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音乐篇疑案第1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我的太阳》所指为何?


《我的太阳》所指为何?
 
  很少有象《我的太阳》这样的民歌在全世界广为流行的,这首名歌经过意大利著名歌唱家斯泰方诺、帕瓦罗蒂和卡鲁索的演唱后,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创作民歌。而作为一首艺术歌曲,它又成了各国音乐家在音乐会经常演唱的曲目,同时它也是各地声乐比赛中所演唱的重要曲目之一。在我国,《我的太阳》成为最流行的外国民歌之一。

  《我的太阳》是意大利著名歌曲作曲家卡普阿(1864—1917年)于1898年创作的一首声乐曲。在同年举行的那波里音乐节上首次演唱,此后,不胫而走。象其他著名的创作民歌一样,由于民族风格浓郁,曲调优美,因而得以广为流传,经历半个世纪的传唱,它成为一首世界性民歌。关于它还有一则趣闻:在1952年举行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幕式上,当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乐队突然奏起了《我的太阳》,当时7 万名观众哗然:先是哄然大笑,

  随后便群情激奋,伴着节奏鼓掌跺脚,跟着齐声和唱。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时要演奏本国国歌,当时意大利驻芬兰使馆没有向大会组织者提供国歌,而组织官员们也许是出于对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的厌恶而懒得去索取乐谱,所以当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乐队指挥才发现少了意大利国歌乐谱,但他急中生智,马上指挥乐队演奏了《我的太阳》这支流行歌曲。

  这首歌有此不平凡的经历,后来便更广泛地流行开来,它被改编成各种管弦乐曲和通俗曲,成为音乐会上常常演奏的小品。

  尽管如此,人们对《我的太阳》中的“太阳”究竟指的是什么,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卡普阿写的一首情歌,他是把心目中的爱人比作太阳。原歌词大意是:“风雨过后天空晴朗,阳光灿烂辉煌,空气清新精神爽。

  啊,多么耀眼的阳光;啊,美丽的太阳,我的太阳。“这首简单的两部曲式的歌曲速度中庸,曲调优美,热情洋溢地倾诉了对心中的太阳——热恋中的情人的赞美和爱慕之情。

  但也有人认为“我的太阳”喻指的是爱人的笑容。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两行诗写道:“是什么光从那边窗户透射出来?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卡普阿把情人美丽的笑容喻为“太阳”,表示真挚的爱情。

  还有人认为此歌表示两兄弟之间的情感,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亲密无间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哥哥为了照顾好弟弟,让弟弟过上幸福的日子,哥哥代替弟弟出外受苦挣钱。当哥哥出门远行时,弟弟为他送行,唱了这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把哥哥比做自己心目中的太阳。

  还有更离奇的传说,说是两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姑娘,两兄弟并没有为争夺美人而决斗,甚至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哥哥做出了牺牲,离家出走,把心目中的太阳——爱人留给了弟弟;弟弟含泪为哥哥送行,并演唱了这首情歌,同时把尊敬的兄长和钟爱的情人比做心目中的太阳。

  因卡普阿生前未留下任何有关创作《我的太阳》的文字解释,因此“太阳”究竟所指什么,只能由后人去推测了。

no.2 贝多芬的“不朽的爱人”是谁?


贝多芬的“不朽的爱人”是谁?
 
  1827年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写字台的一个秘密抽屉里发现了三封情书以及他昔日的恋人特雷莎的肖像。信没有寄出,日期也不完全,其中第一封上注明是“7 月6 日,早晨”,其它两封信分别写着:“7 月6 日星期一,晚”和“7 月7 日,早晨好!”甚至连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都没有,只是在7 月6 日早晨的那封信上写着:“致‘不朽的爱人’”。

  信一开始就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

  结尾则是:“镇静吧,只有镇静才能考虑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达到同在一起的目的——镇静——爱我!今天——昨天——我两眼簌簌地落着泪,思念着你——为了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愿你一切如意——啊!永远爱我啊——切莫误解你爱人一颗最诚挚的心。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

  信中洋溢着热烈而充满激情的话语:“不论我身在何处,你都随我同在,尾随我的梦幻,我与你切切私语。”“没有你——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的。”

  “你会理解的,因为你知道我对你的如此忠诚;没有任何女人能永久占据在我的心上——永不——永不!”“我心已决,我要漂泊远方,直到能飞也似地扑在你的胸怀,只有在你的身边才能心安虑定,我的灵魂被你拥抱,然后才能飞向精神的王国。“

  贝多芬的爱情故事本来就富于浪漫气息。他一生作曲不断,也恋爱不断,到处扮演罗密欧的角色。对爱情的体验:渴望、追求、幻想以至破灭、痛苦,构成了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这三封书信揭示了这位音乐巨匠内心深处隐密的世界,给他的爱情经历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激起了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现在学者们几乎一致推定,这些情书不象是贝多芬的习作,而是相当郑重地写给他所心爱的某位女子的。关于信的年份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写于1811—1812年。有的认为是1801—1802年,还有推测可能写于1806—1807年,而这位无名的“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猜测可能是朱丽叶。吉采尔获;有人认为是约瑟芬。布鲁斯维克;还有人认为是约瑟芬的姐姐特蕾莎。布鲁斯维克。

