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圣诞节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
圣诞节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很多國家和民族的人民,包括不少非基督教徒把圣诞节当作新年来过,其盛况之隆重有如我国过春节。
圣诞节,顾名思义,就是基督耶稣诞辰纪念日。根据基督教经典《圣经》中《新约全书》的记载,当年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城住着一名叫玛利亚的童贞女,因被圣灵感孕,后来在耶路撤冷附近的伯利恒的一座马棚里生下耶稣。
可是《圣经》的作者没有指明耶稣降生的确切年月和日期。直到公元4 世纪(354 年,一说336 年),罗马教会才规定12月25日为耶稣圣诞日,并且定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意谓人类从这一天开始了崭新的纪元。
罗马教会规定的圣诞节虽然为后世所广泛认可与接受,却并不等于耶稣就是12月25日出生的。相反,如果详细地征诸历史资料,就会发现教会指定圣诞日所仰赖的事实依据并不十分可靠,因而救世主耶稣本人的生辰也令人疑窦丛生。
首先,到底有无耶稣其人尚属历史上一大疑问。显然,《圣经》中描绘的基督耶稣降生的情景及以后的种种神迹纯系宗教传说,实不可信,那么当时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位名叫耶稣的人创立了基督教呢?这也无法作肯定的回答。与传说中的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学者斐洛在耶稣的故乡巴勒斯坦呆过一段时光,可是遍检其著述,对耶稣却只字未提,甚至没有提到基督教。另一位公元1 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写了一本《犹太人古代事迹》,其中虽有两处提到了基督耶稣,可是经后人周密考证,认定这是公元2 至3 世纪以后基督教徒抄录此书时篡改附加上去的。其中一处完全是以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口吻赞美耶稣的,这对当时视基督教为水火的犹太教徒约瑟夫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就如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所讥讽的:“迫使约瑟夫象基督徒一样地说话,该是多么荒谬的事呀!”此外,公元2 世纪基督教护教学者查士丁在其著作中甚至通过一位虚构的犹太教师之口说基督教徒“自己描绘出一个基督”。还有,罗马著名史学家塔西陀在《编年史》一书中提到有某个基督被处死之事,但未说该基督姓甚名谁,何况《编年史》是1429年发现的,公诸于世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手脚。另一位罗马史学家苏艾托尼乌斯也记述了有个自称基督的人进行煽动的事,但同样没有说他名叫耶稣。至于其他罗马作者,在他们汗牛充栋的著作中无一提及过耶稣之名。
可见,视耶稣为历史人物的证据实在太缺乏了。因此,许多学者或认为耶稣完全是一个传说人物,或认为是基督教徒神化的偶像,或认为是基督教创始人和初期传播者的集合形象。由此看来,耶稣的生辰无从考证也就不令人奇怪了。因而基督教很可能不是如耶稣这样单独一个人创立的,而是如同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是悄悄地产生的。
其次,即使退一步讲,承认公元1 世纪确实有一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耶稣,也无法查证其确切的出生年月和日期。例如,英国学者卡本特在《耶稣》一书中肯定有耶稣其人,却又承认他的生平事迹一点也不能确定。而圣诞节是在耶稣身后整整300 年时,即直到公元354 年的一本拉丁文史籍才写道:“主历元年12月25日,月望,耶稣降生。”这种说法很快就引起了争议,即使在教会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罗马教会指定这一天为圣诞节以后,并没有马上为各地教会所接受,亚历山大教会直到公元430 年才把12月25日称为圣诞节,而东正教会很多至今尚以1 月6 日为圣诞节,这一天恰好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显现节。
耶稣的出生日期固然是笔糊涂帐,他的生年同样弄不清。很多学者通过对《圣经》的多年研究,认为耶稣不是公元元年出生的。不少人认为是公元前4 年。梁实秋主编的《世界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丛书中《耶稣》一书所附的年谱则把其生年定为公元前6 年。还有,公元3 世纪的教会学者德尔图良依据罗马典籍,提出耶稣应生于公元前8 年。如今这一说法找到了进一步的佐证,《圣经》记载耶稣出世恰逢罗马进行户籍登记,这种登记当时每隔14年进行一次,公元前8 年正是户籍登记年。
这样一来,圣诞节就变得名不符实了。圣诞节可能有另外的起源。而今多数研究者认为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民间的传统节日——太阳神节。公元四世纪以前,罗马人以冬至为祭奠太阳神的节日,因为从这一天起,黑夜开始缩短,白昼则开始变长,意味着太阳赐给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而北半球的冬至就在12月25日前后。此外,当时的罗马流行来自波斯的密司拉教,该教主神太阳神的诞辰就是12月25日。而且密司拉教的教规教义与后来的基督教颇为类似。如最后审判与天堂地狱的观念、吃圣餐、施洗礼及星期日举行宗教仪式等规定。实际上2 至3 世纪的基督教学者尤斯青。穆切尼克和德尔图良都曾强调过两教之间的相似之处。还有一个理由,基督教借用太阳神节为圣诞节,既可以表示那稣的降生即太阳的再生,又可以通过民间传统节日基督教化来吸引更多的教徒。再则,12月25日乃新年在即之际,可以增添不少喜庆气氛。以上诸端,大体可以推测出圣诞节很可能就是起源于太阳神节,不过依然不能当作最后的结论。
no.2 1508年罗马教皇教谕佚失了吗?
1508年罗马教皇教谕佚失了吗?
