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语种"人才需求增加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上海正在朝国际会展中心发展,每年各类国际性会展多达上百场,2007年的特奥会、2010年的世博会,更将确立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位。根据一般经验,举行大型国际性活动的城市首先缺乏的当是″小语种″人才。

    ″小语种″是一个泛称,其中包括和英语相对的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等等。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现在英语已经为许多人掌握并运用,但是当你用法语与法国人交谈,用西班牙语与西班牙人沟通,这种亲切感是用英语表达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小语种″的人才相对缺乏,在就业市场上已经日益显示出了供求矛盾。

    2001年大运会上活跃着一批″小语种″的翻译人才,据外联部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国的语种人才基本能满足大运会这样大型国际活动的需要,但随着会展业的发展,现有人才就不能适应需求了。日前北京市旅游局也在担忧,北京地区的小语种导游简直寥寥无几。目前全市共有导游5698人,其中外语导游2300人,涉及26个语种,但是除了英语、日语等大语种外,其他小语种导游简直捉襟见肘,像西班牙语、朝鲜语、俄语的导游也都不多。我国加入WTO后,与国外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上海成立分公司,上海作为中心大城市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紧密,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和活动,上海目前也面临着小语种人才短缺的局面。

    一些培训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近两年参加″小语种″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有的甚至是翻了几番。在各种招聘会上,有很多人也正是凭借着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比别人多一手的第二外语能力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就业范围,提高了就业层次。

    不少人坦言,学习″小语种″是为了获得有含金量的证书,从而增加今后升学和就业的砝码,或是为了今后出国能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原先,学习二外是额外的劳动,或是为了个人爱好和兴趣。现在,对一些人来说,学习二外已经是事关自己前途的大事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