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彩墨系列
作者:吴冠中 类型:水墨
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
no.2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作者:袁运生等 类型:壁画
第一次用现代派手法在北京国际机场这样的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展示女性裸体形象,但也由此在全国引发争论,以至成为政治的风向标,认为其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no.3 父亲
作者:罗中立 类型:油画
一反“文革”时期“红光亮”的虚假风格,第一次以216cm×152cm这样“伟人画”的尺寸真实地再现贫苦、沉默、任劳任怨的农民,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no.4 西藏组画
作者:陈丹青 类型:油画
西藏题材并非陈丹青的专利,但陈的《西藏组画》却将西藏题材提升到空前高度。他较早摆脱俄罗斯油画主题性创作模式的影响,以欧洲传统写实的笔法描绘藏民的日常生活。他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的宣传符号,而是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载体,直接影响了85新潮美术运动和以个性表达、批判社会为旨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
no.5 对话
作者:肖鲁 类型:行为艺术
两声枪响,直接导致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闭馆四天。将85时期当代艺术家们彷徨、四处突围的状态表现得激进而又彻底。被誉为 “新潮美术的谢幕礼”,把新潮美术的“临界点”又往前推了一步。
no.6 “大批判”系列 1990
作者:王广义 类型:油画
王广义被视为中国波普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大批判”系列代表的政治波普是西方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途径。
no.7 “血缘”系列 1994
“血缘”系列 1994
作者:张晓刚 类型:油画
忧郁的“全家福”承载了过去某个时代的精神信息,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家庭的回望与咀嚼。“血缘”系列用在张杨电影《向日葵》当中,恐怕是最贴近画家本意的。但观者、市场的读解大都集中于时代,这只折射出社会仍更习惯于宏观叙事,欠缺更细微思索的闲情。
no.8 走出巴颜喀拉
作者:李伯安 类型:水墨
默默耕耘的艺术家倒在创作10年仍未完成的人物长卷前,他把自己融进了“巴颜喀拉”寥廓无垠的圣境。过世之后,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好的画家之一,他这幅长121.5米的长卷,被称为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巅峰之作。在金潮涌动的当下,这样苦行僧式的艺术修炼因稀缺而更显珍贵。
no.9 三峡大移民
作者:刘小东 类型:油画
对三峡这一影响千千万万中国人生活的浩大工程以及此后随之改变的人文地理环境,刘小东本质上报以知识分子的怀疑态度。在宏大背景下,刘小东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在生存其间的平凡人身上,记述不可逆转的时代中,那些微小生命的莫名心绪。
no.10 蔡国强揭秘焰火秘密 "大脚印"采用膛压发射技术时
(上图为蔡国强揭秘焰火秘密 "大脚印"采用膛压发射技术时)
奥运焰火 2008
作者:蔡国强 类型:焰火
如果蔡国强愿意把奥运开幕式的焰火列入他2008年的作品年表,那无疑将成为他此生观看人数最多的作品——尽管对中国的电视观众来说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被电脑动画给替换了。艺术成功地参与了國家一次志在必得的亮相,当然在许多另外的层面,艺术还应当有更多的作为,来更新一个國家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