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陶菲克(羽毛球战术打法12种)

80酷酷网    80kuku.com

林丹陶菲克(羽毛球战术打法12种)龚伟杰2021-05-17 08:20:51

最近发现,早期李宗伟的心态其实很稳,打比赛完全就是一副敢打敢拼的姿态,除了进攻强劲以外,防守也比较顽强,颇有些像巅峰期的夏煊泽,早期大赛表现不佳只是因为男单厚度太强:05至10年有五次大赛都是输给上限很高的印尼人,08奥运惨败是因为碰上了峰值的林丹,基本不存在太多的发挥失常。
反而是早期的林丹,在心态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北京周期的林丹可谓大包大揽,同时统治着大赛与公开赛,然而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有这种稳定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实力比对手高出一截,而非心态已经相当稳定。实力碾压对手,就基本能两局取胜,不需要拼到依靠心理素质赢球的地步。也正因此,这时候的林丹并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心理素质练出来。
所以我们看到北京周期的林丹基本是这样的:一方面,他在绝大部分的比赛,都能凭借绝对的硬实力优势拿下胜利,在北京奥运会更是打出峰值,表现相当耀眼。然而另一方面,他也由于心态上的问题而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06年的大马赛与亚运会。早期林李这种心态上的差异,主要与他们的际遇有关:林丹出道就是天之骄子,年轻气盛,颇有种舍我其谁的架势,而李宗伟练球较晚,出道只是一个冲击者的姿态。

谈谈从北京到伦敦,林丹、李宗伟心态与打法的变迁,兼与桃田


随着岁月的推移,林李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转折点都在伦敦周期。先说林丹,北京周期以后,他实现了大满贯,10年以后,又实现了全满贯,对胜负看得越来越开,心态变得越来越好。李宗伟则不同,他一开始是以一个冲击者的姿态打比赛,自然放得很开,但后来随着实力的膨胀,他对大赛金牌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
06年,李宗伟登顶世界第一。07年、08年,李宗伟相继在苏迪曼杯、汤姆斯杯打败林丹。显然,他已经具备了角逐世界冠军的顶级竞争力。然而,此后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06世锦赛,他坦言受场外因素影响输给鲍春来,07世锦赛,他在主场惨败索尼,08奥运会,他在中国主场惨败林丹。
这一系列的变故,对李宗伟造成的打击颇深。北京周期后,他在公开赛三连败索尼、陶菲克,此后又继续产生连锁反应,在09世锦赛再次输给索尼,在10世锦赛再次输给陶菲克。10年,李宗伟还在汤杯、亚运会惨败林丹。这时候,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冲击者姿态,此时缠绕着他的,是一种一次次希望却一次次失望而始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复杂心情,他对胜利越来越执着,越来越放不开。
在伦敦周期,林李二人的心态可谓是颠倒了过来。林丹功成名就,开始冲击更高的山峰。李宗伟实至而名未归,“不指南方不肯休”。这种转变之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交锋是11世锦赛:李宗伟抱着必胜之念将林丹逼入绝境,却因在关键分略显保守而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反观林丹,在这场比赛完全就是放手一搏。
12奥运会,这种博弈再次上演,笑到最后的还是林丹。李永波曾如此评价11、12年的林李大战:林丹的夺冠,以信心为基础。他拿过很多次了,家大业大有底气,输得起放得开。而李宗伟未尝染指,因此在关键分略显保守,不敢搏杀。
除了心态以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林李二人在打法上也发生了变化,转折点同样在伦敦周期。北京周期,林丹22至25岁,李宗伟23至26岁,都是当打之年,而进入伦敦周期,他们刚好开始走出黄金年龄。随着身体能力的下滑,他们都开始对自己以往的打法做出一定的改变:林丹逐渐由高速进攻转向控球防守,李宗伟则如很多人所说,大概在10年左右,开始减少多拍,加强进攻。
可能有很多人不解,为何年纪变大,体能下滑,李宗伟反而要加强进攻,减少多拍呢?进攻不是更消耗体能吗?在相同的时间内,进攻确实比拉吊更耗能,然而,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进攻相比拉吊,能更快结束战斗。一场比赛,你打拉吊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拿下,可能打进攻,半个小时就砍瓜切菜般搞定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防守能力一般的选手的时候。这时候,进攻就要比多拍消耗战更节能。
因此,可以说,李宗伟加强进攻,其实正是为了避免比赛变成多拍消耗战,从而很好地应对自己体能下滑的问题。而10年正是男单厚度变弱之时,能与李宗伟对抗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他的改变恰逢其时。
可能有人问,同是年纪变大体能下滑,为何李宗伟加强进攻,林丹却反而要放弃高速进攻,转而打起多拍消耗战?因为林丹的下滑,只是他的速度与一拍进攻能力不及从前,但体能依旧强大,有条件打多拍消耗战。那么他为何不继续打进攻呢?毕竟身体素质不如自己的李宗伟都能打。
原因在于,林丹的下滑,虽然幅度不大,但毕竟还是失去了北京周期那种碾压一流高手的绝对实力。换言之,这个周期的林丹,对一流高手的优势已不及北京周期。也正因此,他开始输给一些二流选手。要知道,在北京周期的四年,林丹有三年是一场都没有输过二流选手的。