在殖民地时期的美洲,西班牙君主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协作、又相互争斗的对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王的教职人选推荐权是王权和教权为共同维护殖民统治而相互勾结的产物,是两者联系的纽带,同时更是王权至上论的最重要成果。在漫长的年代里,通过罗马教廷与西班牙王室的一系列协议、教谕和其他教廷文件,以及王室的各种训令、西印度院的法令和决议中的有关规定,国王的这种特权逐步扩展为一整套国王对教会的保护制。
形成保护制的最重要文件是1508年7 月28日罗马教皇教谕,它宣布永久授予西班牙国王教职人选推荐权。然而,在罗马和马德里都没有保存这份重要文件的原本,这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也许这份教谕根本就不存在,其文本只是伪造的。关于教谕原本的佚失,首先引起了罗马教廷的关注,因为没有原本,所述的国王特权也就无效了。所以,有人揣测梵蒂冈可能隐瞒或销毁了教谕原本,并且其代理人也销毁或窃取了存放在马德里档案中的原本。数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是个悬案。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悬案产生前后的历史过程。
15世纪末,西班牙在欧洲和美洲都取得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成果。
1492年初,西班牙人夺占了格拉纳达,从而结束了收复失地运动。同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美洲,并开始准备征服新大陆的活动。这一时期,由于西班牙君主与罗马教皇保持着盟友关系,所以罗马教皇立即把向印第安人传播基督教的使命委托给西班牙王室。次年5 月4 日,亚历山大六世的教谕把过去给予葡萄牙国王对其殖民地的一切权利的特权也授予西班牙君主。
然而,美洲的发现和征服迅速增强了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罗马教廷也十分垂涎美洲的财富,力图分得一杯羹。因此,到十六世纪初,王权和教权不可避免地开始明争暗斗。在西班牙的压力下,罗马教皇在1501年11月16日的教谕中宣布,把在海外领地收取什一税的权利授予王室,同
时国王有义务建造宗教设施和帮助维持教士的生计。但是,亚历山大六世的教谕还不能完全满足西班牙王室,同时国王的这些权利也没有得到明确和系统的阐述。
另一方面,罗马教廷也是不甘心它在美洲的被动和受控制的地位的。它不顾过去授予西班牙国王的权利,而利用伊莎贝拉女王弥留之机,1504年11月15日教皇胡利奥二世颁布新教谕,越俎代庖地宣布在小西班牙岛上建立三个主教管区,并授权有关的神职人员收取什一税和实物税。无疑,这是对王权的挑战。
女王去世后,其丈夫斐迪南国王忙于应付因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统一而出现的复杂的政治问题,因此,只是在十个月之后他才对新教谕作出反应。
鉴于教廷不尊重王权,1505年9 月13日国王指示其驻罗马教廷的大使,要求教皇颁布特别教谕,把教职人选推荐权永久授予西班牙君主。
经过近3 年的谈判和施展各种计谋,教皇才被迫同意斐迪南五世的要求。这样就产生了1508年罗马教皇教谕,它永久授予西班牙国王一系列特权:向教皇推荐殖民地的主教衔和其他教职人选,自行任命副职教士;按其意见组建主教管区和教区,以及变更其界限,收取什一税和其他教会赋锐,还规定,西班牙教会的最高权威——塞维利亚大主教,同时是殖民地教会的首脑。这份教谕不仅丰富了西班牙国王的教职人选推荐权的基本内容,而且使之成为国王对教会的一种保护制,实质上成为国王控制教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此重要的文件原本却同时在罗马和马德里轶失了,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吗?
这个悬案持续了四百多年,直到1946年才成为某些学者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历史难题。该年,耶稣会教士佩德罗。莱图里亚发表了一篇专题论文,他援引了不少证据,证明了1508年罗马教皇教谕原本确实是存在过的。他还在所保存的抄件基础上,重新构成了教谕原本。尽管如此,这个悬案尚未彻底解决。这份文件的两份原本为什么会同时轶失?它的轶失是偶然的,还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谋?假如是计谋,那么它是由哪一个人指使,何人编织和实施的?这些疑问依然存在。
然而,我们从罗马教廷的言行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梵蒂冈长期认为,国王的教职人选推荐权是对教廷荣誉的侮辱,是其历史上屈辱的一页。
因此,1917年天主教会编纂的《教会法典》规定,将来任何时候都不得授予这种特权。天主教会的这个行动对于彻底解决所述的悬案,是有一定裨益的。
no.3 胡格诺教徒为什么会掉进“圣巴托罗缪之夜”的陷阱?
胡格诺教徒为什么会掉进“圣巴托罗缪之夜”的陷阱?
公元16世纪,一场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使罗马天主教会发生了分裂,一个名为新教的大教派分离出去了。两大教派在基本教义方面倒没什么原则差别,新教的“新”就在于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并且简化了宗教仪式,采用民族语言而不是采用过时的古拉丁语传教。新教在各国又有不同的派别:德国和北欧各国为路德教派,瑞士、法国和苏格兰为加尔文教派,英格兰为国教会即圣公会。法国的加尔文教徒又叫胡格诺教徒。
天主教和新教虽同出一源,但分裂后相互视为仇敌,还往往发展为相互厮杀。在法国,自1562年瓦西镇发生天主教徒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之后,便爆发了极其残酷的宗教战争。这场杀戳持续整整10年后,双方才表示愿意和解。胡格诺教徒的重要首领、波旁家族的那瓦尔诸侯国君主亨利与信奉天
主教的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华洛瓦还订了婚,并定于1572年8月在首都巴黎举行婚礼。这对仇恨双方来说都是一个盛大的庆典,为此法国各地数百名胡格诺教徒贵族云集天主教势力的中心巴黎城。他们当中有胡格诺教徒最显要的领袖人物,如年迈的海军上将科利尼,战死疆场的胡格诺军队统帅的儿子、年轻的孔德亲王等。婚礼在8 月18日举行,事后许多胡格诺教徒仍滞留在巴黎,因为他们不仅觉得呆在首都既舒适又安全,而且他们还召集更多的胡格诺教徒,准备从这里出发去援助尼德兰新教徒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战争。“圣巴托罗缪之夜”终于降临了。
1572年8 月24日凌晨,巴黎数万名天主教市民伙同警察与士兵对城内的胡格诺教徒进行血腥的大屠杀,他们根据事先画在胡格诺教徒居所门前的白十字记号闯进屋去,把多数还浓睡未醒的胡格诺教徒尽行杀戮、然后剥光死者的衣服,将尸体抛进塞纳河中。这一夜,包括科利尼上将在内的3000人成了牺牲品。查理九世的妹夫亨利及孔德亲王因刚改宗天主教而幸免于难。继巴黎大屠杀之后,另外许多法国城镇也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
由此又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直到1598年南特赦令颁布后才告停息。
胡格诺教徒的领导人都是阴谋场中的老手,在圣巴托罗缪之夜以前10年中,他们曾多次挫败了天主教徒的种种阴谋,自己也对敌方施行过各色诡计,为什么这一次会掉进人家的陷阱而束手待毙呢?胡格诺教徒在对方阵营中的密探为什么没有发现半点征兆呢?为什么在事发之前两天有人袭击了科利尼上将,而且在他的住所附近布置了1200名前膛枪手,而胡格诺教徒还是无动于衷呢?这实在叫人大惑不解,怪不得引起了种种推测。
胡格诺教徒及各国新教徒长期认为,圣巴托罗缪之夜是法国天主教徒预谋的一次背信弃义行为,有的还把梵蒂冈罗马教廷也牵扯进来了。胡格诺教徒由于信守妥协所以毫无防备,遭此厄运。这种说法于情于理都是讲得通的,但是终因缺乏充足的原始资料而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尽管太后喀德琳。美第奇和查理九世在事后写给教皇的信件中大肆张扬他们与天主教徒的预谋,但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做样子给西班牙等天主教强国看的,并非真有其事。
