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几个女同事上周组团去香港购物,回来上班的时候个个酒劲未消般地兴奋不减,大谈在香港血拼的快乐和过瘾。据说她们中少的支出一万多元,多的买了将近五万元的东西,从化妆品到皮包到服装到首饰到名表,堪称疯狂主妇大肆购物。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女人大多是天生的购物狂。我原先一直以为,“血拼”是一个近年本土原创新词,没想到女同事告诉我,血拼最早来源于英文“SHOPPING”。“SHOPPING
“为”消费、购物“之意,翻译成血拼,不仅读音接近,而且意思类同,更入木三分地表达了疯狂消费的程度。
英文中一个原本平淡的词语,翻译成中文后变得如此触目惊心形象生动,让人不得不佩服翻译者的创意之妙,同时也有理由认为,他(她)也一定是个血拼爱好者。尽管只是一个音译新词,但血拼这个词的流行速度之快,血拼族的血拼之疯狂,都足以令人吃惊。
去年十一月,我们城市一家商场周年店庆,推出了购物满400元送300元赠券的活动,闻到气息的血拼族汹涌而至,我们办公室的女同事也倾巢而动。据说不少人刷爆了自己的银行卡,自动扶梯因为人流量太大而停运,商场周边交通也被购物人群堵塞。最后,这家商场也创造了八千两百多万元的全国百货单店单日销售最高纪录,真是令人咋舌。
欲望无底,但钱包有限,相信这是每一个血拼者的痛苦。血拼固然让人享受购物亢奋和快感,但“失血过多”也会导致头脑晕眩和身体虚弱。
据说席慕蓉的惆怅是:为什么永远负担不起橱窗里最新上市那袭洋装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还看到一个女人在文章中说:一个月不血拼,面色发暗,神情恍惚;二个月不血拼,蓬头垢面,面目可憎。她认为血拼对于女人是一种很好的身心按摩,可以达到从外表的光鲜到心灵的轻盈。身为男人的吴宗宪不得不发出感叹:我喜欢看女孩逛街的样子,但痛恨她们刷卡时的嘴脸。
血拼源于物质时代的欲望失控,物质匮乏的年代,既无“血”可拼也没有拼的地方。血拼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虽然“出血”是痛苦的,但消费是快乐的。对于有些人来说,血拼的过程纵然“一步一个血印”,但也依然花钱有理,要血拼到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