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古代的某些巨额数字说明了什么?
古代的某些巨额数字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3000纪即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王朝的苏美尔人留下了一些文字记载。有块泥版列出了10个神话传说国王的统治期——始自从天庭降凡的最初国王,止于大洪水的发生——在位年数分别为67200 、72000 、72000 、21600 、28000 、21600 、36000 、72000 、28000 、36000 ,共计456000年。另一块泥版则列出这一期间8 位国王的在位年数:28800 、36000 、43200 、28800 、36000 、28800、21000 、18600 ,共计241200年。关于这些国王在位年数的第三张表则由公元前3 世纪著名的巴比伦祭司贝洛索斯所列:36000 、10800 、46800 、43200 、64800、36000 、64800 、36000 、28800 、64800 ,共计432000年。
这些数字显然绝非诸王的真实在位年数,但恐怕亦非任意杜撰,因为我们在其它地区的神话和宗教中也发现了相同的,或者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
例如,约成于1100年的冰岛古代诗集说,奥丁神的天堂勇士厅上有540 扇门:“凡尔海勒殿堂的墙上,有540 扇门。每扇门内走出800 个勇士,去进行对付恶狼的战争。”按该神话,“与狼的战争”乃是每个宇宙周期之末,诸神对已往诸神的地争,它周期性地出现。有意思的是,诗中的540 与800 两数相乘之积为432000,恰是贝洛索斯所列苏美尔10王在位期的总年数。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古印度关于“劫”(梵文kalpa ,意指极为漫长,难以用月、年计算的一段时间)期间数的说法。婆罗门教认为,世界要经历许多劫。
或说一劫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相当于人间4320000000年。另一说分一动为四时:圆满时,合1728000 年;三分时,合1296000 年;二分时,合864000年;争斗时(即人间目前所处之时代),合432000年。四时共计4320000 年。
且不说“争斗时”的年数恰与苏美尔10王的在位总年数相同;即使上列诸王各自的在位年数也都与各劫时的年数密切相关:它们——除了28000 一个数字外——均可被60整除。而“60”则不仅是早在公元前4000纪就见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计算制(一为10进位制,一为60进位制),也是与天体运行极其相关的一个数字。
众所周知,每年春分时刻(公历3 月21日),天体并不十分确切地位于去年同期的位置上,而是滞后约50秒角度。亦即是说,其偏差在72年中达到一度:50秒×72=3600秒=1 度。按此计算,经2160年,偏差达30度(2160÷72=30),即相当于黄道十二宫中的一宫。如今,太阳在春分时位于双鱼星座,2000多年前则位于白羊星座,而在苏美尔时期则位于双子星座。这种滑移称为分点岁差。通常认为,最早指出该现象的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学者希帕丘斯,他在其《论至点和分点之位移》中算出,岁差约为45—46秒。
不过,这一数值略有误差;直至公元1526年才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算出了正确的数值:约50秒。
现在,再看看这一天文现象与苏美尔诸王在位年数以及古印度劫期的关系。上文已谈及,分点岁差为50秒,72年为1 度,2160年为30度。因此,经25920 年后位移360 度,即一个完整的黄道圈,一切星辰复归原位。这25920 年即称作一个“大年”或者“柏拉图年”。而25920 除以60,便得432 !足知贝洛索斯所列苏美尔10王的在位年数与黄道之分点周期有着明显的关系。同时,印度的三分时恰为50个柏拉图年(1296000 ÷25920 =50);60个争斗时恰为1000个柏拉图年(432000×60=25920 ×1000);而60个劫则合1 万个柏拉图年(4320000 ×60=25920 ×l0000 )。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是否表明早在希帕丘斯粗略地计算出岁差之前许多世纪,美索不达米亚或者印度的居民就已精确地算出了岁差,并应用于神话和其它方面?本世纪初的美国学者希尔普来契特倾向于这一观点。他在仔细研究了几千块数学计算泥版后指出,来自尼普尔和西帕尔神庙图书馆以及阿舒巴尼帕图书馆的所有乘、除法泥版都以12960000为基数,而一个柏拉图年所合的年数即为12960的两倍。杰里迈亚斯赞同之,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早在公元前三四千纪就知道了正确的岁差,只是被后人遗忘了。但是亚述学家夏尔则持异议。他说,这不能作为古人精确观察天文的证据,因为60进位制本身就能提供这一数字:60×60×60×60=12960000,所以,这只是表明苏美尔人的纯粹数学计算碰巧吻合于后世的天文观察数字。
然而,有人反驳说,这未免过于“凑巧”。再说,不仅古印度的劫期与柏拉图年密切相关,希伯来的神话数字也体现出与巴比伦历法的关系:《旧约。创世纪》谓大洪水之前10个希伯来先祖(最后一位是挪亚)之寿数总和为1656岁;而贝洛索斯所列大洪水之前10个苏美尔国王的在位年数总和则为432000年。那么,犹太历每年为365 天,则23年共计8400日(365 ×23,再加上5 个闰年日),相当于1200个七日周(犹太人以七天为一周);1656年中的周数则为:1200×(1656÷23)=86400.另一方面,巴比伦历法以五日为一周,故若将432000年看成432000日,并计算其周数,则为:432000÷5 =86400.显然,这个神话传说数字都与天文历法数字密切相关。
不过,即使上说似乎言之凿凿,但也不宜完全肯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或北欧的某些巨额神话数字来自精确的天文计算。此外,各地的数字是独立产生还是借自其它民族?也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讨。
no.2 突厥文是怎么起源的?
