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企业家,成为企业家需要哪些品质?或者,套用过去的一句政治语汇来说,企业家与普通大众究竟有何不同?他们到底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
显然,企业家是创办企业的人,区别于为人打工 的经理人员。但是,这样的话仅能表明什么样的人是企业家,却不能深刻揭示企业家的“特质”,不能说明究竟哪些人才有可能创办企业。
最早定义企业家的是大名鼎鼎的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看来,企业家是创新的代名词,或者说其最突出的品性就是创新精神。显然,创新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政治、科技和学术领域也可以创新。因此熊彼特的企业家从来就不仅是财经领域的企业家。创新型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学者乃至技术工人,均在企业家之列。一个社会的总创新就决定于这林林总总的企业家的创新作为。
不过,一般人更多的是对财经领域的企业家感兴趣。所以,本文的讨论还是限于此范围。
熊彼特之后,芝加哥经济学家奈特又提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企业家品质,那就是“敢于冒风险的能力”。这一认识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现代制度经济学家进一步从财务、监督与激励等方面探讨企业家的特质。在他们看来,企业家是企业中唯一有权索取企业剩余的人,而高级经理人员、科技人员、债主和地主,则只能索取工资、利息、地租,企业最终剩余的一块收益唯有企业家才能持有。当然,企业家之所以有权将成本之后的利润尽数收入囊中,是因为他承担了风险。不过,这一认识只是从财务角度指出了企业家的特点,对于认识企业家的特质并没有特别的帮助。
在中国本土经济学家中,有两位对企业家特质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一位是北大的厉以宁教授,他归纳出企业家的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见人所不能见,发现市场机会。这可以说是企业家赚取超额利润之关键。二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带领员工一起做事业。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再好的机会也不可能一个人实现,而往往要带领大家通过企业的方式来做。三是敢于冒风险。发现了好的机会,并且能组织大家一起干,但未必有100%的胜算,所以还得有敢冒风险的能力才行。
一位仍然是北大的教授,即对企业理论卓有研究的张维迎教授。他别出心裁地将人的能力与资本的多少相结合,构造了一个所有人群的分类,并概括出特殊的“企业家”类群。在张维迎看来,将“人的能力”与“资本”相搭配,这个世界上总共可以分出四种人:一种人既有资本又有管理能力,天生可以选择当企业家;第二种人有管理能力但没有资本,这类人可以选择做经理;第三种人有资本但没有管理能力,可以选择做投资者;第四种人既没有资本又没有管理能力,是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最好的选择是做雇员。
原来企业家是既有钱又有才的人。我们看到,现实中的情况,应该说大抵能够印证张维迎教授的说法。例外的是,近年来,挟特殊技术的人力资本在市场中越来越有谈判地位,而资本在博弈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因此从美国的硅谷到中国的中关村所出现的比比皆是的情形是:人力资本雇佣物质资本,而不是如张维迎所强调的那样是“资本雇佣劳动”。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早年与我同事、现任职于世界银行的张春霖博士提出的“联体企业家”的说法。他认为,现代社会更多的并不是古典时代的企业家,而是投资者与管理人员一起共同承担古典时代企业家的职能,比如杰克·韦尔奇。我以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
以上介绍的各种说法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示。我一直在思考、观察现实中的企业家,时间长了,亦有一些心得。
我观察最多的是两个地方的企业家,我相信他们的含金量在中国相当高。一是江浙一带的“草根企业家”,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避开风险大、人脉要求高的房地产业,专一从事制造业,交税大都也还算实在。二是北京中关村的“知本企业家”。
这两类企业家除了具有“发现机会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敢冒风险的能力”外,还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性,那就是“强烈的创业激情”和“强烈的自信心”。学者创业往往不能成功,原因很简单,秀才们虽有见识,能发现市场中的机会,但未必有组织能力和冒风险的能力。另有少数学者不缺组织能力和冒险精神,可惜对赚钱缺乏兴趣,缺乏创业激情,所以同样成不了企业家。
据此,我将企业家的“特质”归结为“五有品质”,即“有眼光、有能力、有魄力、有激情、有自信”。
所谓有眼光,是指善于发现人所不能发现的市场机会,眼高一筹,鞭先一着。所谓有能力,是指能够号召、带领大家去打拼,以群体之力成大志。所谓有魄力,是指敢冒风险,敢背水一战,走常人所不敢走之路。所谓有激情,是指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激情和热爱,就好比是恋爱或对儿女的感情。所谓有自信,是指无论何种情况,总是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百折不挠。
这“五有品质”大概能比较全面、完整地概括企业家的品性。而只有同时具备这“五有品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上乘的企业家,一般人除非与人联合,组成联体企业家,否则实难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