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四大问题

80酷酷网    80kuku.com

  

    目前,栽培加工一体化为葡萄酒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酿酒技术不断进步、设备不断更新,适应了现代葡萄酒生产的需要,保证了名优葡萄酒的质量。但是,国外葡萄酒的不断进入,使中国葡萄酒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中国葡萄酒毕竟与世界葡萄酒有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并不完全是葡萄酒质上的差距。 

    一、关于葡萄酒的种类问题 
    葡萄酒种类应根据我国的消费习惯来确定,首先要考虑口味因素,其次考虑饮酒习惯,再考虑与国际接轨。因此干型葡萄酒应以干白葡萄酒为主,甜型葡萄酒应以甜红葡萄酒、甜型起泡葡萄酒为主;葡萄的蒸馏酒则以低度白兰地为主,适当配以干红和干型起泡酒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干红葡萄酒不适宜中国人的口味。有人认为同啤酒一样,中国人会慢慢适应,但这不是一个口味适应的问题。啤酒能适应是由于啤酒基本上只有一种口味,此外,啤酒产销是在计划经济下开始的,其市场的推广有其特殊性,且价格低廉,而干红却与之相反。相比之下,干白葡萄酒较干红具有更柔和、清淡的口味,易于为国人所接受。 

    2.中国各地区消费者都喜欢偏甜的口味,而红酒又具有热情、喜庆的气氛,甜红葡萄酒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欢迎。这类酒应包括:高档全汁甜型红葡萄酒(可逐步过渡为半甜型),低度甜红葡萄酒。 

    3.起泡酒具有爽口、解渴的特点,甜型起泡酒更具有碳酸饮料的风味,易于为消费者接受。 

    4.白兰地为葡萄的蒸馏酒,酒度较高,具有葡萄香及陈酿香,由于与白酒类似,易于为国人接受。目前白兰地尚未普及的原因主要是国外特种白兰地(如xo等)的炒作,造成价格偏高,而国内产量又较低。此外,国外白兰地浓重的橡木味也是国人不易接受的原因。而适宜价格的白兰地完全可以代替中高档白酒的消费。 

    二、葡萄的品种及区域问题 
    我国酿酒用葡萄品种已达近百种,主要为国外引入和我国选育的,这些品种包括红葡萄、白葡萄及山葡萄,分布于不同的区域,而有些并未考虑到区域的适应性,如土壤、降雨量、有效积温等生长条件。优质的葡萄酒来源于优质的葡萄,而优质的葡萄却需要适宜的地区,适宜的条件才能生长出来,因此,应对酿造葡萄品种的分布区域加以确定。 

    首先,根据区域的土壤及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葡萄种类,可按目前划分的十大栽培区域进行完善,如长白山区主要以酿制甜红的山葡萄为主,河西走廊产区以红葡萄为主,黄河故道及山东半岛区域则以白葡萄为主,兼顾红葡萄种类,而秦皇岛区域则以红葡萄为主,兼顾白葡萄品种发展。其次,确定各域生产的酒的种类,可通过评酒及等级制实施来实现,打破一个地区能出各种类葡萄酒的观念,树立只有出本地区特定的酒,酒的竞争在质量而不在品种、数量的观念。 

    三、种植加工一体化问题 
    葡萄酒属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它同目前我们实行的农业产业化比起来具有更高的一体化程度,它不仅是原料与加工之间简单的供求关系,而是建立在葡萄酒质量基础上的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国外,葡萄酒的生产都是在一个庄园内完成,而在我国,葡萄种植归农业部门,而加工归工业部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葡萄酒厂有签约的相对稳定的基地就很不错了,但也仍存在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脱节,也必然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 

    解决栽培、加工、销售相脱节的问题首先应从葡萄酒生产企业入手,壮大企业的活力与规模,与种植户建立稳定的联合体,逐步发展到拥有自己的种植场。新建葡萄酒厂必须有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对现有葡萄酒厂进行整顿,对没有基地的城镇葡萄酒厂予以取消。在目前的经济状态下允许有葡萄酒销售的专业公司,但必须与葡萄酒生产企业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应在标签上注明,不允许将产品重新包装定位后以新的葡萄酒厂的名义销售。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其产品及等级的管理监督。 

    四、葡萄酒质量等级制问题 
    我国由于葡萄酒产量较少,尚未实行葡萄酒质量等级制,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同其他食品一样靠产品质量标准来控制,且尚不属强制性标准,并允许使用企业标准,使葡萄酒质量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