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5日: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激情鼎沸,一群活力四溢的年轻人在此宣读了《告全市同学书》----“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看前人没有看过的图景”,是他们发出的响当当的宣言。这一天,一个承载着希望与责任、充盈着青春与热血的中学生自己的通讯社----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了!
学通社成立之初,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以及丰台、西城、东城、宣武、朝阳等区的校办企业公司还给予了经济上的资助,安岗、杜导正、王立行、许文、郭梅尼等新闻界的知名人士欣然担任了顾问。时过不久,北京市委宣传部正式下发文件,确认学通社是北京青年报社领导下的北京中学生课余新闻组织。
时光匆匆而过。到1999年夏,学通社已经有了第17届的“学通社人”。一届又一届,学通社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看了前人没有看过的图景;在感受这个时代的同时,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们的目光和脚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1985年,《北京青年报》因创办学通社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创新活动奖”,各省市纷纷效仿,一时间,学通社遍布全国。
80年代,学通社的记者就以敢想敢闯闻名,凭着一张小小的记者证,采写过许多国际著名人物: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排联主席阿科斯塔;著名电影演员格利高里·派克、阿兰·德龙;法国哑剧大师布拉戴尔;荷兰鹿特丹大学教授都德等等。采写的国内各界高层或著名人士有:国家领导人万里、邓朴方;数学界泰斗华罗庚;地理学家牛文元;语言学家吕叔湘;作家刘白羽、王愿坚、肖复兴、郑万隆;作曲家谷建芬;主持人陈铎;演员李婉芬等等。
进入90年代,学通社把目光和触角更深地投向宏大的社会背景层面,更多地采用集团作战、规模作战。他们走入京郊百姓的家庭,体会《人民心目中的邓小平》;他们《走进戒毒所》,采访深受毒害的同龄人;他们到长江三峡,采访工程总指挥、普通移民、工地建设者,感受《山之魂,水之魄》;他们体会到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的艰巨和痛苦,写出《我们是下岗职工的子女》;他们在知识经济到来的年代,三次采访九旬高龄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他们关注环保,考察京通大运河,发起《学通社出击水污染》的活动;他们走上抗洪一线餐风饮露,拍下珍贵历史镜头,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他们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关注着同龄人道德素质的变化,全市各个分社大联手,《目击首都中学生》;他们学习做合格的消费者,《我和王海去打假》;他们主动扮演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体味》…… 学通社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仅1998年夏,学通社参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二起跑线》,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走向明天》等栏目或节目就有十几次之多。
1986年,学通社曾在报上公开征集社徽,河南省金生同志一枚尚未完成的草图被选中,那是用“学通”的变形字母构成的小树造型,有“十年树人”的暗喻。90年代中期,学通社由《北京青年报》社《中学时事报》编辑部管理,除北京分社之外,又新建了天津分社和塘沽分社,每一届成员达五六百人之多。
历年学通社记者“著书立说”的都大有人在:从80年代王晓在课余编写20万字的《中国历史地名小词典》、杨飞、杨遐姐妹的小说集《恰同学少年》到90年代李芳芳的《十七岁不哭》、张悦悦的《12岁,我到美国读中学》……都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张悦悦还把《12岁,我到美国读中学》一书的所有稿费捐赠给希望工程,此书在2000年6月又喜获再版。1999年,学通社同学的作品集《长大不容易》、《我们在关注》又已面世。
1999岁末,学通社发出请大家“回家看看”的消息,连日来,“学通社人”的电话不断。不少“学通社人”表示:“学通社”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组织的名称,而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它是“成长链”上关键的一环,穿起人生经历中种种让人兴奋让人痴迷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