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每一个外出打工的人,都有过“站”火车的经历──在一些热门线路,在节假日,随着客流量的剧增,很多打工人往往只能买到没有座位的“站票”。面对“站票”,人们要么自认倒霉,要么怨天尤人,要么咒骂铁道部门。然而,广东东莞一位叫郑芝兰的打工嫂,在尝过一次挨站之苦后,却从站客济济的现状中发现了商机,靠出售小凳子闯出了一条谋生之路,既使站客免受挨站之苦,自己又着实赚了一把。
火车上挨站,全身酸痛换来金点子
郑芝兰是四川省万源市郊的农民,在2002年5月之前,她一直和婆婆、丈夫以及儿女生活在万源,生活虽不是很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可到了2002年5月,郑芝兰的丈夫秦瑞祥突然从县农机厂下岗了,每月只有90元生活费,一家五口的经济开支骤然紧张起来。当时,她的两个儿女,一个读中专,一个读初中,每天都要花钱。眼看连孩子的学费都没有着落,郑芝兰急了,她把家务托付给婆婆,和丈夫一起来到广东东莞市,投奔在那里打工的两个侄女,叫她们帮忙找一份工作。
他们到东莞后,两个侄女一齐出动,好不容易才给郑芝兰找到一份当清洁工的工作,每月工资600元。丈夫秦瑞祥因年纪大,又没特长,找了一个多月,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了份做小工的活。由于干的是体力活,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秦瑞祥干了没多久就气管炎发作,只好怏怏地回老家去了。
谁知,秦瑞祥刚到家,就打了个电话给广东的妻子,说他母亲病了,叫郑芝兰赶快回去。郑芝兰心急如焚,赶紧跑到火车站买返回万源的车票。谁知,东莞东站到四川成都的t127次(途经万源)车票特别紧张,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才能买到座位票。急于返家的郑芝兰买了一张站票就上了车。
郑芝兰原以为,只要过几个站,到了江西境内,车上的乘客就会减少,就能抢到空座位。可她万万没有料到,车到江西,乘客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只见车厢过道、两车厢连接处和盥洗室都站满了人,挤得水泄不通,连车上出售货物的小车也难以通过。当时正值8月,天气炎热,车厢里的空气极其浑浊,郑芝兰站得腰酸腿痛,差点昏倒在地。看到旁边座位席上的乘客正有滋有味地吃着瓜子,打着牌,她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车到南昌,郑芝兰忽然看到一位中途上车的站客,随身带了一把能够折叠的活动小凳子,一到车厢就打开凳子坐了下来。这位旅客的举动引来很多站客的羡慕,大家纷纷说:“如果有人卖板凳,我宁愿出10元钱买一个,也不愿站着活受罪!”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郑芝兰听了,大受启发,心想:如果我去批发一些小凳子,来卖给没座位的站客,生意肯定好!这趟车的站客至少有500人,如果一半人买凳子,就可以卖出250个。只要每个凳子能赚2元钱,每趟就可赚500元;除去车票开支,可净赚300元。一个月跑15趟,每月可挣4500元,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挣钱门道啊!
郑芝兰越想越兴奋,腿也不那么酸了。
郑芝兰站了整整一天一夜后,火车到达了湖北十堰,她旁边的一位乘客下了车,她才幸运地坐了下来。此时,她已经精疲力竭,几尽虚脱。
回到家,郑芝兰把婆婆的事情处理好后,立即跟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可秦瑞祥不仅没有支持她,反而泼冷水说:“买200多个凳子上车去卖?你想发财想疯了吧!我跟你算笔账:200个凳子肯定要两个人拿,两个人的车票要400多元,再加上行李票,不但赚不了钱,反而要赔本,人也累得够呛,还不如稳扎稳打地打工!”