突厥文是怎么起源的?
突厥是古族名。广义包括铁勒(亦称“高车”)各部落,狭义专指突厥。
公元5 世纪以前是一个游牧于准噶尔盆地以北(约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以狼为图腾的部落。后迁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学会锻冶技术。5 世纪中叶柔然征服高昌,被迫迁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俗称“突厥”,故命其部落。西魏大统十二年(546 年),首领土门率部众击败铁勒诸部,收其众五万余户。废帝元年(552 年)春,土门发兵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建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553 年初,土门死,其子科罗立,不久又死,其弟燕都立,号木杆可汗。燕都在位(553 —572 )时,国势强盛。击灭柔然,两破哒,东走契丹及奚,北部契骨,威服塞外诸侯。其时辖境东自辽海(指令辽河上游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南至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可汗牙帐(汗庭)设在于都今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畜牧业发达,锻冶手工业很盛,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隋开皇二年(582年)波罗可汗与达头可汗互争雄长,向隋求婚纳贡称臣,并迁于漠北。隋末强盛,围炀帝于雁门。唐贞观四年(630 年)颉利可汗扰唐,为唐所伏(俘),东突厥亡。永淳元年(682 年)首领骨吐禄复兴,史称后突厥,历数世,曾与唐互市,天宝四年(745 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率领部从,攻杀白眉可汗,后突厥亡。西突厥辖境领有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显庆四年(659 年)为唐所灭。
关于突厥文起源问题一直是个谜。西方及俄罗斯乃至我国学者多认为:
突厥文40个字母中,有23个来源于阿拉米文,其余来自突厥人使用的氏族或部族标志及一些表意符号。也有学者认为:突厥文来源于阿拉伯草体字母,但突厥人在传入后把它改造,因此所有发明。还有学者认为:突厥文是由符号化的动物形象逐渐演化而成;第四种则认为突厥文源于我国刻划符号和古彝文。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拉米文的最古文本属于公元前9 —8 世纪,是亚述、新巴比伦王国、波斯等國家文字体系之一。在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之后、阿拉米文被希腊文所排挤。公元前1 世纪,阿拉米文因希腊化王国削弱而重新成为西亚的主要文字体系。公元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亚,阿拉米文被阿拉伯文排挤出去了。阿拉米文流行时间长,影响地域广;波斯王国与突厥汗国同时存在,很可能都是突厥文可能借之的因素。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拉伯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有28个字母。阿拉伯文的最早文献是公元512 年的希腊文、西叙利亚文、阿拉伯文三种文字的碑铭。
它比突厥文略早,可能突厥文来源于阿拉伯文草体。
第三种观点认为:突厥文有符号,可能是由符号化的动物形象逐渐演化而成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突厥文源于我国刻划符号和古彝文。持此说者认为,突厥文的产生只能是根据西北民间流传了6000至7000年的刻划符号来创造的。特别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商周进代流传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刻划符号,即“鬼方”字,亦即尚未南下川、滇、黔的古彝文,对突厥文的创制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大量突厥文字只有在刻划符号和古彝文中找到对应的字符,而在阿拉米文中却找不到。相反,阿拉米文字母全部可以在刻划符号、古彝文、先秦货币文、汉甲骨文中找到完全对应或基本对应的字符。而且这些字符在中国长期流传使用达6000多年之久,不仅表明它们早于阿拉米文字母,而且也表明阿拉米文字母可能是通过远古的“草原之路”或“丝绸之路”的传播而来源于中国刻划符号或古彝文的。同时,突厥文的文字学性质也决定了它只能是源于中国刻划符号或古彝文。不可能借用阿拉米文或阿拉伯文草体。因为阿拉米文是音素文字,阿拉伯文是音经文字,突厥文却是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或纯粹音节文字。音素文字与音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发展后的产物。突厥文在没有脱离音节文字阶段之前,是不会去借用先进的音素文字阿拉米文或音经文字阿拉伯文的,只有寻找能为他们理解和适应的音节文字作为制造本民族文字的蓝本,才能力他们所接受。而当时,汉文字早已进入词素文字阶段,他们既难以理解,也无法适应,是不愿借用的。但在突厥民族民间早已流传(马印、巫术、神符均为流传形式)几千年的刻划符号和古彝文,却一直是音节文字,既容易理解其结构,又容易适应其形式,所以就自然而然地采用它们作为创制本民族文字的蓝本了。
no.3 日语到底属于哪种语系?
日语到底属于哪种语系?
