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外交学(令人印象深刻的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RCS机器人队工作室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Marasciulo Fabrizio 翻译 许丹丹):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近日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外记者走进了厦门大学的校园,体验厦大的校园生活和文化氛围。
我们重点参观了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方为我们详尽展示了学院的发展脉络。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雏形,1956年成立的南洋研究所为中国研究东南亚华侨问题和东南亚政治经济问题树立了典范。2007年,厦大组建了国际关系学院,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留学生来这里学习,有40多人享受校方提供的奖学金。国际关系学院实行导师制度,这里师资力量不可小觑,28名教师中有16人有过国外名校学习或进修经历。此外,该院同许多东南亚国家高等院校有着密切合作,在华人华侨问题和厦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案等问题上,厦大国际关系学院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了充分的决策咨询建议。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开放、创新、包容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也许是整个厦门大学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与中国式填鸭应试教育不同,这里的教师更愿意倾听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讨论问题。他们通常拒绝为学生提供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而是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此外,这里的教师往往并不会严肃区分课堂内外的时间,校园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场景。
国际关系学院虽小,但五脏六腑齐全,这里不仅有藏品极为丰富的图书馆,还有一间别致考究的咖啡厅。据称厦大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咖啡厅,这样做不仅有益于学生间的交流,更是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术讨论和互动,这不得不说是课堂教学外另一种形式的延伸,或多或少能够打破师生间的壁垒,帮助这里的学生在学业上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
傍晚,我们参观了厦大另一处趣味丛生的景点——芙蓉隧道。在长约1公里的隧道里,无数充满想象力的涂鸦作品着实让我们耳目一新。在隧道的中段和末端还藏匿着大大小小的“山洞”,有航模队及无人机工作室、RCS机器人队工作室、机电方向创新创业孵化室、社会科普公益工作室和回收再利用绿色之家等等,这里吸引着来自各个学院热爱自然科学和社会公益的年轻面庞,他们专注的神情和严肃的求证态度令人动容,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和敬佩中国年轻人丰富的创造力和踏实的行动力。
中外记者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在学院咖啡厅畅谈
陈嘉庚雕像
芙蓉隧道涂鸦
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安楼
厦大国际关系学院一瞥
厦门大学航模队及无人机工作室
厦门大学上弦场
厦门大学校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