谈谈从北京到伦敦,林丹、李宗伟心态与打法的变迁,兼与桃田


由于这个缘故,林丹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身体条件,加强多拍相持能力,增加与一流高手对抗的筹码,弥补自己进攻能力上的下滑。不过11、12年,林丹的身体能力只是稍微下滑,所以在这两年,他虽然增加了控球的比例,但对速度与进攻的利用依然比较多。13、14年,林丹拉吊打法大成,这其实也是由于身体能力进一步下滑,而被迫再次减少进攻,加强拉吊。15至17年,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大,林丹基本失去了加速进攻的能力,开始变成纯粹的太极丹。这些都是后话。
有关林李的打法转型,这里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同时也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问题。通常在人们看来,李宗伟在伦敦周期加强进攻以后,变得更加强大,实力比北京周期强了一个档次。再加上这个周期耀眼成绩的加持,使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愈加深信不疑。然而,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先说成绩的问题,李宗伟在这个周期的成绩比北京周期好,除了大家传统认知中的实力变强以外,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北京周期后,林丹开始了选择性参赛,与此同时,男单厚度也开始变弱。10年以后,盖德、陶菲克、鲍春来、陈金、索尼等人相继式微。客观来说,这些都是能让李宗伟在公开赛大包大揽的有利因素。我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不能完全用成绩来衡量李宗伟这个周期的实力。
再说实力的问题,李宗伟在这个周期面对一般的选手,确实是砍瓜切菜,然而一旦对上防守出色的高手,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好,因为一旦攻不死对方,时间就会拖长,比赛就会变成多拍消耗战,这时候,自己年龄大体能不足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
而伦敦周期防守出色的高手有谁?——李宗伟的老对手林丹,以及出道不久的年轻谌龙。所以我们看到,谌龙出道就能与最巅峰的李宗伟四六开,原因正在这:他的防守打法,正好命中了李宗伟年纪大体能下降的弱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周期李宗伟对林丹的胜率,还比不上北京周期。成绩比以前好,对上林丹却输得比以前多,这大概就是我之前说的,判断真实实力,对上一般的选手,属于降维打击,即便拿了冠军,也难辨真伪。只有对上真正的高手,上演强强对话,才能见真章。
所以我认为,伦敦周期李宗伟虽然进步了,但幅度可能并不大。他转变打法以后,并没有全面超越北京周期的自己,至少体能下降了,多拍相持能力与身体机能的恢复能力都没有以前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宗伟越来越强的背后,其实是从以前的相对全面走向了偏进攻,而林丹则是从以前的偏进攻,逐渐走向了全面。当然了,林丹的防守并不是10年以后才练出来的,只不过以前他进攻太耀眼,掩盖了他防守的光芒而已。
现在与林李相类的选手是桃田贤斗、安赛龙。有意思的是,桃安在(原)巴黎周期的年龄与林李在伦敦周期的年龄十分相似,都是刚好走出黄金年龄。身体素质强如林李,在黄金年龄过后都要在打法上做出某种改变,可以推想桃田、安赛龙也很难例外。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安赛龙的改变,他与李宗伟一样,都是进攻打法,而在今年27岁以后,同样做出了当年李宗伟那样的选择:为了应付体能下降的问题,加强进攻,减少多拍。这在今年年初的比赛中能明显看出来。由于加强了进攻,他对上一般的选手,优势比以前更大,动不动就打别人个位数。
于是,又有人认为安赛龙比以前强了一个档次,甚至超越了桃田,再加上耀眼成绩的加持,使人们更加深信这一点,这与当年人们对李宗伟的认知何其相似……但我始终还是那句话:降维打击难辨真伪,强强对话才见真章。安赛龙是否变强了,还是看完他对阵真正的高手(桃田贤斗)情况如何再来讨论吧。

谈谈从北京到伦敦,林丹、李宗伟心态与打法的变迁,兼与桃田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桃田的变化,他现在本就已经是控球打法,未来会怎么改变呢?是更加刻苦训练,保持强大体能,继续打多拍消耗战,走林丹路线,还是像安赛龙一样,同样由于体能下滑,为了减少多拍而加强进攻,走李宗伟路线?
我猜桃田会选择前者,毕竟他对自己的进攻能力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的,否则就不会进行转型了。他现在本来就是凭借强大的多拍相持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才勉强与一流选手拉开了差距,如果弃多拍而取进攻,就等于弃长而取短,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现在有防守比较出色的选手的存在:谌龙、安赛龙、李梓嘉。审时度势之下,相信桃田不会选择后者。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说现在的桃安像伦敦周期的林李,那么谁像伦敦周期的谌龙呢?从年龄来说,是昆拉武特。而从当下的男单局势来说,很可能是李梓嘉。李梓嘉与谌龙一样身高臂长,论一拍进攻能力有过之,防守也相当出色,如果他能降低失误率,加强多拍相持能力,并保证自己不受伤,我相信他可以像当年谌龙出道与李宗伟四六开一样,对安赛龙造成巨大冲击,至于能否过桃田那就很难说了。来源:球圣林丹

收藏举报4 条评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上一篇网易云心动模式(网易云音乐心动模式怎么开)

下一篇上海烘焙展(2021上海烘焙展4月27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