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之天津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杨柳青年画——娃娃年画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年画因以产地得名。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连年有余》、《荷亭消夏》等一些传统佳作,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为中外艺术家、收藏家视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为杨柳青年画写诗,作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no.2 天津杨柳青的传说
天津的西郊杨柳青,是远近闻名的大镇。它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呢!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据说,他要拆东陵盖西陵,被刘罗锅奏了一本,说按照“大清律”,偷坟掘墓,“斩立决”。皇帝犯了律条怎么办?刘罗锅又出了注意:明下江南,暗里充军。嘿!人们说过“苏三起解”、“林冲发配”,谁见过皇帝“充军”。
    自然,这皇帝充军,既不披枷带锁,也无人押解。只不过让人陪着游山玩水罢了。
    这年阳春三月,乾隆和刘罗锅从通州上船,沿运河泛舟南下。到了卫津镇(即今天的天津市),在北河口休息,又顺流向西南而去。行到古柳口,乾隆忽然“呀”的一声,满脸堆笑,两眼放光,直瞧南岸。原来岸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农家少女,手提着竹篮儿,正走向河边。这姑娘面貌秀丽,体态苗条,虽不敷脂粉,却容光照人。姑娘蹲在河边,取出篮中的衣服浸泡在水中,举起棒槌,在洗衣石上锤起来。忽然,“哗啦”一声,一尾金红色大鲤鱼在姑娘面前的河面上跃起来。姑娘机灵地丢下棒槌,去抓鱼。抓空了,鱼尾一摆,溅了她一脸水。姑娘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水,一边开心地笑起来,娇态可掬。这情节,迷住了乾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船过去好远,乾隆还扭着脖子向后看。
    刘罗锅禁不住在旁窃笑,故意问道:“万岁爷,您说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乾隆不假思索答道:“虎呗!”
    刘罗锅微笑着摇摇头。乾隆又说:“豹呗!”刘罗锅还是摇头。乾隆又说了狗熊、大象等一大堆,刘罗锅一概摇头。乾隆微怒道:“那你说是什么?”刘罗锅神秘地低声道:“是女人。”“女人?”乾隆脸上一热,随即问道:“为什么?”刘罗锅说:“臣不敢说。”“恕你无罪!”“臣方才看见,那河边的女子把龙头都牵引过去了。”乾隆面红耳赤,但仍狡辩:“朕不是看那女子,是看那堤上的杨柳。你看那参天的杨柳,婀娜的柳条,多么青翠,多么可爱呀!”他突然以守为攻地问:“刘爱卿,此处是什么所在?”刘罗锅一怔,他并不知道这运河畔的小村镇原叫太平庄,后又改名为古柳口。但他毕竟足智多谋,便顺着皇帝的意思说:“此处是杨柳青!”“杨柳青?对,是杨柳青!”乾隆和刘罗锅都会心地笑了。
    过去常说皇帝金口玉言,一句话说出去就是钦定御封。从那时起,天津西郊的那个村镇就叫杨柳青了。杨柳青出美女也成了口头禅了。
    老百姓说,杨柳青是块宝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水丰、肥足、土质好,杨柳青种植的菜瓜个大、光滑、酸甜适口。所以有“杨柳青的菜瓜——酸甜的”这样的歇后语。
    由于自然水质好,加上配方好,杨柳青的醋也别具风味,先酸后甜,为调味佳品,与山西、镇江的名醋相媲美。
    杨柳青还以“杨柳青年画”驰名,关于杨柳青年画的传说很多。殊不知,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no.3 天津民风三变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陆交通畅达,自古就是军事屯兵和角逐的战场。战国时期,燕、赵、齐等诸侯国逐鹿中原,屡屡挑起战争。唐朝经常对北方用兵,渔阳(蓟县)成为军事重镇。宋辽两国以海河为界隔水对峙。金设直沾寨,明建天津"三卫",都作为屯兵防御的军事要地。相传,天津设寨时,居民才有七姓。至明代燕王率兵扫北,大批的随军家属和移民到天津落户,"筑城设池定为今名",天津始成为繁华的城镇。燕王与其父朱洪武揭竿举旗发端于苏北,皖南,自然随之而来的以这一带人居多。天津民间旧时曾流行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从饮食习俗看,天津人以面食为主,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而天津的节今时俗又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的农村。由此可见,天津众多的居民是由退役的军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拼凑组合的。军人粗犷骠悍的性格和移民火爆一团的习性对后来天津民风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历来就有着分帮结伙的特点。如漕运的山西帮、广东帮、宁波帮等等。就是在同行业问,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抵御外部或外地势力的侵入,也自发组成团伙,出现了脚行、鱼行、粮行、油行等组织。

