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秭归县
2004年6月,湖北省秭归县传出了一个奇怪的消息,一家企业面向全县招工,招工对象居然是60岁左右的老太太。
湖北省秭归县居民 郑艳平:“太奇怪了,一般招就招年轻的,没有招过这么大岁数的工人。”
湖北省秭归县梅家河乡村民 梅大娣:“当时听到我们心情确实太激动了。没想到那么大的年龄,还能出门做事。”
李正伦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这次招工的主意就是他出的。他还对招收的工人,许诺了月薪600到1000元的优惠待遇。这在秭归这样的贫困山区,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李正伦的妻子 董晓莉:“报名的大概有个一两百人,最后确定下来的有40多个人。”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李正伦是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精明人。正是靠着这种能力,他由一个身无分文的下岗职工,不到10年的时间,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这么精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用高薪招聘40个老太太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湖北省秭归县是长江边上的山区县城,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就在其境内。1997年,三峡大坝的蓄水工程即将开始,蓄水后的长江水位将比原来高出很多,秭归县县城所在地也将由归州镇搬迁到地势较高的茅坪镇。这件事让已经从县公安局服务公司下岗的李正伦看到了一种商机,别人忙于建房搬迁,他却卖起了家具。
李正伦:“可能从老城迁到新城的居民,都要买新房,那么买过新房之后呢,肯定要添置家具。包括各单位的基本建设,那么搬到新楼,也要添置一点办公用品,所以当时选准了做家具。”
因为缺少资金,李正伦先从代销家具开始做起。三峡库区的搬迁,给家具生意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这对外地的家具商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很快,身无分文的李正伦就成了香港一家家具公司,在三峡库区的总代理。两年后,家具行业出现了竞争,李正伦却又瞄准了另外的一个行当。
2000年夏季的一天,李正伦的妻子董哓莉在报摊买报纸的时候,《三峡晚报》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消息说,随着蓄水工程的不断进展,处在秭归县庙河地段的长江中最后一块纤夫石,将被江水淹没。
李正伦的妻子 董哓莉:“当时那种感觉呀。现在用话来说的话就是无法形容,感觉特别兴奋,我们当地还有这个石头呀。”
纤夫石是纤夫逆水拉船时,用来拴纤绳的石头。上面的一道道痕迹,见证了过去长江上纤夫的艰辛。纤夫石又被称为船工的血泪石,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当天下午,李正伦和妻子董哓莉又找了两个朋友帮忙,直奔长江的庙河地段。没想到,在那里他们却找到了2块纤夫石,而其中的一块纤夫石上还有记载的文字。
李正伦的朋友 王功凡:“两个石头是斜排在江边,埋在地下也有半截。”
李正伦把这两块纤夫石运回来不久,就有人慕名找上门要出6万元钱购买。但他却没有卖。
李正伦:“我一看上面的文字记载,我说这个不卖了。中途我就把它放到这儿,有观赏的人也有出到8万,现在出到8万的,不会卖,不会卖。最后也请过有关专家看过,鉴定这是明代的。”
虽然没有高价卖掉纤夫石,但李正伦却开了一家三峡奇石馆。他把这两块纤夫石作为一种招牌,专门搜集长江三峡中的一些畸形怪石进行出售。
三峡大坝的建成,除了它的历史使命外,也成了长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迎来游人如织。以画面清晰逼真石质坚硬而著称的天然三峡奇石,自然也就引起了游人的关注和兴趣。
李正伦的妻子 董哓莉:“一个香港的客商在我这儿买了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叫夔门天下雄,那个石头卖了12万元钱。那个香港客商他也没谈。他就说12万就12万,你给我包起来。”
从身无分文的下岗职工,到香港家具公司三峡库区的总代理,又从竞争激烈的家具销售行业抽身到三峡奇石的经营。李正伦的每一步都显示出了他超前别人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而这样精明的一个人怎么突然招收了40个老太太呢?这成了当地人难以理解的一个谜。
2003年5月的一天,李正伦到外地出发,发现超市里卖的一些贵州、云南等山里的特产土菜,很受消费者的喜欢。看到这些,李正伦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李正伦:“我想这个东西在我们秭归资源很丰富,因为它山高,山大,这些资源比其他地方更要丰富。”
李正伦决定开发家乡的特产土菜,生产风味食品。也就在这个时候,梅家河乡党委书记陈先勇,正在四处为村民生产的农产品寻找出路。
梅家河乡,最高海拔1800多米。当地农民世代种植着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作物。因为山大人稀,交通不畅,村民一直没有使用化肥,都是用土家肥种庄稼。海拔高,病虫害少,也很少使用农药。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卖不出去。
湖北省秭归县梅家河乡党委书记 陈先勇:“我发现这个老百姓的家里堆着大堆小堆的南瓜呀,土豆呀,红薯之类的一些东西。主要是自己吃一部分,做做腌菜,再就是喂喂猪。我问其他东西怎么办呢,其他东西一般他说没办法,就在地里烂掉了。”
2003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正伦和陈先勇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心愿使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