  朱丽叶。吉采尔获是意大利歌唱家,比贝多芬小14岁。他们初次相识是1800年在布鲁斯维克家里。两人热烈地相爱了。贝多芬灵感勃发,在1801年写成了著名的《月光》钢琴奏鸣曲,献给朱丽叶。很可能贝多芬向她求婚了,而朱丽叶也准备接受他的请求,但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终于,1803年朱丽叶嫁给了加伦堡伯爵。但朱丽叶似乎对贝多芬仍感眷恋。在和加伦堡订婚后,有一天她对表姐特蕾莎说:“我想离开加伦堡,如果我不必降低自己的身份,那么我要嫁给那难看但高贵的贝多芬”。而贝多芬对她仍有某种爱情和兴趣,他说:“我曾得到她真挚的爱,此事绝不能和她跟她丈夫之间的感情相提并论。”18年后,贝多芬还激动地说:“我从她那里得悉,她的丈夫非常穷困,为了救济他,就去请求一位富商,送给她500 弗洛林”。基于这些表述,有人认为,把贝多芬信中所云“不朽的爱人”视作朱丽叶,似乎并无不妥。

  朱丽叶给贝多芬内心留下的伤痕和空缺不久就由她的两位表姐约瑟芬和特蕾莎填补了。这俩姐妹出身于匈牙利贵族家庭,贝多芬与她们来往相当密切。特蕾莎终身未嫁,约瑟芬则结过婚。

  1804年约瑟芬在她第一个丈夫约瑟夫。戴姆伯爵死后,就和贝多芬产生了浓厚的爱情。这年冬天,贝多芬每隔一天就去拜访约瑟芬。他们的感情到第二年春天后达到了高峰,但遭到布鲁斯维克家的反对。没有多久,爱情泯灭了。1808年约瑟芬与史特克伯爵相识,不久就结了婚。但实际上约瑟芬仍然很依恋贝多芬。她曾对姐姐特蕾莎悲伤地说,出身高贵的人要按自己的愿望选择意中人是多么不容易。贝多芬学学者卡茨纳森还推测,1813年出生的约瑟芬幼女米莎娃可能是约瑟芬同贝多芬的女儿。可见,把约瑟芬作为“不朽的爱人”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还有人认为,把特蕾莎作为“不朽的爱人”可能性更大。贝多芬的这三封信是和特蕾莎的肖像藏在一起的,足见特蕾莎在贝多芬心目中的地位。贝多芬比她大5 岁。两人虽早已相识,但相互亲近,双双坠入情网要到1809年以后了。他们的感情十分合拍。特蕾莎多才多艺。她把自己的肖像画赠给贝多芬,并在上面题了辞:“致罕见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上帝的宠儿。t.b.”

  贝多芬则把他的《升f 大调奏鸣曲》献给特蕾莎。双方的感情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特蕾莎特别喜欢而且多次引用贝多芬的一句格言:“助人为乐和行善是人的高贵品质。”她还这样写道:“从哥德……赫尔德和贝多芬……

  这些美好的心灵和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了人的崇高和神圣,这是件何等幸福的事啊!“两人似乎始终都没有把对方淡忘。贝多芬晚年时,有位朋友无意中见到他捧着特蕾莎送给他的肖像哭泣,并自言自语道:”你这样美,这样伟大,和天使一样!“最后,他把这幅肖像和他的三封情书一起放在了那个秘密的抽屉里。因此,特蕾莎很有可能是那位”不朽的爱人“。

  上述几种说法很早就出现了。而近年,贝多芬学的研究者梅纳德。所罗门又另辟蹊径。认为这三封信是贝多芬在1812年写给安东尼。布伦塔奈的。

  收信地址是在卡尔斯贝得,信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每星期一、星期四邮车从这里开往k 地”。这里“k ”就是指卡尔斯贝得。这位安东尼。布伦塔奈比贝多芬小10岁,在她18岁时就嫁给了法兰克福商人弗兰茨。布伦塔奈。布伦塔奈一家在1809—1812年间住在维也纳。1810年贝多芬结识了这一家人,不仅成为安东尼的好朋友,而且也受到她丈夫以及她10岁的女儿马克西米连的热情招待。1812年7 月5 日,安东尼一家到卡尔斯贝得住了一阵。从时间和地点上看,安东尼是符合收信人的条件的。当时安东尼很不愿意回法兰克福,想尽了一切办法推迟行程。当遇到贝多芬后,安东尼立刻被他吸引住了,并且觉得越来越需要他、依赖于他了。但贝多芬显然不愿背上破坏道德的罪名,所以他一面在信中表白了对安东尼炽热的爱情,同时也流露出由此而产生的痛苦:“你的爱使我无比幸福,同时也使我堕入了不幸的深渊。此时我需要的是一种稳定而平静的生活,——我们之间的关系能做到这一点吗?”

  信没有发出,但不久贝多芬却去了卡尔斯贝得。这年年底,安东尼一家按期回到了法兰克福,以后贝多芬再也没和他们见面,虽然相互间仍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个事实似乎表明,贝多芬最后婉拒了安东尼的爱情,而这恰恰又与信中的内容相符合。所罗门的这些论点抛开旧说,对信的内容和意义作出了独特新颖的解释。尽管其中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但他的看法大体上也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是朱丽叶?是约瑟芬?是特蕾莎?还是安东尼?或是另有其人?问题的答案,大概只能永远留在贝多芬的心中了。

no.3 贝多芬的“不朽的爱人”是谁?


