引人入胜。

  梅尔维笔下的阿哈,认为白鲸不但是伤害了他身体的仇敌,而且应当对给他思想和精神上造成的一切痛苦负责。他认为白鲸是折磨人类的魔鬼的化身,所以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同它斗争。因此,《皮库特号》捕鲸船远航太平洋之行,不但是非凡的航海冒险故事,而且是善与恶的宗教性的斗争,白鲸仿佛是撒旦的化身,阿哈好象是替天行道的悲剧式的英雄。但另一方面,阿哈又为个人复仇的意念所驱使,不惜牺牲全船人的生命和幸福去追逐白鲸,这也充分表现了他的独裁和专制。

  尽管如此,作者梅尔维本人似乎并不赞成上述意见。在他给纳詹尼尔。霍桑夫人的信中拒绝承认,他有意识地写了寓意,只是由于明显的象征性的内容贯穿于全部《白鲸》之中,使人很难不作寓意性的解释而已。但其寓意是什么呢?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发现,这也是人们对梅尔维这部名著不断进行探索的理由之一。有的人甚至认为阿哈是美国人心灵的化身,其意图十分明显,只是有时出现的恶劣的先人之见除外。不管梅尔维在思想上有无此种想法,他分担了阿哈的不幸,但是他的悲观主义并未得到十九世纪大多数美国人的接受,因此,《白鲸》在20世纪之前并未得到广泛的承认。这确实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疑团。

no.5 诺里斯的《章鱼》寓意何在?


诺里斯的《章鱼》寓意何在?
 
  美国著名作家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年)的长篇小说《章鱼》,也出版于1901年,是作者计划创作的“小麦史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地狱》在作者去逝的第二年即1903年出版,第三部《狼》到诺里斯逝世前还尚未完稿。

  《章鱼》首版迄今已快一个世纪了。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对这部书的寓意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般人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与美国麦农们对铁路托拉斯斗争的失败有关。小说揭露了政治家和法官对铁路界的操纵以及铁路公司对农民土地的掠夺。但是,许多学者认为《章鱼》具有比此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弗罗霍克从书中接触到的各种力量来分析小说的意义,并得出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该书是根据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历史创作的,并对其犯下的罪恶进行了公开揭露。《章鱼》描写的核心内容是铁路公司,它的触角伸延到整个加里福尼亚,且十分厉害,其接触到的每样东西都会遭到毁灭。尽管如此,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似乎是矛盾的。

  诺里斯在纽约期间遇到过象伊达。塔伯尔那样的恶人,但他很难成为旗帜鲜明的揭露腐败的人。作者实质上不仅对大企业,甚至似乎对当时成功的这类人物还表示钦佩,但他更喜欢谈论美国平民主义的往事,尊重象他本人一样的属于中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然而当他看到他所同情的平民百姓突然间遭到难以控制的庞然大物——铁路公司的掠夺时,他对普通群众的同情心增强了。

  在《章鱼》描写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农民和残无人道的铁路公司之外,就是小麦本身了。诺里斯对小麦的播种、萌芽、培养和收获作了详尽的描述。

  与此同时,作者还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感到惋借。他认为一方面,即使农场主不用恶劣的种植方法,也能把这种自然财富耗尽;另一方面,铁路公司采用了常人不可能采用的办法霸占广阔的土地。毁坏了自然生态,是真正的犯罪。

  当许多异教徒把自然界崇尚为一种力量时,铁路界不少人却用大幅帐篷占领自然界,破坏景观,而且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章鱼》是一本具有法國小說家左拉特色的书。

  还有的文学评论家把铁路公司的头子奈尔格里姆视为诺里斯的代言人。

  这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辩护者宣称,事件的发生是他无法控制的,经济规律按其需要自行控制并最终导致其必然的结局。他对待人普瑞斯利说:“年青人,当你讲到小麦和铁路的时候,你在与一种力量抗争,而不是人。”另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诗人及其良师益友、神秘的牧师瓦纳米则与诺里斯的观点更为近似。两者对圣华金河谷的灾祸和居民的生活问题作了中肯的回答。

  瓦纳米对死亡、穷困和个人受辱等罪恶作了幻想式的说明,普瑞斯利则说得更直接了当。两者都认为,圣华金河谷发生的事件的实质,是“善”与“恶”的斗争,而“善”总是占主导地位的。根据这些思想和议论,有的文学评论家断言,在《章鱼》中,诺里斯对人类的苦境作出了“超自然的”回答。