可郑芝兰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她决定趁返回广东的机会偷偷地试验一下。
夫妻搭档,我们的凳子生意红红火火
郑芝兰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后,又登上了去广东东莞的火车。上车前,她特地花了100多元钱买了100个塑料小凳。郑芝兰原以为100个凳子会有一大堆,但等她把这些凳子叠在一起后,发现总共才一米高,用两个蛇皮袋装得妥妥贴贴。
这一次,郑芝兰乘坐的是从成都开往东莞的t126次列车。由于正处在学生返校的客流高峰期,列车到达万源站时,车上早已经有了很多站客。郑芝兰把两袋凳子放在两个车厢的连接处,每次拿20个塑料凳到车厢去卖。由于每个凳子只卖4元钱,而车上的站客大都要站到广州或东莞,郑芝兰的凳子刚一亮相就成了抢手货,不到两个钟头,就卖出去了99个凳子!剩下的那个,一个站累了的顾客开出了10元钱的高价,但郑芝兰没有卖,因为她要留着自己坐。
眼看把从万源到东莞的车票钱赚回来了,郑芝兰大受鼓舞。次日中午时分,列车到达湖北鄂州,她灵机一动,就在鄂州下了车,到车站附近的批发市场又买了100个小凳子,乘下一趟t126次车前往东莞。
这一次,郑芝兰的凳子没到江西境内就卖完了。她看到车票上写着:五日内到达有效,便当机立断在南昌下车,又买了100个凳子,改乘下一趟车……到达东莞后,郑芝兰算了一笔账,发现这一趟,除了车票费和购买凳子的成本,四天内净赚了700多元,相当于打工一个月的工资。
郑芝兰立即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并给丈夫打电话,叫他赶快到东莞来卖凳子。秦瑞祥一听妻子四天赚了700元,连忙买票启程。一路上,他也效仿妻子的做法,买了100个凳子带上车,结果不到几个小时就卖完了,把车票钱赚了回来。
等秦瑞祥到了东莞,夫妻俩赶紧去买了200个凳子,装在四个蛇皮袋里,然后买了两张东莞到成都的t127次车票。可他们满心欢喜地在东莞东站上车时,却遇到了麻烦,列车员要他们补行李票,每袋25元。郑芝兰一听急了,立即找到列车长说:“东莞上车人多,很多人没有座位,我卖小凳子是为了解决旅客困难,也是方便群众,况且我的小凳子一到赣州就卖完了,怎么要买100元的行李票呢?”好说歹说,他们的这一番理由最终打动了列车长,他们的行李票这才免了。
好不容易上了车,郑芝兰和丈夫便分头叫卖起来。可让他们郁闷的是,车上的站客很多,但他们宁可站着,也没有人肯花4元钱买个小凳子。个别人想买,但嫌4元钱太贵,问1元钱卖不卖,郑芝兰一口回绝了。
眼看一个凳子都没卖出去,秦瑞祥急了,不禁埋怨起来。郑芝兰安慰他说:“你不要着急,这些人心存侥幸,寄希望于过几个站能找到座位。他们站几个小时后,站累了自然会买的。”果然,列车一到江西赣州,站客们纷纷熬不住了,陆续有人花钱买他们的凳子,不到三个小时,200个凳子就全部卖完。
按照事先的计划,夫妻俩在南昌下了车,又买了200个凳子,改乘下一趟车。这200个凳子,还没到武汉就卖完了。于是,他们在随州下车,又买了100个凳子……当夫妻俩在第四天到达万源时,他们一共卖出了500个凳子,除去车费和必要的开支,净赚了1100多元钱。接着,他们又按这种办法,在返程途中卖出450个板凳,净赚900多元钱。
这样往返一趟下来,他们共赚了2000多元钱,但两人都累得精疲力尽,足足休息了两天才恢复过来。夫妻俩一总结,发现主要是t127次车的路程太长,对体力的消耗太大,所以觉得累。夫妻俩一合计,决定改变经营方法。鉴于东莞东站到万源路线太长,而列车到达武汉后站客逐渐减少的特点,他们决定缩短路程,把湖北鄂州作为终点站。
考虑到中途进货是个伤神事,他们将两人同时贩卖的方式也进行了改进,由郑芝兰一人上车叫卖,而秦瑞祥则驻守在南昌,专门购买和输送凳子,保证车上中途货源不断。而郑芝兰在鄂州下车后,完全可以从容地买来200个凳子,赶上两小时后从成都开出的t126次车,等车子到达南昌,秦瑞祥的货源又正好补上。这样一来,三天时间就可往返一次,卖出七八百个凳子。不仅周期缩短了,人也不累了,车票开支也减少了。
考虑到沿途贩卖很辛苦,夫妻俩还排了个“轮班作业表”,一周调换一次岗位。