记得有这么回事,当中国的“文革”正“发动”得轰轰烈烈的时候,驻在北京的外国记者当中,日本记者是最受人羡慕的,因为他们能读懂到处张贴的大字报,于是有人就将这种现象归诸于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其实这里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中日两国非但不“同文同种”,而且汉、日语还分属不同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至于日语到底属那种语系,至今仍是个谜。
如何确定不同语言是否同属一个语系,在语言学里一般是通过辨别各语言中数字读音相似与否来确定的。在当今世界语言中还没有发现与日语数字训读音相似的数字读音,即使与日语相近的朝鲜语、阿伊努族语的数字读音与日语亦不相似,因此在世界语言中,日语可称得上是孤立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肯尼恩。卡兹纳在他著述的《世界的语言》一书中将日语列为独立语系,中国学者黄长著则将它列在“系属不明的语言”栏内。
许多人尤其是日本学者不满于日语的这种孤立性,千方百计地想找出它的所属语系来。于是有人把日语同太平洋诸岛语言相比较,也有人把它与南美语言比较,但都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能明确证明和日语同系的只有冲绳话,过去日本本上听不懂冲绳话,所以直到明治时代(1868~1911年)还将它视为外国语言,称作“琉球语”。冲绳首理话里的数字1 、2 、3 、4 、的读音与日语相应词的训读音相似。而首里长期以来是琉球国王城所在地,所以首里话可以看作是冲绳的标准话,现在冲绳已成为日本领土的一部分,所以与其说冲绳话与日语同系,不如说是日语的一种方言。
从日语的语法结构来看,为主——宾——动型结构,且属粘着型语言,即在词干后添加构词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添加语法词缀可以表示形态变化,辅音系统很简单,有元音和谐现象,这与朝鲜语相似,也是阿尔泰语系的语法特征,由此推断可能和阿尔泰语系相连结。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将证明日本人祖先的一支来自亚洲北部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平原,经库页鸟、北海道或千岛群岛、朝鲜半岛进入日本本土。于是有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说,将阿尔泰语系分为东、西两个语族,日语和朝鲜语属东部语族,其他阿尔泰语言均属西部语族,如果假说成立,将推翻把日语和朝鲜语看作是独立语言的传统观点,但这有待于语言学上的进一步证实。
至于日语与朝鲜语有种亲属关系的论断似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明治时期的日本语言学家新村出博士指出,曾在朝鲜半岛立国的高句丽的语言与日语有相似之处,用汉字标出的高句丽地名,则训读成高句丽语音。如将“三岘县”的“三”又写作“密”,读成“みつ”,同日语的“三”(みつ)发音相近;又如“七重县”的“七”又写成“难”,读“なん”音,同日语“七”的训读音“なな”相似等。战后京都产业大学的村山七郎经过多种探索后发现,朝鲜半岛上的另一个古国百济的语言也有与日语相似之处,只是由于资料奇缺,还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
同样是这个村山七郎,在1977年京都举行的日本语言学会第75次大会上作了题为《东亚诸语言和日语——日语的系属》的报告,认为日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间带阿尔泰——通古斯语系的成分,从而自成一种新说,理由是彼利尼西亚诸语言力动——主——宾结构,大多数词根既能用作名词,也能用作动词,这些都与日语语法特点相似。京都大学的西田龙雄则认为日语与属缅藏语族的帕普亚高地族语言相似。学习院大学的大野晋更认为日语和印度南方的达罗毗茶族的泰米尔语相似,理由是泰米尔语的许多单词与日语相似。如果这些推论也成立的话,将证明另一个事实,即日本人祖先的另一支来自南太平洋诸岛和南亚次大陆,经马里亚纳群岛、马来半岛、台湾、琉球辗转到达日本。
至于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讹误的由来,则与汉语和汉文化对日语的悠久影响有关。公元4 世纪,汉字和汉文化的引进,对丰富日语词汇起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每个汉字通常有两种读法:训读和音读。前者指日语原有读法,后者即古汉语借音,这两种音读法在日语构词过程中自由交替使用,关系密切。另外日语没有固有的书写传统,从5 世纪开始一直使用汉字注音,由于这种注音不太方便,后来就出现了一种叫“平假名”的音节文字,这种文字同3000—5000个汉字一起使用,10世纪时又出现了另一种称作“片假名”的书写系统。至于标准日语则是19世纪后期,随着国民教育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才走向成熟的。
日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本着“接受——消化——改良”的模式,这种模式同样运用于对汉文化和汉语的吸收上,日语只是从汉语中大量吸收了文字、词汇、修辞等形式上的东西为其所用,但这并没有改变日语固有的语言思维方式,语序,语法结构等本质性的东西,所以日语不可能属于汉藏语系,中日两国既不“同文”,更不“同种”,日语到底属于那种语系,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no.4 日本“手宫洞窟”文字究竟是什么民族书写的?
日本“手宫洞窟”文字究竟是什么民族书写的?