学术界后来更倾向于这么一种观点,即圣巴托罗缪之夜不是巴黎天主教徒的预谋,梵蒂冈更没有插手,而是垂帘听政的王太后一手导演的。她眼看科利尼上将快要说服年轻的国王出兵援助尼德兰反对西班牙,心急如焚,认为这是拿法国的命运去冒险,于是决心除掉海军上将和准备参战的胡格诺教徒。而科利尼他们只注意防范法国天主教徒的首领吉斯家族的暗算,根本没想到多次与胡格诺派谈和妥协、眼下正利用胡格诺派同吉斯家族抗衡的王室会在自己背后捅一刀,结果罹此大难。天主教会的史学著作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否认法国的天主教徒与圣巴托罗缪之夜有任何瓜葛,称他纯粹是王室为剪除叛逆而采取的极端行动。这恐怕说不过去,因为第一,天主教首领吉斯家族确实参加了预谋;第二,普通的天主教徒充当了主要凶手,他们的仇恨早就被教会人士特别是耶稣会的修士们煽动起来了。
当时英国驻法大使弗伦西斯。沃辛海爵士则别有一种感慨,他从使馆的窗口目睹了圣巴托罗缪之夜的惨状。这位毕业于间谍学校的外交官以他的职业目光来看待这一事件,在事后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信中,他认为胡格诺教徒吃亏就吃在情报混乱上。他们尽管在对方安插了不少间谍,但互不通气,更谈不上配合行动,所以落得个引颈就戮的下场。他得出的教训是必须建立
一个协调情报工作的中心机构,有意思的是,后来他被女王任命为英国谍报机关的负责人。沃辛海爵士的看法不无道理,然而圣巴托罗缪之夜很可能是临时在深宫中决定的,对此间谍们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太后将女儿许配给异教徒亨利。波旁并不是借举行婚礼之机来捕杀胡格诺教徒,而是为了利用胡格诺教徒来抗衡吉斯家族。可是到婚礼前后,胡格诺派在巴黎和王宫中的影响急剧上升,科利尼上将甚至快要左右查理九世了,加上他们在巴黎公开招兵买马去援助尼德兰人,这一切遂使太后改变初衷,动了杀心。而且有材料说,查理九世是在母后的高压下,直到事发前一天才同意这次屠杀的。
怪不得胡格诺教徒对来到身后的死神毫无察觉。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科利尼等人在过去10年内多次挫败对手在战场上的进攻和密室里的阴谋,加上婚礼前后他们在巴黎的实力地位与影响空前提高,故而放松了警惕,以为敌人不敢贸然行动,结果上当。这种说法也有它的道理。
no.4 早期基督教是怎样传人埃塞俄比亚的?
早期基督教是怎样传人埃塞俄比亚的?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的非洲之角地区,全境为高原山地所覆盖,交通闭塞。不过在这里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阿克苏姆王国,而且与西亚和东地中海古文明区往来密切。基督教也很早传入,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但是基督教是怎样传进埃塞俄比亚的呢?人们对此看法不一。
根据《圣经》的记载,被教徒推为七推事之一的腓力受命离开耶路撤冷南去迦萨传教,在途中他与一位来自埃提阿伯(今埃塞俄比亚)的太监邂逅相遇。这个太监是犹太教徒,刚到耶路撒冷朝完圣打道回国。腓力见他在车上念念有词地读一本犹太先知的书,便主动上前为他讲解,并借机宣讲基督教的教义,居然一举改变了太监的信仰。车子行至一处有水的地方,腓力应太监的请求给他施了洗礼。这个太监是替女王干大基管银库的,很有权势,他回国后说服女王皈依了基督教。另一本基督教文献《使徒行传》则将第一个把基督教传入埃塞俄比亚的功绩归于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马太。如此看来,基督教似乎早在草创之初的公元一世纪就传入了埃塞俄比亚,然而这种说法至今尚无可信的文献或考古材料来予以证实。
比较可信的是鲁菲奴斯所著《列王本纪》中叙述的情况。公元4 世纪,叙利亚的推罗城一个名叫梅罗皮乌斯的人带着两个年轻的亲戚去印度,他们是亲兄弟,长兄叫弗鲁门蒂斯,老弟叫艾迪修斯。他们在返回故国的途中,乘坐的船只停泊在红海一港口时遭到当地居民的攻击,梅罗皮乌斯一命呜呼,兄弟俩被俘后带到了阿克苏姆王宫。不久他们居然得到了国王的宠幸,弗鲁门蒂斯还当上了太子的老师,他便就此向这位未来的一国之主传播基督的福音。后来,兄弟俩离开埃塞俄比亚,弟弟回故里侍奉双亲去了,兄长则前往亚历山大城拜会了大主教阿萨纳修斯,并敦促大主教派人去阿克苏姆传教。大主教当即任命弗鲁门蒂斯为阿克苏姆的主教,并令他马上赴任。弗鲁门蒂斯回到阿克苏姆时,老国王已经去世,他于是给自己的学生、新登基的国王及王室全体成员行了洗礼。后来弗鲁门蒂斯在阿克苏姆继续传教,死后被当地人尊为“启蒙大师”与“和平之父”。
还有一则稍有出入的传说,即兄弟俩进宫后便劝说阿克苏姆王室接受了基督教。后来老弟去亚历山大接受圣职回来,老兄则从未离开过埃塞俄比亚。
上述传说有可信之处,但基督教传入埃塞俄比亚的全过程不会如此简单顺利。埃塞俄比亚当代的历史学家梅库里阿指出,在阿克苏姆用基督教取代原来业已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之所以没有引发动乱,除了弗鲁门蒂斯的过人才干以外,还得考虑已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罗马帝国的影响。梅库里阿举出不少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两国之间的频繁来往有力地促使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生根落户。此外,阿克苏姆国王为避免因改宗新教而引起骚乱,采取了一些调和措施,比如不提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学说,甚至不提基督的名字而用“天地之主”来代替。可见,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特色,与埃及的科普教派特比较接近。后来因周围地区被伊斯兰教征服,埃塞俄比亚与外界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它那基督教的原始特色一直保留到今天。
还有一个问题:弗鲁门蒂斯把基督教带进埃塞俄比亚又是在什么时候呢?这更是众说纷坛了。《列王本纪》说弗鲁门蒂斯是公元257 年到达阿克苏姆的,他从亚历山大返回则在315 年,也有材料说他是333 年、343 年甚至350 年回来的。看来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如果能弄清当时阿克苏姆国王的名字和在位时间,那么于事是大有裨益的。据考证,弗鲁门蒂斯抵达阿克苏姆时,国王当为埃拉。阿米达,那么他所教的王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埃扎纳国王了。梅库里阿根据埃拉。阿米达大概于320 —335 年去世,即位的埃扎纳当时年幼,要过15年才能亲政,因而推断弗鲁门蒂斯从亚历山大回来是在350 —360 年间。纳忠主编的《非洲通史)则采用埃扎纳于320 —360 年在位的说法,并说弗鲁门蒂斯任主教是330 年的事。还有一材料有助于说明此事,有一块出土的石刻铭文提到一个阿克苏姆的总督阿布拉图斯曾于公元360 年到过君士坦丁堡,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给阿克苏姆国王写了一封信,要求撤换弗鲁门蒂斯的主教职务,顺便谈到他是356年之前不久就任主教的。可见,把基督教传入埃塞俄比亚的时间定在公元4 世纪中叶比较可靠。
至于具体年代还无从可考。
最后还有一个疑问,即国王埃扎纳的名字虽然多次在石刻铭文和古钱上出现,但是古代的文献资料一次也没有提到他。在那里,弗鲁门蒂斯与之打交道的是一个名叫阿布拉哈的君主。那么埃扎纳与阿布拉哈又是什么关系呢?有人推测阿布拉哈可能是埃扎纳的洗礼名。可是在一篇公认记载国王接受洗礼的铭文里。只能埃扎纳这个名字。所以埃扎纳和阿布拉哈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现在下结论至少还为时尚早。
no.5 “基路伯”究竟是什么事物?