贝多芬的“不朽的爱人”是谁?
 
  1827年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写字台的一个秘密抽屉里发现了三封情书以及他昔日的恋人特雷莎的肖像。信没有寄出,日期也不完全,其中第一封上注明是“7 月6 日,早晨”,其它两封信分别写着:“7 月6 日星期一,晚”和“7 月7 日,早晨好!”甚至连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都没有,只是在7 月6 日早晨的那封信上写着:“致‘不朽的爱人’”。

  信一开始就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

  结尾则是:“镇静吧,只有镇静才能考虑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达到同在一起的目的——镇静——爱我!今天——昨天——我两眼簌簌地落着泪,思念着你——为了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愿你一切如意——啊!永远爱我啊——切莫误解你爱人一颗最诚挚的心。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

  信中洋溢着热烈而充满激情的话语:“不论我身在何处,你都随我同在,尾随我的梦幻,我与你切切私语。”“没有你——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的。”

  “你会理解的,因为你知道我对你的如此忠诚;没有任何女人能永久占据在我的心上——永不——永不!”“我心已决,我要漂泊远方,直到能飞也似地扑在你的胸怀,只有在你的身边才能心安虑定,我的灵魂被你拥抱,然后才能飞向精神的王国。“

  贝多芬的爱情故事本来就富于浪漫气息。他一生作曲不断,也恋爱不断,到处扮演罗密欧的角色。对爱情的体验:渴望、追求、幻想以至破灭、痛苦,构成了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这三封书信揭示了这位音乐巨匠内心深处隐密的世界,给他的爱情经历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激起了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现在学者们几乎一致推定,这些情书不象是贝多芬的习作,而是相当郑重地写给他所心爱的某位女子的。关于信的年份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写于1811—1812年。有的认为是1801—1802年,还有推测可能写于1806—1807年,而这位无名的“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猜测可能是朱丽叶。吉采尔获;有人认为是约瑟芬。布鲁斯维克;还有人认为是约瑟芬的姐姐特蕾莎。布鲁斯维克。

  朱丽叶。吉采尔获是意大利歌唱家,比贝多芬小14岁。他们初次相识是1800年在布鲁斯维克家里。两人热烈地相爱了。贝多芬灵感勃发,在1801年写成了著名的《月光》钢琴奏鸣曲,献给朱丽叶。很可能贝多芬向她求婚了,而朱丽叶也准备接受他的请求,但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终于,1803年朱丽叶嫁给了加伦堡伯爵。但朱丽叶似乎对贝多芬仍感眷恋。在和加伦堡订婚后,有一天她对表姐特蕾莎说:“我想离开加伦堡,如果我不必降低自己的身份,那么我要嫁给那难看但高贵的贝多芬”。而贝多芬对她仍有某种爱情和兴趣,他说:“我曾得到她真挚的爱,此事绝不能和她跟她丈夫之间的感情相提并论。”18年后,贝多芬还激动地说:“我从她那里得悉,她的丈夫非常穷困,为了救济他,就去请求一位富商,送给她500 弗洛林”。基于这些表述,有人认为,把贝多芬信中所云“不朽的爱人”视作朱丽叶,似乎并无不妥。

  朱丽叶给贝多芬内心留下的伤痕和空缺不久就由她的两位表姐约瑟芬和特蕾莎填补了。这俩姐妹出身于匈牙利贵族家庭,贝多芬与她们来往相当密切。特蕾莎终身未嫁,约瑟芬则结过婚。

  1804年约瑟芬在她第一个丈夫约瑟夫。戴姆伯爵死后,就和贝多芬产生了浓厚的爱情。这年冬天,贝多芬每隔一天就去拜访约瑟芬。他们的感情到第二年春天后达到了高峰,但遭到布鲁斯维克家的反对。没有多久,爱情泯灭了。1808年约瑟芬与史特克伯爵相识,不久就结了婚。但实际上约瑟芬仍然很依恋贝多芬。她曾对姐姐特蕾莎悲伤地说,出身高贵的人要按自己的愿望选择意中人是多么不容易。贝多芬学学者卡茨纳森还推测,1813年出生的约瑟芬幼女米莎娃可能是约瑟芬同贝多芬的女儿。可见,把约瑟芬作为“不朽的爱人”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还有人认为,把特蕾莎作为“不朽的爱人”可能性更大。贝多芬的这三封信是和特蕾莎的肖像藏在一起的,足见特蕾莎在贝多芬心目中的地位。贝多芬比她大5 岁。两人虽早已相识,但相互亲近,双双坠入情网要到1809年以后了。他们的感情十分合拍。特蕾莎多才多艺。她把自己的肖像画赠给贝多芬,并在上面题了辞:“致罕见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上帝的宠儿。t.b.”

