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是什么节日(古代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三月三日

唐 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节日常识14---上巳节

节日介绍

日期:农历三月初三

别称:上巳节、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简介: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fú xì)------古代中国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从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中,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历史发展

有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三月上巳到河边洗除邪秽的"祓禊"风俗,从起源上看正与兰汤辟邪术密切相关。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如陶思炎指出,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欲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当是三月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风俗探幽》。

(1)古时代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有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2)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3)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二》中写道:"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杜甫的《丽人行》 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4)宋朝以后,因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内涵冲突,三月上巳风俗渐渐衰微,但一些习俗仍在流传。(5)明初时,朱元璋皇帝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6)民国时期,中国各地还留有三月三消灾除凶的风俗。如北京一带"三月三日,病创者多以长流水洗之"、江苏吴中地区"(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安徽寿春地区"三月初三日,士女多携酒饮于水滨,以禊祓不祥。妇女小孩,头插荠菜花,俗谓可免一岁头晕之病……"(7)时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从云南大理每年三月初三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中,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在吴地也有上巳节遗韵。

节日习俗

春浴、踏青,曲水流觞等。

别称介绍

(1)中国的情人节: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2)女儿节: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阴历3月初3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是跟中国上巳女儿节来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日本给幼年的小女孩也过节,主要针对几岁的小女孩,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开始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