“基路伯”究竟是什么事物?
“我观看,只见一阵旋风来自北方,并有一大堆包卷着火的乌云,四周闪着光辉。从火的中央射出唬拍的光色;又从中现出四个生物的形象。他们的形状是这惮的:与人类相象,各有四个脸庞,各有四只翅膀。他们的腿脚笔直,脚掌犹如牛蹄,并如光亮的黄铜一样闪耀。他们在其四侧下有着人类的手。他们长有这样的脸庞和翅膀:它们的翅膀彼此相连;他们走路时并不转身;他们俱各笔直前行。四者均以上面向前,右为狮面,左为牛面,后为鹰面。他们的翅膀向上方展开,各以两翼与邻者相接,另以两翼遮蔽自己的躯体。他们跟随神灵,俱各笔直前行,并不转身。他们的外貌宛如燃烧的煤。
点亮的灯,火在四生物之间上下翻腾。火是那么明亮,从中闪出电光。四个生物来回奔跑,仿佛雷电不断闪耀。“这是《圣经。以西结书》第一章中希伯来先知以西结对于”基路伯“(cherub)外貌的一番描绘。这一形像大致上也正是以色列王所罗门所建神庙中到处绘制的“基路伯”的状貌。有的同典将“cherub”释为“有趣的小天使”,当是未取其原义。
“基路伯”在《旧约》中频频出现。《出埃及记》25章载耶和华晓喻摩西的话道:“我要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泊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又,《以西结书》10章载云:“我(即以西结——引者)观看,见基路伯头上的苍穹之中显出蓝宝石的形状,仿佛宝座的形像。……
基路伯站在大殿的右面,云彩充满了内院,耶和华的荣耀从基路伯那里上升,停在门槛上方。……耶和华的荣耀从大殿门槛那里出去,停在基路伯上方;基路伯出去的时候,就展开翅膀,在我眼前离地上升,轮也在他们的旁边,都停在那和华殿的东门口。在他们之上,有以色列神的荣耀。“当然,作为所罗门王所建宫殿、神庙等建筑物中装饰的基路伯更是随处可见,不胜枚举。
那么,这一“基路伯”究竟是什么事物呢?关于这一问题,历来争论颇多。早在纪元之初就有人认为其原义已不可考。例如,犹太史家约瑟夫(约37—100年)曾说:“没有人能说出他们(指基路伯——引者)是什么。”
有的现代学者则认为,基路伯与古代希腊—罗民艺术中的小精灵,亦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可爱的有翼男孩有关;但是其它人则驳斥说,二者毫不相干。又有学者认为,基路伯乃是古代流行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有翼巨牛母题;但是别人在仔细探讨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艺术后说,这一地区实际上根本不曾存在过巨牛怪物的艺术品。格。伊。赖特致力于《圣经》考古,他在——否定其它可能性后下结论道:“基路伯只可能是一样事物:有翼的司芬克斯。这是腓尼基艺术中最为流行的有翼生物,它见于这一地区中发掘出来的几乎每一件艺术品上;它乃是可能成为基路伯的唯一事物。”
除了基路伯的起源问题外,还存在基路伯的职能问题。有些学者根据《旧约》的描绘,认为基路伯可分成执行不同功能的两类,各自包含了明显不同的概念:《创世纪》3 章说,由于亚当和夏娃不听从神命,吃了知善恶果,所以神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并“在伊甸园之东安设基路伯和一把可以旋转的火焰剑,把守着通往生命树的道路。”《列王纪》6 章在提及所罗门神庙的装饰时说,内殿与外殿周围的墙上都雕刻着基路伯、棕榈树以及怒放的鲜花。橄榄木制成的两扇内殿门上也刻着基路伯、棕榈树以及怒放的鲜花。《以西结书》41章说,神庙“墙上刻着基路伯与棕榈树。每两个基路伯之间就有一棵棕榈树;每个基路伯有两副脸,一边是人脸朝着棕榈树,另一边是狮子脸朝着棕榈树,殿内周围,都是如此。”棕榈树即是闪族中的“生命树”,所以从上引各种描绘来看,基路伯的职责乃是守卫“生命树”、阻止外人闯入上帝居地的一切企图。这是基路伯的第一种功能;其第二类功能则似乎是充任上帝的座骑:《诗篇》18篇说,神“弯折天空,使之垂下,黑暗在其脚下。他骑上基路伯飞翔,他飞翔时借助风的翅膀。《撒母耳记。下》22章也说,”神骑在基路伯身上飞行,他在风的翅膀上显形。“有的学者认为,基路伯之所以会具有这两种不同的职能,是因为希伯来人关于神的观念从地神发展到了天神,因而基路伯也进入了”神之座骑“的新阶段。
尽管有关基路伯职能的这些观点不是没有非议,但是与有关其象征意义的争论相比,则显得逊色多了。绝大多数学者对于下述看法几无二致:《以西结书》第1 章所载基路伯的状貌肯定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但是,它究竟象征了什么?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却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犹太法学博士派神学家认为,基路伯象征了天堂与地面、超凡与世俗的联合。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代表了上帝的两个名字:耶和华、艾洛辛。还有人认为,方舟上方的基路伯象征了两个半球。更有一种主张特别注重于基路伯状貌中的“四”(四个脸面、四只翅膀)的象征意义,认为它代表了大地的四角。四个头颅象征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四种事物——野兽中的狮子、牲畜中的公牛、飞禽中的鹰,以及众生中的人类。它们象征了宇宙的原质,并均隶属于最高的神。
它们的眼睛表示无所不知,其翅膀则表示无所不在。所以,基路伯乃是表示被创造生命之最完美形式(这象征了上帝的最完美启示)和神圣生命的联合统一。
有关基路伯的议论甚多,迄今犹未取得一致意见。也许确如有人所说,这是犹太神学中一个不可解开的谜。
no.6 伏都教的“还魂尸”是怎么回事?
伏都教的“还魂尸”是怎么回事?