  贝多芬则把他的《升f 大调奏鸣曲》献给特蕾莎。双方的感情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特蕾莎特别喜欢而且多次引用贝多芬的一句格言:“助人为乐和行善是人的高贵品质。”她还这样写道:“从哥德……赫尔德和贝多芬……

  这些美好的心灵和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了人的崇高和神圣,这是件何等幸福的事啊!“两人似乎始终都没有把对方淡忘。贝多芬晚年时,有位朋友无意中见到他捧着特蕾莎送给他的肖像哭泣,并自言自语道:”你这样美,这样伟大,和天使一样!“最后,他把这幅肖像和他的三封情书一起放在了那个秘密的抽屉里。因此,特蕾莎很有可能是那位”不朽的爱人“。

  上述几种说法很早就出现了。而近年,贝多芬学的研究者梅纳德。所罗门又另辟蹊径。认为这三封信是贝多芬在1812年写给安东尼。布伦塔奈的。

  收信地址是在卡尔斯贝得,信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每星期一、星期四邮车从这里开往k 地”。这里“k ”就是指卡尔斯贝得。这位安东尼。布伦塔奈比贝多芬小10岁,在她18岁时就嫁给了法兰克福商人弗兰茨。布伦塔奈。布伦塔奈一家在1809—1812年间住在维也纳。1810年贝多芬结识了这一家人,不仅成为安东尼的好朋友,而且也受到她丈夫以及她10岁的女儿马克西米连的热情招待。1812年7 月5 日,安东尼一家到卡尔斯贝得住了一阵。从时间和地点上看,安东尼是符合收信人的条件的。当时安东尼很不愿意回法兰克福,想尽了一切办法推迟行程。当遇到贝多芬后,安东尼立刻被他吸引住了,并且觉得越来越需要他、依赖于他了。但贝多芬显然不愿背上破坏道德的罪名,所以他一面在信中表白了对安东尼炽热的爱情,同时也流露出由此而产生的痛苦:“你的爱使我无比幸福,同时也使我堕入了不幸的深渊。此时我需要的是一种稳定而平静的生活,——我们之间的关系能做到这一点吗?”

  信没有发出,但不久贝多芬却去了卡尔斯贝得。这年年底,安东尼一家按期回到了法兰克福,以后贝多芬再也没和他们见面,虽然相互间仍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个事实似乎表明,贝多芬最后婉拒了安东尼的爱情,而这恰恰又与信中的内容相符合。所罗门的这些论点抛开旧说,对信的内容和意义作出了独特新颖的解释。尽管其中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但他的看法大体上也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是朱丽叶?是约瑟芬?是特蕾莎?还是安东尼?或是另有其人?问题的答案,大概只能永远留在贝多芬的心中了。

no.4 贝多芬是否创作过《第十交响乐》?


贝多芬是否创作过《第十交响乐》?
 
  凡欣赏过贝多芬作品的人,无不为他那优雅的奏鸣曲所陶醉,为他那巨人般的交响乐所震撼。贝多芬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交响性的。1800年4 月2 日演奏的《第一交响乐》被认为“在某些技术方面虽同18世纪的交响乐风格有密切关系,……但每一乐章都是独创的,处处都潜伏着(伟大的)贝多芬的因素”(保罗。朗格《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1802年创作的《第二交响乐》比第一交响乐更有气魄,显示出清明恬静、胸襟宽广的意境。同年创作的《第三交响乐》,又名《英雄交响乐》,被朗格认为是“新思想的缩影,是文艺中不可思议的伟迹之一,是一个作曲家在交响乐的历史和一般音乐史上迈出的最伟大的一步”。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中赞叹它是“巨大的迷宫,深密的丛林,剧烈的对照,不但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且是空前绝后的史诗”。1806年创作的《第四交响乐》是贝多芬和勃仑斯维克订婚的一年、在这件可爱的作品中,泄露了他爱情的欢欣。《第五交响乐》,人称《命运交响乐》,它写了整整三年,音乐评论家们认为,它永远是交响逻辑的完美的典范。在全部交响乐中,这是结构最谨严,部分最均衡,内容最凝炼的一阕。《第六交响乐》创作于1807年至1808年间,又名《田园交响乐》。朗格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古典交响乐。这阕献

  给大自然的颂歌,以深邃的平和、恬静的节奏、平稳的转调,使听者充满了语言难以形容的安谧和清香。第七、第八交响乐创作于1812年,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以奔腾兴奋的气氛表现了酒神节大规模的欢乐场面;后者似乎是一篇幽默的小品文,“象儿童一般,他作着音响的游戏”,仿佛是对交响乐的嘲弄。1823年,也就是创作完《第八交响乐》的11年之后,贝多芬推出了《第九交响乐》,音乐史家把这阕公认为是贝多芬将他过去在音乐方面成就的一个综合。

  贝多芬是否写过《第十交响乐》,这一直是萦绕在音乐史家们心中的一个谜。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一书曾经记述,贝多芬在1824年9 月17日致苏脱兄弟信中这样写道:“艺术之神还不愿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负欠甚多!在我出发去天国之前,必得把精灵启示我而要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觉得我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他的未来计划中有《第十交响乐》。1827年3 月18日他在写给其秘书莫希尔斯的信中说:“初稿全部写成的一部交响乐和一支前奏曲放在我的书桌上”。但这部初稿一直未被发现。