在日本北海道的小樽市,有一个以古代文字而著名的“手宫洞窟”。洞窟在手宫公园内,故名之。洞窟的石壁上长1 米、宽2 米的地方刻满了一些线刻符号,或人状,或动物,或鸟形。
日本庆应2 年(1866年)发现了此洞窟及石壁上的线刻。后来,又发现了人类栖息的痕迹。明治11年(1878年)受聘于明治政府的英国教师约翰。米伦首次对洞窟作了考古调查,他认为石刻上的线刻文字与北海道的古代文字相类似,但更接近于中国古代文字。近百年来,对这些线刻,众说纷坛,有人认为这是史前期的鸟兽画;有的认为是象形文字;有人主张横读,有人主张竖写;有人根本否定是遗物,认为系后人伪造。
1950年在北海道后志海岸的忍路、富冈和泊等地又陆续发掘出同样线刻石片,特别是小樽市的余市发现了新的岩壁雕刻,使人们对手宫壁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否定也壁刻系伪作的说法,研究者大致都认为这是与战争有关的文字,记录着战斗、死亡、葬祭,或者就是墓标,有的学者认为洞窟本为神圣祭场,其文字与野蛮时代的渔猎生活、宗教巫术有紧密关系。
关于手宫洞窟文字究竟是什么民族刻写的,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鸟居龙藏主张的“突厥说”。他指出:手宫壁雕不是绘画文字,也非石器时代的作品或后人伪作。这些文字是一千几百年前的古突厥文或者汉字,刻于日本奈良时代。鸟居还通过对当时北海道与肃慎人的频繁接触,判定其作者就是使用突厥文的靺鞨人。
第二是中目党的意见。他认为手宫文字更接近鄂伦春语,但又与鄂伦春语有所不同,属东通古斯语,也就是乌苏里江地区使用的一种语言,中目觉称之为靺鞨语。他根据通古斯族与土耳其交往中使用土耳其文的史料记载,认为手宫文字是用古土耳其文写下的靺鞨语。中目觉还解读了手宫文字的内容。文曰:“我率部下,渡大海,战斗,入此洞窟”。
第三是朝枝文裕的中国古文字说。他认为手宫文字刻于殷商至春秋时代。译文为:“方舟,未,至,旅,帝入,变血。”意即船队来而未达目的地,至此设营、帝死,葬入穴,有变,血祭之。朝枝考证“方舟”二字连写见于东周石鼓文,故认为手宫文字刻于西周之前,是大陆船队所留下的。
以上三种说法虽有不同,但都承认这些洞窟文字是从大陆或经由大陆的
“外来民族”创作的,而不是北海道当地居民阿奴人的作品,这一看法是以一定史实作为根据的,或者说有些旁证。日本的北海道与中国的最早联系,以中国古史记载为依据,当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发生了。在中国的文献中,最早提到北海道的是成书于汉初的《山海经》,称之为“毛民之国”或“毛人之国”,《山经海》也讲到古日本“倭”。从古地理学上看,古代中国在如此久远的年代就能知道日本和北海道的存在也并非不可能。两万年以前,即史前时期的后冰河时代,中国和日本是以陆地相连的,直到12000 至11000 年前左右,日本列岛才逐步形成,北海道也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岛屿。《山海经》有关“倭”和“倭人”和“毛人之国”的记载,极可能便是远古时期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自由往来的先辈们世代相闻的传说。
1928年7 月30日,《北海道新闻》、《北海时报》等报报道:石狩町红叶山遗址发掘出1800年前的漆弓。漆弓长1.20米,宽0.04米,有鲜艳朱红底色上的黑色图案花纹。考古学家江上波夫认为漆弓花纹式样酷似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风格,再从同时出土的陶器、石器、骨珠等装饰品来看,它们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文化联系相当明显。在此以前,北海道有过类似漆弓的出土约19张。阿奴族古来无漆,也无使用漆的迹象,因此,一般的看法认为,这些弓均为其他民族携来的。然而这些携弓带箭来到北海道的“北方民族”
是些什么民族?公元12世纪日本室町时代的《访诹大明神绘词》中讲到北海道一虾夷的居民有“日之本”人、“渡党”和“唐子”。日本学者认为“日之本”人指北海道的土著居民虾夷人,“渡党”指本州来的和人,而“唐子”则是由中国大陆或库页岛来的“北方民族”的后裔,这个“北方民族”很可能就是肃慎。肃慎族勇武善猎,《山海经》说肃慎人皆躬弓,长四尺、强劲。
以楛为箭,长一尺五寸。《后汉书》也提到肃慎人“弓上四尺”;其后《三国志。魏志》上记景元三年“肃慎国遣使重泽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同样,在这些史书中也提到肃慎人的另一特长,即“便乘船”。
《后汉书》中称其“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这些邻国应当包括西之扶余,南之沃沮以同滨日本海的库页岛和北海道。漆弓很可能是他们遗留下来的。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居住中国大陆东北的肃慎族,是中国到达北海道的第一批使者。以上判断如果确实,那么手宫文字,连同红叶遗址的漆弓,就很可能是古代大陆中国及肃慎人在北海道遗留下的最早遗迹。但是这些论断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no.5 “阿非利加”一词是怎么来的?