    帮会和团伙内部重义气,守信用,互助互利。早年有所谓"锅伙",合伙吃饭,平分工钱,是原始的互助互济形式。帮会与团伙之间互不相让,争利夺势。甚至武力火并。李鸿章在《续天津县志》序中写道:"顾其人情风俗轻生赴斗,犹有渔阳上谷之逸……盖斯民之富者,多好倡为善义行;其贫者,就死不悔……亲上死长,勇于赴难而不屈,亦多忠义才杰之伦。"这是讲了好的一面。而其副作用也尤为突出,以土产"混混儿"出名。所谓"混混儿"皆地痞无赖亡命之徒。"混混儿"之间为了抢占地盘,除经常打架械斗外,往往还采用"自戕"的特殊方式来斗狠。如有"刺破头"自造伤残嫁祸于人的;有熬打"卖味儿"滚刀肉的;也有爬钉板;跳油锅的。当然,"混混儿"仅是个别的,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早已绝迹,但它毕竟是移民特定时期帮会团伙习气的产物,其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清代,由于政治的相对稳定,天津逐渐失去军事要塞的地理位置。驻军执行屯田制,穿渠引水,开荒种田,以保证计养的来源,渐渐由"军"转"农"。当政者因势利导,改军事管理为行政管理,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颇有成效,民风也随之一改。地方志上有着"贵德耻争,民淳讼简":"文风日盛,家弦户诵,以气节相高,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等记载,贵德耻争、乐善好施一时成为时尚。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好民风一直流传至今。敢于直言公理,乐于帮助弱者的事情总是屡见不鲜;而欺弱凌下常常会引起公愤。比如,观看球类比赛,天津人从来都是为暂时失利的一方摇旗呐喊。排队购物,小伙子"加塞"会引起众人的齐声反对,而老年人偶尔不排队人们是能够容忍的。天津人说话办事很讲究:外场",得过别人的好处;总要以某种方式回报。初次办事总是把话说得十分周全,让人心里热呼呼的。事后还要说::用得着说一声","有事找我去"。一但别人有事相求,不管能否办成满口应允,极力去促成,有些难处也自我承担,从不对外宣扬。天津人以"失约"、"食言"为耻,称这样的人为"大梨"、"庇庇";以"管闲事"为乐。社会上历来有民间自行排解纠纷的风气,称排解纠纷者为"大了"。"大了"往往是德高望重极善言谈,他们了事一般不纠缠细节,尽量使问题简单化,要求在大方面双方都过得去,常说:"看我的面子完啦"。所谓了结,不是评理,而是使双方找回一点"面子"。

    清末,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经济地位日益突出,一跃成为华北地区的商货中心--大商埠。外来事物不断涌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电灯、电话、高楼大厦、租界,日新月异。天津人几乎每天都在接受新东西,见多识广,转化成自我骄傲、夸耀的资本。滋生一种城市人心理上的优越感。天津人动不动就把外乡人称为"老呔儿"、"傻冒",特别爱在外地人面前宣扬自己的所见所闻,目空一切,居高临下。天津人交往时一般不休阵,有自信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局面。天津人讲话直爽、简洁、泼辣,不兜弯子,喜欢直来直去。但是,有时不免虚张声势,强词夺理,出言不逊。因此"京油子、卫嘴子"的流行说法也带有贬意。

    天津卫的民风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迁、经济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天津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由兵转农","由农渐商"是沿用了天津民风三变的传统说法。

no.4 天津人过年礼品
从50年代到前几年,天津人在春节时对亲戚朋友大都送点必(糕点)。大年初二,姑爷送媳妇娘家,那时因无“的”可打,几乎人人的自行车后衣架上,都是点心盒子。这才发生“点心盒子大旅行”现象,亲友间以致发生“礼品还家”的趣闻。这两年变成了西点,但仍不出糕占的范围。可是,从前天津人送年礼却不只集中于点心、鲜货。

  天津人送礼一贯讲究应时到节,新鲜可心。既是新春到来,就要有春天气息,因此就有送鲜花的举动。那年头儿,不重西洋礼节,没有送折枝(剪枝)鲜花的,而是送整盆的腊梅、迎春海棠。每盆都要捆扎成“型”,迎春用自身枝条编成扁圆的娇黄花盘,似有蜜蜂徘徊飞翔;腊梅、海棠则扎成大圆球形,团团似火,春意盎然。这种礼品高雅且有人情味儿,送盆花,没有买的,大都是租的,花匠到落花时来取老根儿。

