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的用法)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不言而喻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的用法)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义利观

喻:明白,了解。不言而喻。家喻户晓。皇疏:“喻,晓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跟前面两章的“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都是在论述“仁义”与“私利”的关系。以孔门惯用的手法,用“君子”和“小人”来区分好坏标准,使读者一看就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孔子的“义利观”。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反复引用。“义”与“利”在《论语》中是一对矛盾体,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义、利是人们对待社会的两种价值观。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舍利取义、重义轻利,君子当义行天下。孔子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仁德之义,而不是我们现在引用时所指的侠义之义。孔子认为一个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不顾仁义之道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里仁》篇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见,孔子反对的是不符合仁义之道的利,并不反对符合仁义之道而取得利益。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据说就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如果没有子贡的善于获利,孔子及其弟子恐怕连生活都成问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名言,经常被大家引用。不过,我很少见到真的君子引用这句话,可能君子们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羞于谈义、利。反而是那些现代小人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以示自己是个重义轻利之人。俗话说的好,标榜什么就说明他缺少什么!真是精辟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接着上一章讲的君子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见到贤能之人,应该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问题。上一章讲的是君子的义利观,提出了一个“舍利取义、重义轻利”的高标准。这几个看起来简单的字,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标准这么高,一般修行之人该怎样去做呢?本章告诉你修养的方法,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你不懂不要紧,只要去向贤能的人学习就可以了。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

这跟《述而》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孔子在《学而》篇中说:“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的也是要从朋友身上学习贤能的一面,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要马上改正。在《卫灵公》中再次强调,“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能改就不叫过错,有过不改才是真的过错。而改过自新的标准就是本章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君子的标准是“舍利取义”,小人则是“见利忘义”。修行君子的方法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再一次地告诫我们修行君子过程比结果重要,向贤能人士看齐,以贤能之士为标准,时时刻刻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道客村曰:

舍利取义真君子,

见利忘义是小人;

见贤思齐学之道,

改过自新向贤能。

【注释】

(1)喻:明白,了解。不言而喻。家喻户晓。皇疏:“喻,晓也。”朱熹:尤晓(尤其懂得)

【译文】

4.16 孔子说:“君子明晓大义,小人热衷于谋取小利。”

4.17 孔子说:“见到贤能之人,应该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上一篇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马不停蹄的意思)

下一篇信封封面怎么写 (信封封面怎么写格式)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