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洛爱谁(霍青桐为什么不是公主)
《书剑恩仇录》主要是写恩仇的,但爱恨情仇,似乎也算是“恩仇”的一种。
陈家洛与霍青桐的爱情,让人惋惜,郎有情妾有意,但终究因为陈家洛心猿意马又心存猜忌而难得圆满。
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的爱情,让人伤感,他们俩在一起,只有欢喜欢喜欢喜,但终究因为陈家洛心系汉家光复大业而无法拥有长久的欢喜。
在深陷与霍青桐、香香公主的情感纠葛之中时,陈家洛想的却是“比起这位古代的姑娘来(玛米儿),我实是可耻极矣。我身系汉家光复大业的成败,心中所想的却只是一己的情欲爱恋。我不去筹划如何驱逐胡虏,还我河山,却在为爱姊姊还是爱妹妹而纠缠不清……我曾逞血气之勇,亲送喀丝丽到清兵营中,全不想万一失手,岂非误了光复大事?现今又陷身这山腹之中。我死不足惜,可是怎对得起红花会数万弟兄,怎对得起天下在鞑子铁蹄下受苦受难的父老兄弟姊妹?”
霍青桐,可敬可感,不论要陈家洛做什么事,他都会去做的;香香公主,可亲可爱,就是要陈家洛死,他也肯高高兴兴地为她死。
仅以爱情论,陈家洛应该更爱香香公主一些。
只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悲情的。
“俏李逵”周绮与徐天宏的爱情倒是欢喜的,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的爱情自然让人欢喜,但稍显平乏。
相较于前几者,李沅芷与余鱼同的爱情,却是荡气回肠。他们的爱情,不是天造地设,而是水到渠成。他们的爱情,历经考验,超越阶层等级,甚至超越了世俗尘嚣。
李沅芷,官家小姐,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李可秀的独生女儿。
余鱼同,英雄人物,红花会十四当家。
余鱼同精通十套大曲,一曰龙吟,二曰凤鸣,三日紫云,四曰红霞,五曰摇波,六曰裂石,七曰金谷,八曰玉关,九曰静日,十曰良宵,或慷慨激越,或宛转缠绵,各具佳韵。
李沅芷聪明伶俐,师从武当名家陆菲青,学了五年武当功夫,把金针、剑术、轻功、拳技,都学了个全,所差的就是火候未到,经验不足。
这是李沅芷与余鱼同的初遇:李沅芷困处僻地野店,甚觉厌烦,踱到店房外瞧瞧时,一阵西风刮来,身上颇有寒意,她正想回房,忽听门外鸾铃声响,一乘马从雨中疾奔而来。那马到客店外停住,一个少年书生下马走进店来。那书生长身玉立,眉清目秀。在塞外边荒之地,很少见到这般潇洒英俊人物,李沅芷不免多看了一眼。那书生也见到了她,微微一笑,李沅芷脸上微热,忙转头向里。
显然,他们的初遇,身为官家小姐的李沅芷对混在刀尖的红花会英雄金笛秀才余鱼同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阴差阳错,两人的再次碰面,源自一场误会,而且,这样的见面,并没有加深彼此的感情。余鱼同关心的却只是李沅芷的剑术。“长剑施展开来,有如飞絮游丝,长河流水,宛转飘忽,轻灵连绵,竟是本门正传的柔云剑术,和蒋四根一个招熟,一个力大,斗了个难解难分。”
可见,金笛秀才余鱼同彼时对李沅芷并无好感,因为彼时,他心心念念的还是痴恋已久的嫂子骆冰,以致情难自禁,竟对骆冰有轻薄之举。
水到渠成的爱情必定要历经艰难经受考验。
考验之一,潇洒英俊的余鱼同不再潇洒英俊。
余鱼同因轻薄骆冰而心怀愧疚,于是,在黄河渡口夜战,不顾危险,舍命相救文泰来。“只见他脸上红肿焦黑,水泡无数,一张俊俏的脸烧得不成模样。”连骆冰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知他对自己十分痴心,这番舍命相救文泰来,也与这份痴心不无相关。
这样的考验着实不简单!因为,两人初遇时,李沅芷最喜欢的便是余鱼同的潇洒英俊。
