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西川(刘备取西川内容简介)
“暗弱”取自于“隆中对”。代表了诸葛亮对刘璋的判读,建议刘备可趁“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之机进取西川。咋一看“暗弱”这个词与袁术“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以及刘表“徒有虚名”是一个层次,感觉刘备入川应该比较容易。可西川之旅真的是雄兵所指,“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乎?”
隆中对
一、刘璋真的“暗弱”吗?
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刘璋“懦弱少断”,所以益州豪杰放弃了他。”真的是这么回事吗?我一直觉得奇怪。事实上,刘焉死前指定的西川继承人是三子刘瑁,而益州豪强为了贪图刘璋“暗弱”,联名上书朝廷,逼着汉朝给刘璋下的正式命令。
刘焉
后来东州势力乱川,刘璋威信不够难以压制,还请益州豪族的代表赵韪出来主持工作,可谓相当给本土士族表现机会了。但赵韪上台后却发现,老百姓都非常拥护自己,于是就以刘璋“暗弱”为由,要造反。
“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
甘宁也曾是东州集团人物
你这是要刘璋“暗弱”好呢,还是“不暗弱”好呢?对你们士族要暗弱,对威胁你们士族的狠角色就要杀伐果断了?到底谁是君、谁是臣?你益州士族的忠心在哪里?面对反对自己的豪族怎么办?学汉献帝认怂?刘璋可没那么好相予。
刘璋
其一,杀伐果断。川北张鲁“稍骄恣,不承顺”,刘璋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对外是很强硬的。其二,自卫还击。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厚待庞羲,亲自带兵退守成都。反过来团结东州势力一起剿灭益州豪强,杀了赵韪,稳定了益州局势。
“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斩韪。”
张鲁
对汉末士族门阀的起势,璋璋的手段也算是给寒族军阀长脸了。就这顿操作,比曹操、刘备和孙权有差距,也远远超过袁术、吕布、陶谦、公孙瓒、韩馥之流了。想象一下,没有父辈支持,亲兄弟都是政敌,本地的豪族巴不得骑到他头上去,体制内还得不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在这样的情况下稳定了四川局势,是不是还算在水准之上呢?一个偏安18年的军阀,绝不是一个笨蛋,也远远超过一个常人的城府。
群雄割据
二、请刘备入川是“病急难投医”?
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听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黄权、王累坚决反对,一个被扯断门牙,一个自悬州门自杀。看似一出主上昏庸、忠臣死谏的名场面,其实是书生义气,没有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当时的情况是,北面的张鲁欲投降曹操取益州,刘璋怎么扛?请刘备来帮忙,当然是最优方案。
王累自悬
首先,刘璋看中的是刘备的口碑。仗义救孔融、三让徐州、为刘表守北门、联孙抗曹,可谓乱世中一股清流。纵观天下英雄,联刘抗曹是必走之路。其次刘备入川后要捣蛋也并不容易。只带了1万左右荆州兵,还要负责北方防务,补给线也和荆州断绝。在军事筹划上,刘备被刘璋拿捏得死死的。故请备入蜀绝不是刘璋昏庸,而是通过理性思考之后的战略决策。
三让徐州
从刘璋力排众议的态度来看,这也不是一个昏庸之人。从后期的抵抗表现来看,益州集团的将领皆效死命。严颜、张任等被刘璋一手提拔起来的益州寒族死战不降。广汉黄权、梓潼王连、德阳张裔等皆闭门拒敌。即使是刘备与诸葛亮、赵云胜利会师成都城下,也是“吏民咸欲死战”。任你武将勇冠三军也好,军师算无遗策也罢,还是你刘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行,都没有用,软硬不吃,硬生生守了成都一年。
成都之围
再拖上一会,真有可能等到曹操大军来了。其时,包括孙权和曹魏当时也不看好刘备取益州。刘备伐蜀时孙权派吕岱同行,“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甚至有“先主战死”的小道消息从涪城传了出来。“时有传刘备死者,曹魏”群臣皆贺;”可见西川之旅惊险、侥幸。
212年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从上帝视角来看,刘彰请刘备是无能昏暗。从刘彰视角来讲,是借助刘备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从法正张松地考虑来说, 是迎接新主来收拾益州土族。刘璋唯一没考虑到的,是“蜀奸”带路。
法正
派张松出使曹操,张松盘算的是益州到底卖曹操还是卖刘备,不卖出去不甘心。派法正出使刘备,顺带就给先主献计去了。吴懿、李严在蜀汉是哪个不是独当一面的良将?还有参军费观,绵竹令费诗等,坐拥涪城、萌关天险,争先恐后的带兵献城。蜀郡太守许靖、著名的月旦评创立者,东州集团的精神领袖,为了投降刘备悄悄翻越城墙被守城的将士捉住,脸都丢光了。
张松献图
三、刘备是“假仁假义”之人吗?
刘备取蜀是经过了一番挣扎的。“攻伐同宗失义于天下”是最主要的矛盾。此战之前,刘备在乱世之中是“申大义于天下”。庞统劝说时,刘备日:“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这是什么?是一个集团存活的政治理念。
携民渡江
正因为这个理念,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人,才能被煮酒论英雄,才能得到袁绍200里出迎的礼遇,才能联合孙权合战赤壁。如果背弃了自己的理念,别说你一个弱小的割据集团了,强如秦、东晋、隋等一夜垮台的例子比比皆是。说白了,你刘备能在江湖上混,靠的就是“仁义”2字。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而致远啊。
秦二世而亡
此外,即使刘璋平庸,益州派系林立,却远未到被讨伐的角度。诸葛亮不也评价了吗尽管”不知体恤“,”法律松弛“,可西川“民殷国富,多”智能之士“也是事实,刘璋任用的人才你蜀汉不也用得挺顺手吗?即使是以蜀汉为正统的习凿齿也说“今刘备袭夺璋土……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
天府之国
很多人以此说刘备是“假仁假意”,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看一个人,不能简单地以孤立的事件来定性,否则就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比如阿根廷球星巴蒂斯图塔在职业生涯末期转会罗马,影响了我们认为巴蒂是一个忠臣的定性吗?美军在日本和女大学生做了很多事,影响了我们说美国是反法西斯主要国家的定性吗?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屠杀印第安人的时候,不也是有很多人讲,这是遵循先进文明的召唤吗?完全从道义上的绝对判断,本来就是非黑即白的历史观。
巴蒂斯图塔
其次,刘备是封建军阀。刘璋也是。西川攻伐战本质是军阀之间的相互吞并。深明大义本来没错,可要真当白莲花的游侠就是圣母了。想要建功立业必须要牺牲一部分个人品格,想当君子就不要做豪强。此外,刘备赤壁落魄时,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璋帮忙了吗?不仅不帮刘备,反倒是给汉贼曹操运兵运粮忙得不亦乐乎,你身为汉臣的忠义又在哪里?三国志武帝纪:“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益州牧刘璋始受徵役,遣兵给军。”
刘璋派军队支援曹操南下
其三、去世之时对刘禅的唯一劝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其实就是去世之前的自我检讨,光明磊落地承认错误,没有想过要自我辩解。如果说早期刘备是因为讲仁义而四处落魄,入川之时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利害关系而建立了基业。那么即使在临死之时,也并没有觉得为了立业而不讲仁义是正义的。总之,刘备入川是一个符合政治家的行为,不是一个仁义的行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刘备假仁假义,不能代表他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