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自信可能有误解,自信不是认为你比其他人好,比他人强,这是自大自负,不是自信。自信不是与别人比较得来的。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
我认为“自信”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人生而拥有的,只不过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后,我们的自信心被逐渐地消磨掉了。
为什么自信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来看一个科学的解释。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研究发现,人的自信与能力的关系类似上图的U型曲线,在“无知”和“顶尖”两个极端上,人的自信达到巅峰。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越是无知越是自信,但,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谁生下来不是无知的呢?
人出生就是无知的婴儿,生下来就是自信满满,所以,我认为自信,造物主赋予我们的与生俱来的能力。
为什么自信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自信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心理基础,事先相信自己能做成功,大概率上你才会去做,才有实际行动,不是吗?
上图来源:电影《垫底辣妹》
通常的逻辑是:我先要做成一件事,达到某个目标,我才能有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是能够做到的。但是,这个“先做到再相信”的逻辑是错误的。
如果你要先做成某事,或者你先确定目标是可以完成的,你才相信自己有能力,那么,你一旦遇到任何问题,哪怕一丁点儿的小错误,你就容易绝望,容易丧失斗志,会产生“再努力也没什么用”的想法,你很容易就放弃了。
这种思路的毛病在于:“以结果为导向”,决定我们是否有信心的是现状(做出了什么成果/目前获得了什么),这个逻辑它不是错误的,关键在于这个逻辑的“使用场景”。“以结果为导向”的逻辑适合于制定计划,规划路线。
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逻辑如果用于建立自信,那就潜藏了2个问题:
一、无法用现在推测未来
事物是一直变化发展的,如果你用现在来决定未来,就等于用“过去”束缚自己。
二、以结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以结果为目标是正确的,但,以结果为唯一判断标准,不仅很容易导致“非黑即白”的错误判断,进而让人走极端;而且,更容易让人情绪不稳定,就像墙头草一样,心情摇摆不定,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
你一旦心态不稳,就容易受外界影响,等于你完全被现实的情况掌控,处于被动地位,丧失掌控外界环境的主动权,无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你最近工作表现不错,领导夸奖你。但如果你哪天失手犯了个大错,被领导骂,被公司通报批评,“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只会让你盯着眼前犯的错误,把自己之前成功的经历忘得一干二净,陷入越想越觉得自己差劲的恶性循环,你可能会被打击的几斤崩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更严重的情况,有些人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什么都不做(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了还努力什么),从此,自暴自弃,越来越差。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反过来想。
“先相信后做到”的自信主要有3点:
注意,不要考虑有没有人喜欢你,只考虑你自己是否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别人不喜欢你,正常,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讨所有人喜欢。(撒切尔有句名言:如果你一心只为讨人喜欢,那你就要准备随时为任何事情妥协,最终一事无成。)
保持这种想法,当有人不喜欢你的时候(这是肯定的,没个人都会遇到的),你就不会怀疑自己,不会去讨好别人,也不会记恨别人。没关系,不喜欢我就不来往呗,总能找到喜欢我的人和我做朋友,因为,我是值得被爱的。
为什么有些信仰宗教的人,更容易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上帝是不会对他们有偏见的,始终会平等对待他们,这种精神支柱,是自信的来源之一。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这也是种精神支柱,这样你既不会自轻自贱,也能看淡别人的看法,不会轻易被误导,不会轻易被打垮。
当你犯错、做的不够好、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会犯错,更何况我们这种不是天才的人。
其次,相信你能改正错误,即便你多次失败,也不要怀疑自己,失败是因为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样,你失败受打击的时候,才不会自暴自弃。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才不会抱怨,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反对你的意见,如果你不确定,第一反应不是听信别人,而是去搜索资料,去咨询优秀懂行的人,多读书多看,有了知识积累,才不容易被误导。
关键在于:你可以怀疑你的主见或观点,但是,不要轻信别人的反驳或质疑。
你懂得少,自然容易被人误导,但如果你懂得多,知识基础扎实,自然能辨别真伪。比如,如果有人告诉你,现在大家都用支付宝存钱,银行早晚要没落。你稍微有点常识都不相信这种蠢话。
总结:自信是相信自己,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与别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