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互唱、一衣带水的长沙长海医院,大多数的银行保险与证券企业,均榜上有名。TCL甚至开出了1200多名的超级人才大买单。
“这说明,政府作为与市场行为,产生了极强的共振。”承办此次招聘活动的市引智办主任吴邑文发出感叹。
需求是一座风向标。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后,是人才需求的国际化。
以首次面向海外招聘的政府雇员为例,记者发现,市发展与改革局腾出5个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级顾问职位,刚刚成立的市规划局列出了城市规划管理及研究设计岗位,前者定位为高级雇员,后者要求是专业人士。“香港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引进人才,向国际标杆看齐”。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民企成为大买家,则是又一佐证。报名参聘300家单位中,民营企业占了五分之一。
人才需求国际化的背后,是人才观念的国际化。
深圳大学是参加多次海外招聘的“老面孔”。谈及此次香港之行,谢维信校长反复强调一点:“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仅10多年,就名列亚洲前十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延揽海外人才,90%的教授是从海外高薪聘请。”他说,人才国际化,首先是教育国际化,观念国际化。深圳要在全国创新,不仅仅是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招学引研”。
从“桥头堡”到“深水港”———
人才“罗湖桥”的新期待
招聘团兵马未动,一则消息已引起深港关注:官方背景的深圳国际人才市场,将在香港成立联络处,并与国际著名猎头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或许是一种巧合,就在决定赴港揽才之后,我市召开了教育科技与人才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人才资源与能力的培育中心,人才与智力资源的集散中心,人才价值充分实现的创业中心,打造在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人才良港。
借助人才“罗湖桥”,深圳不仅夯实港才北上的“桥头堡”,还在着力建造包括香港人才在内的海外人才集聚的“深水港”。
新的期待,源于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个有利条件,港才北上,深圳是第一站,是“桥头堡”。
继港商北上投资、港人北上置业后,时下正处于港才北上的第三波。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香港分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着5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的香港中层会计师中,超过40%希望到内地工作。
第二个有利条件,以香港为通道,国外的大量人才可顺道而上,香港可发挥重要的人才中转作用。
香港人才的“中转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产业北扩引致人才北移。其次,港才北上潮替代移民潮。第三,香港还汇聚了一大批“海归”。
第三个有利条件,吸引港才,深圳拥有独特的优势。“远”看,是基础的优势,“近”观,是地理的优势。
先发优势,是基础优势的核心。不少人指出,大批港才在深圳创业工作,他们的成功经验,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同时,深圳较开放的用人机制,与香港的落差较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地理优势,则是深圳的另一竞争手段。随着深港24小时通关变为现实,香港人才可以白天在深圳工作,晚上返回香港居住。
大风起兮云飞扬———从深圳河到维多利亚港,一场好戏,正在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