  这年时寒风凛冽,天津冬季“三珍”正当其时,因此,送银鱼、紫蟹、铁雀做礼品也成风气。花钱不多,却是时鲜,显出送礼人的拳拳之心。再有,是送暖窖的韭黄(应该叫做黄韭菜)。彼时,冬天除去大白菜外,能吃到这种鲜嫩细菜,也会令受礼人动情。此外,也可送茶叶 (天津人讲究喝茉莉花茶)

  一想到瑞雪丰年,外面是灰黑的天空,家家户户贴满猩红的春联、吊钱,屋内鲜花怒放,时鲜清香,这种年味儿真令人神往。

no.5 天津的民俗事象-妈妈例儿
"妈妈例儿",也写做"妈妈论儿",是京津地区一种民俗事象。《北京方言辞典》释义为:"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北京话词语》里说它跟"老妈妈例儿"一个意思。

  例儿,当然是当惯例、体例、规则讲,是应该仿效或依据的。妈妈,指长者,从前大都是家庭妇女。换句不大好听的话说,妈妈例儿就是家里老娘儿们的讲究。加上老字,则是突出"例儿"的老生长谈性质。

  它是否都是"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我看不一定。由于妈妈例儿来自底层人民,是传承民俗,情况就复杂了,至少有三种情况:一、以迷信的形态出现,包含迷信的内容;二、以迷信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三、以合理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后二者在民俗学上叫"俗信"

  这说需要用辩证方法,去看妈妈例儿。

  一、正月不剃头 剃头死舅舅

  这是带判断性的妈妈例儿。有这一回事儿吗?没有。有人把它与清兵入关联系起来,只是小说家言。如果确是"真理判断",即没有舅舅的人,在正月剃了头(理发)怎么办?有舅舅的死舅舅,没舅舅的管不了,那还是真理性判断吗?但是,它是用迷信的形式,引导合理行为。正月,人人过春节,它督促人们在春节前做好个人卫生;不搞这种个人卫生,就危及亲属,多厉害!再说,旧社会剃头匠(理发师傅)大都是宝坻县人,旧年年底夜以继日地干活,等除夕加班到正月初一天亮,立刻回家乡过年 ,你想剃头(理发),哪儿找师傅去!

  二、窗户门对窗户门,不打官司就死人

  建筑新房,或在院子里翻盖新房,最忌讳门或窗对着邻居的门或窗户,所以有了"门对门,净死人"一类妈妈例儿。

  这种话,看起来是一种民俗禁忌,而且是荒谬的迷信禁忌,但是,却不能这么简单地做出结论。因为这是以迷信形态表明一种建筑规程。

  门窗对门窗不便于居住生活。谁家都有隐私,至少都有不愿意别人看见的起居生活,都有不愿公开的行为。夏日炎炎,在个人居室内难免袒露上体,或者洗浴,能时时刻刻紧闭门窗吗?显然不能。还有例如某地有两家门对门的住户。甲走出自己的屋门时,总是无所谓地前行右拐。但对门的乙住户换房搬走了,住进新住的丙。没有几天,丙住户的男人站在门前骂街,"狗眼冲人家屋里看什么","不是东西"等等。甲住户发现丙住户"骂海街"也不依不饶,说:"也不尿一泡尿照照,你那模样的女人躺在地下也没人要。""海街"骂了几次,甲与丙接上了火,大打出手,归了派出所。如果当初盖房的时候,遵守了妈妈例儿这种多年经验总结,把门与窗相互错开,就不会发生这种纠纷。可见这条看来十分迷信的妈妈例儿,道出了某些生活的真理。