“阿非利加”一词是怎么来的?
约相当于三个欧洲、仅次于亚州的第二大洲一一非洲,被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的诞生地。它除苏伊士地峡这根脆弱的脐带与亚洲相联外,四周均被海岸山脉所环绕;加之许多穿过山脉的、气势磅礴奔腾入海的河流;遍布湖泊、火山、宽约二三百公里,全长6400公里、纵深千里闻名于世的东非大裂谷;北部茫茫无际的沙漠之王——撒哈拉沙漠;中部虎狼出没的“绿色沙漠”——赤道森林;南部的卡里哈里沙漠;守卫着从布朗角到佛得角的海岸大风和海流;阻塞着阿比西尼亚山脉与撒哈拉沙漠之间唯一较大通道的加勒比河的广阔沼泽地等自然地理条件,使古代非洲交通之难难于上青天,造成它与世隔绝和内部相互隔绝。加之难以解决的历史资料来源、殖民者的伪造、歪曲和篡改,使非洲大部分地区的过去笼罩着阴影和昏暗。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入侵和野蛮血腥的奴隶贸易,西方对非洲的了解也逐渐增多。但是,直到18世纪,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活动仍局限于沿海地带,对于欧洲人来说,非洲仍然是“一条海岸线”,是“狮子出没之所”。世界对非洲的了解还基本上停留在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阿拉伯学者的水平上:“拼凑的家系、不明的年代、用印象派的含糊手法描绘的结构、或者若隐若现的模湖结构、由于以前发生的事已无案可查,致使时间顺序荒唐可笑——所有这些构成了一部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的影片。”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和北美资本主义國家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大倾销商品的市场和供应工业原料的基地,从而促使西方列强开始对非洲腹地进行系统的探险活动和入侵。几百年来,随着1 代又一代的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殖民统治者和形形色色的学者的足迹所至,成千上万非洲历史研究人员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古老非洲的光辉灿烂文化也越来越多地展现于世界文化之林。但是,时至今日,非洲历史的许多方面仍然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其中阿非利加一词的由来就是一个难解之谜。
阿非利加(africa)是英文非洲一词的音译。对这个名词的由来及何所指,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认为阿非利加一词最早出现千古罗马人的著作里,它取代了原为希腊或埃及文的“利比亚”(libya )。“利比亚”一词在创世纪里是指利布人或利宾斯人的土地。“阿非利加”原指北非沿海地带,从公元前1 世纪末开始,该词成为对整个大陆的称谓。但也有人说,在罗马时代,可能是称呼突尼斯南部一个叫“阿非利克”(afarik)的一个柏柏人部落。在罗马帝国灭亡迦太基后,曾大体在其领域内建立“阿非利加省”。15世纪初,随着欧洲人来到非洲,阿非利加一词才逐渐被用来泛指整个非洲大陆。
另有人认为,阿非利加一词来源于两个腓尼基语词,其中一个意思是玉米棒子,这是该地区富饶的象征;另一个词的意思是水果之乡。
还有人提出,这个词可能起源于拉丁语的一个形容词“阿卜利加”
(aprica),意思是阳光明媚;或来自希腊语“阿卜利克”(aprice),意思是没有寒冷的。
另外一个来源可能是腓尼基语“法拉卡”(faraqa)这个词根,是分离或分散的意思。但需指出的是,在一些非洲语言里,如班巴拉语,也可发现同样的词根。
也有可能来自梵语和印地语。在梵语和印地语中,词根阿帕拉(apara )
或阿非利加(africa)表示在地理上位于什么地方后面的地方,换言之,就是西方。因此,阿非利加之意是“西方的大陆。”
利奥。阿弗里卡纳斯(leo-africanus )进述的一个历史传说认为,一个叫阿菲利克斯的也门人首领在公元前2000年曾入侵北非,建立了一个叫阿非利基亚(afrikyah)的小城。更可能的是,阿拉伯语中伊非利基亚(if-rigiya )
一词是阿非利加(africa)这个词的阿拉伯语音译。
还有种说法甚至认为,阿非利加一词来源于阿弗尔(afer);阿弗尔是亚伯拉罕的一个孙子,海格立斯的伴侣。
由于非洲大部分地区文字形成较晚,有关古代史的许多问题只能靠零星的考古发现及口头传说加以推测,因此,关于阿非利加一词的由来及原来意思所指是什么,诸种说法都难成定论。
no.6 图书的开山祖是谁?
图书的开山祖是谁?