先前,李沅芷救下受伤的余鱼同,并细心照料,一副刁蛮顽皮的脾气,不忍在他身上发作,竟然尽数收拾了起来。见他神色烦忧,意兴萧索,只道是伤后体弱,时加温言慰藉。到杭州见了父母,李沅芷说余鱼同为了救她而御盗受伤。李可秀夫妇感激万分,把余鱼同安置在提督府中,延请名医调治。见他人品俊雅,文武双全,又救了女儿性命,只待伤愈,便招他为婿。李沅芷忽喜忽愁,柔肠百转。明知这少年郎君是父亲对头,然而芳心可可,深情款款,一缕柔丝,早已牢牢系在他身上。当日甘凉道上,这个师哥细雨野店,谈笑御敌,平沙荒原,吹笛挡路,这等潇洒可喜模样,想起来不免一阵阵脸红,一阵阵叹息。
芳心暗许的李沅芷情难自禁,提督府一战,余鱼同随红花会群雄飘然而去之后,她费经周折找到余鱼同,欲吐露心曲倾诉衷肠,全然不顾女儿家的声誉。
但此时,李沅芷没有想到,潇洒英俊的余鱼同不再潇洒英俊,这样的考验着实不简单!毕竟,两人初遇时,李沅芷最喜欢的便是余鱼同的潇洒英俊。
但是,伟大的爱情还是占了上风。
余鱼同给她缠得无法可施,忽然拉下脸上蒙着的手帕,说道:“我已变成这么一个丑八怪,你瞧个清楚吧!”李沅芷蓦地见到他脸上凹凹凸凸,尽是焦黄的疮疤,烛光映照下可怖异常,不由得吓了一跳,倒退两步,低低惊呼一声。
余鱼同愤然道:“我是不祥之人。我心地不好,对人不住,做了坏事,又是生来命苦……现今你好走了吧!”李沅芷骤然见到他这副模样,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余鱼同哈哈大笑,说道:“我这副丑怪样子,你见一眼也受不了。李小姐,你后悔今晚到这里来了吧?哈哈,哈哈!”他边说边笑,状若疯狂。李沅芷更是害怕,轻呼一声,掩面奔出房去。
李沅芷的离去,只是正常的反应。不久后,她托人递给余鱼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情深意真,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
在颜值至上的今天,有多少人为了博得爱情的青睐,想方设法不惜重金去整容去美颜,相较之下,李沅芷的爱情观让人感叹。
或者说,金庸先生笔下的爱情观让人感叹?
考验之二,余鱼同出家。
当了和尚,自然不可娶妻,自然也断了李沅芷的万缕情思。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一曲情歌让余鱼同柔肠百结费尽思量。
“你既无心我便休。”晨钟暮鼓发人深省,这七个字犹如当头棒喝。
“革囊众秽,尔来何为?”“树下一宿”的故事,让余鱼同神智全失,也得以暂时摆脱往日的沉迷执着。
于是,余鱼同在宝相寺剃度,法名空色。
李沅芷见此,只得掩面痛哭。
解铃还需系铃人。
余鱼同出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因轻薄骆冰自觉愧对文泰来夫妇,当他对两人坦诚心迹的时候,文泰来哈哈大笑,说道:“十四弟,你道我以往不知么?可是我待你曾有什么丝毫异样?你四嫂从来没提过一字,但我自然看得出来。我知你年轻人一时糊涂,向来不当它一回事,早就原谅了你,又何必要你今日再来求我?”余鱼同又是惭愧,又是感激。
骆冰也笑道:“十四弟,这事早过去啦,何必再提?可是有一件事我却很不乐意。”余鱼同一怔,道:“怎……怎样?”骆冰道:“你是大和尚,归天之后,我佛如来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八人却给五哥、六哥拘去阴曹地府,免不了上刀山、下油锅。这一来,岂不是违了当年咱们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誓言?”
余鱼同心结顿解,把身上僧袍一扯,笑道:“反正我今天已杀人破戒,我佛慈悲,弟子今。决意还俗。与众位哥哥姊姊同赴地狱,胜于一人独登极乐!”
