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儒家十大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端于春秋末年的孔子。从史料考证的角度来看,孔子本人并没有著作,他的主要思想被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为《论语》。因为孔子学问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维护君主的统治,所以后来被历代君王所利用,不断地给孔子追封名号。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儒家学派的发展历史,大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探讨。
(一)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家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重视道德的修养,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为一门学问。在处事问题上,孔子提出“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原则,做事讲究恰到好处。在教育问题上,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主张,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孔子跟弟子们的谈话,大多围绕伦理价值观来探讨问题。这种价值观形成了后世中华文化的主体价值观。
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的概念,在君民关系中,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战国争鸣之中,孟子进一步引入一部分黄老思想来丰富儒学内容,特别是“心性”学说,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在元明时候,孟子取代了颜回的地位,被尊为“亚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顺序是,儒家最先登场,后来杨朱、墨子以批判儒家扬名于世,在变法浪潮的席卷之下,法家赢得彻底也输得干净。在法家思想指导下,秦国完成了疆域上的大一统。为了进一步在文化上面大一统,焚烧各家典籍,儒家受到沉重的打击。由于秦帝国没能完成从霸道扩张到王道守成的文化转变,随着秦帝国的覆灭法家输得干干净净。
(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儒家。
法家理论破产之后,黄老之学由原先的地域性学说走到了汉帝国的中央。由于黄老主张的是用清静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这种思想对于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已经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汉武帝在国富兵强之后,意欲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于是罢黄老,而取主张进取的儒学。
黄老本身是“采儒墨之善,合名法之要”的综合性学问,董仲舒时期的儒家也同样是吸收了阴阳、道、法、名各家学派的长处。经过董仲舒等人的再次阐发,儒家经典也成了综合性学问。区别在于儒家积极进取的意志,更符合汉武帝的志向。汉武帝也并非像司马光说的那样“独尊儒术”,而是汲取了儒道法的精神,形成一种“霸王道杂之”的帝王术。在信仰问题上,汉武帝更详细方仙道,要学黄帝“且战且学仙”。西汉的谶纬思想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集体信仰。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只是众多解释中比较出彩的一家之言。
(三)以郑玄、许慎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儒家。
由于西汉经学家在解读传统经典的时候,注入了大量的谶纬思想,大讲灾异之事,笃信符瑞之说。而王莽更是靠着“符瑞征兆”顺利登基,可惜这个儒生集团搞社会舆论是一等一的水平,但是到了具体做事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成了。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王莽把能得罪的人全部得罪了,连支持他的人都起来反对他。新朝就这也结束了。
东汉的经学家马融,首创了一种“依经写注”的文体,一改西汉“另篇作传”的方式,在后来得到其他经学家的认可。许慎是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耗三十年之功,编纂《说文解字》,成为后世经学必备的经典。郑玄总结古、今文经学的优点,遍注儒家经学,开启了“郑学”时代。虽然这时仍有一些迷信思想,但是比起西汉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四)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
郑学的后人,走上了繁琐经学的道路,解释一个字,要引证好几万字来说明。玄学在这个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王弼、何晏等人汇通老庄孔孟思想,引发“贵无论”的玄学思潮。玄学为佛教的经典翻译解决了大量的理论问题,再由于南北朝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儒家经历这个乱世已经非常衰微了。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把反佛排道作为儒家的文化自觉。并且首创了“道统”之说,用来论证自己学问的正统性。欧阳修等人也如法炮制,虽是反佛,但是又不得不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
韩愈只是喊喊口号,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什么,真正让儒学复兴的是北宋这几位大儒,尤其是洛阳二程。五代十国的纷乱几乎砸烂了前代所有的社会文明,除了不识字的人还能打禅机之外,天下的读书人已经不多了。北宋五子开始着力于新的学术理论建设,到了朱熹这里集大成。由于对“天理”的解释存在分歧,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观念,并引入禅宗理念,开创了心学。
(五)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清代实学
宋儒之流弊在于“支离”、“繁琐”,明儒之流弊在于“空疏”、“虚谈”。顾炎武、戴震等人继承了颜李学派的基本思路,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但是由于满清的分治政策,汉人仅能占三分之一的非重要职位。再加上文字狱对读书人的迫害,经世致用基本上从实践上不可能。读书人开始埋头故纸堆,整理古代文献,像汉代经学家致敬,虽然他们总结了很多音韵、训诂、校勘的原则和方法,但是清儒将其归于汉学。
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了一些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激发了社会矛盾。洋务派、维新派又涌现出一批“实业救国”的人才,他们重提“经世致用”之学,要重建新儒学。轰轰烈烈地搞了一段时间之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新儒学也随之破产。
资产阶级当政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着力于资产阶级民主文化的建设,他们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给死气沉沉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无产阶级当政后,继续扫“四旧”,学院派对儒学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理论的批判,小兵们对孔庙、孔像进行了大规模横扫。儒学在近代史上,经过两次政治打击,在人民心目中已经没有神圣性可言了。当代儒家又在致力于恢复儒学昔日的荣光,这是题外之语权且按下不表。
儒学精要:三门功夫三个字
儒家学派:古文经、今文经之争
《儒家十三经》分别都讲了些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