  另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章鱼》这个标题本身就含有比喻铁路拥有者的贪得无厌,拼命剥削和压迫农场主的意义。作者在“小麦史诗”三部曲中虽然计划详尽地描绘小麦的生产、销售和分配的过程,以及最终支配全世界小麦分配的社会和经济力量,但在第一部中已使其许多情节和场景都得到有力的描绘,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给人留有深刻印象。

  在诺里斯去世后出版的他的评论集《小说家的责任》(1903年)中,诺里斯认为,小说家的责任不是对文人小集团负责,而是对最广大的读者——人民负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才有普遍意义,受到读者的欢迎。象他的小说一样,此篇论文把热情和浪漫主义因素与决定人类行为的压力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或许最重要的是《章鱼》所表现的乌托邦思想倾向。美国政治史学家斯彭塞。欧林对此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有趣的是,美国这一时期的乌托邦实验主要发生于加里福尼亚。许多著名的加里福尼亚作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此一时期乌托邦实验的鼓吹者,他们在小说中以赞美的态度表现了乐观主义思想和至善论。弗兰克。诺里斯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严格来讲他不是乌托邦小说家,但他描写了乌托邦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的幻灭以及传统价值与产业界新兴力量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例如,旧金山在诺里斯的长篇小说《麦克梯格》(1889年)中得到了充分描绘,渴望保护田园诗般的自然风光。而且,在《章鱼》中,诺里斯精神抖擞地攻击了铁路公司和大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诗人普瑞斯利和牧师瓦纳米具体表达了作者的主要思想: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力量是不受人类干预的,而是必将按照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地运行的。诺里斯与许多乌托邦主义者一样,具有与政治无关的宇宙观;他通过诗人普瑞斯利表达了这样的意向:“在世界生活的每次危机中,……如果你的视野足够广阔,并不是‘恶’而是‘善’,才会成为最后的结局。”诺里斯似乎在说,作家有责任拯救自己的人民,但不能控制宇宙本身的伟大力量。他的代表作《章鱼》及其本人的思想不是如此吗?

 
 

no.6 哈利的《根》为何会风靡美国?


哈利的《根》为何会风靡美国?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1921—)的长篇小说《根》出版于1976年秋季。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整个美国,一夜之间,销售了数十万本;许多几乎在正常情况下不买任何书的人,也不惜花钱购买此书的精装本。甚至在大城市杂货店和超级市场珍藏的昂贵版本竟被不良少年偷走,并被弄到汽车和小巷里削价出售。《根》无论在何处,都成为各阶层人民的热门话题。1977年1 月最后一周的晚上,全美人民都集中在电视屏幕前观看由《根》改编的文艺节目。美国广播公司还准备编写系列节目。的确,这一切充分表明,美国黑人不仅尊重其祖先的经历,而且深深认识到,白人道貌岸然的形象也应受到挑战。

  长篇小说《根》受到美国人民如此热烈的欢迎,是美国文学史,尤其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罕见的。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美国海内外的许多文学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美国文学评论家丹尼尔。霍夫曼对此作过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根》描绘的虽然是作者哈利虚构的一个黑人大家族的故事,但它是一部典型的书,与其他黑人作家写的书有很大的差异。书中所描写的大人孩子的毁灭是建筑在现实基础上的;它是一篇细致入微的调查报告。作者以忍耐和同情的心情,探索和揭露了人类受害和死亡的现实。此外,该书以合情合理的笔法把现实暴露出来,并给人以启迪。

  主宰哈利小说的一个基本原则据说是“追加法”。如果说哈利的小说是一部编年史,它也是以哈利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的:他在三大洲的图书馆和档案保存处研究了12年之久,广泛阅读历史和人类学著作,其目的显然是想从中找出证据。但是,在哈利最终写成的小说中,繁琐的奇闻轶事要比其笔记记录的少得多。

  还有,这部书之所以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是因为它刻画了黑人英勇顽强的形象。人们应当重视其本身创造的历史,并应从中取材写成鼓舞人们进取的文学作品。《根》使一度不承认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民族更加珍视黑人文化了。

  但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莫里斯。柯尔登和大卫。普罗特则持有大相径庭的看法,他们认为《根》的知名度之所以越来越高,与作者涉及“剽窃诉讼”有着密切关系,尽管有的诉讼是在法院外边解决的,有的后来放弃了。