图书,即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据有关材料统计,当今世界,美国的图书出版发行量,占据世界第一。图书是人们汲取知识,贮藏精神财富的宝地,那么,这块主地的“开拓者”是谁呢?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1889—1900年,美国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境内尼普尔(nippur)的一个寺庙废墟附近发掘出许多泥版书,内容包括关于神庙的记载,献给巴比伦国神的赞美歌,祈祷文及苏美尔人的神话等等。另外,从古代埃及的许多皇宫和寺庙的废墟中发掘出的大量历史遗迹和文物可以推断,在古代埃及曾有过数量不少的泥版图书。
这种泥版图书,是用木棒在泥版上写书,而后放在火上烧制而成。据说在名为尼尼微的地方,曾发现亚述巴尼布王的一个图书馆,那里全是陶土烧成的书,共有3 万块字板。每一种书都是散开的,只得在每块陶板上刻上书名和号数,才能查阅。图书馆的印记上有这样的记载:“亚述巴尼布王,战士们的王,诸民族的王,西西利亚国的王,nepo神给予他聪敏的耳和锐敏的眼,使他能发现服务于前代诸王的本国著作者的著作。为了尊崇理智之神neko,我收集了这些书版,命令把抄写本制成,并把我的名字刻在上面,存于我的宫中。”这些书,有的是泥版,还有的是砖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50 年前。据载,这种书都是一些平的或稍突起的泥版,版幅约为20×30厘米,是用削尖的干杆杆在泥版上划上字以后,在火里烧成的。1986年10月7 日的《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伊拉克的考古学家从巴比伦古城希帕尔发掘出来的萨马斯神庙里发现了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在图书馆的石头架子上,存放着近千块楔形文字泥板,它们被按内容分为宗教、经文、地理记述和语法课本等几部份。经专家们鉴定,保存在这座图书馆里的一部份楔形文字泥版始于公元前11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希帕尔市建于公元前2000年。”
蜡板书的出现,有人说在希腊荷马以前,可以肯定是由罗马人发明的,一直沿用到19世纪初叶。据载,蜡书是先用黄杨木和其它木材作成小木版,在木板中心挖出一个长方形的糟,用以盛放黄色或黑色的蜡,内侧上下两角(相当于近代书的订口位置)凿有小孔,然后用绳穿过小孔,把许多木板串连起来,便成一本小书。最近与最后的两板上不涂蜡,以保护里面的蜡书不至于磨坏,大概这便是书籍封面的最初形式了。
蜡版的书写工具是用金属作成的针,叫stylus,也有用象牙和骨头做的。这种针,一端是尖的,用以在蜡版上划字;另一端是圆的,用以修改写错的字,与橡皮有同样作用。蜡版的底版,除木制以外,也有用金属和象牙作的。这种图书显然是十分精致的了。
蜡版可以反复使用,多用作通信和记事。但蜡版上书写的字迹容易受磨而变得模糊,而且由于材料和工具的原因,不便于工整地缮写,一般都是草书,所以古代的蜡版,字迹是很不容易辨认的。蜡版的使用者也颇为广泛,学生、僧侣、诗人、商人都用以记事、写诗和记帐。在庞贝城曾经发现过银行家(eaeciliusjucundus)的家里所藏的蜡版书。这个城市早在2000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中被湮没了。
纸草是古代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公元前28世纪,埃及即已出现纸草古写卷。
纸草并非是纸,而是生长在尼罗河岸沼泽地上的一种芦苇,一般茎高五六尺,有的比人还高。
纸草制纸并不象后来的纤维造纸,而是用针把纸草茎部破成愈宽愈好的薄片,顺着平铺好,然后再横着平铺一层,如此纵横交错之后,再用尼罗河河水润湿,用木槌捶打,在太阳光下晒干,最后用骨头、象牙或贝壳打磨光整。这样作成的纸,可按不同质地划分成不同等级。最好的纸称为“圣纸”,最差的一种称为“商人纸”。
当时用的笔是把芦管削尖,并使它一端裂开(犹如近代钢笔尖的裂缝),以利于墨水下流。墨水是用比较粘稠的煤烟、水和胶混合制成的。一旦写错,就用海绵擦去或用舌头舐掉。传说在caligula皇帝殿前经常举行的吟诗赛中,未获胜的不幸诗人,应该把自己的作品用舌头舐掉。
这种纸草制成的纸,质地很脆,不能折叠,所以只能粘成长条,成为几米或30~40米的长卷,卷在一根二端雕刻有棋子状的花样装饰的木棒上。这正是西洋人称书为卷(volume)的起源。目前,在法国巴黎國家图书馆收藏的普里斯纸草书卷(prisespapyrus )是公认的一部公元前约2880年写成的埃及最古老的图书。
另外,还有以树叶和树皮作为书写材料作成的图书。据说在古代印度,整部的书是用椰树叶作成的,把树叶的边压平,切成一定的形式来写书。拉丁人用树皮的里层iiber 来抄书,因而称书为lber,后来英文的library (图书馆)和法文的litrairie (书店)等就是从这个字演变而来的。
泥版书、蜡版书、纸草书、树叶和树皮书,一个接着一个排队向我们走来,那么,究竟谁是图书的开山祖呢?看来问题的解答还有待于新资料的发现和作进一步的研究。
no.7 古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是如何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古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是如何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古代希腊和罗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长达10多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希腊、罗马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勤奋创作,著述甚丰,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当今天我们怀着激动而崇敬的心情拜读古典大师们的作品时,脑海中不禁会涌现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一二千多年前写成的典籍是怎么保存流传至今的呢?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没有纸,也没有印刷术,字是作者用羽毛或芦管当笔蘸墨水写在羊皮纸上的,然后装帧成册。谁要想得到一本书,一般的办法就是抄。当时的富贵之家,都有抄书的奴隶,因此书籍得以广泛流传。可是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在原先帝国广袤土地上取代罗马人统治的是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他们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武夫,丝毫不知道羊皮纸典籍有何价值,肆意践踏。