伏都教原本是流行在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白人殖民者的贩奴活动把它带到了中美洲海地等国,从此这种原始宗教便逐渐在当地的黑人居民中传播了起来。“伏都”(vudu)的意思是“精灵”,这一宗教是以崇拜蛇神,笃信精灵和巫术著称的。曾几何时,不知哪个美国好莱坞的制片人忽然看中了原本鲜为人知的伏都教,于是那些充满着狂热与纵欲的宗教仪式,以及光怪陆离的蛇舞等纷纷被搬上电影、电视。这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人到海地去观光猎奇,也促使专家学者们更加急切地解开一个个伏都教的神秘之谜,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就是“还魂尸”了。
所谓“还魂尸”是指一种处于生与死的状态之间的活死人,与传说中的活僵尸极为相似。海地人十分害怕它,甚至以他们的主神——蛇神左比(zombie)的名称来尊称还魂尸。人类学家梅特罗在他的专著《海地的伏都教》中是这样描述还魂尸的:“他能行动,能吃东西,能听从对他说话人的指令,他甚至还能讲话,但却没有记忆力,也不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尽管长期以来,许多外国人只是把这些传说当作有趣的神话或者笑料写进他们的论著、游记以及小说和剧本里,海地人对此却一直十分认真,许多受过现代西式教育的人对还魂尸的存在也是深信不疑。为了避免当还魂尸,不少海地人在埋葬亲属之前要先把死尸的喉管割开,或者在心脏中钉上一枚大钉子,其情形十分恐怖。近一二十年以来,美国的学者在研究中美洲、南美洲热带丛林中土著流传的毒药和麻醉品秘方时,逐渐地对还魂尸的传说开始重视起来。其中,哈佛大学生物学系年青的人种植物学专家戴维斯首先在《人种药理学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还魂尸完全可能确有其事,并推测当地的土著巫师一定是通过他们掌握的某种强效麻醉剂来制造所谓的还魂尸的。不久,从海地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位名叫纳西斯的当地人死后当了还魂尸,并于18年后重返故里。据说纳西斯是因为财产纠纷而被兄弟毒死的,1962年经一家美国人开的名为施威泽的医院鉴定正式宣布死亡,在举行完葬礼之后就被埋进了坟幕。1980年,他居然返回了故乡,并且声称自己当了两年的还魂尸,被人买去在甘蔗种植园里做奴隶,以后又流浪了16年。海地太子港精神病中心的道扬博士对纳西斯做了全面的检查,得出了他“确实是被施行过还魂术”的结论。消息传到美国,正在研究还魂尸的戴维斯立即飞往海地。
在他的努力之下,科学家们终于彻底揭开了流传已久的还魂尸之谜。
在去海地之前,戴维斯曾经花了9 年时间遍游亚马逊河流域的几十个印第安土著部落,目睹过许多传统秘方的奇效,也耳闻了不少关于巫师使用毒药的传说。到了海地以后,他很快发现花钱从巫师那里买一份毒药来陷害仇人,在当地几乎是半公开的事,不需费多大气力就能弄到好多种据说是能制造还魂尸的药粉。对那些所谓的“还魂药粉”的药理学分析表明,尽管各地巫师的配方千差万别,但都以河豚毒素为主。这种取自河豚鱼内脏的药物含有剧毒,微量即可致人于死地,据说中毒的死亡率高达89%。然而极微量的河豚毒素却能使人有发热和兴奋的快感,在盛行吃河豚鱼的日本,还有因吃河豚中毒“死亡”之后在埋葬时又苏醒的实例。显然海地巫师是掌握了一种恰当控制河豚毒素的方法,正如一位巫师告诉戴维斯的,还魂药的关键在于剂量,如果中毒确实太深,巫师也是还魂无术的。除了河豚毒素外,某些还魂药中还含有蟾蜍毒素。这种毒素能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引起人极强烈的幻觉。戴维斯指出,在海地炎热的气候之下,土著大都赤足行走,衣着也很单薄。施法者从巫师那里弄到一份毒药,涂在被害者的屋内外及床上、椅上和日常用具上,于是毒素便渐渐地通过皮肤渗入这个倒霉蛋的体内,使他心跳变慢、脉搏微弱,被人误以为死亡埋入坟墓。然后,巫师又悄悄地把他从坟中挖出,再让他吃一种含有山药和曼陀罗的药剂。据说山药是一种解药,能使人从假死状态中苏醒,而曼陀罗则是传统的麻醉剂,正是它使受害者保持半昏迷的麻醉状态,于是成了任人摆布的还魂尸。在海地这类还魂尸的确切数目一时虽然难以统计,但估计绝不会只有一二个孤例。尽管还魂尸们无一例外地目光呆滞,毫无表情,并且无精打采,干哪怕最经微的活也要费很大的劲,但他们老实听话,经常被人当作奴隶贩买。大多数还魂尸过了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地苏醒,但从此后他们也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因为家人们早就把这些“死人”遗忘了,社会上的人们则对他们敬而远之。在有家难归、境遇凄惨的情况下,那些苏醒过来的还魂尸大多逃不过无声无息死亡的命运,本来很容易解开的还魂尸之谜也因此更加神秘莫测,即使是海地的土著也难知其详了。
海地伏都教的还魂尸之谜至今已经真相大白了。但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那些古怪的毒药,分析它们的成份和机理,以及海地巫师是如何掌握和使用它的,有关还魂尸本身的许多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就研究还魂尸的经验来看,即使是那些耸人听闻的报告也是有研究价值的。”戴维斯的这番感慨大概能够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no.7 萨满巫师为什么会改变性别?
萨满巫师为什么会改变性别?
所谓的“萨满教”是主要见于北亚和美洲部落中的原始宗教,它是一种多神或多鬼信仰,其明显的色彩是自然崇拜,并通常都有一个最高神。萨满教的巫师也称“萨满”,最初可能来自于通古斯族saman (义为“祭师”或“巫医”)一名。在现代人所了解的各地的古今萨满教中,既有男性萨满,也有女性萨满,这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两性萨满间存在着一种神秘地改变性别的关系——男萨满转化成“女”萨满,或者女萨满转化成“男”萨满;当然,这种“转化”大体上只是服饰而不是生理的变化,所以有的学者称之为“服饰变换”。不管怎样,这一现象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满变性?
