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存款(存款日均怎么算)
近日,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平均下来,每天向银行存了约710亿元。这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甚至发明了“报复性存钱”这样的说法,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之后,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又会发生吗?
看同比,6.47万亿元真不算多
近日,央行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而一季度共计91天,这么一算,居民平均每天向银行存了大概710亿元。
乍一看,不得了了,可看同比的话,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07万亿元,也就是说,2020年同比仅多增6.6%。
自2002年有同比数据至今的19年里,仅2007年、2010年、2014年和2016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同比是少增的,其余15年均是多增的,2009年更是同比多增了70.67%。平均来看,19年间,一季度住户存款同比平均多增17.58%,较2020年一季度的6.6%高出近11个百分点。
所以,看同比变动的话,2020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的6.47万亿元还真不算多。换个角度来看,新增的6.47万亿元,平均下来,也就一个中国人新增了4600元存款,这在发年终奖的季节,算多吗?所以,“报复性存钱”是值得商榷的。
数据来源:央行网站
疫情之下,存款为何多增了?
当然了,从绝对值上看,2020年一季度住户存款较2019年确实多增了4000亿左右。照理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多数人消耗“余粮”的时候,为什么存款还在增加呢?
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主要是2方面原因:
一是,受疫情影响,特别是2月,3月全球疫情蔓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这期间投资者更倾向于现金为王,进而抛售其它风险资产;
二是,虽说很多人的收入会受到影响,但支出的减少是更大幅度的。比如春节期间,因为疫情,很多人的回家计划取消了,出游计划取消了,往年这些花销,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就相当于是省下了。此外,买房、买车、逛街、看电影等消费行为也基本是没有了。总之,一季度本该消费的钱,很多都变成了银行存款。
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日前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疫情爆发期间,随着需求全面萎缩,在针对酒类、彩妆、护肤品、零食、家庭清洁、个人护理、生鲜食品和婴儿护理消费的调研中,多数品类遭遇冲击,特别是非必需品。比如,约30%的消费者减少了护肤品和酒类的使用量,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减少了彩妆类产品的使用量。
人均存款真有6.3万吗?
除了住户存款增加外,还有一个数据同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截至3月末的住户存款余额。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为87.8万亿元,平均下来,人均存款大约6.3万元。
乍一看,觉得中国人的钱包还是挺鼓的,但问题在于,这么简单的平均显然不符合社会现状,有很多人肯定是“被平均”的。一直以来,银行业有所谓的“2/80定律”(即不到2%的人,掌握80%以上的存款),若是据此计算的话,将是另一番景象。
“2/80定律”确实是存在的,以招商银行为例,根据其披露的2019年年报,截至2019年末,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74939.55亿元,零售客户数1.404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264.77万户,这些客户的总资产余额60852.25亿元,占全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81.20%。而264.77万户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占招商银行1.404亿户零售客户数的比例约为1.89%。
按“2/80定律”计算,那么就是大约2800万人(总人口的2%),占有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中的80%,人均存款高达250万;剩下的13亿8000万人,占有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中的20%,人均存款只有12724元。
而在2019年,中国人年均收入为30733元,年均消费为21559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只能结余9174元的存款,如果考虑衣食住行外的其他消费,结余只会更少。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拥有的12724元的存款,按每年结余的9174元来算的话,也需要存上1年零4个月。
还会有“报复性消费”吗?
没有了“报复性存款”,那疫情结束后,最近一段时间常被提起的“报复性消费”还会有吗?
对于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消费不仅仅是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消费。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较去年一季度的3328亿元,多增1.53万亿元,而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3月份新增的。对此,有专业人士认为,这说明政府开始落实货币宽松,已经把钱给到企业了。
那普通消费者就只能干站了?倒也不是,比如上文提及的那2800万人,疫情结束后,他们是有能力消费的。至于其他人,政府也正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他们的消费。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发放消费券,鼓励民众消费。比如武汉,将从4月19日起,武汉市人民政府将陆续向全体在汉人员投放5亿元的“武汉消费券”,以支持全市商贸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复市。而此前,包括南京、宁波、温州、深圳、杭州等地均向居民发放过巨额消费券。
不仅如此,此前商务部还发文,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措施。截至目前,已有佛山,广州,长沙,重庆,珠海,宁波,南昌等地先后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的措施,特别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套用一句话,报复性消费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对此,你持何种态度呢?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