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高地起步,跻身世界经济中心,作为中国参与世界竞争最强大的经济选手,长江三角洲正迈向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
面对跨越式发展的重任,面对人们对长三角寄予的厚望,长三角做好了准备吗?
就长三角两省一市(江苏、浙江和上海)各自的经济发展表现而言,将之称为中国经济的三条龙并不为过。2002年,陆地面积只有全国的2.2%、人口数量只占全国10.6%的长三角地区,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出口占全国的30%。与此同时,这里还是跨国公司投资首选之地。
但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长三角的期望,不单单是这两省一市各自的单兵突进,而是形成一种三龙共舞、协调推进的局面。
这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员、物资、信息、资金顺畅流动的平台还远远称不上平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边破边立,实行彻底的机制创新,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变经济加法为乘法,是对地方政府的最大挑战。
建设这样的制度平台,也是推动整个中国市场一体化,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管理体制转型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热切地关注长三角,关注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举一动,我们相信,这也就是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未来。
扶正倾斜的平台
近一时期,长三角区域内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去年,无锡、上海两地公交公司率先推出一卡两刷;今年,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高层领导频频互访,达成一体化共识;4月,三省市工商部门签定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方面一体化框架;上海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向苏、浙企业发放贷款……
然而,无论在人员流动、信息共享还是物流建设上,长三角地区还与理想状态有很大差距,需要从项目合作走向制度安排,对此,本刊从人流、物流、信息流几个方面作一梳理:
人才平台:打破禁锢促进流动
住在苏杭,工作在上海,这样的愿望,现在还只是一个梦想。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日前指出,长三角经济融合的关键是人才的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人才开发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而言,这意味着统一人才与职业准入标准、剥离户籍制度上附加的行政功能、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搭建人员流动平台。
这样的体制突破也是长三角内各城市所愿意看到的。据统计,到2002年底,长三角地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4493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882人。但资源充足并不意味着资源平衡,上海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分割、本位的单个城市难以有效提供和开发其所需的高端、紧缺、急需或各自重点产业所需的人才,因此,区域内各城市人才资源开发的联动发展就成为大势所趋。”夏普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内山宏明则从企业的角度提出,有必要实现长三角人才市场一体化,在各地政府部门的互相协作下,制定相关政策,组织优秀人才分散到长三角各地。
令人欣慰的是,长三角内各城市已经积极着手解决人员流动的统一政策问题,在人才一体化方面已经开始了扎实而具有长远眼光的政策协调。
打破僵局——职业资格开始互认
拥有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是时下沪上求职的一块金字招牌。但拿着宁波或者南京、杭州颁发的资格证书去上海谋职,却不被上海认可,不得不在上海重复考试,这显然是人才自由流动的一道门槛。
7月9日,这样的僵局开始被打破。杭州、宁波、上海、南京、苏州、无锡6个城市率先展开了区域内证书互认、人才共育的合作。从此,人们可以选择在6地中任何一地参加外语口译岗位、现代物流管理等职业的培训和考试,所获得的资格证书将在这6个城市里畅通无阻。
这还只是第一步。今后,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都可以自愿加入这个职业资格互认体系。“在考试大纲、考试教材和师资水平等统一的情况下,我们相信经过统一的考核,学员能够达到大家共同要求的标准。标准的统一,不但提高了证书的含金量,而且标志着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上海市人事局的负责人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按照江、浙、沪的设计,这个一体化将扩展到六大领域,一是逐步统一人才市场在准入标准、设立程序、营运规则方面的规定,二是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法制环境和人才生态环境,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三是运用网络技术构建以人才信息系统为主干的人才征信系统,四是推进资格证书的互认与衔接,实现教育、培训、考试资源的互通、共享及在服务标准上的统一,五是共同探索公务员能力建来设框架,六是形成统一的公共人事服务体系。
阵阵暗涌——观念壁垒逐步冲破
今年1月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举办了一个特别的数学讲座,特别之处在于讲课教师是来自杭州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许纪传。这是呼应杭州市教育局鼓励名师公开“走穴”、受聘其他学校的举动。
杭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释,此举意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各校优势学科的取长补短,促进学校整体水平提高。