no.6 天津为何又叫算盘城
天津城也叫算盘城,城墙东西长,南北短,俨然是一只大算盘。
    天津的算盘城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在北京修了里九外七的都城以后,看到北京三面环山,惟独南侧一马平川,好象营门大敞;又看到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水陆要冲,盐粮集散之地,正好拱卫京门,便决定在这里也筑一座城。 
    刘伯温带领一批人在天津实地查勘多日,对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满意。可是提到筑城,还有两件事叫他为难。第一件是眼前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第二件城垣的位置是建在三岔河口以南,还是以北?一时举棋不定。
    这天夜里,已经鼓打三更,刘伯温心事重重,辗转不能入睡,便披衣出门,独自信步走去。这时候,更深人静,万籁无声,皓月当空,星河灿烂。他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突然看到前边不远处有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背朝他坐在地上。这人坐在地上也足有两三丈高,头上金盔,身上金甲,降闪光。原来是一个金甲神!刘伯温看罢大吃一惊,本想转身退避,又一思忖:这位神爷三更半夜坐在此处,定有用意,我倒要弄个明白。于是,他放轻脚步,围着金甲神绕了一圈儿,看了个仔细。只见这金甲神左手托金鼓,右手擎算盘,坐在那里坦然自若,不发一语。刘伯温正诧异之间,金甲神忽地化作一缕轻烟,眨眼间无影无踪了。
    转天,刘伯温立即命人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挖掘。挖着挖着,铁锨碰到了一件硬东西上,当的一声。刘伯温叫大家小心,不可损伤挖着的东西。不一会儿,在东西南北四个角上各挖到一块二尺见方的金砖。这下建城有资金了,刘伯温大喜。他下令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盖起一座三层高的鼓楼,楼开四门,名为:“拱北”、“定南”、“镇东”、“安西”。接着鼓楼为中心,在四周照着金甲神擎的算盘模样,建筑了一座长方形的城垣,城东西长五百零四丈,南北长三百二十四丈,城周总长九里十八步,恰恰似一只巨大的算盘。又以鼓楼为中心,辟街四条,街的两端,一抵鼓楼,一抵城门。这就是后来的天津城。

 

no.7 盐商文化与天津民俗

    清代诗人张船山(问陶)称誉天津“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乡景色,即渔(次要的)盐(主要的)之利带来的风月繁华。这一点,天津与扬州也很相似。行销淮盐的商人与行销芦盐的商人,所创造的文化扭转与意蕴,在当时是颇为接近的。

  天津盐商文化对天津民风民情的改变,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疚,从天津民俗整体看,都很明显。

  天津屯本为军事建制。因此,民风剽悍,造成遇事讲打讲闹的社会风气。而盐商如顺治时张霖、康雍间的查日乾(天行)、安歧(仪周),起造园林,延揽名士,换名话说,在天津,“引进文化”,成为一时风气。安歧“无声争之好,惟涉古今书画名迹”,“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津文化的建设者,范宽〈雪景寒林图〉,孙过庭〈书谱〉都是字氏家中物。盐商收

  藏名迹的风尚,在晚清“八大家”中李善人身上遗风犹存。李家珍藏宋元明珍本图籍多种,是旬清大藏书家之一。

  天津儒学始于明正统间。在明、清两代,不但有文学、武学,还有商学。商学的生员即来自商、灶(盐灶)两稽查,主要来自盐商,早期也由盐商承担经费。盐商积极兴学,既因本身富于财力,又因商、灶两稽查子弟可人科场,步入仕途。天津第一所学校(康熙五十八年)“三取书院”,早期经费全由长芦盐商支会。第二所“问津书院”。则由盐商查为义献产而设。天津河东盐索一带,从不讲读书习文,乾隆举人杨一昆(无怪)在此设“起凤楼书社”,使民风民情大为改观。而杨家即是盐商。天津一地,民风民俗由尚武而崇文,不能不承认盐商文化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就天津情况讲,有一条显而易见的规律:正畸而优则仕,仕而优则盐。遂闲堂张家行盐有了钱,儿孙都步篱仕途;无锡华氏(南华)北迁后,祖先业盐,后世出了内阁中丞华世奎。李叔同(弘一)之父李世珍(小楼),为同治进士,致仕后因办盐务成了巨富;杨一昆及其子杨恒占(进士)也是先仕而盐发家的。无论如何,科场功名,总是对文化的一种启动力。

  但盐商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用钱堆起来的,无论起造园林,收藏名迹,延揽名士,纵情诗酒,没有钱是办不到的。风月繁华的基石是白银。这说又影响天津的社会风气“俗尚奢华”。“八大家”中的盐商振德黄、长源杨、益德王、益照临张(海张五)、李善人,无不以挥霍性开支而闻名津沽。天津鼓楼东姚家也是盐商,而且姚丰年、姚承丰父子两世进士,财力不下“八大家”,但家风清正,生活简约,就不属八大家。从这一点看,盐商文化对天津风俗糜烂又有大关系。聘闺女讲究:“过嫁妆”,娶媳妇讲究“亮轿”,死人讲究“出大殡”,办会讲究“设摆”,把家中珍贵文物摆出去,实际是“摆阔”。由于金钱悖入悖出,因此天津又有“宝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的说法。杨一昆在〈天津论〉里说:“第一是走盐商,走久接(结)地方。一派纲总(盐商公会头目)更气象:水晶顶,海龙裳,大轿玻璃窗儿亮,跑如飞蝗,把运司(盐官)衙门上。店役八九个,围绕在轿旁,黑羔马褂是寻常。他(盐商)的来头可想。”这就是盐商的日常面貌和文化形象。