  朗格倾向于认为贝多芬并未写《第十交响乐》,因为在创作《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乐》时,他已开始认识到自己已经达到大型音乐结构的极限。

  他以前所耕耘的一切音乐体裁的领域都已达到它们的终点,他的攻城槌已经没有冲击的对象了。

  1988年10月8 日在伦敦举行的音乐会上奏出的贝多芬《第十交响乐》,这首全曲只有14分钟的交响乐,轰动了世界。这是谁的发现,抑或是后人的伪作,这是首次听到这阕交响乐听众的第一个反应。苏格兰音乐家巴里。库珀极度兴奋地挥着乐谱告诉记者:“你们瞧,一切都是真正属于贝多芬的。

  我唯一的功劳就是辨认了这些谱表。我把它作了调整和补充,就象贝多芬本来就会这样做的那样。在这方面我是很在行的。因为我是一名音乐学教授“。

  早在1983年,34岁的库珀正准备写一本题为《贝多芬的创作过程》的著作,他在柏林钻进了普鲁士文物國家图书馆,他非常艰难地辨认了贝多芬乱涂乱写的音符。有一页纸上标明是“交响乐”,其它一些纸片是奏鸣曲和四重奏的初稿,某些主调就在那几张谱表上。这位音乐家称自己“在可以辨认的一堆杂乱的字迹中,我能分辨出这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写下的《第十交响乐》的谱表”。

  库珀的见解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贝多芬在1818年笔记上曾写道:“用andante写的cantigue,——用古音阶写的宗教歌,或是用独立的形式,或是作为一支追逸曲的引子。这部交响乐的特点是引进歌唱,或者用在终局,或从adagio起就插入。乐队中小提琴……等等都当特别加强最后几段的力量。歌唱开始时一个一个地,或在最后几段中复唱adagio—adagio的歌辞用一个希腊神话或宗教颂歌,allegro则用酒神庆祝的形式。”罗曼。罗兰由此推论,以合唱终局的计划是预备用在第十而非第九交响乐的。后来贝多芬又说要在《第十交响乐》中,把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调和起来,像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所尝试的。晚年贝多芬十分孤独,病魔缠身,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从伦敦赠送给他100 英镑作为医药费,贝多芬告诉爱乐乐团,为了感谢,他将把《第十交响乐》奉献给他。这是当时为感谢对艺术事业资助者的一种传统办法。自1822年以来,贝多芬由于要给维也纳宫廷写三重奏和四重奏而一直未能完成,但他一直没有间断过第十交响乐的构思。据贝多芬的一位音乐家密友赫尔茨说,他曾听过钢琴弹奏《第十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降

  e 大调的序曲非常柔和,然后是c 小调有力快板“。这和巴里。库珀找到的谱表的片断确实是完全吻合的。

  贝多芬在对爱乐乐团作出允诺一个星期后溘然长逝。他刚合上眼睛,他的继承者们就开始抢夺他橱柜里的财产,他的“忠实”朋友申德勒把所有的乐谱和手稿都偷窃一空。1845年他把这些乐谱及手稿转卖给普鲁士国王以换取终身年金。因此,库珀能在普鲁士文物國家图书馆里又看到贝多芬的手迹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首经库珀改订的《第十交响乐》演奏后反映如何呢?音乐界对这首乐曲的评价是“这首交响乐不如第九交响乐那么雄壮,但它更抒情。第一句降e 大调的柔板和第一句的c 小调快板在贝多芬原来的作品中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的”。皇家爱乐乐团经理约翰。丹尼生兴奋地说:“这首交响乐是贝多芬的。它属于我们,因为它被奉献给我们”。

no.5 勃拉姆斯是一个创作矛盾的作曲家吗?


勃拉姆斯是一个创作矛盾的作曲家吗?
 
  关于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勃拉姆斯创作风格的争议,不外乎三个方面。

  最流行的观点是,他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德奥古典乐派大师中的最后一人,甚至被理论家们定为所谓“新古典乐派”的代表,这实际上是给这种观点以改头换面的新名词。第二种观点认为他是一位在创作上极其矛盾的人物,既属于古典乐派,又属于浪漫乐派。第三种观点认为他实质上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为了比较这三派的认识,我们有必要熟悉一下他的生平和创作。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年)出生于汉堡的职业务师家庭里,少时天赋极高,10岁左右被许多有眼光的音乐家视为一个大有前途的人物,舒曼认为他“一生下来便全副武装了”。勃拉姆斯的祖父本是一个与音乐无缘的人,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才开始了音乐生涯。父亲由乡下移居汉堡后,从一个街头歌舞者升至市立管乐队双簧管演奏员,并娶了一个比他大17岁、“令人尊敬但很贫穷的资产阶级的女儿”,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他和下面的弟弟都成了音乐家,从此音乐世家随着他声望的提高而奠定基础,他的家乡已容纳不了他的才华,在著名小提琴家约奇姆的推荐下,勃拉姆斯开始结交乐坛大师,他首先得到了舒曼夫妇的赏识。

  勃拉姆斯生活极富传奇色彩,象亨德尔、贝多芬以及舒伯特一样,他终生未婚,过着逃避社会、“自由然而孤独的生活”。但勃拉姆斯与这儿位音乐家相比,生活上显得更洒脱些,也似乎更有信念,他的座名铭是:自由——但要快乐!