余鱼同的出家与还俗,实际上与李沅芷没有什么关系,他对李沅芷的感情,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饶是李沅芷机变百出,对这心如木石之人却是束手无策。她甚至打定了主意:“他真逼得我没路可走之时,我就一剑抹了脖子。”
但李沅芷并没有死心。
考验之三,等级阶层的差异。
面对泪眼盈盈深情款款的李沅芷,余鱼同心肠登时软了,说道:“你对我一片真心,我又不是蠢牛木马,哪会不知?但你是官家小姐,我却是江湖上的亡命之徒,怎敢害了你的终身?”
这道出了余鱼同的担忧,但也可能是一个借口,因为彼时,余鱼同并未对李沅芷有什么想法,只不过顾念她救了自己的性命罢了。
李沅芷曾劝道:“似你这般文武双全,干吗不好好做事,图个功名富贵?偏要在江湖上厮混,这多么没出息,只要你向好,我爹爹……”余鱼同怒道:“我们红花会行侠仗义,个个是铁铮铮的汉子,怎能做朝廷的走狗?”
面对余鱼同的怒气,李沅芷知道说错了话,涨红了脸。过了一会儿,低声道:“你骂我爹爹!人各有志,我也不敢勉强。只要你爱这样,我也会觉得好的。我应承听你的话,以后决不再去帮爹爹,我想我师父也会欢喜。”又低声道:“你说我官家小姐不好,那我就不做官家小姐。你说你红花会好,那我也……我也跟着你做……做江湖上的亡命之徒……”
一个任性惯了养尊处优的官家小姐,这样低声下气地向心上人坦陈表白,已经把自己埋入尘埃了。
但余鱼同道:“我当初身受重伤,若非得你相救,千山万水地送到杭州你府上调养,这条性命早就没啦,按理说,那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只是……唉,你的恩德,只好来生图报了。”
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我只是感激你的救命之恩,至于其他,免谈!
即便如此,李沅芷也没有放弃。
在小说的结尾,李沅芷毅然抛下父亲,决绝地跟随余鱼同。他们走到李可秀跟前,跪了下去。李可秀一阵心酸,知道此后永无再见之日,低声道:“孩子,自己保重!”
亦如世间许多痴情女子一般,李沅芷抛下一切,只为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此而言,李沅芷让人仰慕。
其实,这三重考验都没有难倒李沅芷。“情深意真,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毁容了有什么关系,只要情深意真,那也是美满的姻缘;出家了也没有关系,只有还俗了,感情依然如昨;阶层不同更没有关系,她可以抛下一切,千山万水与君同行。
余鱼同对李沅芷的确是无情的,他们之所以能结合,还离不开两个人的帮助。其一是他痴恋的骆冰,其二是大胡子阿凡提。
骆冰感念余鱼同对文泰来的救命恩情以及对自己的满腔深情,尽力撮合他与李沅芷姻缘,也可缓解她对余鱼同的亏欠。
大胡子阿凡提妙语点化,“你要它往东,它偏偏往西……那么你就要它往西。”还提醒李沅芷:“不错,就是这么办。后来呐,我又想出了一个法儿。我在鞭子上挂了一个胡萝卜,伸在笨驴前面。笨驴想吃胡萝卜,不住向前走,一直走了几十里路,到了我要它去的地方,这才把胡萝卜给它吃。”
于是,李沅芷一面对余鱼同不理不睬,一面又暗中寻找对余鱼同而言最重要的“胡萝卜”——张召重。
为求得张召重的下落,余鱼同低声下气道:“张召重那奸贼害死我恩师,只要有谁能助我报仇,我就是一辈子给他做牛做马,也仍是感他大德。”
终于,在众人的撮合下,袁士霄任男方大媒,天山双鹰任女方大媒,确定了两人的婚事,陈家洛称之为的“针笛奇缘”。
然则,“针笛奇缘”奇则奇矣,但“缘”似乎还没有笃定。
余鱼同允许婚事,本极勉强,只是为了要给恩师报仇,一切全顾不到了。他们情感的真正确立,是在余鱼同大仇已报,李沅芷身受重伤神志模糊之时,余鱼同怜惜之念不禁油然而生,心里一阵酸楚,想起她数次救援之德,一片痴情,自己却对她不加理睬,要是她伤重而死,如何是好?一时忘情,伸手把她搂在怀里,低声道:“我心里是真正爱你的,你不会死。”
直至此时,“针笛奇缘”才算尘埃落定,李沅芷的痴情总算有个完满的结果。
官家小姐爱上亡命之徒,或许“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于是“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李沅芷对余鱼同的痴情与余鱼同对骆冰的痴情,本质上是一样,痴情不是一种罪过,痴情的人应该获得美满的爱情,只要TA获得爱情的方式正当的。
李沅芷为什么对余鱼同如此痴恋?