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多少名贵的书籍或付之一炬,或散佚殆尽。待社会初步安定以后,势力盘踞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会一方面为实行Yu民政策,另一方面为排斥异端,更是对希腊罗马典籍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摧残与毁坏。早在公元391年,亚历山大的大主教提阿非罗下令将世界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烧毁,该图书馆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3 世纪,藏有几十万册古典珍本。
教会一再发布读书禁令,教皇格利哥里一世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鼓吹“知识服从信仰”,认为与基督教信仰无关的知识非但无用,反
而有害。他任职期间不仅颁布过禁读令,而且下令烧掉罗马城内巴拉丁小丘上一座藏书十分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教会人士和神学家还将大批羊皮纸书籍的原文刮掉,再在上面写有关基督教的东西。这样也毁灭了大批古书,还使部分古书错讹百出。此外有许多羊皮纸书则长年累月堆在禁室,蛛网尘封,虫蛀霉烂。从公元6 世纪到10世纪的欧洲黑暗时代,希腊罗马长期积聚起来的书籍宝库,经过无数次兵燹、劫掠、焚毁、刮削、虫蛀、霉烂,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算的。尽管如此,估计多数古代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还是保存流传下来了,成为今天世界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那么,这些古籍是如何获得劫后余生的呢?有一种意见认为,尽管基督教会是毁灭希腊罗马古籍的罪魁祸首,然而在保存古籍方面,它也有一份不能抹杀的功绩。首先要归功于修道院的抄录修士。在公元6世纪的黑暗时代,东哥特王的宠臣、罗马贵族后人加斯奥多勒斯在自己开设的修道院中首创誊写室,专门抄录古典作品。圣本笃修会的创始人本尼狄克起草的会规规定,抄书是修士们的日课,并说只有日夜抄写,才能得到上帝的宽宥。从此,抄录制度在西欧各地修道院迅速普及,不仅抄写数量颇大,而且质量亦为上乘,稿本完整,字迹工整,装饰精美。不仅修道院抄书藏书,连教皇也大力收集古典书籍。罗马教廷图书馆始创于公元4 世纪,但13世纪的动乱使藏书散佚大半,15世纪,教廷在梵蒂冈重新建立了大型图书馆,该馆至今还是古代希腊罗马手稿的重要收藏中心。教会人士为什么重视抄写和收集异教典籍——希腊罗马古书呢?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古典书本中有基督教可以吸收改造的东西,而且通过这种吸收改造,基督教思想更有力量。他们举例证明,托马斯。阿奎那就是在吸收了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后才成为经院哲学集大成者的。此外,托勒密的天文学地心说也被教会用来证明上帝创造和主宰一切。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基督教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常有异端出现。他们热心于希腊罗马古籍的收集、整理与阅读,以创立自己的学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10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工商业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古典医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工艺学知识的需求不可阻遏,教会作为知识阶层,不能无动于衷,到底哪种说法最有道理,人们只能见仁见智了。
通过修士们的抄录和教会收集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古籍确实不少。有人说,修士们把6 世纪以来可以见到的羊皮古籍都抄下来了,并认为保存至今的希腊罗马古书基本上是经他们抄写流传下来的。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第一,有不少古籍早在日耳曼人攻占罗马城之前就仗亡或流失到外邦去了;第二,有些书,由于犯禁而没有抄写,或者即使抄了又被刮掉、销毁;第三,不少书在抄成后又散失了。此外,由于羊皮纸来之不易,也有把库存古籍刮掉抄教会书籍的。因此,除了教会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保存羊皮纸典籍的途径呢?
有的学者将保存希腊罗马羊皮纸典籍的头功归于阿拉伯人。自公元7 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扩张过程中,攻占了地中海沿岸大片原属希腊罗马统治的区域,直接接收了大量珍贵的希腊罗马古籍。而且阿拉伯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尽量搜罗各国书籍,甚至不惜动用军队劫书。
公元9 世纪,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建立了宏大的图书馆,并且将搜集到手的古书译成阿拉伯文。这些书到12世纪以后又流回欧洲并被译成拉丁文。当时的译书中心主要是刚刚把阿拉伯人赶走的西班牙的托利多,其次是接近阿拉伯世界的西西里。一时间,阿拉伯人的作品迅速流行开来。后来,欧洲人将
希腊古书直接译成拉丁文(罗马典籍原来是拉丁文写的,无须翻译)。有人估计,阿拉伯人收集的希腊古书比欧洲修道院保存的还要多,特别是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这些后来都陆续译成了拉丁文在欧洲流行。
还有人认为拜占庭才是希腊古文献的最大保存者。在西欧黑暗时代,大量羊皮纸典籍遭毁,而拜占庭保存并收进了无数古代书籍。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君土坦丁七世大力提倡学术与艺术。拜占庭的藏书后来虽然在1204年与1453年遭到十字军和土耳其两次劫掠,但其时西欧黑暗时代已经过去,拜占庭散失的典籍又流回到了欧洲。所以有人把拜占庭称为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并且认为如果不是拜占庭,今天的人们将无法看到荷马、柏拉图、索福克勒斯甚至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作品。
上面种种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但都不是最后结论。现存的古代典籍究竟是怎么保存流传下来的,人们尚难确切断定。
no.8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怎样毁灭的?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怎样毁灭的?