  然而他生活得却并不快乐,年轻时的勃拉姆斯是位相当英俊的少年,但步入中年后由于生活信念已定,他视结婚如创作歌剧一样不太容易,这与他太轻视自己,对婚姻有多余的恐惧有关,于是到了晚年他自然感到了独身的寂寞。另外,勃拉姆斯生活随便,性格耿直;他憎恨法国,鄙视英国人,讨厌魏玛那种虚荣的时尚,这种性格与他中年以后常穿着脏衣服、不修边幅、从不照镜子等情况正好相符。传记家们说他的男仇人总是嘲笑他愚蠢,女人们则说他粗俗和孤傲。勃拉姆斯不是一个好指挥,60年代后他的仇人越来越多,“全是他自己的多疑、乖戾、自傲造成的”。他与李斯特及其追随者交恶,与瓦格纳也不投机,和约奇姆也发生了争执,甚至还曾与舒曼夫人产生过裂痕。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沃尔夫和黎希脱等大师都吵过架,尼采离开勃拉姆斯,象他离开瓦格纳一样,都是必然的事。传记家们把他的这一切解释为缺乏早年教育。看来一个大艺术家的全面素养要与他的艺术才华达到同样高的境界,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这一切对勃拉姆斯的艺术事业发展并无损害。他的音乐天赋极高,为当时人所叹服。他最尊敬的音乐家“舒曼发现了勃拉姆斯,便满意地死了”,门德尔松死后,有人便说:“一个大师死去,却有另一个大师勃拉姆斯诞生”了。勃拉姆斯乐感敏锐,他能分辨出男人和女人弹琴的不同。他自己的钢琴演奏和创作都是受人瞩目的,其一生主要作品如钢琴独奏曲、协奏曲都严谨古朴,时人无可比拟;他的管弦乐和交响曲是杰出的,因为他特别尊崇贝多芬,对创作交响曲十分谨慎,所以不轻易创作,如同贝多芬不轻易写歌剧一样。勃拉姆斯到了40岁才完成第一交响曲,而莫扎特8 岁便创作了交响曲,但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被后世推崇者评价极高,认为其质量可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比。另外,他注重民间音乐,这是他创作内容的第二个特点。他的歌曲民歌风味浓郁,如著名的《摇篮曲》被认为是某个古老民歌的一种回声——“这个说话生硬的老头子是全世界最热爱摇篮曲的音乐家”,看来他很爱儿童。勃拉姆斯成名很晚,象300 年前的帕勒斯特里纳一样,都是在他们晚年才名扬欧洲的。1886年,他53岁发表第四交响曲时,事业达到顶峰。

  他晚年“发现自己被认为是在世的大师们中的最伟大的一个”。

  关于勃拉姆斯创作风格和特点,他更多地被视为属于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古典乐派大师中最后一人”是他特有的注册商标。持这一观点的认为,他与三b 中的两位——巴赫(bach)和贝多芬(beethoven )一样,只写绝对音乐而不写标题音乐。假如巴赫和贝多芬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那么勃拉姆斯则是有意识地不写标题音乐。勃拉姆斯是一个传统主义者,着眼并钟情于古典主义时代,他自感有着深刻的历史责任感,视己为“伟大传统的保护者”。他自始至终都觉得李斯特是他的一个敌人,对其一切音乐活动感到格格不入;而且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与以瓦格纳为首的“新德意志音乐派”的创作方向大相径庭,如他的第四交响曲更回复到巴罗克时代,他采用的是古老的帕萨卡里亚形式,理论家们说他是“新古典乐派”的代表。

  第二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勃拉姆斯是位创作矛盾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似古典主义又似浪漫主义,似纯粹音乐又似标题音乐”,具体而言,其器乐曲是古典主义的,而声乐则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他不赞同汉斯立克“为艺术而艺术”的见解,也不走新浪漫主义乐派即标题音乐派的创作道路,而是回到早期浪漫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中去,这很容易导致他两者皆融的风格,如他的史诗性的第一交响曲以接近贝多芬式的终曲结束,风俗舞蹈性的第二交响曲也接近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这里从其旋律法及和声手法来看,他已是属于浪漫主义乐派了,然而他又推崇古典乐派的形式,其音乐结构是纯粹古典式的,但内容和色彩又避免不了浪漫主义的特点。所以,“作为一个后来者,他的音乐带有过去的优雅风韵,也带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情”。

  第三派观点认为他是漫浪乐派的代表,但持此观点者不多。他们认为,勃拉姆斯实际上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他只是采用了古典主义的形式而已。在此形式之下,他给予了浪漫派音乐以全新的温馨的气息与情感。尽管他追求传统,但时代证明他那些动人心魄的匈牙利舞曲显示了浪漫主义特征;他的交响曲及其他管弦乐的思想内容更是充满了新时代的特色;更主要的是,他的声乐曲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进而把它传给雨果。沃尔夫。从本质上而言,他应属于浪漫乐派大师之列。

  这些不同的观点,一般自有其道理和根据,但至今没有一个完全肯定的结论,因此音乐界的争论也就没有休止。

no.6 神秘的“黑衣使者”究竟是谁?


神秘的“黑衣使者”究竟是谁?
 
