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一阴一阳(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中国古人求得了各种各样的“道”,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一阴一阳之道。

1

一阴一阳之道,首先指的是日往月来,寒暑交替等等,总之是一个代替一个。在古人看来,这是天地间最普遍的法则。

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图片来源:gardenson.cn)

这样一种法则为什么叫做道呢?因为古人认为,天地间那些事物的运动是由上帝主宰的,是上帝在指挥着它们运动。它们的运动法则,就是上帝的行事方式。所以称它们为道。

在这里要顺便说一句,上帝,本是中国古代信仰的至上神,不是基督教的神。基督教的至上神,拉丁文叫Deus,英文译为GOD。明代末年,基督教传入中国,传教士们把Deus翻译成了上帝或者天主。直到现在,基督教的神学家们仍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翻译。

日往月来,就是白天和黑夜轮换;寒暑交替,就是夏天和冬天交替,春天和秋天轮换。上帝既然如此行事,人道就也应该如此。在古人看来,贯彻这样行事之道的榜样,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的行事方式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就是紧张,驰就是松驰。人要办成什么事,松松垮垮当然不行;但一气到底,总是紧紧张张,也难以承受。就像弓弦,如果总是紧绷着,也会绷断的。所以,张与驰就要交替进行。

我们不信什么上帝,但那一张一弛之道,却是有道理的。无论对于生产还是对于生活,无论对于政治还是经济、军事,都是适用的。

2

一阴一阳之道说明,世界上的事物处于永远不停的运动之中,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天地之间,高高的河岸会变成深谷,深深的山谷也会变为丘陵。沧海能够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沧海。在人间,没有不亡的国,也没有不败的家。显赫一时的家族,四五代之后就衰落下去;蓬勃兴盛的王朝,迟早也要灭亡。而在旧的家族、旧的王朝灭亡的时候,就是新的家族、新的王朝的兴起。

人也会变,条件就是教育。古人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品质,就像制陶工人能把泥土变为陶瓷,木匠会把直木变成车轮。教育使人的品质发生变化,古人称之为“教化”,即教而使化。不过,教而使化有个条件,那就是教者自身要做得好。孔子说,君子们,也就是教者,他们的德行好像是风;小人,也就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德行好像是草。风刮到草上,草就一定低头弯腰。

一切可变的思想促进中国古人去积极地变改环境,也变改自己,同时也使一部分古人滋长了过分的信心。他们要把铅、汞等物质炼成黄金、仙丹,又要把人变成长生不死的神仙。因此,万物可变是对的,但具体到某一种物究竟能够变成什么,还要具体地加以确定。不然的话,从一个正确的前提出发,也会走上非常荒唐的道路。

3

在古人看来,无论怎样的变化,到头来都是一个循环。日往月来,是昼夜的循环;寒暑交替,是四季的循环;王朝更迭,是统治方法的循环。而在这不断循环的变化中,存在着不变的东西。这就是天尊地卑的位置,君尊臣卑的秩序,男尊女卑的伦理。在古人看来,这些法则是上帝制订的。上帝本身不改变,这些法则就不会改变。这在古人,叫做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常,就是永恒。

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图片来源:xici.net)

当我们回过头来体会古人的变化观念,知道那不过是受了他们眼界的局限。他们祖祖辈辈所生长的环境,就是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也就是存在着君臣尊卑的那么一个社会。“坐井观天”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循环论的世界观。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天并不在上,地并不在下,君臣关系可以打破,而男女则应该是平等的。

但另一面,我们也应该承认,在古人那个时代,天尊地卑、君尊臣卑就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因此,被认为是常的东西,仅仅能在某个范围之内不变,超出这个范围,它仍然要变。在变与常的关系中,究竟哪些是常,哪些是变?变是怎么样的变?常的范围有多大?则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仅仅靠原则进行推论。

4

一阴一阳之道的另一含义,是说世界上的事物都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不可或缺。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纯阴无阳的事物,也没有纯阳无阴的事物。对阴阳对立的进一步认识,还使古人得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等等结论。并且任何事物,如果要完成自身的创生和发展,也必须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参与,单有一方面是不行的。

在阴阳两个方面中,一面是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一面是双方不可或缺。两个方面合起来,就使得古人一面把保证君、父和男方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兼顾臣、子和女方的利益。他们知道,假如失掉了另一方,将一事无成。

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图片来源:sina.com)

为了让阴阳双方都对事物的发展积极关心,古人主张阴阳双方的交流。并且主张尊者要“下”卑者,即谦逊地对待卑者,尊重卑者,以便发挥卑者的积极性。在这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君主的礼贤下士。其典型事例,就是周文王的渭水访贤,刘备的三顾茅庐,唐太宗纳魏征之谏等等。这些故事之所以被古人津津乐道,就是出于尊者下卑才能成功的考虑。

5

一阴一阳之道无疑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深刻认识。然而,如果把一阴一阳之道和对立统一规律相比,那么,一阴一阳之道还是肤浅的认识。一阴一阳之道,本身就规定了对立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因而只适用于一部分事物,对于双方完全对等的对立,就不适用了。比如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绝对和相对等等。至于说事物在自身中就包含着它的对立面,则更是一阴一阳之道所没有的内容。因此,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还要继续学习最新的哲学。

什么是“一阴一阳”之道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