按照这个模式,从2002年9月底开始,郑芝兰夫妇经营了三个多月,到年底一结算,共赚了4万多元,其中“十一”黄金周期间,两人在两个中转站不断补充货源,七天就赚了近1万元,夫妻俩喜歪了。
广开线路,“凳子连锁店”富了全家
2003年春节,郑芝兰夫妇到大侄女郑小莉家过年。看到姑爹姑妈西装革履焕然一新时,郑小莉不由得大吃一惊,忙问他们在哪里发财。郑芝兰就把如何在火车上卖凳子赚钱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郑小莉的丈夫陈哲是湖南邵阳人,他听后连声赞叹这个主意好,并建议说:“火车上旅客拥挤,站票多是普遍现象,你们可以多开辟几条线路。从广州到我们湖南邵阳的k522次列车,乘客多,里程短,是最理想的一条线路。”接着,他向郑芝兰夫妇介绍了这条线路的情况:k522次车途经湖南郴州、衡阳、株州、湘潭、娄底和邵阳等六个外出打工和经商者特别多的地区。旅客拥挤,人满为患。这条线,历时14个小时,三天可往返两次。
郑芝兰夫妇听了,连忙从四川老家叫来了秦瑞祥的妹妹秦瑞莲,又从邵阳请来了陈哲的表姐周小梅,四人分成两路,一路负责东莞到四川的t127次线,一路开辟广州到邵阳的k522线。为了调动两个亲友的积极性,郑芝兰给秦瑞莲和周小梅每人每月开了5000元的高工资。
广州至邵阳一线由郑芝兰和周小梅经营。这条线每天下午6时45分从广州发车,次日早上8点半到达邵阳。她们一般带400个小凳子上车,卖完后,在邵阳休息半天,再买400个凳子搭乘k523次车返回广州。因为邵阳的凳子特别便宜,批发价每个只要1元,所以郑芝兰她们通常一个来回就可以净赚1800元左右;每月跑10个来回,收入在1.8万元左右。
2003年4月至6月,由于非典流行,旅客大大减少。他们就停业休整,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经营管理。
转眼到了2003年7月,郑芝兰的儿子秦小祥中专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便邀了女朋友杨丹一起来到广东,要和父母卖凳子。郑芝兰亲自考察,为他们开辟了广州至达州的新线路(1008次)。这样一来,郑芝兰的凳子生意正式开辟了三条线路。三条线路既是连锁经营,统一收费标准和宣传口径,又是分线经营,分别核算和分配。为了再次提高亲友的积极性,郑芝兰改变了秦瑞莲和周小梅的工资标准,与她俩平分收入。
就在郑芝兰家族的小凳子生意红红火火的时候,一些人受他们启发,在同一条线路也卖起了凳子。从2003年9月起,三条线上都有人竞争。仅广州至邵阳一线,就有三家经营者。这无疑影响了郑芝兰他们的收入,一时间,大家士气大跌。在这种情况下,郑芝兰赶紧制定了“靠服务取胜”的对策:打出“伴你同行”便民服务小组的牌子,除了出售小凳子,还出售晕车药、列车时刻表和报纸等小商品,并备有针线包,为旅客排忧解难。此外,卖完凳子后,他们还尽量帮列车员打扫卫生,为旅客创造了一个卫生、舒适的乘车环境,获得列车员的支持。
这一招还真有效,k522次的列车长见郑芝兰如此为车队着想,就给了她们免票乘车的优待。竞争对手一看,自知卖不过她们,都转到其它线路经营去了。
如今,郑芝兰家族的三条线路经营良好,每月可净赚4万元左右。卖凳子一年多,郑芝兰夫妇共赚了16万元,秦瑞莲和周小梅每人则赚了四五万元。目前,郑芝兰夫妇准备开辟几条新的线路,把老家闲着的或混得不好的亲朋好友都带出来卖凳子。
记者采访郑芝兰时,她说,女儿如果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也会让她来卖凳子,让她养活自己的同时接触社会,经受锻炼。
对于郑芝兰及其家族在火车上出售凳子的做法,也有人持异议,说他们是“非法经营”、“牟取暴利”。这个行业是否非法?记者特地采访了东莞东站的潘站长。潘站长对这种经营活动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他认为郑芝兰等人靠劳动赚取凳子购销中的差价,既方便了旅客,又赚到了钱,这种一举两得的行为无可非议。
亲爱的读者,看完郑芝兰的故事后,你有没有觉得,挣钱原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