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帝王之谜之“传国玉玺”之谜)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功高五帝,在不以秦王相称,据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合称,更名为“黄帝”,自称为“朕”。为了表示黄帝的独尊地位,他还创立了与皇帝称号相一致的一些名物制度。如皇帝的命令涉及制度的叫“制”,诏告臣民的令文叫“令”。皇帝用的印称为“玺”。为此,秦始皇还命令天下的良工用蓝田山美玉制成玉玺,玺钮雕成龙鱼凤鸟的形状。丞相李斯用大篆体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刻于玉玺上,称为“传国玺”。从此“传国玺”开始了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五次全国性大规模巡游,每次巡游都有惊险的经历。
相传,秦始皇有一次巡游到洞庭湖,风浪大作,眼看船就要倾覆,急忙之中,秦始皇把随身携带的玉玺投入湖中,顿时湖面风平浪静,但是玉玺却沉入湖底,不见踪影。8年后,秦始皇出行的队伍正行走在陕西华阴一带, 突然有人拦在护驾的车马前,对秦始皇的随从说:“请将此玉玺交给祖龙(秦始皇的代称)。” 话一说完,此人就消失了,“传国玉玺”从新回到秦始皇手中。
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领兵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把“传国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经过大小百余次的奋战,用了四年时间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刘邦即位时,就佩戴着“传国玺”。西汉时,“传国玺”一直存放在长乐宫内,成为皇权的象征。
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政,他急于篡夺皇位,就命安阳侯王舜逼迫王太后交出“传国玺”。王太后眼见刘氏江山落入王莽手中,却又无奈,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玉玺上雕刻的螭(chi)虎被崩落一角。之后,王莽让工匠用金把玉玺的缺角镶补上。
后来“传国玺”几经辗转到了刘秀手中,刘秀携带“传国玺”登上皇位,从此玉玺在东汉皇帝的手中一代一代地穿了下去。
东汉末年,董卓叛乱。孙坚在洛阳城宫殿的一口井中发现了“传国玺”,袁氏兄弟为得到玉玺,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孙坚被逼无奈,只能交出玉玺。后袁氏兄弟败在曹操的手下,“传国玺”又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直至北宋哲宗时,有一位名叫段义的咸阳人把玉玺献给了朝廷。金兵南侵时,又将玉玺掠走,后归元朝黄帝所有。明灭元时,蒙古部落将玉玺带到了漠北。从此“传国玺”不知所踪。
“得宝即得国,失宝即失国。”“传国玺”既然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守国之宝,也就注定了他被争夺的命运,在这颗小小的玉玺上折射了一幅幅朝代更迭,祸福交织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