图书馆源于何时何地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认为图书馆起源于古代西亚的苏美尔王国;另一种说法是,最早为人们所知的图书馆是在古埃及的寺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同是图书馆的起源地。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到了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已有了许多的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但是,古希腊时期最为宏伟、最有名望和最为壮观的图书馆不是建在雅典,而是位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当时,亚里山大里亚城里有许多优美的建筑物:宫殿、庙宇、广场和花园及博物馆,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有一个当时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以古希腊帝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的。据说,亚历山大大帝从小就爱好并熟知古希腊文化,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便是他的老师。亚历山大喜欢读书和收藏书籍,在远征途中还带有大批图书,挤时间阅读。曾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图书馆,但未等此计划实现他便因病而死。亚历山大的后继者托勒密一世索特(公元前367 —282 年)开始了这一计划。托勒密一世虽然是一个专横的君王,但他喜欢结交文人学者,因而招聘了许多著名学者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市来。其中有一位学者名叫德米特利乌斯,他是希腊的演说家、诗人和历史学家,于公元前307 年来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很快成了托勒密一世的宠臣。其后不久,他热心地向托勒密一世建议: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建立一座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增加王朝的光荣,使之垂名于后世。
托勒密一世欣然同意了这一建议。在德米特利乌斯的帮助下,公元前297 年(或说公元前290 年),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里亚城最好的地方布鲁丘姆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此大厦集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的功能干一体。
到了托勒密二世时,又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西南隅一神庙——萨拉匹斯神庙中增设了一个分馆,此馆规模较小,据称藏书4 万卷,有人称之为“子馆”,它虽无主馆藏书丰富,但却较为开放,普通市民和学生均能使用亚历山大图书馆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最具有重要意义。它藏书甚丰,但究竟有多少,谁也无从知道。一说该馆收藏的草纸和皮纸卷轴达10万,或说有20万,再说有50万,也有人估计为70万,还有人说有100 多万卷。此图书馆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长达200 多年的岁月里,它作为古代希腊文化的中心,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不幸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后来被人毁灭。那么,这座闻名古代世界的巨大图书馆到底是怎么毁灭的?对此,先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致使这一问题成为千古难解之谜。于是,后人对之作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与假设。
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7年,罗马统帅恺撒率军队远征埃及,当时,恺撒的军队企图抢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图书,于是,亚历山大里亚城市的市民们放火烧毁了港口的船只以阻止书籍外运,船上的大火蔓延到了整个市区和图书馆,使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了一部分。另据古代历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的记载,公元前41年,罗马统帅马可。安东尼从小亚细亚的另一所有名的图书馆——帕加马图书馆里把大约20万卷的图书拨给了以貌美著称的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以作为对恺撒军队破坏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补偿。
第二种推测是,公元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影响已大大削弱,其中的藏书有一部分被搬运到罗马去充实罗马的图书馆。
第三种说法是,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为了取悦于恺撒,曾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为代价以换取小亚细亚西北部古城帕加马的图书馆。
第四种观点是,公元273 年,罗马皇帝奥列里亚努斯再次占领埃及,他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主馆部分,分馆部分则被保存到公元391 年基督教主教狄奥菲鲁斯以图书在异教寺院为由,下令将其全部烧毁为止。还有部分残卷可能在公元645 年被穆斯林征服者奥马尔及其军队焚毁。据有一项记载,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纸莎草纸和羊皮纸的书卷曾被穆斯林士兵用以烧洗澡水。
第五种意见认为,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公元646 年伊斯兰教徒入侵埃及时其首领奥马尔下令烧毁的。据说,伊斯兰教徒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根据下述说法而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如藏有与《古兰经》相敌对的书籍,则该馆应予焚毁;亚历山大图书馆如藏有与《古兰经》教义相一致的图书,则这些图书毫无必要,应予焚毁;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对《古兰经》教义或者是敌对的、或者是同情的,故亚历山大图书馆应予焚毁。
纵观上述几种假说,我们不难发现,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灭的各种假说间有较大差距,但也不乏共同点:一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是由于外族入侵而被毁的;二是毁坏的方法大多为火烧;三是毁坏的原因也多与宗教有关;四是破坏或毁坏并非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遭受了多次劫掠和破坏。
毫无疑问,在好几百年的时间内,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的奇迹之一,它的毁灭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之一。随着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被毁灭,对古代世界的许多情况我们便不得而知了,许多问题便只能靠推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