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为什么工作总是不如意

80酷酷网    80kuku.com

  

  想当初大学毕业时,我们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投身社会,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然而在商海翻腾了多年,收获的只是体验了海水的苦涩和江湖的险恶。偌大的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的舞台。

  我们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投奔一个新的公司,又一次次带着伤痕失望而归。"你又发现一家公司,锃亮的招牌如女孩善睐的双眸,摇曳的标识如随风飘散的长裙,面试官的许诺如祝福那么动人。"你在心理问自己:这里有真正属于我的舞台吗?这一次是我职业的真正归宿吗?这里才是我"海枯石烂、天老地荒的职场婚姻"吗?--可谓是殚精竭虑,但到头来,仍然只能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什么工作总是不如意?!

  思科(中国)公司政府企业事业部华南区销售经理娄宾对媒体发表的观点,从反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美国企业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这一点亚洲企业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国内企业更是如此。

  娄宾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思科的公司内部网站上,有一个专门为同性恋员工设置的PARTY。我们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真实地体会到美国企业对不同员工个性的尊重(尽管笔者不赞同这种支持同性恋的做法)。

  相反,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不尊重人的个性。中国企业喜欢听话、使人放心、能办事的人,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浑身是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广告界是最崇尚点子、标榜个性的行业,我们见到那些有才华、有个性的广告人,又有几个能在一个企业善始善终!

  我一个朋友,嘴很臭,说话很不讨人喜欢,却在一家美国著名的石油公司做了5年,收入也颇高,只是一直没有升职。凭他这样的个性,要是在国内企业,早给炒鱿鱼了。

  在中国职场,性格至关重要。不但岗位与性格的相关性很高(性格内向在企业的发展机会少,职位上升的空间也十分狭窄;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内向性格,不象美国人,75%的人是外向性格),企业内部环境(许多企业谈不上有企业文化)对性格的要求也较高,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企业对性格的包容性很低,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很难有大的发展,真正有性格的人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这不仅是由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的,也不仅是中国企业内部氛围的问题,它直接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而是管理;中国企业要追赶美国的管理水平,首先必须研究、借鉴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美国文化,但这并非一日之功。

  虽然职业顾问这个职业起源于美国,在美国找职业顾问,就象中国人生病看医生一样普遍,在美国中学就有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方向方面的指导。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包容性,中国的职场环境不好,在中国必须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慎重选择职业。所以,在中国比在美国更需要职业定位顾问。

  那么,是不是说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前途就一片光明呢?如果企业有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的职业通道规划,是不是就不需要自己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呢?

  事实上,不但欧美企业、日资企业、港台企业企业文化迥然不同,就算是同为欧美企业,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也千差万别。许多在中国的欧美企业内的人际关系与大多数中国企业差不多,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有少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美国文化。在这些企业,每个人的个性能够得到尊重,才华能够找到舞台来展现,但仍然存在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活力美洁时洗涤用品公司大区销售经理刘俊健的观察结果是:在外企担任大区经理一般时间在3到5年,过了这个时间也就存在一个退休的问题。

  美国思科公司(中国华南区)总经理张岩强调:可以说,40岁左右是大陆大区经理退休的年龄,因为,对于上边的总裁来说,你年龄大了,跑不动了。
40岁以后怎么办?

  从未换过工作、一路升迁、到达华人在宝洁的最高职位--宝洁大中华区副总裁的韦俊贤,在年界46岁的今年4月1日,还是选择了离开曾经使他产生了最大梦想的全球消费性产品第一名的公司--宝洁。

  为什么?

  因为全球化的结果,企业形成了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职责范围缩小。决策权越来越集中到美国总部,每一个事业群由总部实行全球统一经营管理。最后,一个行政总经理做什么?只剩下握手、照相、接受访问,负责当地的政府关系、媒体关系。

  所以,即使是在这些尊重员工个性的美资企业,也存在一个很大的职业发展的问题,就是你进不了决策层,不能参与决策。你只负责执行,这是你想要毕生追寻的职业理想吗?

  李先生在一家著名的美资烟草公司长沙长海医院的急诊室。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她说她其实很喜欢急诊室紧张而又忙碌的气氛,不断有新的病人进来,既要对亲自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又要指挥护士照应,还要回答病人家属的咨询,甚至有时还要记费、收费等等,但她喜欢急诊室那种变化多、压力大、要求反应快、判断准的感觉。可是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很差,主任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来,对医生的劳苦很不关心。

  所以阿芳离开了那家医院,去了一家大型的美资制药公司做销售。由于在上司面前,她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令到上司不喜欢她。在这家公司她只做了9个月,做得很不开心。

  她又去了另一家外资制药公司。这次她学会了对上司察言观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凡事先顺着上司的意思,不去主动与上司较劲,先取得了上司的信任。相处久后,逐渐发现上司向自己要客户的资料后,偷偷地向自己的客户卖药。这回她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学会了泰然处之,宁肯眼前吃点小亏。

  对客户她以平和心对待,学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话说鬼话,仔细观察客户的一言一行、工作环境,学着分析客户的性格特点、爱好和需求,并尽量以专业化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尽可能争取公司资源满足客户。

  对同事真诚相待,有难必帮,并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鼓励别人,与来来去去的同事结下了很好的交情。新同事初到,她带引其尽快进入状态,并为其出谋划策。上司离任,无人管理,仍按部就班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并尽可能以公司代表的身份访问客户,保持公司与重点客户的联络。新上司上任,她也无私相助。
在这家公司,她还是没有什么发展,没有得到提升。她在即将离开公司时,仍站好最后一班岗,没有计较公司的不当,做好交接工作。

  来成功职业指导中心咨询时,她已在另一家制药公司,但她仍然没有看到发展的希望。

  阿芳给自己想过三个发展方向:作家、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教授、医药界管理人员

  我的分析是:中国人缺乏包容性,在中国的企业对性格的包容性很低,真正有性格的人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你的性格不太合群,所以走医药界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有一定难度。你喜欢面对一些突然出现的需要或危机而随机应变,喜欢处理事实和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或想法。你观察敏锐、反应迅速,擅长随机应变,喜欢影响、指挥别人,很适合做可以经常主刀做手术的外科医生。

  建议读一个外科博士,然后去一个好的医院做外科医生。凭着自己的专业技术,还可以逐步上升到医院的管理层。业余有兴致可以写点东西在媒体发表,做一个专栏作家。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