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时光倒流 万件展品重现几代人回忆)
曾经的电影放映设备,如今已经被数码影院所取代。 |
老式相机、电话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
龙门忆恩民俗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算盘和挂钟。 |
随着高像素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的普及,用胶卷的传统相机及早期低像素数码相机逐渐被淘汰。 |
虽然这些收藏品有些破旧,但年近八旬的洪金发依然对它们爱不释手。 |
现在农村里不多见的谷磨。 |
骑一辆自行车穿街走巷售卖雪条,随着时光流逝,这些场景已再也见不到了。 |
平陵街道山下村白芒坑是龙门有名的革命老区,村中的客家围屋松龄围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下称“红四师”)师部旧址,目前,大部分房间已作为革命文物展览厅。
除了有红色印记展厅,松龄围中还设有一个忆恩民俗博物馆,展出了近一万件从新中国成立前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生产工具及市民生活用品,全面展现各个时期人们衣食住行方式。
山下村白芒坑村民洪金发,在松龄围当义务讲解员已经十多年时间,在向游客讲述红四师官兵驻扎休整的历史之余,也为人们介绍这些博物馆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展示这些老物件是希望让大家重温过往,特别是让年轻一代人了解过去,懂得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所以博物馆的名字是‘忆恩’。”据洪金发介绍,博物馆由山下村村民自发筹建。近年来,在平陵街道办相关领导和山下村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通过村内收集和外地采购、交换等途径,收纳近两万件物品。受制于空间等客观因素,目前,对外展出的仅有其中一半。
这里堪称龙门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旧物件映入眼帘,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时光也仿佛开始倒退,脑海中一段段深藏的回忆不断涌起。
风谷车、犁、耙、连枷、锄头等农用工具,仿佛让人们看见老一辈人筚路蓝缕、垦荒种地的身影。旧版人民币、粮票、算盘等物资用品,不禁让人忆苦思甜,脑海中回响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旋律。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冰箱、彩电、洗衣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再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录像机、影碟机、大哥大、寻呼机,过去的岁月和往事似乎并不遥远。
在忆恩民俗博物馆中还有一间特别的展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平陵镇理发室”的场景被完整重现出来。从墙上的镜子、老式坐椅到理发的“推子”、修脸用的剃刀,这些都是当时用过的物品,就连墙边木盆的摆放位置也参照理发室原来的样子。
回头看看博物馆外,阳光照进松龄围天井,时光随云影向前流动,岁月依旧静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