  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位作者对亚历克斯。哈利的《根》提出起诉。玛格利特。亚历山大小姐控告哈利侵害了她的长篇小说《佳节》的版权,但她的起诉在1978年被联邦法官拒绝了。同一年,哈罗德。库尔兰德指控《根》的真实材料取自他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非洲人》。此案后在法院外面获得解决;哈利向库尔兰德及其出版商支付了赔偿金,但未公开透露过。第三宗起诉是由艾玛。保尔小姐提出的,她控告哈利的《根》是根据她的传记性作品《无容置疑的真理》而起草的;此书在《根》之前就已交给哈利的出版商,但此次诉讼也被撤消了。

  此外,有些研究人员还指控哈利有欺骗行为,指出其《根》的基本事实有不实之处。哈利承认,其书的某些部分是虚构的,但是坚持认为他的书是“人民的象征性的历史”。

  这些文人对哈利的指责和控告不但没有影响哈利的书的畅销,反而更加强了公众的好奇心,从而使这本书越来越驰名。

  然而,有的历史学家如本杰明。夸尔斯却与控告者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这本书的巨大力量主要在其主题的广阔和内容的丰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的一个家族。它的确表达了打破种族和肤色界线的美国人的共同认识和愿望。此书通过对非洲历史事件的精彩描绘,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和观点。这部著作阐明了美国历史上的黑人经历这样一个中心主题,震动了全美人民的心扉。哈利本人也明确表示,此书是作为“生日礼物”“而献给我的祖国的”。小说在1976年美国二百周年国庆期间发表,显然正逢其时,意义深远。《根》的发表是对美国建国的基本原则和崇高目标的公开支持。

  《根》所强烈表现的美国人实际上是同样重要的美国——非洲人。哈利的家庭起源于其赖以感到自豪的土地——非洲。的确,他总是认为其祖辈是非洲人。在广阔的非洲背景下,《根》表达了这种重新发现非洲的意识;他对此感到自豪。在黑人圈子里,他们对以往非洲的感情正在增长。他们对寻求非洲的新生,把她视为文化的发祥地。非洲人创造精神的普遍影响可以从美国现代艺术中感受到,无论是在油画、雕刻,还是在音乐和舞蹈等方面都不例外。他们对故乡的认同是深刻的,认为故乡给了他们天赋和才华,并因此开始穿上非洲式的衣服,梳成非洲人的发型,在非洲研究联合会和非洲——美国研究院等机构和组织的鼓励下,大专院校里的黑人学生呼吁设置有关的非洲的课程。

  你认为哈利的《根》所以成为一本畅销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书,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你同意上述其中的一种观点吗?

no.7 拉索是一个保守的作曲家吗?

拉索是一个保守的作曲家吗?
 
  提及意大利作曲家拉索,一般的音乐爱好者非常熟悉他的无伴奏合唱曲《回声》,可是拉索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并非是以此曲奠定的。拉索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佛莱芒乐派的传统在这位高大人物身上达到了顶峰,意大利人称他为世界性的人物,他的艺术成就是一个半世纪佛莱芒复

  调音乐的顶点,它们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成就的神韵和光辉。在他的墓碑铭文上写的是:“这里安卧着拉索,他使困乏的世界清醒,世界的不谐和在他的和声中运动着。”

  奥兰多。迪。拉索(1532—159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蒙斯(当时是法属尼德兰地区),他的名字以多种形式出现,其音乐生涯从孩提时代便开始了,作为当地尼古拉教堂合唱团的男孩,他的嗓音非常优美。正是由于他的音乐天赋,以致后来被一个到处搜寻年轻音乐家的意大利贵族拐走了。他被弄到西西里总督府,服务于贡扎加的费迪南公爵,在最初的音乐经历中,他漫游意大利艺术胜地,从曼杜瓦到米兰,从那不勒斯到帕勒莫;21岁时便成了享有“罗马和世上所有教堂之母”之称的圣约翰。拉特兰教堂的合唱团领班(伟大的帕勒斯特里纳后来也曾担任此职位)。在1554年他从意大利来到安特卫普,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即《安特卫普圣歌篇》,这是一本著名的17首无伴奏圣歌集。不久拉索又有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保护人,即巴代利亚的阿尔伯特公爵,从此拉索到了慕尼黑的宫廷,这位公爵大人使他的名声雀起,拉索的声誉从此传遍欧洲——这如同300 年后勃拉姆斯的名声为舒曼夫妇促成一样,拉索的黄金时代自此开始了。他从一个乡下人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上等人乃至贵族。他在巴伐利亚宫廷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他们的4 个儿子后来都成了音乐家。他死后,儿子们出版了他的歌集《音乐大全》,因而,在音乐史上,拉索较之后来的李斯特,在事业和生活上要春风得意得多。

