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人建立了北魏和西夏等政权(西夏统治者也是拓跋人,至少是拓跋裔,可能是党项化的拓跋人),那么,“拓跋”到底是什么意思
《魏书》记载:北人(拓跋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跟拓跋人基因最接近的鄂伦春人的语言中,“土地”读tur;哈萨克语、维吾尔语、蒙古语、满洲语(包括锡伯话)、赫哲语、达斡尔语等阿尔泰语系民族语言中,有关“土”/“尘”的词汇,首音节都带有“Tu”、“To”
而“后为跋”的“后”,应该是“君王”的意思,
当时的阿尔泰语系民族跟汉人的帝制不同,所以,拓跋宏在汉语语境下说的“后”可能就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对英雄的称呼“bat”(加后缀为batar、baturu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推测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中,“君王”的词汇首音节都带有“pa”,而阿尔泰语系语言中有关英雄、勇士、师者、圣、萨满等词汇,首音节都是bat、bag、bo、bu等,由“ba/pa”衍生而来
而分子人类学证明,锡伯人和鄂伦春人最接近拓跋人,可能是拓跋和肃慎都是通古斯个蒙古两个语族未分化前的民族,来自贝加尔地区,后来一部分进入草原吸收匈奴等游牧人,一部分向南吸收秽貊,汉人记载室韦语言和靺鞨(靺羯)同,可能是蒙古和通古斯两种语言相差不大时的状态
可能会有人不解:如果拓跋人跟鄂伦春和锡伯最接近,但为什么鄂伦春人和锡伯人属于通古斯语族,而不是蒙古语族?拓跋鲜卑应该属于蒙古语族前身东胡语族才对的
因为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最初差异不大,尤其是通古斯北部语言,受南部夫余等秽貊语影响较小,而蒙古语族在拓跋时期也没有像后来那么突厥化,满洲语和蒙古语大量的底层同源词就能证明这一点
拓跋人汉地后,留在故地的拓跋鲜卑人后来被称为室韦,《新唐书》记载,室韦语和靺羯(靺鞨)语相同,说明室韦人里有一部分是接近靺羯(靺鞨)的,这一部分就包括后来的锡伯族,所以说锡伯族既是鲜卑后裔,也是女真后裔,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