在萨满巫师的性转化中,更常见的是男性转变成“女”性。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楚克奇人称这种变性人为“软男子”或者“类女子”,意为转化成弱性者的男子。在楚克奇人中,这样的“变性”征状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萨满、或者遵照萨满之命的病人,将其发辫装饰成妇女一般。2.服装的改变,例如,有个人按照精灵的指令,穿上妇女的衣服。他在年轻时曾生过大病,但在改穿女装后则康健多了。3.生活习性的改变。“软男子”改变性别后,会扔掉刀枪长矛,不再牧放驯鹿,也无意于猎取海豹;但却会兴致勃勃地拿起针线,专致于女人的活计。他并且会很快地掌握女工,因为据说精灵们在暗中帮助他。甚至其原来粗犷的声音也会变柔和起来;他在体格上丧失男子的外表,在性格上则变得羞怯、内向。4.在某些情况下,“软男子”甚至会觉得自己真的完全变成了女人。他会寻找一个情夫,乃至嫁人。“软男子”嫁人后婚礼按照正常的仪式举行,这对新的“夫妇”也会象其它配偶一样持久地结合。“丈夫”打猎捕鱼,“妻子”从事家务。据说,他们实际上只是“精神夫妻”,双方往往各自偷觅情妇,并且生儿育女。公众在内心始终反对这样的“夫妻”。但是,由于变性萨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所以人们从来不敢公开表示厌恶或者异议,更不敢采取实际的反对行动。据说,每个“软男子”都有一个专门的庇护精灵,这个庇护精灵通常扮演着超自然丈夫的角色,也就是“软男子”的“精灵丈夫”。“精灵丈夫”是该家庭中的真正首脑,它通过其变性“妻子”向人们发号施令。而“软男子”的人类“丈夫”则不折不扣地执行所有这些命令,因为他惧怕受到“精灵丈夫”的可怕惩罚。变性萨满通常在与他关系密切的亲戚——如堂、表弟兄等——中选择其“丈夫”。有时候,一个没有变性的男萨满除了自己的人类妻子外,也会有个“精灵妻子”。
至于女萨满转化成“男”萨满的例子则甚为罕见。近、现代学者记载的少数几个例子之一是:一个身为寡妇的女萨满,已有自己的子女。但是在获得“精灵”的指令后,她剃去了头发,穿上男子的服装,嗓音也变得宛如男子一般。她甚至在极短的时期内掌握了标枪的投掷和步枪的射击。最终,她要求结婚,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一个年轻姑娘做她的“妻子”。
萨满巫师为什么会变性?有人认为,由于妇女的萨满巫术能力大大高于男子,所以最初的萨满均属女性,男性萨满只是此后才逐步衍生出来,这就导致了后世男萨满“变性”的习俗。有人则认为,兼具有两性的萨满巫师乃是阴阳合体的完善自然的人格化。但是,更具有说服力的一种理论恐怕是:萨满变性是出于社会学方面的原因。
社团赋予萨满巫师——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以超常的权力,他(她)们可以干其他人无法和不被允许干的事。社团承认他们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一旦精灵“附身”以后,他们可以伤残自己的肢体而毫无痛苦;他们在施术期间可以带着圣鼓和献祭动物一齐登天;他们能促进婴儿、小鸟或其它动物的诞生;而且,只要他们是“真正的萨满”,就还应该拥有改变自己性别的神奇能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萨满既不属于男性阶层,也不属于女性阶层,而是属于第三阶层——萨满阶层。就性欲而言,萨满可能是无性的,或者是禁欲的,或者具有同性恋的倾向,但也有可能是十分正常的。萨满就这样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所设置的一套专门禁忌兼具两性阶层禁忌的特点;其衣着打扮也兼具两性的特性。女萨满的禁忌不只限于妇女专用的禁忌,这表明她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其它普通妇女。同时,纯粹的男子禁忌也不适用于男性萨满,因为他既有某些男性禁忌,也包括了若干女性特权。例如,在雅库特人中,男萨满可以进入产后3 日内的产妇的房间。
萨满阶层与社会的其它成员间有着明显的界线。这条界线由许多禁忌构成,萨满巫师一旦违背这些禁忌,则就不再成为一名萨满。例如,当女萨满在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就又归属于普通的妇女社团。
萨满阶层中的成员既不属于男性社会,也不属于女性社会,这种现象在
某些事例中可能是由病态的心理或生理要求造成的,但是这决不能用来解释整个萨满变性现象。因为从近、现代所见到的变性萨满与同性者“结婚”的实例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公众舆论对于这种做法表现出日益强烈的反感;但真正的同性恋和性放纵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换言之,萨满巫师的“变性”恐怕并非由反常的性要求造成,而是由现实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一种仪式性习俗;其最初的动机是旨在突出萨满阶层的独特性,以维持其优于普通男、女社团的社会地位。
no.8 蒙古人的“登利”知多少?
蒙古人的“登利”知多少?
在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登利”(tngri )一词被广泛地应用着。最初,“登利”似乎只是用以指称自然界的“天”;但是后来便具有了宗教意义,指称人格化了的天,并进而将“天”上的许多神祗都称为“登利”。在蒙古人的民间宗教中,“登利”为数极多。19世纪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描述蒙古的萨满教道:“55个最高登利在西方,44个在东方,总共99个登利。西方的55个登利中,有50个通过祈祷来崇拜,5 个通过献祭来崇拜。东方的44个登利中,有40个通过祈祷来崇拜,4 个通过献祭来崇拜。”但是,一则祈祷文却说:“44个登利在东边,55个登利在西边,3 个登利在北边。”则“登利”总数为102 个。还有一种说法将“登利”数定为33个。尽管说法不全相同,但是蒙古民间宗教中“登利”之繁多复杂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登利”呢?
