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究竟应该追求什么?稳定的工作环境?高薪?到哪儿都不落伍的学历?它们或许会影响到你的事业发展,但绝不能把职业生涯压宝在这些外在因素上。
本书作者为韩国著名的猎头公司,以其丰富的遴选、举荐人才的经验,从猎头的角度为职业人士指点迷津。
变“信息”为实力
韩国KJPretech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塑料合成树脂的中小企业,拥有在合成树脂精密制造领域里领先世界的核心技术,是日本树脂研究科技公司的合作商。虽然一般人知之甚少,不过,KJPretech公司却是索尼等日本、韩国大企业树脂产品的开发、制造、供货商,其技术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对这家公司进行访问时,我围着这家公司的研究所看了好几圈,并且拍了好些照片,这时,我半开玩笑地问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如果我把这些照片公开,那岂不是泄露了贵公司的机密?”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竟然很好奇地反问我:“泄露一张照片、一份设计图,就算是泄露了公司的机密,这种企业还有竞争力可谈吗?你随便照、随便看,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公司的竞争力不是设计图,它的竞争力潜藏在人才的头脑里。
都说现在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知识是什么呢?知识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那么,价值又是什么呢?倘若站在企业层面上来阐明“价值”的话,价值就是“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东西”,换言之,“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许多人为自己拥有的高学历或学位、TOEIC考试(国际交流英语测评)成绩以及各类资格证书,还有被夸大的读书量而备感自豪,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上等人”。不过,很遗憾,这些学历或学位本身并不能创造出价值,或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当它们表现为业绩时,才能作为实力被大家认可。虽然你的TOEIC考试分数为900分,可是你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电脑考试资格证书堆得满桌子都是,可是电脑业务操作能力还是小儿科;大学毕业也戴上学士帽子,可是在专攻领域上七窍只通一窍,那么可以说上述这些只能证明你“资格”高而非“实力”强,换言之,这些只是一种“信息”而已。信息本身是不会动的,只有当信息被利用起来并取得工作上的业绩时,这才算是“知识”,这些就是“信息”跟“知识”的差异。
现在再回头审视一下,你是否仅为了获得各种“资格证书”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要不只是为了安慰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用心地活着”?倘若是这样的话,你的变化就只是一种浪费了的 “时间上、费用上的变化”,而非能力上的变化。
相反,为了获得能够提升业务效率的知识和秘诀而自我充电的变化,由于能为社会和组织带来价值,因而这种变化才能实现组织跟个人的双赢。
切忌泛泛而行
“文案撰写的工作好像很适合我。”
在某中小企业宣传部门工作已有三年的金问泌先生给自己下了这样的结论。金先生上大学的时候就以“才子”之名在校内小有名气,文笔出众的他在校内外获得过许多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方面的大奖,大学时的专业也是文艺创作。
与其他同事相比,金代理在写文章、拟订企业方案、提出创意方面的确稍胜一筹。但作为一名宣传人员来说,他分明感到自己在能力上的欠缺,他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而广范围的交际是宣传企划人员的必备素质,特别是要跟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还得具备能够说服顾客的沟通能力。
这时的金代理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倘若金代理想保留自己在宣传领域里其他人无法企及的专业性,就要花时间和费用,集中强化自己的优势,比如拟订企划案、提出创意、撰写新闻稿,在部门内巩固自己的专业地位,还可以试着往“撰写文案比重高”的其他岗位转移,去做公司内报刊编辑、专栏作家、技术作家等工作。
另一条路,倘若金代理真想当一名合格的、能够掌控整个宣传部门业务的人,亦可选择在“人际关系”上下苦工夫,弥补自己的劣势。但是,倘若他能将用于弥补劣势的时间用于强化自己的优势,比如撰写文案或企划创意上面,工作的效率将更高,就会逐渐成为某一领域(如文案撰写)里其他人不能比肩的专家。“集中力量于本人的优势项目”指的就是集中力量投资于原本就比别人优秀的某项才能上,让自己的这项优势变得更出类拔萃。
不过,倘若我们每个人都以“集中力量于本人的优势项目”为名而不完成上司交给我们的工作或无视组织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虽然强化了本人的优势项目,却被组织给赶出去了。为组织创造价值,是每一位组织成员的义务,因此,这时就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分配我们的力量:一方面完善我们的弱点,另一方面集中强化优点。在组织内为了取得业务上的成功,我们绝对有必要付出努力,不过,在“终身职场”已经不存在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