  曾获奥斯卡八项大奖的美国影片《莫扎特》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天空阴郁、大雪纷飞的维也纳,一个高大的黑衣人穿街走巷,直到莫扎特寓所,砰砰的敲门声令作曲家惊恐万分,开门后黑衣人毫无表情的大面孔更使莫扎特惊骇不已。以后每次听到砰砰敲打铁门的声音,莫扎特便不寒而栗。这种状况最终导致莫扎特健康状况恶化,加速了他的死亡。

  这部影片把这位神秘的黑衣人视为莫扎特的索命人,他是被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派去的,而这一切都是由这位意大利籍作曲家、所谓莫扎特的死敌周密安排的。萨里埃利交给黑衣使者的任务便是让莫扎特通宵达旦地工作,直至完全拖垮、累死,这便达到了萨里埃利的目的。因而这部出色的影片把故事构筑得象“这位阴谋家”的计谋一样巧妙,使大批观众信以为真:黑衣使者是萨里埃利派去的人,是直接参与害死莫扎特的人物之一。

  而关于这位人物究竟是谁,历来存在着争议。传统的传记作品中,都没有明确地说明他是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手下的人。有人说是共济会派去的黑衣使者,因为莫扎特曾是这一组织的人。因他在《魔笛》中泄露了该组织的一些秘密而惹恼了这个秘密的民间组织的领导者们,于是他们设此计来置莫扎特于死地。还有人认为此人是一个与名人贵族和大的组织毫不相干的人,他只是一位平庸的作曲家(另一说是受有钱的平庸的作曲家雇佣的人),他非常熟知莫扎特的状况。因而利用他健康状况恶化、濒临死亡的时期想假以莫扎特的名义,以重金购买其作品,据为己有。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小说《莫扎特的挽歌》是一篇不到千字的短篇纪实小说,它描绘了一个“举止端庄、略带威严的上了年纪的男子”。

  这位大作家使这位黑衣人变得更为神秘,他在文章中没有明确说明此人来历。却强调了一点,即这个人的出现使莫扎特认定死神使者降临;他出现的那个日子便是来向作曲家通报为自己谱写安魂曲的日子,因而《安魂曲》便成了莫扎特的“天鹅之死”的作品。他在死前三个月即9 月7 日给歌剧剧本作家达。彭台的信里写道:“天命难违,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生死有定,是人生不能挽回的,一切只好任随它去……这是我的‘天鹅之歌’,我没有置之不理的道理”。因而他更加忘我地工作,抓紧最后的时光,不分昼夜地写,由于劳累过度,常常昏迷。他妻子千方百计阻止他消耗自己,他却粗暴地回答:“这是某些为我着想的人在使我做这个挽歌,它在我的丧葬仪式中用得上它!”不久,他终于完成了工作,但当陌生人再度出现时,莫扎特已离开了人世。

  这里司汤达把这个神秘的黑衣使者变得神圣起来,如作曲家本人所想的那样,黑衣人是上帝派来的召魂使者,是死神的使者。

  然而,还有更为重要的看法。据最新资料表明,一位“狂妄自大而又酸溜溜的维也纳贵族老爷”自嘘为作曲家,他常常在家里举办音乐会。为纪念亡妻,他想办法令莫扎特写一部追悼其妻的安魂曲,并图谋据为己有。于是他便密谋遣使,匿名的订货单和黑衣使者使莫扎特不胜惊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节目中的《夜话金曲》,曾解释了这位令莫扎特惶惶不可终

  日的黑衣人,说他是被一位附庸风雅的贵族老爷所雇佣的人。这位惯以重金收买作曲家的作品从而据为己有的老爷名叫斯图尔巴赫伯爵,可能就是指的上述那位,其实早在本世纪上半叶就有资料谈到过这点,丰子恺早期的《近代十大音乐家》中的莫扎特一章中便提到了这位骗子贵族。看来,黑衣使者是这位附庸风雅的斯图尔巴赫伯爵派去的人,他的神秘令人不安,从而也在这位音乐奇才头上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其实,莫扎特本人在死前一年已预感到自己不久将辞世,他的健康状况和拮据的生活给了他某种直感。他曾坦然地对朋友们说:“死亡已在我的舌尖上,我已尝到它的味道了。”他在这一年里写了一首安魂曲、五首弥撒曲,这是他有某种预感的证据;另外,大量考证又表明,即使在其生命最后一刻,莫扎特却又未感到自己会马上死去,后来有了这神秘的黑衣人,便给了后世之人以迷惑,以为陌生人带来了作曲家的死。有一点可以令人信服的是,莫扎特生前未曾创作完《安魂曲》,死后他的学生许斯迈尔续完了此曲,如期交给了这位留传后世的黑衣人。那么,这位神秘的“黑衣使者”究竟是谁?

 

no.7 爵士音乐为何会发祥于美国新奥尔良?


爵士音乐为何会发祥于美国新奥尔良?
 
