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怎么读(物荀子的拼音)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社会由分裂向统一的发展,法家哲学应运而生并且吸取众长形成主导社会发展的潮流。由荀子的法制萌芽到韩非子为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 年)名况,字卿,赵国人,博学善辩,曾游学于齐国稷下,后到楚国,为兰陵令。晚年著书终老。《荀子》为研究其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荀子虽为儒学大师,但实质上开启了法家哲学。法家哲学的集大成者韩非即为其门生。荀子以儒学为本,批判地继承了诸子百家学说,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观点。他是中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1.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荀子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吸收了老子和宋、尹学派自然天道观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剔除了其中的消极主义因素。同时也吸收了孔子、墨子思想中重视人事经验的成分,而批判了他们关于" 天命" 、" 天志" 的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直接把" 天" 解释为自然界。他在《礼论》中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并且认为" 天有常道" ," 地有常数" (《天论》),认为" 天" 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万物等自然变化的现象。不见自然界工作,它却有效果,这种生成变化的生机就是" 神"。这里的" 神" 是自然界的一种功能,所以荀子叫它" 天职" 或" 天功"。

荀子对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说:"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荀子.天论》)明显指出精神依附于形体。荀子还把人的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叫" 天官" ,把思维器官(心)叫做" 天君"。他认为人的生理器官是自然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荀子把人类利用自然养活自己叫" 天养" ,他说:"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为天养" (《天论》)。他把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存适应或不适应的条件叫"天政" ,从而看到自然对人的制约。但荀子不是叫人们听天由命地顺从自然,而是要" 制天命而用之" ,从而表现出" 人定胜天" 的光辉思想。

他在《天论》中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欲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这种驾驭自然,制服" 天命" ,使它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在改变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2.唯物主义认识论

荀子在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说:"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这是说,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的第一步是用感官接触客观事物,由耳、目、鼻、口、形这些各有接而不相能的" 天官" 去接触外界的事物,取得初步的认识。第二步,用" 心" 去进行思维,这就是" 微知" ,即对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墨子的认识论只重视直觉经验,所以相信错觉中的鬼神,如夜间把石头当作伏虎,把木桩看成人形。荀子则认为感性认识还需要用思维去纠正。他说:" 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 (《解蔽》)他认为看到鬼神是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错觉。

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指出片面性的弊端,主张客观地、冷静地认识事物。他认为把认识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会产生片面性,欲与恶,始与终,远与近,博与浅,古与今,走到极端都可以成蔽。这就是" 蔽于一曲(局部、片面)而暗于大理。" 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要客观地认识事物。用" 心" 依" 道" 去" 虚壹而静" 地冷静、全面的认识。所谓" 虚" 就是" 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所谓" 壹" ,就是"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所谓" 静" 就是"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总之,是要排除杂念,精力专一地客观地去认识事物。这是对老子静观、玄览认识论的发展,同时对宋、尹以" 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敬除其舍,精将自来" (《管子.内业》)为内容的" 虚壹而静" 的认识论的丰富与完善。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四:荀子

3.正名论的逻辑思想

孔子最先提出" 正名" 的原则,但孔子的正名只有些逻辑思想的萌芽,它本身还是一种政治观念。荀子则在孔子正名学说的基础上更向逻辑学的领域推进了一步。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形状与实体的区别。人在交流思想,区别事物时,必须有适当的名词概念作为工具,否则就会造成语言和思想上的混乱。荀子对概念的分类观念是清楚的。他的"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 ," 别而别之,别而有别" 观点,说明他已认识到概念中的种属关系。

荀子的名实论着重阐明名实必须相符,同异必须有别,这正是和当时的" 合同异" 、" 齐是非" 、" 离坚白" 等形而上学的观点针锋相对的。

荀子对于判断、推理也进行了研究,他初步区分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作用,指出概念的作用就是明实:"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 然后再用概念进行判断的推理:"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 (《荀子.正名》)荀子在辩论中还很重视用" 类" 与" 故" 进行演绎推理。

荀子反对各种诡辩学说,根据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了唯物主义的逻辑学说,对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他把逻辑思维的是非和封建政治伦理标准紧密结合起来,而没有把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去研究,从而限制了他深入探索逻辑思维的法则。所以荀子的逻辑思想较《墨经》为逊色。

4.性恶论及其教育思想

人性论是中国先秦哲学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中国古代人通过社会实践,企图进一步探索人类本性的有意义的尝试。孟子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提出" 性善论" ,论证了封建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人们本有的天性,证明人们接受封建伦理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荀子则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提出" 性恶论" ,说明人们接受社会伦理与教育的必要性。孟子与荀子虽然在人性论上观点迥异,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道德伦理,在政治目标上则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在人的本性中,不包括像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等社会伦理品质。他认为人性就是"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荀子.荣辱》);"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荀子.性恶》)。人性与礼仪是违背的,因此要用礼义对人性进行改造和节制。

他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性恶》)

因此,要靠教育来改变人的本性,而教育的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又说," 蓬在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都是在说环境与教育的重要作用,这里面包含有唯物主义因素。

5.荀子的社会历史观

荀子在《王制》等篇章中充分阐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人所以能统治世界,就是因为有社会组织,有国家。他说:"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王制》)" 群" 就是社会组织。而组织社会靠用伦理道德确定人的社会地位与合理安排。他在《荣辱》篇中说:" 先王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为了建立并巩固封建社会的新秩序,荀子提出以礼治为主又兼法治的主张。他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王制》)这种" 礼" 已不是传统的贵族世袭的" 礼" ,而明显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要求。荀子的礼治兼法治的思想继承了宋、尹的学说,又加以发展,增强了法治成分。荀子把尚贤使能与赏功罚过联系起来,这与法家用赏罚别贵贱的思想很接近了。

荀子对礼乐的社会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些辩证的理解。他说:" 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斧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齐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 (《荀子.乐论》)。

关于" 王道" 与" 霸道" 的关系,荀子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不像孟子那样故意贬低霸道,美化王道。而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认为霸道虽不如王道,但能够" 霸" 天下也不容易,所以他主张" 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但是,他还是主张实行王道政治,以德服人。因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复舟。" (《荀子.王制》)" 王道" 通过尚贤使能、节用裕民等有效的政治措施来争取人民;" 霸道" 则是以武力服人,但荀子所讲的" 霸道" 也包括一些爱民、惠民的作法。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思想体系,但比孟子更具现实精神。

荀子反对复古,主张承认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他在《王制》中说:"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他虽然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而其学说已与孔子大相径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