部分“登利”往往按数字构成种种专门的天神组。例如:四角神、五电神、五门神、七雷神、八界神、九怒神、九黄神,等等。其它尚有形形色色专司某一方面的单个天神。例如:阿干登利(哥神)、阿尔西登利(隐士神)、巴嘎吐尔登利(英雄神)、巴颜察干登利(白宫贵者神)、巴拉贡登利(西方神)、但意松登利(敌神)、德洛杜登利(最高神)、德格莱登利(庄严神)、德居登利(弟神),埃古顿登利(大门神)、埃琴登利(君主神)、加尔登利(火神)、郭锋利乌拉干登利(红箭神)、嘉雅嘎嘎契登利(命运神)、吉龙登利(年神)、马龙登利(牲畜神)、米利彦登利(涂油神)、奥金登利(处女神)、翁德根登利(蛋神)、汗登利(王神)、枯拉巴古尔嘎契登利(降雨神)、特根登利(公山羊神),等等。
在这许多“登利”之中,居于首位的是蒙科登利(mongketngri ),汉文通常意译作“长生天”,因为“蒙科”意为“不朽、永存”(或以为该族族名“蒙古”即源于此)。长生天主宰其它一切“登利”,连太阳和月亮也隶属于他。他亦被称为“天父”,是人们祈求庇护与帮助的主要对象。一则祈祷文云:天父啊,我祭拜你,祈求你,求你庇护我的身体,消却疾病和忧愁,并使刀兵之灾速远离。
天父啊,我祭拜你,祈求你,求你击败贪婪的强盗与土匪,使之不能把我欺。
并使邪恶鬼怪也远避。
提及“长生天”的诗歌或祈祷文中固然颇多祈求庇护之辞,但在涉及其它“登利”的语辞中也不泛这类内容。因此,蒙古人所信仰的众多“登利”
的主要职能当是庇护人类,使其生活平安昌盛。一个明显的例子见于一则关于巴嘎吐尔登利(英雄神)的祈祷文:
绿色的草原广阔无垠,你骑在乌灰的马上,威风凛凛,手中之剑,以坚钢制成,你把最美好的事物赐给我们。
最高的可汗,诸英雄之神,你魁梧高大,有着墨绿色的躯身,你的嗓音,高吭纯正。
当我滑倒之际。
你犹如榆树之干,将我的肋骨支撑。
当我失足之时,你犹如松树之干,将我的肋骨支撑。
神啊,你将我的衣服变成甲胄盔帽,并在冬天以皮袄加诸我身。
又如,布里亚特人崇拜的阿塔嘎登利有不少职能与“长生天”十分相象,他尤其被某些部落视为马群的庇护神。有段祈祷文这样说:阿塔嘎登利,你打雷般的嗓音,连地狱中也能听见。
你统一了蒙古人的思想,使之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你的身躯魁伟,目光如电,用一万双眼睛统治着重重云天。
至高无上的阿塔嘎登利啊,你使我赤裸的身体有了蔽掩,你使我不再遭受饥饿的熬煎。
你将衣服披在我身上,你赐予我坐骑,供我驰骋天地之间。
你保佑我远离死神的威胁,让我躲过了被他毁灭的危险。
请你继续给予我庇护,给我带来幸运,使我福寿绵绵。
蒙古人的这些“登利”或者庇护神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人们的经济活动方面,尤其是畜牧业方面。但是,“登利”们往往并不是一般性地庇护牲畜的安全和使之繁殖,而是具体落实到对某种牲畜的庇护。例如,宁布达雅登利是“使牦牛增产”的神;苏登利是“使尼泊尔红牛增多”的神;特根登利是“增产长角青母牛”的神;红阿塔嘎登利则对马的命运特别具有影响力。此外,直接涉及人类生活或人体康健的庇护神也分门别类,名目繁多。例如,比斯曼登利除了负责增长个人财富外,还可使人的体力增强;维西契登利可使人受到尊敬;科尔钦登利使人免患疔疖、疮痴、肠虫病等;阿那尔巴登利使人美丽;巴彦察干登利使人免遭意外事故和瘟疫传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蒙古人关于“登利”之名号与职能的观念中夹杂着许多外来成分。例如,跻身于“九大登利”之列的库尔穆斯塔登利便是来自伊朗袄教的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布尔汗登利来自印度佛教的佛陀;比斯曼登利来自毗沙门;比斯奴登利来自印度婆罗门教的毗湿奴;埃斯龙登利来自因陀罗。不过,目前人们还不能清楚地判定外来文化对蒙古人的“登利”究竟影响到了什么程度,而只能笼统地说,诸“登利”背后隐藏着伊朗、印度、道教、佛教、摩尼教或景教的色彩。
no.9 数字“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数字“三”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圣经》中有许多地方提及数字“三”。例如,《列王纪上》17章21节云:“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我的神啊,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历代志上》21章12节说,迦得向大卫转达耶和华的意见:”耶和华如此说,你可以随意选择,或三年的饥荒,或败在你敌人面前,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或在你国中有耶和华的刀,就是三日的瘟疫,耶和华的使者在以色列的四境施行毁灭。“《但以理书》6 章10节说,但以理”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撤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创世纪》40章10~23节说,法老的酒政梦见了一棵长有三股树枝的葡萄树;约瑟便将3 股树枝解释成法老将在3 天内让酒政官复原职。《出埃及记》2 章2 节说,摩西的母亲生下他后,曾将他藏在家中三个月。《出埃及记》3 章18节说,以色列人将要求埃及王允许他们往旷野作三天旅行,以祭奉耶和华。又,23章17节云:“一切男子,要1 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约拿书》1 章17节云:“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这一连串的“三”是否真的如其字面意义那样代表了数学概念上的“三”呢?恐怕不是。
因为“三”往往出现在宗教和神话中。例如,在古希腊,至高无上的威力始终与“三”联系在一起:宙斯、波塞冬和普路托是克洛诺斯的三个儿子,他们三个分掌了整个宇宙——宙斯主宰一切天象,支配众神和万民,以及人间的善恶;波塞冬掌管海洋,是为海神;普路托则分治冥国,被认为是掌管地下财富,司理丰产,并从地下赐予人间收成的神祗。这个三足鼎立的分治宇宙在希腊的宗教神话和祭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宰人类一生命运的女神为三个,她们是处理人类生命之线的老妇人:克罗托纺生命之线;拉刻西斯使生命之线经受各种命运的波折;阿特洛波斯(义为“不可避免的”)则剪断生命之线,使之终结。由众神任命的冥府判官也是三位:弥诺斯、埃阿科斯与刺达曼堤斯,他们都是宙斯的儿子。海神波塞冬的标志是一把三股叉的乾,他经常用这把三叉戟来砸开岩礁,呼风唤雨。卧于冥王普路托脚下的是名叫刻耳柏洛斯的三头狗。这只猛犬守卫在冥国入口处,听凭鬼魂进入,却严禁再行返回。所以希腊人多在棺中置放一块密饼,以便死者此后贿赂三首猛犬。希腊最古老的神是位于拉里萨的三眼宙斯,他的三只眼睛意味着他对物质三大要素——土、水、空气——的最高控制权。
与诸重要神祗有关的如此众多的“三”是否仅仅为人类的随意想象?答案当是否定的。因为古代的许多伟大学者都十分认真严肃地赋予“三”以重要的意义。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认为,世界万物均由三位一体决定;三合组乃是宇宙中最完善的形式;四合组也仅是三合组的更充分发展而已。他们相信三个世界的原则:劣等、优等和最优世界。他们关于未世学的观念则认为人体由三部分构成:最高级部分属于太阳;次级部分属于月亮;最低级部分属于大地。与此相应地,是将人类灵魂分成三个等级:死后在月亮上暂时逗留而业已洁净的人被允前赴太阳和天堂;虔诚者被允留在太阳与空气之间的月亮上;第三类人则只能留在大地附近的空气层之底部,以作为对其在世时罪孽的惩罚。后世的希腊思想家多颇受毕达哥拉斯学派之数学观的影响。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斯多德说,数字“三”是因观察自然而得,所以用它祭神和斋戒是最适宜的。此外,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都承认事物的三本原——神、观念、物质。
古巴比伦人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把天地视为一个整体,而二者则各由三区域构成:天界由天上诸水、黄道带和北天组成;地界由地周诸水、大地和空气组成。巴比伦的巫术书籍载道,妖巫显灵的时间选择在夜间的三个阶段——傍晚、午夜与黎明。因此,若欲抵制其邪恶作用,也必须在这三个时间诵咒及施行其它法术。人们还认为,任何疾病发展的最关键日子是在第三天。为了医治病人,其身边需持续三天放置一只火锅;或者在其脖子里套上三股绳子。诸如此类的说法甚多,似乎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三”都与人类对自然的观察有关。
但是,也有不同观点。例如,有人以为数字“三”的象征意义来自希伯来人的三个先祖——亚拉伯罕、以撒和雅各;而他们又与古埃及人将一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又有人说,“三”的象征意义在于它代表“许多”,因为在人类的最初阶段,凡属“二”以上的数目均被认为是数不清的多数。譬如,苏美尔语中的“三”和“许多”就是同义词。现代的澳洲原始部落和南非布希曼人仍将“三”及其以上的数目视为“许多”。有首古老的英格兰儿歌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一无所有叫作“一”,稍微有些叫作“二”,许许多多叫作“三”,一个便士叫作“四”
究竟哪一种说法最为有理?目前恐怕没有人能凿凿有据地回答这一问题。
no.10 贝、珠等物有何巫术——宗教意义?