  关于拉索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风格,音乐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及音乐家辞典》认为拉索同帕勒斯特里纳一样,是一位保守的音乐家。研究文艺复兴音乐史的专家霍尔德。布朗的观点正相反。还有些人认为他两种风格兼而有之,或者说他完全超越了纯宗教音乐的创作原则。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如果把拉索同帕勒斯特里纳作一个比较的话,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音乐创作上都有着无穷的天赋和天衣无缝的技巧,并且都醉心于使用这种技巧和创作原则;也许是他们的地位决定了其创作上的保守,他们的许多风格相同,如频繁地使用三度跳和以一度来解决的装饰音等。另外,二人的作品主要是圣乐,帕勒斯特里纳的作品是清一色的圣乐,拉索尽管周游列国,但一生留下的作品如52首弥撒曲、100 首圣母颂以及1200首经文歌等等,大都也是圣乐作品,仅从这方面而言,他是保守的作曲家就能令一般的音乐爱好者信服。然而专门研究文艺复兴音乐史的人则更多地从其创作风格方面理解这一观点。

  许多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拉索不是一个保守的音乐家。在许多方面,拉索与帕勒斯特里纳是不同的,二人同样可做一个比较:在当时法属比利时出生、在意大利受音乐教育而在德意志创作的拉索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人物,而帕勒斯特里纳“足不出户”,一生几乎未曾离开过罗马甚至罗马的教堂;后者的音乐集中体现了天主教音乐的风格,他本人是反宗教改革派音乐家的典范,然而拉索的艺术包罗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各种风格特点,如法国的香颂歌曲的优雅和技巧,意大利牧歌的美感及德国音乐的深刻和细腻。

  在对生活的感受方面,拉索甚至超过同代的佛莱芒大画家皮埃特。勃鲁盖尔,其音乐色彩辉煌,充满激情,某些动人的世俗歌曲中的歌词即便“对今日音乐厅而言,色情味也太重”,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的潮流。在创作法则上,帕勒斯特里纳严格遵循传统的天主教会倡导的

  法则,拉索则更多地采取“新艺术”创作原则,如导音的使用等。从许多方面看,拉索并非是保守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新时代,充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不列颠百科全书》亦持这一观点。

  还有的认为,从时代而言,纵观整个音乐史,拉索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作曲家,他不反对传统的音乐却创作了违背传统的世俗音乐;他并不醉心于“新艺术”理论、不与新音乐流派合流却制作了超越时代的作品。有关资料证实:拉索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他并没有反宗教改革的热情。仅凭这一点,就反映了他对于圣乐创作立场的不坚定性。生活在反宗教改革时代的拉索正处于他才华横溢、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他不仅没有反宗教改革的热情,相反还受到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影响,如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赞赏。在新教中心罗切尔(胡格诺教中心)、伦敦和海德堡,出版的拉索的音乐作品很合新教派的口味,它们在英格兰倍受欢迎;他的香颂歌曲为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引用(在第二幕)。由于阿尔伯特公爵过分宠爱他,所以这些有违天主教圣乐原则的作品才得以出版流行;当老公爵死后,新的保护人尽管也很欣赏拉索的才华,但却反对他超越的立场,所以拉索渐渐失宠,这一点甚至对他的健康产生了影响。拉索是一位天主教作曲家,创作的圣乐是其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但他的音乐风格特别是俗乐却受到新时代的影响,反过来,它们也影响着整个时代。他进入宫廷和教堂后创作了不少不朽杰作,这些作品冲出了封闭的教堂;可以说这位“音乐王子”是那个时代作曲家的典范,但他又超越了那个时代。

  关于作曲家拉索,这位事业和才华都引人注目的作曲家,还有一点令人难以理解。当时,艺术家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一个世纪之后,年轻的巴赫仍旧穿着男仆的服装服务于贵族;莫扎特在科洛雷亲王府上只能同仆人一起在厨房里用餐等等,而拉索却后来春风得意,屡获殊荣,如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那里获得贵族地位,教皇授予他金马刺勋章,法兰西国王授予他马耳他十字架,还得到了骑士头街等等,这些殊荣在整个音乐史上也唯他莫属了。然而,这个一生幸福得堪与李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相比的拉索,却在晚年突患精神癫狂症。他变疯了,连自己的妻子也认不出,象几百年后的舒曼一样“猝然失去了一切快乐和满足,变得落落寡欢,满脸忧郁”,最后终于象疯子一样地死去,留下了又一令人迷惑的精神错乱之谜,这个谜连同拉索是否是一个保守作曲家之谜一道,成为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