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3.15职场:谁为诚信来买单?

80酷酷网    80kuku.com

  

  “可以很明确地说,要打造诚信职场,单靠人才市场的能力,我们很难做到。”叶异飞对记者说。

  与叶的话相印证的则是,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近日呼吁,要大力倡导职场诚信,“但是,我们目前能做的仅仅在与呼吁。”中心相关负责人无奈的对记者表示。

  为何人才市场不愿意为诚信买单,叶异飞给记者具体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一家有着正式营业执照的企业一旦发生欺诈求职者的行为,求职者往往认为是人才市场没有把好关,让这些企业“混”进了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相对地,很多求职者也有恶意欺骗企业的行为。一旦在企业或求职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人才市场没有诚信。

  “而实际上,对企业来讲,只要他有工商局颁发的正式营业执照,我们就无权拒绝其进场招聘,否则我们便是违法。对于求职者,他的简历是否掺了水分,我们也很难完全调查清楚。”叶说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教育部早就表示,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学历情况已经可以从指定网站上进行核查。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这种信息根本不会公开,许多学校的网站甚至屏蔽了这项功能。”

  此前有上海市人事局称,他们从2002年开始做人才诚信调查和人才业绩档案项目,在为企业出具的6000余份人才职业诚信报告中,查出近百个伪造学历、学位、业绩和经历的案例。上海人事局表示,这些弄虚作假者在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时将受到制约,以示惩戒。据悉,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也正在做此类积极尝试,比如针对小部分中高级人才建立诚信档案体系、希望建立类似于行业协会等等自律体系进行诚信制约等等。“目前基本框架已经出来了,但具体实施仍存在不少困难。”人才交流中心一名人士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显得颇为无奈。

  为何显得无奈?孙元明教授认为,要建立诚信职场,必须依托像发达国家那样的“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整套的公民信用档案体系,而国内的许多人才交流中心还属于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属于赢利性机构,而作为同样要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的企业来说,人才交流中心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信用的问题,不能即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与智能研究所谢敏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育还处于初期,必要的法规、规章、制度乃至法律体系仍不健全,《会计法》、《公司法》、《信贷法》等等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律有的还未建,有的即使建立起来了由于运行时间比较短,仍有着不少漏洞。“这就为出现诚信危机提供了温床。简单到一个公司治理原则,放在国内的许多企业来说还只是建议形式,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章制度,这就造成在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双方都在为各自一方的利益进行博弈,糟糕的是,这种博弈不是公开化,法制化的,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东西。”谢教授说到。“讲诚信,光靠道德的约束并不能奏效,必须靠法制的完善和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