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话题之前,要不先点个呗?就在右上角哦。
引语: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前言
请不要误会,这不是一篇宣扬天主教的文章,只是一篇普通的旅行游记,和大多数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普通人一样,笔者本人也对西方那位出生在马棚里遗毒了千年的家伙没有半分的好感,之所以在这里引用了这一句堪称经典的糟粕鸡汤,是想类比出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这天下间打着“神”的旗号的,他们除了用漂亮话哄人以外,自己有信仰么?
传承和守护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自大唐盛世以来,法门寺一直以沧海遗珠一般的超然地位矗立在天下信众的心头,虽历经战乱几度损毁,但每逢盛世必然重建,追溯其寺史最早可达东汉时期,历朝皇家贵胄无不在此驻足,大德高僧更是数之不尽,可谓是极尽辉煌,围绕着法门寺,其千年来留给人们的文化遗产、历史典故、人物传奇数不胜数,其中以民国时期以朱子桥先生为首的几位顶天立地、一诺千金的秦川汉子、以身饲火护寺的良卿法师更是在法门寺厚重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朱先生信仰的,是我华夏民族必然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所以其誓死守护法门寺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秘密;而良卿法师信仰的,是传承、是守护、是他不屈的崇高精神世界里的那根最粗壮的支柱,为了这份信仰,他义无反顾的走向熊熊燃烧的烈火,任凭烈焰吞噬依然口宣佛号。
然而纵使良卿法师有洞世之能也绝想象不到,他当年以生命为代价所坚守的这一切,在面对金钱所燃起的焚世之火时,所谓的传承和守护竟如此的不堪一击,历史滚滚的车轮不因某个人的意志和坚守而改变,曾经古朴庄重的法门寺无可奈何的旧貌换新颜,终究还是华丽丽的败了。
法门景区的“三面金旗”
法门景区的“三面大旗”笼罩在三个光环之下:以法门寺、法门大典为核心自带历史荣耀光环的旅游业;以烧香拜佛为基础自带神秘光环的信仰业;以瞻仰、供养为噱头自带神圣光环的朝拜业。
“三面大旗”暗合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绝不搞思想固步自封那套老路,会下蛋的鸡才是长远之计的好鸡,‘一刀宰’的模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所以犹如前几年饱受诟病的烧高香、看签算命之类的把戏在这里并看不到,“三条腿”齐步向前走彼此扶持互助,可谓扬长避短环环相扣,比如随处可见的功德箱、商场一般的合什舍利塔、本质就是一条商业街的佛光大道、各殿门前喊着“烧香保平安”拉拢香客的工作人员等。
那么法门景区是如何将三面大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步一步把游客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前方高能,请捂紧你的钱袋子,或者手机。
1、以旅游之名,不烧钱的旅游不是一次好旅游
佛、道两教几千年的传承下来给国人培养出了一个习惯,哪怕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见到了寺院以后,也会想要进去看一看、拜一拜顺便烧上三柱香,所谓:无事三柱香、有事佛帮忙。有枣没枣打三杆子,万一哪柱香烧对了地方呢?顺便还能把寺院当做景点来游览一番,正是基于这个习惯,法门景区打出了自己的旅游第一张牌,大肆征地将以法门寺为核心的周边地带打造成为了法门景区。
我们都知道法门寺是一个寺院,既是寺院,那么一般的规模、布局、氛围大多数人都能在脑海里想象出来,内部空间是比较紧凑的,氛围是较为严肃的,而这种布局和氛围明显影响了‘投资人’的财路,于是赋名为佛光大道的‘法门商业街’便应运而生,将此街与法门寺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进寺必过街,嫌累可坐车,一公里三十,出寺还得过。
这首打油诗的意思我们不妨来看下图便一目了然:
通过地图能清楚的看到,进入法门寺首选南二门,也是最原始的进入法门寺的大门,门前有停车场,门内有一片空旷的空间可容纳几百人同时停留,在当下人人闭门自危门可罗雀的形势之下不存在人流拥堵问题,进门后便可直达寺院内部,真身宝塔、博物馆、大雄宝殿等等,就连近年来新建的合什舍利塔也在老寺的后身不远处,可南二门却关闭了,想进入景区请绕行到三公里之外的南一门去,为什么?
因为从南二门进出就会把那个气势恢宏却空荡荡只有一条商业街的新建的南一门掠过去,游人图方便首选南二门,南一门里的店铺就凉了,商业街也凉了,一公里多点就敢收取三十元的观光车也凉了,那还赚谁的钱去?虽然现在受形势影响商业街处于停业状态,但毕竟还有观光车和店铺养着那么多张要吃要喝要发财的嘴呢。
2、以信仰为名,不烧香就不能保平安
关于信仰的定义,一千个人能说出一千零一种解释来。信仰虽与封建迷信结于一身,但不论信众如何定义信仰,理智之下却不应混为一谈,信仰:扩展开来是崇信饮仰之意,源于古人对于自然、天地、祖先、宗教等事物或人的崇拜,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演变成为对于个人的道德底线的束缚,信而不迷,则为信仰。
而封建迷信则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管你这个神仙或鬼怪修行了多少年受过多少罪付出过多少难以想象的代价,只要我三柱香烧上去给你磕上几个头,你就得跑腿去给我办事满足我的愿望!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只要细心思考一下都会明白,做为宗教场所的工作人员更是心中明镜高悬比谁都清楚,但他们依然不遗余力的把守住每一个殿门口,每有游人经过立刻闪身而出:烧香保平安,进门左手边。先写功德薄,再添香油钱。寺院要加砖,请你写上边。还缺几块瓦,名字刻一家。供香不点火,功德箱上搁。转手还能卖,赶快下一个!
3、以朝拜为名,没有商场衬托不出来的舍利子
合什舍利塔是一座用人民币堆出来的塔,据说总投资超过五十亿人民币,有五十层楼的高度,这座气势恢宏的庞大建筑不仅外观造型独特寓意深远,内部功能设施也极其完善,落成之日便已是天下皆知,加之佛祖在佛教界的无上地位,佛指骨舍利永久供奉在这个地宫之中更为其加持上了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所以开光大典后一时间天下蜂动,无数信众游客前来朝拜,无不想一睹为快。
而供奉舍利子的地宫之中的氛围也是庄严、肃穆且神圣的,甫一入门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碧辉煌,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入目处大佛小佛通体金灿灿的矗立在宽广的空间之中,顿给人一种敬畏、崇仰的感觉,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感觉随着脚步向深处的移动,只坚持了不到五分钟便告烟消云散。
地宫的最里边划出了很大一部分用来展示“汉唐文化”,一个个玻璃柜子里摆放着各色的丝绣展品绕墙围了半圈,而圈的正中间,是那种普通人看一眼价格都会抖三抖的木雕商场。
至于舍利子?好吧,游客可以看到,只是笼罩在强光之下,而且要离着十几米的距离,看不看得清不重要,有功德箱用来表心诚呢,还犹豫什么?再犹豫就是心不诚了。
结语
自古以来宗教就不是绝对纯洁的欲外之地,只是封建王朝的专政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近年来常听有人说末法时代,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于这四个字做出直白的解释,直到看到佛指骨舍利时才惊然而觉,连最为至高神圣的宗教信物都能成为商人逐利的噱头时,对于末法时代的判断标准,还有比这更好的诠释么?
我是爱旅行的静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个人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请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