人才是社会共享的,这与传统的人员管理观念有很大的差别。在更多时候,人们习惯于单位要求“不得在外兼职”;习惯于未到规定年限跳槽就得支付一笔不菲的违约金;习惯于考虑户口、档案等种种现实因素。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员管理方式显然是人才自由流动的绊脚石。上海市人事局负责人说,“共享是最重要的”。现在,三省已经基本不谈人才流动会加剧不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观点了,因为三省市的领导已经达成了人才一体化开发的共识,大家都在努力为长三角的人才开发作规划,为长三角成为人才高地制定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市场需要把作为生产要素的人才配置到最合理、最能创造价值、最有效率的地方。“有些单位、政府打着人才保护的旗号,卡住人才的流动,对整体上是有害的。人才应该由市场来配置,政府要做的是让人才流动更为有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海市人事局负责人的观点一针见血。
适度松绑——户籍改革正在进行
目前,上海市人事局正在牵头,准备将人才一体化浅层次的项目性合作推向深层次制度性合作。因为阻碍人才自由流动的原因,还包括暂住证、入境证等一重重的手续,子女入托、入学等一道道的门槛,以及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保(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尴尬。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还不成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是人才流动的羁绊。”长期从事人才流动管理工作的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司长毕雪融道出了问题的症结。
在自己的国家里,选择到自己喜欢并能够生存的地方安家落户,是一个人最自然的要求,但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流动。户籍背后附着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造成人们在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绝大多数城市,报考公务员、应聘商场超市员工等,都要求持有本地户口,这意味着就业门槛升高。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戴律国高级经济师总结道:“就因为我们以前禁锢得太厉害了,稍一放开,人就往外冲,所以才会形成汹涌的‘民工潮’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会随着更为合理的人员流动政策而逐步好转。”
为此,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开始尝试户籍制度进一步“变法”,宣布从今年5月1日起,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蓝印户口等户口性质,全面推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同时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取消申请迁入城市投靠亲属的条件限制、改革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办法、下放户口审批权限等。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就可以获准迁入县城、乡镇所在地。
困难重重——社会保障期待完善
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人才流动的束缚。比如,杭州的人才在南京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他还不能怀揣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号码说走就走。现实是,要么把户籍和社会保障一同迁走,否则看病都得回到杭州。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各省市之间互不衔接,社会保障制度并不随人一起走,人员一旦调离,各种保险随之中断。这不仅加大了人力资源流动带来的个人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从而削弱了人才流动的灵活性。
制约人才流动的关键不在于劳动,而在于社会保障。上海市率先探索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参与了这个制度设计的戴律国高级经济师说,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果一个人从江苏到了上海,怎样把他的社会保险费接得上、衔接好。金融卡可以做到异地存取一卡通,社会保障账户为什么不行?
近日,继上海之后,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全市150万劳动者将于明年底领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卡,这张卡将记录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变化情况、社会保险情况、培训录用情况等,堪称“第二身份证”,这是社会保障跨区域运行的物质基础。
“如果想比较成熟地解决问题,还必须从机制上入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外来人员的基本社会保障问题。”戴律国肯定了上海专为外来人员制定的综合保险办法,但他同时指出,这个综合保险也还存在隐忧,比如这个保险是由商业机构承担的,与上海市民的基本社会保险仍然存在差别,如果若干年后劳动者获得了上海户口,那么这里的缺口要如何处理等,都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下大力气研究人员流动的一体化的保险制度。”
就长三角地区的现状来说,紧缺人才、高级人才似乎并不存在这些问题,各城市纷纷拿出户口、住房等一整套的优惠措施吸引人才,甚至打出了“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人才柔性流动的旗帜。比如,上海的人事部门对存档于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外地人员,在经市人事局确认为需要人才后,不仅会解决户口,还会同时办齐“四证”,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一个银行账户。
但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后顾之忧一日不除,“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局面就难以实现,“一池活水、一池好水”的景象就难于出现,毕竟,单个的例外只是一时一事,机制的更新才是一直一贯,才能得到相应的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