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在百家争鸣中,建立了我国古代的逻辑学说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在百家争鸣中,建立了我国古代的逻辑学说。由于逻辑问题的探讨和当时各家围绕“名实关系”问题的论争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古代学者对概念这一思维形式给予特别的重视。名家的代表人惠施、公孙龙和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和后期的墨家学者们,都为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no.2 惠施对“至大”、“至小”、“无厚”这些概念都下了定义
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8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著作没有保存下来。《庄子·天下篇》所记载的惠施历物十事,涉及到他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惜只有论题,没有具体论证,因此很难看出他的逻辑思想的全貌。值得重视的是:惠施对“至大”、“至小”、“无厚”这些概念都下了定义,以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
no.3 把名实问题作为逻辑问题来研究的第一人
名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公孙龙(约公元前315---前250年),做过平原君的门客,他的逻辑和哲学著作留传下来的有五篇。公孙龙的突出成就是:他是把名实问题作为逻辑问题来研究的第一人,使名实关系的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白马非马”这一著名论题虽带有诡辩的性质,但它表明“白马”和“马”在外延上有所区别的思想却是有价值的。公孙龙还强调概念指称要有确定性,这涉及到了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的基本思想。总的说来,公孙龙在概念理论的研究上是很有贡献的。
no.4 荀况在概念论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年)是先秦学术界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著有《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荀况积极参与了战国时期名实问题的论争,对“正名”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概念论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主张“制名指实”以别同异,并且提出了“制名”的几条要领和原则。荀况还对诡辩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他把诡辩分为三种:一是“用名以乱名”,即混淆概念;二是“用实以乱名”,即以偏概全;三是“用名以乱实”,即割裂个别与一般。在推理论证方面,他的成就并不大。
no.5 韩非第一个提出了“矛盾”一词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是荀况的学生,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有五十五篇,全是政治和哲学论文。韩非谈论名实关系,目的在于宣扬法家的法治主张,并没有从逻辑方面来研究概念理论。韩非在逻辑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个提出了“矛盾”一词和“矛盾之说”。在著名的“自相矛盾”的故事里,他明确指出了两个互相否定的说法是不能同时成立的,这就概括地表述了形式逻辑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在《韩非子·说林》中,他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反复强调保持概念的同一的重要性。
no.6 《墨子》中国古代逻辑著作中的一颗明珠
《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大取》、《小取》六篇论文,通常被称为《墨经》。这是先秦时期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逻辑专著,是中国古代逻辑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墨经》是战国时期后期墨家的集体著作,对各种思维形式都进行了研究。这部书中所研究的“名”、“辞”、“说”、“辩”,大致相当于“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这些思维形式。《墨经》中给许多概念下了逻辑定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分类等逻辑问题也有所论述;《墨经》中区分了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还分析了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问题;《墨经》中列举了“效”、“辟”、“侔”、“援”、“推”五种推理论证方式,还指出了运用这些推理论证方式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墨经》中还包含了近似不矛盾律的思想,而在辩论中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更是墨家学者们的擅长。总之,后期墨家对中国古代逻辑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逻辑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