首先,李沅芷曾经是外貌协会的,她喜欢余鱼同的眉清目秀潇洒英俊;其次,她与余鱼同均爱好音律,余鱼同的吹金笛时的翩翩风度令其折服;再次,官家小姐伶俐任性,想要什么终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李沅芷初涉江湖时的好胜心理助长了她的痴恋之心;最后,应该是两个人潜在的价值观念的一致。
李沅芷穷追不舍,但绝不死缠烂打。
《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与金庸的后期作品如《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大相径庭,里面的男人们一个个义正辞严,大多是只顾义气无惧生死不顾爱情的“坏男人”,像李沅芷这样一心为情的女子,在这一群“坏男人”之中,弥足珍贵。金庸笔下不乏这样的女性,容待以后细细道来。
【后记】
人生过半的时候,突然特别渴望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一点书。很自然地,就想认认真真重新读一遍金庸武侠作品,虽然,从中学时代至今,前前后后陆陆续续已经读了好几遍。
还记得读初中的时候,从同学那里借到一本破破烂烂的已经卷边的《今古传奇》,读到了梁羽生先生的《冰川天女传》,后来又读了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古龙的《七种武器》系列,从此狂热地爱上武侠小说,以至于在很多个冬天的晚上,蜷缩在阴冷潮湿的学生宿舍,点着蜡烛躲在被窝,贪婪地一页一页翻看着让人神往的武侠世界。
武侠小说读了不少,最喜欢的还是金庸先生的作品。
1998年,大学毕业,9月,领到第一笔工资,人民币300多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托人去旧书市场买了一套花城版《金庸全集》,花费160元人民币。
这套《金庸全集》,陪伴我很多个夜晚,反反复复读了不下三遍。但总是囫囵吞枣,似乎读完就忘,忘了又读,读了又忘,所以每次重读,总像初读。
读得次数多了以后,发现这套书有不少错别字,也有许多印刷不清晰的地方,后来才明白,这是一套盗版书!
读了这么多年的盗版书,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金庸迷?更何况,还厚着脸皮在2005年开设过一门选修课——《金庸笔下的武功》,于是,更觉羞愧!
2019年,距离拥有第一套盗版的花城版《金庸全集》整整21年后,我拥有了第二套正版的朗声版《金庸全集》,广州出版社出版。
拿到新书的时候,突然有些惶恐——我居然觉得很是陌生——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熟知金庸武侠世界的哪些情节哪个人物!
读过等同于没读!
金庸先生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金庸全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
也许,读金庸先生的小说,未经二三十年,估计也谈不上熟悉。
金庸先生曾将自己创作的十四部中长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并明示读者:“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甚麼道。”
但“文以载道”,不管是什么文,不管作者在创作时是否有意,都不能改变“文可载道”的事实,文字一旦创作出来,就或多或少已经打上了烙印,就或浅或深地承载着这样或那样的所谓“道”。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重点,但无论怎样,对广大读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正如金庸先生所言:“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爱护并尊重别人的国家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的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在幻想之时,想像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像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于是,我想重新读一遍《金庸全集》,并试着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受,换言之,是表达一下对金庸笔下人物的喜恶,或者是整理一下阅读时所悟出的深深浅浅的“道”。
然则学识有限,恳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