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杨弛原不久前辞去某中央新闻单位派驻哈尔滨的副处级岗位,竞聘成功北京一媒体副总编。他更换工作只用了几十个小时,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杨说,这得益于用人单位不再只重‘人事档案’,更重视所看中的人的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杨弛原放弃调动自己的人事档案,只向新单位提交了学历文凭、最新的业绩成果,以及参加了新单位组织的考试和竞聘演说。
“如果人事档案是必要条件,那么也许需要耗费数月办理调转,或许原单位不同意调动,使我不具备竞聘资格。”
过去几十年,人事档案在中国是一个人的历史纪录、资历证明,是踏入工作岗位的“准入证”,人、档不可分离。缺少了人事档案,一个人就不能就业、晋升、调动、评职称、领工资,也不能获得社会福利待遇,甚至无法娶妻生子。
如今,传统人事档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寻找、尤其是更换工作时不用再担心受“人事档案”制约。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去年全国通过人才流动中心寻找和变动工作的达1643万人次。这还不包括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直接完成的聘用。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估测,在实现工作流动的人才中,约20%的人未携带人事档案,要么人、档分离,要么彻底弃置。
据国家人事部透露,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中国目前拥有2000多万份干部人事档案以及约1亿份工人档案,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普通职工,主要放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保存。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邓绍兴说:“人事档案就象是一个社会今昔的画轴,人们对其传统观念的转变,就象是抖开它,展现出一幅中国当代社会重大变迁的图景。”中国的人事档案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记载人的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社会关系、学习经历、工作过程等历史资料,堪称一个人存在于社会的“印迹证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是公有。人是“单位的人”,通过单位进行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绝大多数人一生只在一个单位“端着铁饭碗”。单位管理约束一个人的重要手段,就是管理控制他的人事档案,依据上面的资料记载,决定其工作岗位及待遇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并存,人事档案的地位由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者周孝正说,人才资源的行政分配正在被市场配置所取代,身份、地位、地域、资历、职称的界限开始被打破,人才已由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其在各所有制单位间的流动配置日益活跃,使得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而笼统记载着大量陈旧、静态的经历资料的人事档案,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最新的素质能力信息,不能成为用人单位广纳群贤的依据。
黑龙江省华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总裁李和君说,我们不再依据人事档案去取舍人才,而是依据其现在的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
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陈世华处长说,不断变化的人事档案今后将出现新的面貌,许多将由动态记载成果、人才业绩和纪录守法、纳税、借贷等信用内容的人才诚信档案所取代,成为社会共享的个性化人才信息库。
人事档案淡化加速人才流动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