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蝶梦(庄子的桃花源世界!)
庄子,不管是其人还是其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都是极高的,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点。
第一,他的哲学地位高。
陈鼓应说:庄子思想的原创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占据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陈先生作为庄子的深入研究者,对这一点的评价相信绝不是随口说的。我们从庄子的内容,也能看得出他的哲学思考。
对自由的思考,代表篇是《逍遥游》,是借风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还是怒而飞抢榆枋不至的学鸠,还不一定,他提出的对立思考是一种方式,和他所处的时代来看,都是很超前的。
《齐物论》则是齐物化的探索,人与物的独特关联,抛弃是非偏见,人与物等齐而论之。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甚至是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揭示。
逍遥游
《大宗师》则是对于天道的追求,扩展到宇宙的高度。道是宇宙,是天人合一,是死生相同,安化,相忘的境界。
这是庄子在哲学立场的思考。
第二,他的文学地位高。
王蒙曾经说过: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寓言、故事、传说。做到了深奥哲学的文学化和趣味化。
庄子通篇的行文,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尤其是寓言的部分,华彩的文字往往肆意汪洋,其想象力之丰富更是无人能及。天上地下,天南海北,现实虚构,神乎其神,浪漫主义的开端。
美化
甚至我觉得庄先生有点段子手的嫌疑,不管啥事,道理讲一讲,就开始写段子,把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编进段子里。除了老友惠子,像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墨子学派,也时常出现,另外又虚构一些不一定存不存在的上古人物来表达观点。当然这可能也和他人微言轻有关系,想要引起重视,就借助名人效应,加重语言的分量。漫无边际的话,能产生汪洋无涯的效果,最后又能体现他的思想。借助有身份地位的人为自己代言,以达到引起重视的目的,这是一个绝对的高手。
庄周梦蝶
总之一句话,故事讲得精彩,道理说得明白。这是需要技术的。
事实上,如此精彩的《庄子》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阅读门槛高了点。先秦文学历来被认为阅读困难,理解有障碍,其中有很多生僻字,通假字,和一些不常见的人名地名等等。于是就诞生了很多关于解读或者关于庄子的书。《庄子说什么》也是其中一本,在手边刚看完。这本书作者是西安交大人文学院的韩鹏杰教授,也是《道德经说什么》的作者,老庄本来是一脉相承的,韩教授认为庄子是老子的私淑弟子,私淑弟子的意思是没有见过面,但却是其思想的传承者。他们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很多重合,文章中也时常出现老聃的对答,他们之间颇多相通之处,这些在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庄子说什么》封面
韩教授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精和简。
白居易有诗云: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庄子》全书是分内、外、杂篇,实际上传说原有五十二篇,但从战国中晚期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惨遭流失。目前所传者三十三篇。
说它精,是指在现有流传的《庄子》三十三篇中选其中的十五篇,包含全部的内篇七,这些基本可以代表庄子的思想核心。外篇五,杂篇三,外、杂篇一般认为较多是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补充的内容。作者选的这十五篇可以说是庄子的最精华部分。
简的意思是直接,没有繁琐。庄子原文之后加上注释,生僻字加注音,这两点特别重要,很多古字的读法和现在不同,意思也更是差别很大,有注之后,更容易理解。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对文章的解读,不是翻译胜是翻译。
我们知道很多古文如果直白地翻译过来其意思表达可能会出现变化。韩教授是讲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庄子想要通过寓言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这比对照译文方便多了。真的就像是在一个教授的课堂上听课,用现代气息的大白话告诉我们它的内容,阅读起来体验非常棒。对于对庄子有兴趣的人来说,易于入门,又完全可以领会到庄子的精髓。
庄子的理想世界里大家各自相安无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一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有很深的印记,“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为大家都各自乐在其中,不用往来也不影响,就像相忘于江湖一样。
桃花源
庄子也像是沉浸在自已精神上的故乡之中,构建出一套世外桃源的体系,是一种对自由的真诚热爱。但它并不盲目,他知道现实的状态,看得透彻又能逍遥其中。妥妥的是一个认清了生活而又勇于热爱生活的人。
读一读庄子,在现代这个略显焦躁的场景里,很容易就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