李正伦:“他讲梅家河这个地方,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你能把这个东西在这里来做,有什么想法,我们政府一定会支持的。”
湖北省秭归县梅家河乡党委书记 陈先勇:“如果说这些东西能够帮老百姓把它卖出去。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我说可能还是政府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李正伦与农民签订了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民种植和养殖的农产品。合同还规定,除了种植的不能使用农药化肥外,农民养的猪也不能喂购买的饲料。
李正伦:“用了添加剂的我们绝对不要,一旦被我们的巡视员发觉之后。起码是3年,再不跟你这个户签订合作协议。”
2003年8月,李正伦在梅家河乡海拔1400米的山坡上,建起了半成品加工厂,大量收购农民种植和养殖的农产品。
李正伦:“这里它是属于高寒地区,那么耐储存,你像我们这个腊货是去年11月份储存到这里,开始熏的保存到现在的,你看现在还很新鲜的,而且它的自然香型很好,不需要再建冷库。”
2004年,李正伦又成立了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并上了一套先进的食品生产线。传统风味食品应该怎样做呢?当地的传统食品,都是老百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正因如此,才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现在,大众食品走上百姓的餐桌,只有少数的老年人还保留着一些传统食品的做法。李正伦打起了老太太们的主意。
李正伦:“就是民间会做这些土菜的,还有一些工艺很讲究的。工艺很传统,有些东西而且是现在有些做法已经失传了。”
李正伦的妻子 董晓莉:“把传统的那个工艺再加上现代化的生产,他说那肯定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好。”
2004年6月,李正伦招了40位做传统菜有绝活的老年人,以600到1000元一个月的薪水,聘请为公司的技术顾问。
李正伦:“起码最低要做一道确实拿手的好菜。现场操作给我们看,做这个东西,特别好吃,与其他的味道确实不一样,要感觉口味纯正。做的过程多种要讲究卫生,食品安全。”
湖北省秭归县市民 郑艳平:“我妈妈就报名了。我妈妈做的那个腊肉,或者是什么泡菜都特别好吃,我们从小就喜欢吃。”
湖北省秭归县梅家河乡村民 梅大娣:“我做农村的这个土菜,会做风味豆豉,又做这个土豆酱,还有做腌菜。”
通过这次招工,李正伦借鉴传统食品的制作秘方和手艺,并抛弃掉传统中一些不规范的制作方法,开发出30多个特色食品。而就在这个时候,意料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2004年8月的一天早上,公司副经理郑家斌,在检查刚腌制不久的8吨芋头梗泡菜时,发现一些坛子里的泡菜不对劲。
屈菇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 郑家斌:“发觉这个商品里面,有黑色,有软的,我们这个商品应该是红色的,它检查里面有的是坏的,有的是好的,有的我们揭开盖子,每一坛进行检查,有的有问题,有的又没有问题。”
突然发现这种现象,李正伦感到疑惑不解。同一个坛子里的泡菜,怎么也会有好有坏呢?李正伦检查了工艺流程,并化验了配方,都没有发现异样。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最后,不合格的芋头梗泡菜全部被倒掉。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人怀疑是不是有村民使用了化肥,这给李正伦提了个醒。这批芋头梗原料都是从梅家河三掌坪村收购的,经过走访排查,最终找到了这个叫向波的村民。
秭归县梅家河乡三掌坪村村民 向波:“我们主要是自己想到,芋头梗产量拿不出来,想做点化肥把产量拿起来。没想到成了坏事。”
按照合同协议,李正伦解除了向波的收购合同,直到2006年才恢复。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李正伦对村民种植的农产品以及最后生产出来的食品,都实行了实名制。
秭归县梅家河乡三掌坪村村民 向波:“等于说把我向波的芋头杆收去,他都记上名字,通过包装,通过腌菜腌的话,泡菜坛子上面也写上我的名字。”
李正伦:“一旦在食品安全上出了问题,这个企业就死掉了,你就没有其他可讲了,包括你的品牌完了,你的企业更谈不上什么效益。”
有了老太太们提供的秘方,配以高海拔深山里生产的农产品原材料,保证了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 又融入了比较先进的制作工艺,所以,李正伦生产的这些食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特别是到三峡来的外地游客,对这些深山里的土菜和传统食品,更是情有独钟。
游客 卢艳丽:“无论是自己吃也好,还是送亲朋好友,都是上等的物品,因为有的地方没有这种产品,也是一种秭归的一种特色吧。”
游客 姜董:“像我这个年纪的话,还是吃一点素的比较原始的东西,自然的东西好一些。买了一盒,先试一试吧。”
2006年7月25日,记者采访的时候,遇到了上海食品经销商吴强。半年前,他到三峡大坝来游玩,买了一些李正伦生产的风味食品,回到上海,被亲戚朋友一抢而空。他对上海市场考察以后,决定在上海做代销。
上海食品经销商 吴强:“它的口感比较好,吃了总觉得又比较开胃,但是也比较适合大众的口味。它的品种比较多。我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
目前,李正伦又投资6000多万元,建造一个占地100多亩的食品加工厂。它将成为为三峡库区最大的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年生产量可达1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间接解决富余劳动力15000人,直接安置下岗职工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