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肯定看过这样的报道:XX犯XX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有期徒刑三年”好理解,蹲三年监狱,就当又上一遍高中了,反正都是一样没自由。总之有期徒刑不是“有妻子的徒刑”,虽然都差不多惨。
“缓刑三年”是啥意思?是怕犯罪的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先缓一缓,缓三年后再执行?还是说要缓缓的执行这三年徒刑,慢慢的折磨犯人?
缓刑三年的意思,是这三年的时间犯罪分子不用真去蹲监狱,该回家回家该上班上班。只要在这三年内遵守一定的条件,没再犯新罪也没发现漏罪,三年之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就当你已经被执行完刑罚,刑满释放了,不用回去再蹲监狱。缓刑的这段时间叫“缓刑考验期”,相当于给犯罪分子一个机会重新做人。
缓刑缓刑,暂缓执行,可不代表就不执行了,如果在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或者发现有漏罪没判,或者违反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情节严重,都会被撤销缓刑投进监狱,重新开始执行原判的刑罚。哪怕你是在缓刑考验期的最后一天犯罪,也要被送进去从头开始服刑,考验期考验期,谁叫你没经得起考验呢!
缓刑考验期,要考验犯罪分子多长时间?
被判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至少一年以上,且不低于实际刑期,最长五年。比如被判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也得至少三年。给不给机会缓刑,缓刑多长时间,谁说了算?法官说了算。
什么样的犯人有机会获得缓刑?
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才有机会获得缓刑,被判刑三年以上的就别想了,进去好好劳动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监狱里是可以积分减刑的,跟监狱外积分落户差不多,都是慢慢等慢慢熬。
要想获得缓刑,光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够,还必须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才行,有一条达不到都不能缓刑。即便以上所有条件都达标,也只是“可以”宣告缓刑,不是“应当”,言外之意就是也可以不判缓刑,让犯罪分子实打实的服刑。
但这么几类人达标了一般是应当宣告缓刑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75周岁以上的老人、怀孕的妇女,一老一小一孕妇,这几类人同时也是生活中的三大惹不起。
有两类犯罪分子是不适用缓刑的,一是累犯,二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多次犯罪千锤百炼死不悔改的,和犯罪集团的老大都不能缓刑。
判处犯罪分子有期徒刑,一方面是惩罚,一方面也是希望是在监狱里把误入歧途的人改造好。如果本来人家社会危害性就不大,不用进监狱在外好好反思就行,不判缓刑非给人投监狱里,那里面可什么人才都有,三年后毕业出狱反而可能沾染恶习学坏了。
被宣告缓刑不用真进监狱没错,但在外面也不是完全的自由,缓刑考验期内可能会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禁止进入特定区域场所、禁止接触特定的人,总之不可能像无罪的人一样,自由自在想干嘛干嘛,永远别忘了自己还是戴罪之身。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除了要遵纪守法服从监督以外,还要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可不是你想见谁就见谁;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搬家迁居,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不能够“说走,咱就走哇”。
晓法哥,让有用的法律变有趣,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