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原创汉字谷主2021-03-09 18:14
《千字文》中:治本于农,务兹稼穑。可以说是上万年来的古训。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华农耕文明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坠的基础和根脉所在,而今也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很大比例是农民,农民中的绝大数人又在农村。“农”,和我们古老的民族息息相关,几乎和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农”字怎么来的
“农”的繁体为“農、?、辳”,古字形如下:
甲骨文
金文
“农、農、辳、?”的篆书
“农”字中有“辰”字“
辰,是一个什么物件呢,在农业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古华夏是人类农业文明起源地
江西仙人洞和湖南玉蟾岩是全人类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发现的远古农业文明表明,2万年前的古华夏人已经种植稻谷、制陶、狩猎和驯养动物。神农文化是古华夏文明的起源。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对上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国家于1993年和1995年组织了两次有国际考古学家参加的考古发掘。在这些遗址都发现了野生和栽培的水稻谷距今约17000年,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植物标本。这不仅标志着人类农业文明从华夏起源,也改写了认为原始栽培农业起源于西亚的世界历史学和农业考古学。新的考古发现证明,长江中下游流域远古农业文明,远远早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如著名的仰韶文化)的石器时代文明。
江西仙人洞遗址
仙人洞位于大源镇大源村小荷山脚,是一个溶洞。吊桶环位于仙人洞西南约800米处的山坡上,为溶蚀性岩棚。20世纪60年代初在此进行过两次科学发掘。
该遗址有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上下两层地层堆积,上层距今900~14000年;下层距今15000~20000年。在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穿孔蚌器、原始陶片、人骨标本以及兽骨残片,是中国南方出上物最多的洞穴,其中陶片最早的年代约12000年,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陶制品之一。
两处遗址都有野生稻和人工稻的线索,对吊桶环遗址的稻作植硅石分析显示了将野生稻驯化为人工稻的历程,证实该地区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湖南玉蟾岩遗址,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稻发现地!
玉蟾岩文化堆积厚达1.2~1.8米,三次考古发掘都出土了水稻稻粒,宣告了玉蟾岩存在人类最早的原始稻作农业的事实。
1993年,考古队员在漂洗玉蟾岩遗址近底部的文化层土样中发现两枚稻壳,颜色呈黑色。
1995年,在层位稍上的文化胶结堆积的层面中发现了两枚稻壳,颜色呈灰黄色。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
三次出土的稻壳,或炭化程度不一,或颜色各异,是因为标本所处的环境不同。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1.4万~1.8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玉蟾岩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残骸,显示了当时古人类食物和狩猎的丰富性。出土哺乳动物达20余种。数量最多的是鹿科动物,如水鹿、梅花鹿、赤鹿、小鹿等。食肉类动物也很丰富,如熊、鼬、水獭、猪獾、狗獾、貉、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椰子狸、野猫等,以猪、牛、竹鼠豪猪等常见。鱼类主要为鲤鱼、草鱼、青鱼,还有一些“小鲜”。此外还有猴、兔、羊、鼠、食虫类等动物。由此可见,玉蟾岩人主要狩猎大型的食草动物和小型的食肉动物。动物残骸中引人注目的是鸟禽类骨骼,种类可达10种以上。其个体数量达30%之多。
总之,我们祖先的生活相当殷实,吃的是米饭、鱼肉禽、野菜,发明了陶器可以煮饭炖肉,发明了编织技术,织布穿衣也没有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
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于发展农业,勤劳、智慧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早期农业的成就。
农业活动的范围很广,就农业种植而言,涉及开垦、种植、收割、加工等多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需用到不同的工具,以满足不同需要。
收获需要刀、镰等农具,收割的不只是农作物,牧草、苇类植物的获取也要通过收割。许多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刀有石刀、蚌刀、陶刀,镰有石镰、蚌镰等。
新石器时代蚌镰
蚌,有几个种在中国分布较广。像丽蚌的壳质厚实、坚硬,壳长约10厘米,外形椭圆,加工后适合做刀、做镰。
【辰】
甲骨文“辰”字
金文“辰”字
篆书“辰”字
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蚌,蜃(shèn)属。”蜃从辰从虫。
著名学者郭沫若认为:“辰与蜃在古当系字。蜃字从虫,例当后起。”郭沫若进一步解释说:“余以为辰实古之耕器,其作贝壳形者,盖蜃器也。……《淮南子·汜论训》:‘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其作磬折形,则为石器也。《本草纲目》:‘南方藤州垦田,以石为刃。’要之,辰本耕器,故農、辱、蓐、耨诸字从辰。星之名辰者,盖星象于农事大有攸关,古人多以耕器表彰之。”(引自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郭沫若之说十分精妙。
商蚌镰
【辰】,象形,象蚌蜃的样子。
蚌蜃,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外面有着厚厚的甲壳,边沿锋利。
在古代,还没利用金属以前,先民用其作为切割的工具,后来称之为“蚌镰”。
镰刀等工具,是模仿其样子打造的。蚌壳也可以用来装水或其他东西。
【农】,从其繁体及异体字【農、?、辳】看出,下面的“辰”字,是工具
农,象人手持蚌镰(辰)工具,去山林,田野等地去开垦劳动。
人类开垦土地,可以说最早的工具是用蚌鎌,后面才发展为耒、耜、犁等。制作工具的材料也是多样化,由蚌壳发展出石头、牛骨、青铜、铁器等。
郭沫若文中提到“蓐”,像手持蚌(蜃)镰割草形,是薅”的本字。
“薅”,用手拔草的意思。出土文物中有称做“鎘”的青铜农具,呈片状,刃部较宽,这种农具用于除草,就被认为是在蚌镰或石镰的基础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