  盐商办文化事业并不单纯出于倾心文化艺术,主要还是附庸风雅。张霖、查莲坡皆能诗,但有几首为人传诵的天津诗人还是“独有清韵在梅花”,属于那家族累世清芬、佳仕途蹭蹬的梅成栋祖孙。清代天津也没有出现大书法家、大画家,更没有“金陵八家”、“吴门四子”画派。盐商中人对于艺术总是浮皮蹭痒、水过地皮湿,点到而已(盐商后裔另论)。这种创作风气,影响甚深。

no.8 打囤与填仓
 旧历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于河北省农村的习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苇席圈成的盛粮食的容器,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准备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囤。打囤的习俗表现了经饥饿煎熬的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天津人大都到粮店买粮,盛粮的容器改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无囤可打,但由于居民的组成成份大部分来自河北省、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村,仍长时间保持着打囤的习俗,只是内容有了变化。晚饭后,用白色的粉笔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然后把春节期间门窗上悬挂的"掉钱儿"撕下几个"钱儿"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用砖块压好,谓之已打囤。相传这一天也是老鼠会亲的日子,人们须早睡觉,免得打扰老鼠们的好事。否则老鼠就会报复,咬坏衣物和食品。

    旧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同打囤一样都是农村的习俗。粮食入仓,满满当当,丰衣足食,家丁兴旺,同样表现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填仓日,家家喝鱼汤,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妇女切忌做针线活,扎了仓官的眼睛,无神灵保护粮仓,那还了得。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提高,人们再不需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了。所以打囤、填仓的旧习俗渐渐地被遗忘。在这二天,偶尔也会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似乎告诉人们该打囤、填仓了。然而,很少有人再去迎合。

no.9 天津的岁时节俗

    天津的岁时节俗与汉族的传统大致相同,但其中也有不少带有城市商业生活特点的习俗,而且天津岁时节俗的特殊性多体现在饮食方面。

  正月初一:旧时天津人这天不出去拜年,而家居自娱。
  初二:敬财神,给小儿压岁钱,开始互相拜年,挑水人给用户送水送柴,取“进财进水”口采。
  初三:烙羊肉馅合子,天津有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于往家转(赚)”。
  初五:俗称“破五”,家家吃饺子,俗称“捏小人”。
  十五:商号悬灯结彩,各家皆吃元宵
  十六:妇女皆往亲戚家串门,俗称“走百病”。
  正月二十五:在屋内或院中画囤形,中放一包米或钱,称为“填仓”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家家吃烙饼,煎闷子,炒鸡蛋、绿豆菜,妇女不动针线,怕刺伤龙眼。
  清明节:前十天后十天扫墓添坟。
  二月二十三:天后生日,市民和四乡农民赴天后宫进香,出皇会。
  四月初八;城隍庙演戏,晚间出“鬼会”,市民到西门外白骨塔处行祭“赦孤”。
  端午节:门旁插艾枝,小儿穿黄衣裤,身挂老虎坠,家家吃江米小枣粽子。
  七月十五:鬼节,为亡灵焚化纸钱。
  八月十五:中秋节,旧时妇女焚香拜月,亲友互赠月饼。
  九月初九:重阳节,黎明时登高远望,食品多为糕类。如切糕、年糕等,取“高”音。
  九月十七:财神生日,商号皆以香烛供奉之,并张灯结彩,大肆庆祝。
  立冬:开始“数九”,并记“九九消寒图”。此日食馄饨。
  腊月初八:用各种米豆,小枣,栗子熬“腊八粥”,包素饺子,并开始用醋泡大蒜,称“腊八醋”,以备春节时食用。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俗谓本日灶王上天述职,故将旧神象烧化,等到除夕夜再换新神像,祭品为糖瓜,粘糕等。
  腊月三十:扫除,贴对联吊钱,全家团圆,吃团圆饺子,守岁,午夜燃放鞭炮。 

no.10 天津独有的曲种-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民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唱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满乡土气息,腔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

  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著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续流传下去。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