  爵士音乐作为西非音乐旋律及欧洲音乐和谐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成为20世纪初美国黑人居住区公认的广泛流行的音乐。这种音乐不仅与以往的音乐不同,而且是世界音乐史上罕见的一种新音乐的开端。那么,这种音乐为什么会产生于美国,具体来说,为什么会产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呢?许多音乐家和学者却对此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哈利。普罗斯基和詹姆斯。威廉对此问题作过较详细的说明,他们认为,尽管爵士音乐在19世纪末同时产生于美国西南部的许多地区,但其发祥地是新奥尔良市的斯特维尔的“不夜区”,当年,在这一繁华市区,每天晚上有成打的乐队、许多三重奏或三重唱乐队以及其他音乐家受雇于此,通宵达旦地进行演奏或演唱。即使在19世纪末,新奥尔良就以其音乐,尤其以具有真正非洲传统的黑人娱乐活动而驰名。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20年之后,在这里的每个周末,人们都会看到刚果舞蹈的精彩演出。这类演出在粗制乐器,如竹器、木鼓、班卓琴和响板等伴奏下,再配以具有特殊旋律的刚果歌曲,显得格外豪迈、高亢和奔放。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著名黑人音乐家布迪。波尔登组建了第一个爵士交响乐团,吸收了大批音乐家,并把广大的青少年吸引到音乐和舞蹈活动中。普罗斯基和威廉等人还举出黑人音乐家的某些特点,并企图以此来证明爵士音乐首先产生于新奥尔良的理由。他们认为,在新奥尔良的音乐家中,尽管许多人没有受过正规音乐技能训练,但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把黑人的音乐技巧与西方古典音乐结合起来。波:尔登在这方面是新奥尔良音乐家中的代表人物。他重视音乐的即兴性,并使其节奏短促和无止境的重复。象波尔登一样,新奥尔自教自学的音乐家对铜管乐器的技法起了梦想不到的冲击,并创造了恰到好处和独一无二的爵士音乐形式。

  如果只讲黑人天才人物的存在,还不能有力地说明爵士音乐之所以产生于新奥尔良的奥秘,还得研究新奥尔良的音乐文化传统。事实上,有的学者如马丁。威廉认为,有两种音乐传统汇聚于新奥尔良:第一,欧洲音乐传统。

  欧洲音乐代表性的形式是法国的民歌和舞蹈以及英国和爱尔兰的民谣,它们使黑人的特殊音乐形式变得欧洲化了。第二,黑人本身的传统。这一传统以歌曲情感的激越和旋律的特殊为特点,其可以以“蓝色音乐”为代表。这两种传统的结合就酿成了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器乐,而这种音乐与以往的音乐相比,其旋律更快,其情绪更为高昂。除此之外,演员在演出和演奏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其歌曲的主题,也是这种音乐的一大特点。

  无独有偶,波兰进步作家泰曼在70年代对新奥尔良文化特点的精采描绘,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爵士音乐之所以发源于此地的原因。对此城市,他总怀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斯特维尔区虽然到60年代已成废墟,与奇异的坟场相邻,但昔日曾是欢乐之地。爵士音乐在欧洲象征情欲和欢乐,精神自由和文化独立,在这里却象氧气一样不可缺少。这里的爵士音乐及待制汤,都是天赋的第一流,独一无二。人们认为爵士音乐是由于居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另外有些社会和历史学家,则认为新奥尔良的社会和民族杂居的传统对爵士音乐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们对此种观点还作了详尽的描述。他们认为,客人一到新奥尔良,一定会对那里社会的大混杂情况感到十分有趣。

  法裔、西裔、非洲裔、意大利裔、爱尔兰裔、德裔、英裔和欧洲犹太裔,这里应有尽有。这里也许是唯一的一个由天主教徒占据社会上层的美国城市。

  黑人占到全市人口的55%。他们在新奥尔良的历史可追溯到内战以前可怕的奴隶贩卖年代。进入现代社会,他们获得了自由,但受到贫困的制约,偶尔还遇到恐怖的威胁。最后终于看到自己的一个同胞当选为市长。在他们的眼里,似乎多元化种族环境及其不同经历为爵士音乐的产生提供了源泉。

  但是,还有的历史学家,如约翰。加拉蒂,则认为新奥尔良爵士音乐的产生主要与黑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斗争生活有关;爵士音乐的产生是与黑人争取解放和自由的斗争相得益彰的,是黑人特殊感情的一种表露。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城市黑人在政治、经济和地位等方面的相对改善,他们的自我意识与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意志进一步加强。在这种形势下,黑人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出现于城市黑人居住区,并开始释放其争取“精神解放”的巨大能量。爵士音乐,作为现代最大众化的音乐,基本上是在世纪转变之前由工作在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家创造的。到本世纪20年代,它传遍整个美国和世界的其余部分。白人音乐家和白人公众以某种途径推崇和吸收它,因此,这种音乐又变成了一种实行种族容忍和理解的力量。爵士音乐本身则表明其是“即兴之作”,并以一种自由和奔放的形式,抒发表演者和公众的共同经历和感情。它充分表达了黑人希望冲破老传统和抛弃旧束缚的思想情绪。这就是爵士音乐为什么对黑人如此重要的真谛之所在。这样,从前述中人们似乎可以看出,爵士音乐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原因已得到清楚说明,其实不然。社会学者和历史学家所阐明的各种理由,哪一点是对的,哪一点是错的;如果说都是合理的,那么,哪一点是主要的,哪一点是次要的,仍然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