贝、珠等物有何巫术——宗教意义?
约成于公元前2000纪至1000纪的印度婆罗门教经典《阿闼婆吠陀》赞颂贝、珠道:“来自空气来自风,来自闪电来自光,海贝生自金子,珍珠使我们免于恐慌!海贝生自大洋,万物之中大洋最为明亮,我们借助海贝杀死了鬼怪,战胜了贪婪的魔王。我们借助海贝,战胜了贫病、灾殃。……贝壳是万能的药方,珍珠使我们免于恐慌。来自天,来自海,信度河带来生自金子的贝,海贝珍贵如宝石,可以使人长寿永不衰。宝石来自海,太阳来自云,宝石为我们挡住阿修罗的箭雨阵阵。珍珠啊,你是金子的一个名称,你从月亮而生,你装饰了战车,并使箭袋闪烁火星,延长我们的寿命!珍珠由诸神之骨变成,它们投身水中,获得生命。为了勃勃生气与无比力量,为了寿命百年永享,我给你将珍珠佩上。‘珍珠庇护你’——这就是我的愿望。”
这段颂辞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印度人对于贝、珠等物的信仰。自古迄今,世界各地都相信贝、珠具有巫术——宗教意义。它们往往与水、月亮、妇女等联系在一起,作为其象征符号,并被认为拥有神圣的威力。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使用贝、珠等物,对于其象征意义的解释也形形色色,致使其最初的含义越来越模糊不清了。
在古代日本人中,贝壳乃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例如,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女性人像展示了硕大无比的性器官,而这实际上不过是悬在绳上的一副大贝壳。海贝和牡蛎被认为对子宫具有巫术威力,它们作为女性本原的标志,发射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此,身上佩戴贝、珠等物可以作为护身符,保证妇女顺利分娩,并抵御邪恶力量的伤害和防止厄运的降临。东非的阿坎巴族妇女佩束用牡蛎壳饰成的腰带,但是当她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不再使用它了。在南印度,姑娘们佩戴贝壳项链;而在现代的印度医术中,仍以珍珠粉作为提神和催欲的药味,这恐怕是在对古代象征主义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所作的更为“科学”的继承。
在古希腊,甲壳类动物与各大女神密切相关。例如,塞浦路斯岛上的阿佛洛狄忒神庙中,甲壳类动物是十分神圣的事物,因为女神阿佛洛狄忒从海水浪花中诞生后就是从贝壳中出来的。阿佛洛狄忒又名阿娜狄俄墨涅,意为“出水的”;在叙利亚则名“珍珠夫人”。而这一女神正是肉欲爱情、美和恋爱的女神,也是丰饶女神之一。换言之,贝、珠等物与婚姻、爱情、生育、性欲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双瓣贝的外形与女性生殖器类似的缘故,致使它成为与女性生殖器有关的一切事物的象征符号以及相应巫术威力的来源。但是,这一解释未必妥切和全面,因为在人类——尤其是古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不仅仅有双瓣贝,还有其它形态的甲壳类动物,如海螺、蜗牛等。它们与双瓣贝类及珍珠一起,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人生重大场合,如婚礼、分娩、成丁式、丧礼以及与农业有关的许多仪式中。
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中,海螺通常被用来象征怀孕和分娩,它们说:“一旦海螺的身体脱离其贝壳,就有一个婴儿从其母亲的子宫中生出。”在印度,则婚礼上必须吹奏一个大海螺。贝壳象征生育,也象征再生,这表现在部落民的“成丁式”中。“成丁式”是原始民族青少年到达青春期时所需举行的宗教仪式。仪式极为隆重。因为成丁者经过这一仪式后方始被承认为社团的正式成员,拥有更高一级的权利。成丁式中包括象征性死亡与复生的仪式,而贝壳则能显示精神上的再生,从而保障和促进肉体的再生。例如,在美洲的阿尔袞琴人部落中,成丁式中有一个仪式是用贝壳打击成丁者;另一个仪式是一边向他展示贝壳,一边诵读有关该部落的神话和传说。奥杰博亚部落则是让成丁者触摸装在水獭皮小袋中的贝壳来施行“死亡”和“复活”的仪式。
祈求作物丰产的宗教性仪式中也使用贝类动物。在泰国,当每年第一批种子下地时,就由祭司们吹奏贝壳制成的嗽叭。印度马拉巴海岸边的居民在采集第一批水果时,走出神庙的祭司前面总有一个人吹着海螺开道。阿兹特克人也有类似的仪式:一幅古手卷上画着百花与食物之神行进在一支游行队伍中,其前方则由一个祭司奏海螺。
当然,贝、珠等物似乎更普遍地见于世界各地的丧葬仪式中。这一点在古代中国恐怕尤为突出。《大戴礼记》说:“玉在山而木润,川生珠而岸不枯。珠者,阴中之阳也,故胜水;玉者,阳中之阴也,故胜木。”二者阴阳相配,被置于棺椁之中,或者直接纳入死者口中,既可使尸身不烂,又能使之得以新生。这类现象十分常见,毋需赘述。在印度,葬礼上要吹奏海螺,并在死者家到墓地的路上撒下贝壳;有些地方也在死者口内纳入珍珠,非洲有的部落在墓底铺上贝壳。法国多尔多涅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尸身上对称放着地中海贝类:前额上四只,双手上各一只,双脚上各两只,膝部与踝部周围四只。日本的一个极古老风俗是:以贝粉涂抹尸体,便可使之再生。
此外,珍珠还有特异的治病功效,例如,可止血,治疗黄疸症,并且可十分有效地抵制魔鬼附身和精神病。13世纪中叶的一位克什米尔医生记道,珍珠可以医治眼疾,可以解毒,治愈肺结核,并可健身。
尽管现代的学者有可能集古今中外贝、珠等物用途的“大全”,但是恐怕很难解释全世界普遍使用贝、珠等物的原始动机了。